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民主政治意识的影响

2010-08-15桑媛媛

关键词:民主政府政治

桑媛媛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民主政治意识的影响

桑媛媛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

网络文化;大学生;社会民主政治

网络文化作为网络时代催生出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文化逻辑和文化规则;它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网络文化的这些特征,对于大学生社会民主政治意识的发展产生了全面和深远的影响,并进一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政治实践。

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反映,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文化;同时文化作为人类的社会意识形式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的自身。政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它并不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现象,它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阶段,最终将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自行消亡。文化和政治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们的发展带有历史的特征。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时代,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和政治,形成了人类文化和政治的多样性。由于在全球范围内的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类从工业时代进入到网络时代,并催生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这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新型文化,无论就内容还是形式来说,都迥异于以往所有的文化,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文化逻辑和文化规则,而文化逻辑和文化规则的改变,又空前地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大学生社会民主政治意识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要弄清网络文化,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文化。“辞海”中关于文化的解释是:“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1]与之相对应,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依靠信息、网络技术所进行的物质、精神活动的能力及其活动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基于信息、网络技术之上的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可见网络文化直接脱胎于网络技术,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最新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技术文化。它以网络为载体,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受信息为核心,以沟通交流为目的。

网络文化区别于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它是建立在网络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没有网络就没有网络文化,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网络文化是由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和信息的交织、融合而产生发展的,它们是构成网络文化的必要因素。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技术,其构成要素决定了其具有革命性、开放性、创新性、广博性、平等性等特征,当计算机作为一个庞大的“圣物”被摆放在实验室和大公司的库房里,被高贵的技术“僧侣们”守卫着的时候,是不可能产生文化现象的,正是因为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具有反叛精神的电脑黑客的存在,拉开了计算机革命的序幕。他们挑战权威,打破了规则,在计算机发展史上,不断地革命、不断地突破,从而使这些“庞然大物”得以进入千家万户,甚至可以自由地携带,形成了今天的个人电脑,并且使由电脑具有联网功能发展为网络具有电脑功能,使电脑的魅力得以空前展示。由于互联网使世界上所有的网络首尾相连,既无始点也无终点,世界有多大它就有多大;而它上面流淌的信息,能汇聚成浩渺海洋,世界有多少信息,它就吸纳多少信息,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流入网络空间,在里面交流、碰撞,形成了一个开放、广博的网络空间;而且,在这个空间里没有歧视、没有权威、没有违心的恭维和恶意的贬低,只有完全平等的网络主体在进行着完全平等的信息交流。而网络文化各构成要素作为网络文化的物质基础,必然统一在网络主体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上;也就是说,,只要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发扬革命的、开放的、创新的、广博的、平等的精神,就能真正实现网络文化各构成要素的统一,就能使网络文化赖以生存的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不断地发展创新,从而达到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民主政治意识的积极影响

发展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执政理念,为我们不断丰富民主政治形式、拓宽民主政治渠道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对广大大学生的社会民主政治意识带来了深刻的积极的影响。

1 网络使政府成为电子化政府,加速了政府信息化。所谓电子化政府,“即信息网络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2]。政府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工作方式是信息处理,整个政府系统就是一个结构严密的网络组织,而政府的网络运作不仅节省了政府开支,而且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使政府的决策基于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之上,更快、更好、更方便地把服务提供给社会公众。

2 网络使政府的决策趋于分散化。在政府和公民的关系上,“网络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开放的政府,它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使公民获得政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系统性有了保证,也使政府本身从凭借垄断信息来行使权力转变为主要为公民提供信息服务,从而提高了人们参与政治的兴趣,使人们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决策,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同时,政府也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更真实、更广泛、更全面地了解人民的心声,不仅密切了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而且也是人们自觉不自觉的以“迂回”的方式参与到政策的决策中去。[2]

