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冶金实验室改革方向与人才培养

2010-08-15王杏娟李运刚冯聚和

关键词:冶金实验室实验教学

刘 然,王杏娟,吕 庆,李运刚,冯聚和

(河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省现代冶金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唐山063009)

冶金实验室改革方向与人才培养

刘 然,王杏娟,吕 庆,李运刚,冯聚和

(河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省现代冶金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唐山063009)

管理体制;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改革方向

结合我校现代冶金重点实验室现状,分析我校冶金实验中心现有的管理体制、人员现状、规章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改革创新,对新形势下实验室师资队伍水平、科研活动、规章制度等和人才培养的关系进行了探索,阐述了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主要基地。高校具有创新、设计及综合实验的实验室是提供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训练基地和条件保障。新时期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管理机制、实验室人员队伍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水平的主要场所,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院的实验中心成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获得省、部建设项目资助,拥有制铁原料综合性能测试设备、高炉喷煤系列设备、焦炭及煤粉理化性能检测设备、传质传热性能实验装置、连续铸钢与凝固理论系列研究设备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2004年以来科研获省级及其以上奖18项,实验室人员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被三大索引收录60余篇,出版专著与教材14部。重点实验室另外的主要职能是教师们的科学研究和本科生的冶金教学课程。作为我校的河北省重点实验室—现代冶金技术实验室,担负着冶金与能源学院创新人才输出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实验室为社会培养本科生1000余人,硕士生近100人,为企业培训各类人才800余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因此,实验室的水平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面对未来冶金工业的发展,实验室建设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如何构建与二十一世纪冶金工程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培养出复合型、高素质的冶金优秀人才,是我校近两年来实验室改革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培养新形势下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能单靠学校的课堂教学,必须依靠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工程意识以及从事生产管理、工程设计和研究开发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些能力的获取只有在工程实践训练和工程实践锻炼中才能获得,因而在高等工科教育中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1]。结合现代冶金技术实验室现状,本文重点阐述了新形势下实验室和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及改革方面应做的工作。

一实验室管理体制

冶金实验中心直接管理所有实验技术人员和直接组织实验教学活动。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中心实验室”这一管理模式得以逐步发展和完善,满足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要。目前,我院中心实验室与院属三个系并列,是学院直接领导的一个单位,“冶金中心实验室”管理模式在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中,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直接管理的特点在于能做到人、财、物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使用,这是中心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核心。中心实验室与院内各系一样,也要组织期中教学检查等教学活动。与以往相比,实验技术人员有了更为明确的工作岗位和个人发展方向,因而有利于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其次,这一管理模式下,避免了实验室设备的重复建设,全院的实验设备使用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有限的经费得到最大合理使用[2]。但是,直接管理下的中心实验室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中心实验室脱离教研室而成为学院直接管辖的一个单位后,教师参与实验室的活动可能比过去有所减少。实验室技术人员参与理论教学的机会大大减少,往往造成实践和理论的脱节。

二冶金中心实验室管理现状

1 实验室机构现状

目前中心实验室的机构分散,不利于教学或者科研。由于我校实验用房比较紧张,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的冶金科学实验室在实验设备的放置和归类上没有系统化,有些同类设备彼此相隔较远,使得独立设课的实验项目的管理和实施显得比较散乱。冶金中心实验室分布地域广,部分在冶金楼三、四层,部分在位于学校南边的平房,造成在科研中的极大不便,耗时耗力,影响了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热情。

2 实验室技术人员现状

实验队伍建设是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创新体系中的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诸多富有创意的实验教学改革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要通过具有掌握现代实验基础理论与先进技能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来实现[3]。长期以来,实验队伍的建设问题一直是高校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片面强调课堂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一些人对实验教学存在着种种不正确的认识,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环节,没有把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实验技术人才培养、实验室工作人员待遇等方面重视不够。把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和补充,影响了实验技术人员作用的发挥,地位低,职称晋升难度大。高层次、高学历的人不愿意从事实验技术工作,致使实验队伍整体水平偏低。

实验室是一个时段性、专业性很强的机构,有时一年只开几个实验,其余时间无事可做,而有时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有的专业实验工作量很大,有的专业工作量很少,对于实验室技术人员来说,苦乐不均的分工方法和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也会挫伤了一部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 实验室规章制度现状

制度是实验室正常运行保障。要实现实验室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在加强实验队伍建设,的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来保障实验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目前由于实验中心技术人员的缺乏,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活动中,对一些设备操作上不熟悉,很容易造成实验设备的损坏。大多数设备缺乏使用登记表,设备的使用情况根本无从查起,造成实验设备的维护困难。

三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1 实验室师资队伍的水平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建设好实验室的关键。实验人员素质高低,将决定实验水平及实验教学质量高低。因此,实验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尤为重要。目前实验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当前的创新教育要求不相适应,加强实验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应选派实验人员到实验力量雄厚的高校进修,组织实验人员参加大型科研课题,开阔视野,了解学科动向。实验人员应具备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实验教学改革[4]。

传统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师资不稳定,实验人员待遇偏低,传统的观念使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遇到了较大困难,实验室师资队伍存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借助团队的建设来提高实验室师资队伍水平。上理论课的老师进入实验室,成为科研的骨干,有助于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理论水平;同时择优聘任实验技术人员从事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教学工作,提高自身的理论业务水平。实验室也应该为年轻教师的发展提供实践场所。年青教师在科研实践中独立承担和完成一些科研项目,科研能力得到加强。

