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国际挑战

2010-08-15胜令霞

关键词:大众文化特色传统

胜令霞

(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国际挑战

胜令霞

(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际挑战;全球化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如何巩固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何处理好文化的民族性和开放性,如何处理好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化”是一个含义极广的概念,由于其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导致对这一概念所下的定义,历来莫衷一是。

尽管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含义丰富多彩,但总的说来不外乎两类。一种是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另一种是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本文所论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属于狭义文化的范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我国全面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避免地经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与挑战,本文主要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大众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挑战,来加以探讨。以便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面临的国际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指导思想的文化。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时空距离被“压缩”,地球日益“变小”。物质资料、人力、信息在全球流动的速度加快,广度扩展。与此同时,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也日益增强。另外,“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出现了“一超多极”的国际政治态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霸气上升。尽管世界人民渴望“多极化”,但是多极化目前还只是一种可能,现实是“一超”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世界范围内就出现了对西方文化认同的趋势,似乎西方文化成了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其他民族文化则受到排斥。西方文化思潮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相当大的冲击性,甚至具有某种“颠覆性”。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强大冲击。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先进思想体系。一切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尊重实践,尊重人民的群众的首创精神,并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以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归宿,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如何使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真正起到作用,是我们目前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当代社会,要想使一种思想能够在一个社会中真正起指导作用,单靠行政命令灌输给民众是不行的,必须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内心接受这种思想的指导,使这种思想在剧烈的竞争中,真正体现出其自身的科学性,使人们自觉地运用这种思想去指导个人的实践。实践已经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证明了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国情,是可以解决中国现阶段的问题的。但要想使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起到指导作用,仍然需要我们政府运用合理的、科学的方法向广大人民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使广大民众能够自觉运用这一指导思想来指导个人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随着国际互联网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速度日益加快。任何国家和政府都无法完全控制和封锁文化信息。人们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发达国家可以运用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向发展中国家灌输其文化思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向广大民众灌输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就很容易被西方文化思潮占领思想阵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面对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要处理好一元化文化与多元化文化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面对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时,必须正确处理好文化的一元化和多样化之间的关系。文化的一元化,即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其在阶级社会中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会延续的精神支柱作用。因此,任何文化建设都应有总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为其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文化的多样化,即文化作为社会生活多方面的精神再现和创新,其题材、内容、形式、风格、趣味、情调的丰富多彩,纷呈各异。文化的一元化与文化的多样化,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没有文化的一元化,文化就没有正确的发展方向,难以消除文化糟粕、吸取文化精华,难以鼓舞民心。没有文化的多样化,文化将单一甚至枯竭、衰退、死亡。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文化的一元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以保证中国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其文化的多样化就是从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2]“马克思主义既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同时也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开放的思想体系。”[3]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仅不会阻碍对其他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吸收和借鉴,而且只会有利于我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包容的胸怀,去学习、去吸收、去借鉴。”[4]

二传统文化面临的国际挑战

这里的传统文化指的是五四运动以前的文化,也称为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以农业封建文化为主体,同时也包括封建社会以前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它继承和发扬我国各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形成社会主义的内容和中华民族的形式有机结合的新文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过去,但中国文化的传统仍然存在。因此在中国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深入,世界各国的、各民族的文化精品进入中国,它在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对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着强烈的冲击。在这样的冲击下,一些人开始主张“全盘西化”,抨击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的文化,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为包袱、累赘、枷锁和羁绊,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彻底的否定,对其精神采取完全抛弃的态度。而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为建造中国现代文化的坐标和指南,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同质文化”的潮流。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用绝对怀疑、绝对否定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把彻底扫荡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建设中国新文化的前提。面对这种情况,另一部分人则提出了“复兴儒学”的新国粹论,他们在面对全球性大众传媒和网络系统带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在痛惜传统文化的失落和精神家园被摧毁的情况下,发出了“复兴儒学”、“救亡图存”的怒吼,要求以儒学作为现代文化建设的宗旨,以抵抗西方文化的渗透和侵袭,来保卫传统文化的根基,维护其纯洁性。这种作法实际上是文化复古主义。它不顾文化的实际内容和发展趋势,用绝对相信、绝对肯定的观点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作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并把所谓的“新儒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指向标。这两种做法实际上都是不足取的,正确的态度是,在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化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正确处理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开放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关系问题。

面对全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我们应采取有利有节的措施来积极的应对,就是正确处理文化的民族性和开放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关系。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5]从横向空间的角度来看,任何一国的文化都不能离开世界这个有机整体而独立存在和发展。文化作为某一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结构整体,既是该社会的民族的传统、特点、精神、气质的综合反映,又受到其所处时代的整个人类文明进步潮流的直接影响。文化的民族性与开放性,是近代社会中任何一种文化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属性,没有文化的开放性,民族文化无以存活,没有文化的民族性,世界文化无以继承。文化的开放性和文化的民族性体现着同一文化中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自立于民族之林”的社会主义,因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样应当是既映时代精神又体现民族特色的统一的。以文化的开放性否认文化的民族性,是不能使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中既真正具有世界文化的气质,有保持其民族文化的精华的。以文化的民族性否认文化的开放性,同样既不能使中国文化真正保持其文化精华,又不能使其在世界文化中拥有巩固地位。正确处理文化的开放性与文化的民族性的关系,就必须承认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又要坚持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走向中国的统一。中国走向世界,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它要求我们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各种传媒传播出去,让世界更多更正确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精华。这既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又是我们在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下寻求中国文化立足点的迫切要求,同时,它还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出发点;世界走向中国,要求我们善于广泛、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尤其是要善于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精华。这既是我们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又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在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下,世界走向中国是历史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既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又抵御其文化糟粕的流入和信息垃圾的入侵,仍然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并需大力研究的问题。总之,文化越是全球化,越需要我们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固守民族文化的精髓,留住本土文化的根脉,在学习和吸取人类文化的精华时,弘扬、传播民族传统文化;文化越是多元化,越需要我们坚持文化的开放性,善于包容、理解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在弘扬和传播本土文化时,以科学的扬弃精神对待自己和别国的文化,“洋为中用”,从而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真正具有“面向世界”的特征。

