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中项羽形象寻绎

2016-06-30陈艳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项羽

陈艳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文学领域里项羽在《史记》中的形象,以及在产生于《史记》以后的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项羽;文学形象

众所周知,项羽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在一些历史剧的制作过程中,一些编剧导演为了吸引观众,在塑造项羽这个历史人物的形象过程中出现了与历史事实不符问题,对观众造成了一定的误导。因此目前有必要通过对古代文学中对项羽这个人物的形象的分析,为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史传作品中的项羽

史传作品是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项羽形象,我们首先要研究一下项羽史传作品中的形象。

最早完整记叙项羽的著作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一书。在《史记》之中,司马迁通过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一种所谓的“末路英雄的悲哀”。因为史记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因而可以说《史记》中的项羽形象也为其它古代文学作品对项羽的塑造提供了参考[1]。

司马迁把项羽塑造成了一个具有崇高性的悲剧英雄。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崇高性类似于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也是一种英勇无畏的气质。项羽残忍、反形式反传统的一面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看到秦始皇渡浙江的情景,对叔父说,我可以取代他的位置。小小年纪就有了取代秦始皇,成为一国之君的梦想。我们可以说项羽年少轻狂,我们可以认为项羽胸有大志,我们也可以想当然的认为,项羽有大逆不道的想法,不论我们这么理解项羽,我们都要承认,项羽这种取代秦始皇的想法是其反传统的一种体现,此外,《项羽本纪》中记载的项羽“击杀数十百人”、“屠城”等语句则体现了项羽身上的残忍性。这些语句虽然记述比较简略,但是我们看到这些文字以后脑海中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出尸横遍野的景象,这就会让人感到不寒而栗。有些学者把项羽的这两种性格归为项羽的所谓崇高性之中,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一点点的牵强,因为这两种特点可能也会在一个没有项羽这样的崇高性的人身上体现。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有着英勇无畏的豪迈气概,垓下突围的时候也可以说他也有那种战斗至最后一人的决心,但是,他的这种敢打敢拼的精神却造成了他自我意识的不断膨胀,他敢打敢拼,表现出了自己最为顽强的一面,敌人败退时狼狈不堪的情景让他感受到了战争的魅力,久而久之,他便热衷于表现自己的神勇,由此,他的个人主义缺陷一次又一次地暴露了出来,嫉贤妒能、见利忘义、猜疑多虑成为了自我意识过度膨胀的一种表现,他对别人有了不信任的态度,反过来别人自然不会死心塌地与其同生共死,由此便注定了项羽的悲剧。

如果说《史记》中对项羽的描写还算是客观公正的话,《汉书》在塑造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使项羽以一个狂妄自大、有勇无谋、奢靡贪婪的反面人物形象出现在了史册之中。

二、古代诗歌中的项羽

诗歌中的项羽主要有以下几种形象:

项羽的第一种形象是一种虽死犹荣的悲壮英雄的形象。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表现的是诗人对项羽的崇敬之情。胡曾的《垓下》用“拔山力尽霸图骥,依剑空歌不逝骓,明月满天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四句突出了项羽柔情的一面和盖世英雄的性格。他的另一部作品《乌江》用“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这两句话赞扬了项羽拒绝东渡乌江的做法。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在《绝句》一诗中这样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们通过赏析她的这部作品,可以知道作者将项羽比作“人杰”和“鬼雄”,可以说突出了项羽的英雄本色。可以说持这种观点的诗人把项羽之死看作是了一种玉碎之美。

项羽的第二种形象就是被认为是一种“不休仁德”的角色。宋代张耒在《项羽》一诗中写道:“沛公百战保咸阳,自古柔仁伏暴强。慷慨悲歌君勿报,拔山盖世故应亡。”这首诗运用了刘邦进入咸阳以后与民约法三章、安抚咸阳百姓和项羽在咸阳屠城、火烧阿房宫的典故。认为项羽的暴力政治注定了他的失败。元代侯克中的《项羽》则肯定了巨鹿之战中项羽的功绩,也讽刺了项羽猜忌多疑的一面。持这种观点的诗人强调的是一种“仁”的作用,项羽做不到以仁为本,因而注定要失败。

项羽的第三种形象是有勇无谋的形象。很多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讽刺了项羽有勇无谋的特点,唐代于季子用:“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把项羽塑造成了一个有勇无谋的角色。唐代诗人汪遵用“不休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把项羽塑造成了一个缺乏基本政治头脑的人物。

综上所述,咏史诗以历史事实为基础来表现作者对历史的看法,咏史诗中的项羽形象可以说是与史传作品中项羽的形象是相符的[2]。

三、古代通俗文学作品中的项羽

古代通俗文学主要包括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至于戏曲方面,宋代开始出现了与项羽有关的曲目。元代曲作家张时起创作了《别虞姬》,展现了霸王别姬的故事,京剧《霸王别姬》即是根据这部戏而改编。除了《别虞姬》、《霸王别姬》之外,《十面埋伏》、《楚汉争》等作品也都是与项羽有关的曲目。这些作品突出了西楚霸王的铮铮铁骨。

接下来我们以《两汉开国中兴传志》和《西汉通俗演义》这两部小说为核心,论述古代小说中的项羽形象。在《两汉开国中兴传志中》,作者将项羽塑造成武艺高强勇猛过人的形象,在小说之中,项羽可以面不改色地举起巨鼎,在战争中经常一个人冲锋在前。小说里面项羽斩杀敌军两员猛将,斩伤敌将魏豹的情节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项羽的勇猛。

四、结论

司马迁《史记》中的项羽有着崇高性,反形式反传统和残忍性相结合的特点,古代文学中的项羽形象是由史传中的项羽形象发展而来的,项羽在历史上扮演着一个复杂的角色,因此有一千个作者就有一千个项羽。

参考文献:

[1]马雅琴.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悲剧英雄——解读《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羽形象[J].名作欣赏,2007,14:30-33.

[2]王亚昕.中国古代文学中项羽形象寻绎[D].陕西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文学项羽
说项羽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新形势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创新的几点改革
论如何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实践德育教育
边缘化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思考
从《鸿门宴》《项羽之死》看项羽的罪与罚
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
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