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评改革实践与成效析论
——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

2010-08-15翟满桂谢雨露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永州425100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翟满桂 谢雨露(湖南科技学院 中文系,湖南 永州 425100)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评改革实践与成效析论
——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

翟满桂 谢雨露
(湖南科技学院 中文系,湖南 永州 425100)

为寻求古代文学教学与考评的结合点,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作者做了改革实验,探索把课堂考试延伸到课外的考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文章针对这个问题,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评改革问题的提出、古代文学课程考评的八个环节的实施,古代文学课程考评改革的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论析。从而对古代文学的教学和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古代文学;考试考评;能力培养

一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评改革问题的提出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整个古代文学从先秦到近代,上下三千年,涉及的作 家作品浩如烟海,有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独创的艺术风格,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增强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国家教委高教司颁行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原规定中国古代文学本科教学在280—400学时之间,一般用4-5个学期完成。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学科的发展,具有历史传统的“中国文学史”课程进行了大幅度地压缩课时,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由原来的400学时缩减到250学时左右,我校的古代文学教学计划也已压缩到 234学时。学生每期的课程数量由原来的3-4门,增加到今日的8-10门。过去那种半天听课,半天自习的学习方式改为2∕3的时间在课堂听课。面对这一现实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仍然坚守过去的传统教法,传统的考试法,将上下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填鸭式”地满堂灌给学生,然后以期末闭卷考试的一张答卷给出成绩,显然是没有好效果的。而这种考试形式已愈显现出其弊端,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考察教学效果、检阅学生学习情况的功效,从某种意义上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因此我们学科的教师们率先在课程考评改革方面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尝试。同时,我们主持了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评改革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评改革研究项目的提出,我们对省内外一些高校的“中国文学史”课程考评情况作了调查。目前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效果的评价模式正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大多还是希望改变那种封闭式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试。对于高校学生,考分还是他们的“命根”,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升留级、评优评奖(包括奖学金)、毕业拿学位、毕业分配等一系列重要的切身利益。因而,靠死记硬背去拿分数、过考试关的状况在高校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在学生的学习中就出现了只“学习”不“读书”的情况。所谓只“学习”,指的是只机械地为应付考试而死读课本,死背笔记。我们在和一些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大学四年学习的范围仅仅局限在所发的课本和课堂笔记。有的同学大学四年毕业,竟然没有读完朱东润先生主编的1-6册《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没有读完明清四大小说名著。更不用说去读“诸子百家”。一则是不愿将大部分精力花在“读书”上,二则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读书”。毫无疑问,大学的学习,应该主要是靠学生的主动阅读,靠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地获取。素质型人才,也只有在大学期间广泛开阔文化视野,尤其是要重点培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完全地死记硬背来通过考试关的学生,创造能力显然只能越来越萎缩。因此,古代文学课程考试首先要担当起改革的责任。

考试方式的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路。《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国家教委高教司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明确指出:“设置本学科的基本出发点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当前对考试考评的改革已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如论题“从创新的角度谈高校考试研究”、“高等院校考试方式方法改革的试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刍议”等,主要是对考试的内容变革加以探讨,而由偏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转为对学生能力水平的考查,在考核方式上由闭卷考试改为半闭卷和开卷考试还缺乏成功的案例。一些方案虽然对传统的应试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考核还是处于一个被动和守旧的状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缺乏一个动态的、全程的考核,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也缺乏一种激励机制,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考评的模式。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希望在这些方面能改变目前考试中的一些不足,变一次性闭卷考试为多层次、开放性的综合考评考查,使之贯穿于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

二 古代文学课程考评改革的实践

课程考试的改革,必然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本课题的考评改革与实践其意义在于:通过对古代文学课程的考评改革,促使学生阅读大量经典作品,强化他们的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从而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同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以往高分低能的状况。其考评基本方式如下:

