APP下载

人才培养与就业实训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

2010-08-15阎红灿刘保相金殿川

关键词:毕业设计实训人才

阎红灿,刘保相,金殿川

(河北理工大学理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人才培养与就业实训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

阎红灿,刘保相,金殿川

(河北理工大学理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高校实训;教学管理;培养目标

随着“高校实训”走入校园,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与大学生项目实训之间的诸多矛盾日益突出。以“双优人才”培养项目为成功实践的案例,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方法策略,为地方工科院校支持大学生实训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据统计,2003-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分别为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持续逐年递增;而与之相对应的是2003-2006年就业率分别为75%、73%、72.6%、69.6%,呈持续下滑状态。这一增一减两组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人们: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很严峻。尤其近两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给就业市场带来灾难性危害,在今后若干年内将会持续严峻。与此同时,权威机构发布的人才需求报告指出,我国软件人才每年约有20万缺口,全国各省市人才市场的招聘信息也显示目前软件人才极其紧缺。

除了上述软件人才数量的矛盾,在人才质量方面也存在着突出矛盾。高等院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落后,在知识和技术快速更新的今天,传统教育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直接导致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差,难以适应企业用人需求。其结果就是用人单位招人难,大量应聘人员求职难。人们经常能在人才市场听到这样的怨言:求职者抱怨企业“门槛高”,企业则称“招一个人才好难”。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一种名曰“高校实训”的训练正悄悄走入校园,不论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还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此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高校实训”的项目大多来源于大型IT企业的具体商业项目,实训由知名企业高级软件工程师指导,将大学生按6-8人进行分组并挑选组长,学生在项目中充当不同的合作角色,进行实际项目开发。通过这种实训,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软件开发规范化过程,熟练掌握软件开发流程及技术,真正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在高校里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对自己就业能力的培养。现在企业需要的是“即插即用型”的软件人才,因此,大学生们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职业发展早做规划,成天泡在图书馆的“学习型人才”是不受企业欢迎的。高校实训把计算机专业的在校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实际的开发工作结合起来,达到积累软件开发经验的目的,使大学生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尽快从“学校人”转变为“企业人”,为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实训”诚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学校不统一规范,科学管理,就会激化和日常教学的矛盾,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甚至不能正常毕业。比如,学生由于参加实训而不能很好的完成毕业设计环节,学生由于高额培训费而无力缴纳正常学费,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盲目选择培训机构,要么由于不适应学习环境而淘汰,要么上当受骗。如何解决诸多问题成为学校适应社会需求、成就高校实训的关键。

我校是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师资力量薄弱,地区IT产业相对处于发展中,为了给在校学生创造实训机会,学校积极采取与培训机构合作。2007年我校与北大软微学院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签订了“双优人才培养”(Double U,Update and Upgrade)的实训协议,经过一年的实践教学和管理,有效解决了四个关键问题,为学校专业培养和大学生实训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提供了成功的参考经验。

一 关键问题之一,结合社会需求,明确大学生专业培养目标

我校计算机相关专业主要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由于学校实践教学条件有限,教学中侧重于理论教学,学生的知识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水平,毕业后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严重。

我校是地方工科院校,必须面对现实,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不能好高骛远。与北大鉴定“双优人才”培养的协议之后,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修订,教学理念定位在“强能力,重创新”,重在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Update)和素质与能力提升(Upgrade),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培养多层次、实用型的信息技术人才。

二 关键问题之一,提前完成补充学生实训应该具备的知识储备

实训项目主要以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流程为主要训练内容,包括Java软件外包、3G手机软件开发、动漫等,需要基本的Java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库技术基础。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参加培训预备知识足够,但是其他专业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学起来很吃力,特别有些培训机构必须通过初步考核才予以学习资格,就将相当一部分喜欢IT的学子挡在门外,有的学生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考核,不惜花钱去培训一段时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两个渠道解决:针对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如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自动化等,通过修改教学计划,增加Java2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原理等课程作为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通过开设专业任选课程或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程,以帮助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补充这个模块的知识。