3 网络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网络的出现,大大地推动了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为普通公民参政议政提供了畅通的渠道和广阔的空间。网络为公民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通过网上论坛公民可以对政治问题积极地发表看法,也可以与政府直接对话,从而缩短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距离。同样,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大量地、定期地发布公务信息,设立相关的公民意见箱、评价箱及民主评议箱等电子邮箱。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强政府活动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使公民能够更好地监督和制约政府公务人员,从而及时有效地行使公民的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

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社会民主政治意识的提高。正是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民主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加强并趋向成熟。大到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和地方政府行政作为,小到校园班级建设与管理,许多大学生都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QQ群、博客等方式,自由客观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加强校园民主管理、敦促校务班务公开、增加学校的工作透明度,都起了很好的影响作用。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民主政治意识的消极影响及解决办法

网络文化由于其固有的缺陷对社会民主政治意识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在看到其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消极影响。比如:1.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和随意性可能导致大学生绝对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极端民主化倾向。这容易使一些大学生忽视现实世界的约束力量,不负责任地传播虚假信息、不健康信息,甚至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反人类等言论;2.网络已成为不同政治文化和不同政治势力斗争的角逐场。不同的政治理论、政治主张和政治势力的斗争已经从现实社会扩大到网络社会,从而又进一步的从网络社会影响到现实社会,这就容易导致大学生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和政治价值观的混乱与模糊,使他们政治责任淡化、政治态度消极等;3.网络传播的盲目性和不可控性可导致大学生政治鉴别力的下降和政治行为的盲从。一些国家和利益集团,为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散布污染信息,给主流政治文化带来冲击,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判断力,导致大学生政治选择的错误和政治行为的盲动,从而影响到国家政治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稳定。等等

因此,为了使网络文化在大学生社会民主政治意识健康发展中发挥积极影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主流政治文化。对大学生要进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之无愧的当代中国主流政治文化。当前,尤其是要在广大大学生中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建立、建好“红色网站”,广为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成就,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上占据有利空间,以抵御各种不良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侵蚀。

2 完善网络伦理规范。由于网络监控技术的不完善、网络世界的不可控性、和当前法律法规的有限约束力,从而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自律教育尤为重要。我们应积极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引导大学生注意网络形象,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克服网络负面效应,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政治人格,使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上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政治实践。

3 建立健全网络法律制度。网络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化的保障措施,网络文明离不开完备的网络立法和有效的网络执法。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由于自身法制观念淡薄,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网络犯罪的深渊;同时,他们本身也极易受到网络犯罪的侵害。因此,加强网络立法工作,对大学生在网络社会的合法权益保护和违法行为约束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整个世界的网络立法情况看,预防网络犯罪、保证网络文明的基本法律体系已经具备,但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认真考虑:[3]一是自由与法律的矛盾。网络给人带来的自由是空前的,这是网络技术本身的要求,互联网在产生之时,就不设置中央控制设备,这往往成为人们捍卫网络自由的依据,所以网络立法也应符合网络的这种特性,法律应该保护网络的自由、开放与平等。二是网络立法的国际合作问题。互联网是全球所有的网络和计算机联结在一起有机统一体,是全球化的,没有国界的限制。在给你方便的浏览世界各地的网络文化同时,也给违规与犯罪带来了方便,这种网络社会的全球性和现实社会的国别性导致了要规范网络行为就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打破各国利益的分歧和法律冲突,统一各国立法的标准,以确保网络文化有序发展。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2] 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 李钢,王旭辉.网络文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The Net Culture’s Affecation on the College Students’Social Democratic Political Awareness

SANG Yuan-yuan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Anhui 230009,China)

Internet Culture;college students;democracy

As a new type of cultural patterns urged by internet age,internet culture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rules of logic and culture;it is the product combined with a series of high-tech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culture,which has distinct features of the times.These features of network culture have a full impact on the democracy of current era and influence the college students’political recognition and political practice.

G 641

A

1673-2804(2010)06-0120-03

2010-01-10

猜你喜欢

民主政府政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