(一)课堂学习状态考查,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创新

课堂学习是学生的基本求知方式。对于素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准确传授本学科的系统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必须首先保证课堂学习的质量,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40分钟。形成了以“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为主干课程,以“先秦文学与上古舜文化研究”、“唐代文学与柳宗元研究”、“宋元文学与周敦颐研究”、“明清文学与潇湘文艺研究”为选修课的课程群。教学对象从中文本科学生,辐射到全校理、工科专业的“大学语文”学生。较好地做到了基础与理论相结合,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以及现代思维相结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修养和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兴趣,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该课程坚持以“育人”为本,推动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从一般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上升到人格塑造和精神培育的境地。因此,本课程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对学生课堂学习的状况除教师随堂及时观察以外,还着重于检查课堂笔记和“听课感言”,并记入平时成绩。教师也在这个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开展教学与研究,发表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科研成果。

(二)独立思考能力考查,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性学习

通过检查学生对本课程教学的反映和适应能力来考核,目的是为了强化其对问题的主见性和对学习的主动性。通常要求学生就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找到个人感兴趣而适合作毕业论文的题目,然后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发,使之对论题的认识有所提高,并找到清晰的分析方法,获得一种学术的眼光。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途径和规则,接触和了解学术前沿状况。通过这种实践性教学,使不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每年在毕业论文选题中,选择古代文学研究方向的毕业论文是最多的。更以此为契机,考上古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也是较多的。

(三)课外阅读量考查,从量变转向质变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这样的课程来说,阅读量是学生学习质量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中国古代文学史涉及范围较广,缺乏量化的教学范围,教学中易蹈于空洞,以至有的学生在读了几年文学史后,却不能对一篇具体作品作准确解读。只从教材中或课堂上死记几个条条是学不好古代文学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强化文学原著课外阅读的质和量。曾为本课程设置了课外阅读量化要要求,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给学生列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中文专业、文秘专业、文化产业专业)的参考书目,以供基础程度、专业需要、学习兴趣不同的学生扩大知识范围,对个别在本学科领域有发展前途的尖子学生而又有考研意向的,则由教师给予个别指导,以促进其成长。这些做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关于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量要求,教师则在学期开始便明确提出,起码要达到以下的阅读标准:每一学期至少读一部古典文学作品选或文论专著。本科四年要求学生精读几部古代名作与一定数量的作品,要求学生加强基础训练。考查方式主要检查读书笔记和“读书感受”。读书笔记可长可短,可全面评价原著,也可写一、两点读后感之类。注重基础知识量与开拓视野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强调基础知识的地位。同时为避免死读书之病,在教学中也注重向学生介绍新近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对古代作品与文学现象加以主观性思考。促使读书效果由量变到质变。

(四)背诵作品考查,从感性认识转向理性认识

根据《中国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作品背诵篇目》,要求学生按照学习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时段规定每一学期具体背诵篇目,本科四年总共要求完成 400篇诗文背诵任务。其考查方法,学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背诵考核要求,由任课教师负责指导、监督和考评。其具体内容为:第一学年,百篇古诗文背诵考核。要求背诵和理解百篇古诗文,以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和能力。第二学年,唐宋诗词吟诵大赛。要求背诵唐诗宋词两百首,以学生自背、课堂教师抽查、年级吟诵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感悟和欣赏能力。第三学年,元曲与明清小说精彩片段背诵与赏析。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的进程和学生的兴趣,侧重对元明清戏曲和小说进行引导吟唱、歌唱、朗读。多从整篇上把握背诵吟咏的功夫。尤其是诗,是高度个性化的艺术,每个人读之都有其所得。第四学年,全院性的古典作品吟诵大赛。因为有长达四年的吟诵训练机制,不少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古典作品吟诵的韵味,并具备了一定的吟诵表演能力。在吟诵中真切地感受到古代诗人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

(五)综合能力考查,从单一的文本解读,转向文学与思想的全面领悟

综合能力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论文作业的完成情况检查。一篇优秀的习作论文,是要对某个文学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把握“知人论世”法,追溯作家作品背后的社会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心理的等诸种因素。因此本科的第三学年我们要求学生做学年论文。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的进程和学生的兴趣,侧重对古代文学方面的具体研究,在“读书”与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学术规范,初步了解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四学年完成毕业论文。在学年论文的基础上修改、扩充、提高,要求写出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因为有长达四年的学术训练机制,不少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古代文学学术研究的方法,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并考上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