三 关键问题之二,毕业设计和就业实训的时间冲突

“高校实训”一般采取3+1的培训形式,即3年在学校学习,最后1学年或半学年在基地实训,尤其是一些培训机构的培训基地有可能离学校很远,这样,学生参加实训和毕业设计环节就出现了冲突。学生毕业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如果不合格就拿不到学位,而学生的实训项目正是学生掌握软件设计技术、获得项目编程经验的关键阶段,两个都不能耽误,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就成了大学生能否安心参加实训的关键。

我们采取了将二者有机结合的办法解决了这个矛盾。学院教学办专门成立毕业设计管理小组,负责学生的选题和设计内容,学生毕业设计导师只负责审查各种文档的格式。在实训项目下达之前,毕业设计管理小组同实训教师共同商定实训项目,撰写毕业设计课题申请表,并给学生分组,通过双向选择形式,让学生选择实训项目和毕业设计课题(毕业设计课题一般为实训项目的子课题)。学校提供毕业论文/设计文档资料模板,实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具体实训项目的设计过程填报相关内容,双方共同负责学生的考核,以达到以实训充当毕业设计的目标。

2007年,我理学院与北大软微学院合作,对32名学生进行实训,实训基地在浙江嘉兴,我们采取这种管理模式,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设计情况,实训答辩和毕业设计答辩合二为一,答辩委员会由学校和实训基地相关教师共同组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既安心于实训,又顺利通过毕业答辩,可谓一举两得。

四 关键问题之三,学生实训整个过程的组织管理问题

大学生毕竟是学校的学生,处事经验很少,如果学校不予管理干涉,只作为学生的个人行为,势必会有诸多后患,如异地入学的人身安全问题、培训费用问题、提供就业的质量问题等等。如果学校统一管理,承担起学生的“监护人”的身份,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就有了保障。

北大双优人才培训项目就是非常成功的实例。学校委托理学院承办此事,理学院委派专人负责业务联系,成立专门管理小组,从组织宣传到报名测试考核,都由我们负责,特别是学校出面协调,不仅降低了培训费用,改善了住宿条件,而且签订了保障学生权益的相关协议,同时也便于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职能部门的衔接。

为了便于学生报名,我们设计开发了《毕业生就业实训网站》,通过校园网,给学生提供该项目的具体内容及培训情况,各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实现网上报名和测试,同时以留言板或BBS形式回答学生问题。2008年我校与北大合作培养实训教师,准备将实训项目搬进校园,也就是说学生不用离开校园就能完成整个实训过程,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培训费用。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大二、大三学生齐聚中科天地软件人才教育培训中心,参加该机构举办的“高校实训”,其目的是让自己体验与高校不同的教学效果。大连市大学生实训基地以软件园部分培训机构为依托,为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提供一个以真实项目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基地,并将在软件园内多家企业进行工作实训。

组织大学生参加实训,名校已经走在了前面。我们是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目标是地方经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训最适合我们的实践教学,我们更应该将其与日常教学计划有机结合,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训管理新模式,为地方培养出一批建设性人才。同时通过与名校合作,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校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充实师资。

[1] 张爱新,李建华.依托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平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3.

[2] 何秀成.论高教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重点高校的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9,2.

[3] 吴晓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探索[J].高教探索,2009,2.

[4] 郑利霞.论知识观转型与课程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

Key words:college training;teaching management;training objectives

Abstract:With the“College Training”going into the campus,many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school teaching day-to-day and practical train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onspicuous.In this paper,the“Double U talent training”project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case,we discussed the critical and problem-solv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rom perspective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teaching plans and teaching management,and provided a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 to support college studuents train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 Teaching Management Pattern of Combining Talent Training to Employment Training

YAN Hong-can,LIU Bao-xiang,JIN Dian-chuan
(College of Sciences,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G 642

A

1673-2804(2010)06-0130-02

2009-10-24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实训人才
人才云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