建立对实验人员的工作考核、评优制度,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和成果,给予鼓励和表彰,从而调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热情。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待遇,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按教学系列待遇,凡从事技术工作的按技术岗位待遇。防止人才浪费和人员滥用。创造条件激励他们从事科研活动和教改活动使他们能够安心和稳定的从事实验教学工作。

通过优秀教师队伍的言传身教,学生从老师身上学到了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了提高。

2 实验室的科研活动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创新人才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即具有产生独特性或独创性产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逐步形成。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属于单纯验证理论的项目,而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内容太少,不能启发学生们的求异思维能力。实验室研究课题的创新性、前沿性对学生的开拓性思维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生处于前沿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科研活动中,有利于其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更多的新思想、新思维,因而,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思想活跃、勇于探索、更富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实验室研究方向有炼铁原理及工艺、品种钢及其纯净化理论与工艺、连铸连轧原理与工艺、金属塑性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轧制新技术与工艺优化等七个稳定的、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研究方向。师生在接触前沿的课题中颇受锻炼,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钢铁行业的发展比较熟悉,毕业后进入钢铁企业能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对于教师来说,提高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3 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为教学、科研和生产提供服务的重要阵地。要管好用好这块阵地,就需要建立一种比较适合其发展的规章制度。在当今形势下,为了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新形势下需要一个开放的实验室来满足上述要求[5]。高校实验室的开放指的是开放面广的、长期的、全方位的、充分有效的进行资源最佳配置和利用的开放;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的开放;为社会服务的开放。实验室创造一个便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环境,对于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与深远的意义。

实验室开放后所面对的群体与以前大为不同,实验室的性质也有所改变,由于开放实验室后学生的实验是自主实验,这样给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同时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仪器设备的操作熟悉程度不一,给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确保实验室开放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冶金中心实验室的改革

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打破传统束缚,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等各方面,形成与之相配套的科学化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结合冶金中心实验室的现状,拟就实验室管理体制、人员现状、规章制度等改革问题做一些探讨。

1 管理体制的改革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为教学、科研和生产提供服务的重要阵地。要管好用好这块阵地,就需要建立一种比较适合其发展的管理体制。各部门应重视实验室的作用,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每年应购置一批新的设备。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同时,我们也相应地加强实验室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如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只有保障设备的完好率,才能充分发挥效益。

可以考虑科研与教学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学课程负责人兼任实验室负责人。从而将国内外许多先进管理经验带到了实验室建设中,减少了实验室建设中的中间环节,完善了实验室制度的改革,为实验室建设与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的结合提供了保证。还可以最大化的利用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有创新性的改造,对提高实验室的科研水平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2 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实验人员素质高低,将决定实验科研水平及实验教学质量高低。对冶金中心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培训是加强实验室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实验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应选派实验人员到实验力量雄厚的高校进修,组织实验人员参加大型科研课题,了解、把握本学科动向。实验人员应具备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学校应鼓励理论课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实验课教师兼任理论教学。有利于理论课教师提高动手和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能力,同时择优聘任实验技术人员从事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教学工作,提高自身的理论业务水平。同时,对整个实验队伍从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上都进行合理的建设。

建立对实验人员的工作考核、评优制度,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和成果,给予鼓励和表彰,从而调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热情。创造条件激励他们从事科研活动和教改活动使他们能够安心和稳定的从事实验教学工作。

3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实验室管理

实验项目最终要在仪器设备上完成,因此管理和使用好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对科研和教学实验的顺利进行显得至关重要。应对教师、研究生等都要严格要求。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建立仪器档案,对使用的实验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组织检查,要严格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对一些精密仪器,如差热分析仪、粘度测试仪等设备,要作到专人负责,配备仪器使用登记卡,要作到提前预约并登记后方可使用。

4 开展对外技术服务

实验室除满足本校教师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外,利用现有设备积极开展对外技术服务,这是实验室发展的一个趋势。实验室面向社会开放,能够得到两方面的效应,取得“双赢”效果。其优势在于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做到了教师和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为实验室增加收入并改善实验条件。冶金中心实验室目前在研项目5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项目、其他部委项目及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唐山市科技局及企业委托项目35项;经费总额达1062万元。

五结语

总之,实验室的综合改革涉及范围很大,实验室建设必须主动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将进入一个高峰阶段,随着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成设备互补、资源共享、可进行综合技能实践与科研开发的全面实验室,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实验室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意识到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关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的形势下实验室建设在促进高层次、高质量人才培养方面将起到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 吴康,王车礼,孙小强.浅谈重点实验室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6(1):83-84.

[2] 张新铭,何祖威,李树春.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7(5):172-173.

[3] 汤以良,徐萍.加强体制改革,促进实验室建设[J].医药卫生论坛,2005,9:129.

[4] 贾振红.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7-9.

[5] 许江.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27(2):229-232.

Reform Direction of Metallurgy Experiment Center and Personnel Training

LIU Ran,WANG Xing-juan,Lü Qing,LI Yun-gang,FENG Ju-he
(College of Metallurgy& Energy,Hebei Key Laborary for Advanced Metallurgy Technology,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management system;construction of lab;personnel train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etallurgy experiment center management,staff condition,rules and regulations,and points out that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rules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atory.Scientifical and reasonable Lab construction wa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talents in new situation.

G 482

A

1673-2804(2010)06-0113-04

2009-12-14

猜你喜欢

冶金实验室实验教学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