(六)主修与选修结合,从应知学习转向研究型的学习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努力把教学考查与地方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多方组织学生考察永州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如柳宗元“永州八记”遗址考证,帝舜文化遗址考察,朝阳岩唐宋碑刻文化考察、奇特的“中国女书”文化考察等,使学生了解永州地方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状况,并积极地调查研究,提出积极应对措施,形成学生的研究课题。将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理论研究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课程已开出一系列选修课,如“《庄子》研究”、“《诗经》研究”、“柳宗元研究”、“周敦颐研究”、“舜文化研究”、“零陵地方文化研究”、“潇湘文学研究”、“永州摩崖石刻研究”、“女书研究”、“民间文学与瑶民歌文本研究”等近10门专业选修课,不仅引发了同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而且大大支撑、丰富、完善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体系,进一步拓展与深化了课程的教学,强化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研究型色彩。以“专书研究”、“专人研究”和“专题研究”这“三专”作为专业选修课的类型,又具有个人特色,即让任课教师充分结合自己的研究特长,开设富有个人研究特色的课程。

(七)实践能力考查,从应试能力转向应用能力的考查

本课程组织学生重点参与了永州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子庙的文物修缮和展览工作;考察勘定柳宗元的“永州八记”遗址;带领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清明祭柳;为永州文化旅游与考察提供了一整套研究方案,“柳宗元与永州的旅游开发研究”方案,2007年获“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建立了“柳子庙”和“异蛇山庄”特色教学实习基地。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加3-5分,参加院系活动(与本专业相关,如古诗词吟咏比赛,论文大赛等)获得奖励者,依据获奖情况可酌情加1-3分。选修课程成绩记分等。同时成立了学生“西山文学社”,把创作实践教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课外,组织学生进行诗词研习、采风活动和编辑出版《西山文学》刊物,为诗词学习、创作与交流提供平台。并坚持不间断地举办大学生诗词大赛,自2005年起每年组织一届古典诗词吟诵比赛;2008年举办了一届古典诗词背诵比赛;2009年举办了古典诗词创作大赛,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古典诗词的喜爱,既能吟又能写。

(八)期末考试,从封闭式转向半开放式

在期末考试中,突出基本能力的考查,偏重于主观分析题的阐述。平时考查成绩占 40%,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占60%。

三 古代文学课程考评改革的成效

(一)学生出版著作和发表论文

2008年,2005级学生符思毅编写专著《九嶷诗选》,2005级学生欧阳衡明、刘瑞合作编写专著《湘妃诗选》,两本著作均由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出版。2004-2008年,学生发表中国古代文学相关论文共计18篇。2004年,学生共发表论文2篇。其中2001级学生李骥在《零陵学院学报》(第5期)发表《墨子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2002级学生杨艳梅在《濂溪学研究》发表《君子何以爱莲——对周敦颐〈爱莲说〉的解读》;2005年,学生共发表论文6篇,其中2002级学生吴益君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1期)发表论文《〈庄子〉残疾人形象寓意新探——以〈德充符〉为中心》,2002级学生陈敬友在《湖南科技学院》(第3期)发表论文《理学渊源学术研讨会综述与评价》,2002级学生宋争文在《柳宗元研究》发表论文《解读〈登柳州城楼寄漳洒土封连四州〉》,2002级学生陈袅在《老子研究》发表论文《儒道关系的再考察——以津田左右吉为中心》,2001级学生邝锦芳在《湘学》发表论文《湖湘文化诸概念述评》,2003级学生陈权红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1期)发表论文《浅析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2006年,学生共发表论文3篇,其中2002级学生陈袅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1期)发表论文《〈史记〉性质的另类审视——作为中国第一部学术史专著》,2002级学生凌云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1期)发表论文《白发渔樵江渚上——论古诗文中的渔父形象》,2003级学生王玉清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6期)发表论文《文化旅游现状考察——女书园游客留言簿的初步分析》;2007年,学生共发表论文2篇,其中2003级学生王玉清在《广西社会科学》发表论文《陈柱学年谱》,2005级学生符思毅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3期)发表论文《〈爱莲说〉时地小考》;2008年,学生共发表论文4篇,其中2004级学生罗湘玲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8期)发表论文《区镇间小型佛型教寺庙调查》,2004级学生袁石山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11期)发表论文《中学语文教材诗歌中的“水意象”及其审美教育价值》,2005级学生符思毅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2期)发表论文《唐前舜诗简注》,2005级学生欧阳衡明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2期)发表论文《唐前湘妃诗十首简注》。