从纵向空间的角度看,任何一国的文化都既不能割断历史又不能脱离历史,既不能无视现实又不能只关注现实。文化作为连接历史和现实的纽带,维护传统文化和创造崭新文化的工具,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6]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都没有正确地看待现代中国文化的继承性和创新性问题,都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将中国传统文化置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去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在这个问题上,既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不能脱离、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反对牵强附会地把现代科学才有的成果挂到古人的名下,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进行文化复古;又要看到文化的某些适度超前性及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引导作用,反对粗暴简单地、不负责任地视民族文化瑰宝为文化垃圾加以清除,以文化的现代化为名制造民族文化荒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既要如实反映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从当代中国的现实出发,以反映和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和需要作为判断文化价值的基本标准。

三大众文化面临的国际挑战

大众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概念是一个外来语。在英语中大众文化 (mass culture)是指一种商业文化。而大众文化更多时候指的是大众认可和参与活动的文化,是平民的、百姓的文化,是相对于贵族文化、精英文化以及高雅文化而言的文化。在本质上,大众文化是工业化时代的文化。虽然中国还未完全进入工业化时代,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的大众文化也开始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而且,大众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不可能抛开大众文化来空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众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里说的大众文化概念不同。他们是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主导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大众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所以,正确处理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大众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最为直接和迅速。文化差异问题是当今世界交往中不容回避的问题。在各国的文化交往中,本应是平等交流、相互影响的文化活动,往往会因为双方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同而出现倾斜。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它们的价值观念。发展中国家在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发达国家文化上的影响和渗透,从而造成民族文化的衰微。中国的大众文化是长期闭关锁国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下产生的,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舶来品的味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和清理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传统文化的影响已被大大削弱。在传统文化衰微和外来文化冲击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文化的后殖民化文化 (后殖民化文化是指在主权国家内产生的带有殖民化倾向和因素的文化)倾向已经有所显示。可以说,当前中国的大众文化深受港台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流行音乐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是港台歌曲;在文学领域则是欧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些理论和流派唱了主角。

此外,在全球化浪潮中,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与社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人们也越来越容易接触到外国的文化和思想。由于大众文化是最贴近大众的,所以,网络文化最能影响大众文化。因此,在大众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深入,而外国的庸俗腐朽思想也容易钻进来。在当今大众文化势力日益强大,文化商品化、市场化倾向日益严重的条件下,大众文化的洪流很容易使人媚俗,而媚俗的文化不可能使中国的文化真正地成为世界优秀文化。所以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地处理好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因此,它十分强调文化的人民性这一基本特征。坚持文化的人民性,必须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人民大众丰富多彩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既为理论创造、文艺创作提供了身后的基础和不竭的源泉,又为创作主体生产出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文化产品提供了灵感和动力。作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和文化现象,大众文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大众文化也有很大的缺陷,它对形象过分夸张和重视,容易走向浅薄化和庸俗化。而且大众文化看起来是开放的、多元的,实际上是专断的、排他的。它对其他类型的文化有一种几乎是本能的排斥。在大众文化的包围下,其他文化呈萎缩的态势。如果长此发展下去,对人类文明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充分注意到外界对我国大众文化的影响,运用国家掌握的媒体工具,正确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防止浅薄的、庸俗的那一部分大众文化过分渲染。在传媒高度发达和网络系统覆盖全球的今天,中国要想引导大众文化走向正确的方向,需要充分发展信息产业,加大信息产业的经济投入和人力投入,建造信息高速公路,用汉语开发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扩大网络上的汉语界面,鼓励在交互网络上使用汉语,使网络上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同时使我们的主导文化占据网络世界的主导地位,加强健康的大众文化在网络世界中的宣传。

对于中国大众文化来说,存在着貌似相互矛盾的双重任务。一是在当今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全球文化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必须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对话;二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其经济、军事实力实施文化渗透和侵略扩张政策,中国文化面临后殖民化威胁的前提下,必须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必须拥有自己的文化,使中国文化在现代化的同时不至于失去自身的民族特性。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国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处理好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即文化的人民性和文化的通俗性、高雅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坚持大众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在改造自然世界、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文化的许多成分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既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也影响着世界。越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时代,我们越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确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科学引导大众文化,同时,还要认真研究西方文化。我们必须用开放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去整理和研究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描绘其真实面貌,扬弃其糟粕,弘扬其优秀内核,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样,才可能参与国际文化的交流和竞争。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49.

[2]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4.

[3][4] 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学习出版社,2009.15.

[5][6]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International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ENG Ling-xia
(Public Affairs College,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Henan 453007,China)

socialism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nternational challenges;globalization

Under the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China has proposed the theory of building socialism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Faced by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globalization,how to consolidate and maintain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how to deal with national character and openness of culture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dominant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are questions which call for immediate solution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socialism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 641

A

1673-2804(2010)06-0018-04

2010-01-05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特色传统
特色种植促增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中医的特色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完美的特色党建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