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与超声诊断价值探讨(附61例报告)

2010-08-15车桂华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心内膜炎瓣膜心动图

许 宁,车桂华

(江苏阜宁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江苏阜宁 224400)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广泛应用,心脏外科手术及心血管介入性诊疗技术的开展,致使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生了变化,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而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我院61例IE患者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探讨I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内科于2001年2月至2008年3月诊治的IE患者61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21.5±12.2(13-58)岁。

1.2 诊断标准[1-2]①病史:不明原因发热1周以上,伴心脏杂音,进行性贫血、脾肿大、栓塞、皮肤瘀点或杵状指等;②不典型临床表现+血培养阳性;③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④手术证实。

1.3 超声心动图检查 采用HP-Imagepoint,HPHD11xe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取常规探查部位,从各个不同切面观察心脏形态、瓣膜结构和活动情况及赘生物等,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体征 61例IE患者中,有基础心脏病者55例,占90.2%(55/61);无基础心脏病者6例,占9.8%(6/61)。发热58例(95.1%);脾肿大38例(62.3%);栓塞12例(19.6%),其中脑栓塞6例,肢体动脉栓塞4例,脾、肾栓塞各1例。心功能Ⅲ-Ⅳ级31例(50.8%)。死亡3例,占4.9%,原因分别为心衰、心律失常和脑栓塞。

2.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贫血54例(88.5%),白细胞升高59例(96.7%)。51例作血培养,其中14例(27.4%)培养阳性,为链球菌(5例)、 葡萄球菌(3例)和其它菌(6例)感染。

2.3 超声心动图结果 55例有基础心脏病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心脏病23例、风湿性心脏病19例、退行性瓣膜病等13例。28例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其中1例在外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分别累及主动脉瓣(13例)、 二尖瓣(10例)和其它瓣膜(5例)。

3 讨论

3.1 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的变化 ①基础心脏病构成比:本组统计结果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占1-2位,其它心脏病占24.5%,无基础心脏病者占9.8%。由于抗菌素的应用,风心病已明显减少[3]。国外近年报道,IE以先心病居首位,其次为动脉硬化性心脏病[4-5]。②血培养及致病菌:血培养是IE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并能有效指导临床治疗[2,5]。努力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仍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IE的诊断不能仅依据血培养结果。本组51例IE患者作血培养,仅有14例(占27.4%)培养阳性,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其中葡萄球菌性IE患者,均侵犯主动脉瓣,有1例死亡。国内、外已有报道,葡萄球菌感染已跃居IE的首位;且葡萄球菌更易累及主动脉瓣,病程短、病情重、疗效差[1,6]。③临床表现:本组统计显示,常见症状和体征为发热、贫血、脾肿大等。57例IE患者有心脏杂音,其中杂音变化者占2/3,原因是IE病程中出现的贫血、心动过速、瓣膜功能改变、赘生物等,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④本组3例IE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栓塞、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与文献报道相似[1,6]。

3.2 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 超声心动图能直接探测心内膜及瓣膜的赘生物而作为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明确瓣膜受损情况以及患者的基础心脏疾患。本组28例患者检出赘生物,占45.9%(28/61),远高于血培养阳性率。因此,Bayer等[1]将超声心动图列为IE的诊断标准和条件之一。赘生物的检出率除与其大小有关外,尚与检查者的经验、操作技术、图像质量、患者透声条件及发病时期等有关。文献报道,超声心动图对IE患者赘生物的检出率为34%-93%[1,6]。超声心动图未发现赘生物也不能排除IE的诊断。通常认为,赘生物直径≥2mm才能被检出;另外,IE早期(病程2周以内)也难以发现赘生物。本组28例检出有赘生物者中,7例在第1次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并未发现赘生物,而是在第2次、甚至第3次复查时才发现赘生物而作出IE诊断;另外有1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探测未能发现赘生物,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赘生物的存在,从而明确IE的诊断。因此,临床上高度怀疑IE的患者,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赘生物者,应定期追踪复查,或/和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赘生物的检出率。由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的图像质量较高,故能发现更小的赘生物[7-8]。根据超声心动图探测发现,赘生物的大小、发生部位和活动情况与IE患者的栓塞发生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1,8]。

综上所述,超声心动图不仅可对IE患者作出病因、病理诊断,而且尚能评判IE患者的临床进程、预后及治疗效果等。因此,超声心动图对IE患者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Bayer AS,Ward JI,Ginzton LE,et al.Evaluation of new clinical 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1993,96(3):211-219.

[2]徐新献.内科危重病症现代治疗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97.194-200.

[3]Kaye D.Changing pattern of infective endocarelitis [J].Am J Med,1985,78(6B):157-162.

[4]Choudhury R,Grover A,Varma J,et al.Active infective endocarditis observed in an Indian hospital 1981-1991[J].Am J Cardiol,1992,70(18):1453-1458.

[5]Hoen B,Alla F,Selton-Suty C,et al.Characteristics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in France in 1991: A 1-year survey[J].JAMA,2002,288(1):75-81.

[6]马爱群,刘勋,刘治全,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变迁-38年间153例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1995,10(10):594-596.

[7]Shively BK,Gurule FT,Roldan CA,et al.Diagnostic value of transesophageal compared with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in infective endocarditis [J].J Am Coll Cardiol,1991,18(2):391-397.

[8]Shapiro SM,Bayer AS.Transesophageal and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J].Chest,1991, 100(4):1125-1130.

猜你喜欢

心内膜炎瓣膜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
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及诊治进展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烂”在心里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瓣膜置换围术期护理配合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