(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获奖及各项获奖

课外教学和科研活动。积极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近年来,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一项,院级“挑战杯”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院科技创新节论文竞赛特等奖一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9项。

2005-2007年,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各项获奖共22项。2005年,有2002级学生吴小勇、肖海青的《女书与瑶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获第九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伤口竞赛三等奖,2002级学生吴小勇、肖海青获院第三届科技创新节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竞赛特等奖,2002级学生吴雪、刘香、陈袅获院第三届科技创新节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竞赛二等

奖,2002级学生邱伏龙、吴益君获院第三届科技创新节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竞赛三等奖,2003学生官粦荣、杨皓获院第三届科技创新节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竞赛三等奖,2003级学生胡晓、2002学生陈敬友获院第三届科技创新节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二等奖,2002级学生陈袅获院第三届科技创新节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三等奖。2006年有2003级丁琼等三位学生的《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建构》获院挑战杯三等,2004级张芳等三位学生的《论孟子政治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获院挑战杯三等奖,2005级吴石刚、冯婉瑜的《以人为本,和谐大同》获院挑战杯二等奖,2005级韩艳的《舜文化与家庭教育》获院挑战杯三等奖,2005级谭倩、杨俭梅、刘学志的《以舜德文化引领永州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获院挑战杯三等奖。2007年有2005级学生左训生的《试论唐宋以金陵为中心的咏史诗》、杜香莲的《从“寂寞”的柳宗元到“热闹”的柳宗元——柳宗元在唐宋时期的传播与接受》、吕满金的《关于三峡移民的文化融合现状之调查》获奖。

另外,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还联合中国汉语言文学系举办了四届中华古典诗词吟诵大赛,选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获奖学生,在学生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本科毕业论文古代文学方向的选题和写作

2006届-2009届毕业生中本科毕业论文古代文学方向选题和写作的共有 230人,占中国汉语言文学系毕业论文的很大部分。

2006届毕业生本科毕业论文为古代文学方向选题和写作的有52人,写得合格毕业论文52篇,及格率为100%。其中较差的7篇,占13.5%;中等成绩的23篇,占44.2%;良好成绩的22篇,占42.3%。2007届毕业生共157人,本科毕业论文为古代文学方向选题和写作的有53人,写得合格毕业论文53篇,及格率为100%。其中较差的5篇,占9.4%;中等成绩的24篇,占45.3%;良好成绩的24篇,占45.3%。2008届毕业生共 195人,本科毕业论文为古代文学方向选题和写作的有61人,写得合格毕业论文61篇,及格率为100%。其中较差的8篇,占13.1%;中等成绩的21篇,占34.4%;良好成绩的30篇,占49.2%;优秀论文2篇,占3.3%,由翟满桂老师指导的学生李铁所写的毕业论文《柳宗元与永州“八记”刍议》为优秀,由朱雪芳老师指导的学生周江所写的毕业论文《谢安玄学修养及其名士精神探微》为优秀。2009届毕业生共 182人,本科毕业论文为古代文学方向选题和写作的有64人,写得合格毕业论文64篇,及格率为100%。其中较差的5篇,占7.8%;中等成绩的26篇,40.6%;良好成绩的30篇,占46.9%;优秀论文3篇,占4.7%。由江建高老师指导的学生李双霜所写的毕业论文《试论白石词幽韵冷香的境界》为优秀,由张京华老师指导的学生欧阳衡名所写的毕业论文《简述湘妃及湘妃诗》、刘瑞所写的毕业论文《清随笔〈潇湘听雨录〉初探》为优秀。

(四)学生考研(古代文学方向)报考上线和录取情况

中文系2007届本科毕业生人数为157人,报考人数为50人,报考率为32%;录取人数为12人,录取率为7.64%。其中被汕头大学录取2人,湘潭大学录取3人,陕西师范大学录取1人,东北师范大学录取1人,贵州大学录取1人,广西师范学院录取1人,西南大学录取3人。

中文系2008届本科毕业生人数为195人,报考研究生50人,上线30人,上线率60%;录取26人,录取率52%。其中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1人、云南师范大学录取3人、广西师范大学录取4人、上海师范大学录取1人、湘潭大学录取1人、暨南大学录取5人、西南科技大学录取1人、四川大学录取1人、西南师范大学录取2人、湖南师范大学录取2人、汕头大学录取1人、广州大学录取1人、厦门大学录取1人。

中文系2009届本科毕业生人数为182人,上线30人,录取人数为20人。其中被云南大学录取2人、新疆师范大学录取1人、湖南师范大学录取3人、广西师范大学录取2人、深圳大学录取1人、广西大学录取1人、西南民族大学录取2人、湘潭大学录取1人、吉林大学录取1人、上海师范大学录取1人、湖南大学录取1人、北方民族大学录取1人、渤海大学录取1人、四川大学录取1人、广州大学录取1人。

综上,“古代文学课程考评改革研究”教改课题把古代文学成绩考核由以往的单一的封闭式的考核方式变为开放的动态的考核方式。考核分为课堂学习状态考查、独立思考能力考查、课外阅读考查、作品背诵考查、综合能力考查、能力加分等几个方面。此种考试方式,由于考试的内容不仅在书本上,而且也在实践中;不仅要考理论知识,而且更要考实践能力;不仅要考记忆能力,而且也考综合素质;不仅注重期末考试,而且注重平时表现。这样全方位的考试方式,学生要想突击复习应付考试,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从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成效来看,课程考评改革成绩是明显的。

(五)教师在教改论文中贯注科研成果

本课程教师不仅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还注重对本科教学艺术的多方面探讨,撰写了一系列教改论文。在这些教改论文中,贯注了作者的科研成果和教学理念,体现了科研与教改的有机结合。如张京华教授把自己的课题研究和对学生的课外科研指导相结合,从入校起就吸收学生加入自己的课题组,从科研的各方面加以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张京华教授所指导的学生发表论文23篇,出版著作3部。其教改论文《非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性训练——本科院校古代文学课程学术论文写作的指导与实践》,已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杨再喜博士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分体分类教学的探索“教改课题,改变了以往古代文学按编年史教学的常规,以文体分类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后的反映非常好。龙国庆老师依托其省教育厅课题“大学生实用口才艺术研究”,加强了课外对学生演讲能力和口才训练,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龙国庆老师所指导的院辩论队获得了湖南省大学生辩论赛一般本科组冠军,并指导学生在国内和省内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课程教学人员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论古典诗词对学生审美教育》、《传统文化思想乃当代素质教育之本》《心旷神怡地感受艺术的源头活水——论古典文学艺术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诗美的发现、感悟和人美的熏陶、滋养——论古典文艺教育中审美情趣与审美想象的培养》等,探讨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以及科学的方式方法。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吴小如.关于怎样学和教中国文学史的问题[J].文学遗产,1991,(3).

I206.2

A

1673-2219(2010)06-0048-04

2010-02-08

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评改革研究”(项目编号湘教通2008-263);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中国古代文学”。

翟满桂(1956-),女,湖南东安人,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谢雨露(1987-),女,湖南望城人,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2007级学生。

(责任编校:张京华)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新形势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创新的几点改革
边缘化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中项羽形象寻绎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