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010-08-15宫盼盼

铜仁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生产力

宫盼盼

( 安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宫盼盼

( 安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文主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调——“现实的人”的含义入手,从人的三种发展状态引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论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根本条件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重要条件是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有效途径是消灭旧式分工,现实基础是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和谐发展。同时,结合现实社会论述了其现实意义。

现实的人;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旧式分工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在1845~1846年间与恩格斯合作撰写的一部哲学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世,标志着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形成,从而成为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界碑。正是唯物史观的确立,完成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在这本书中,马恩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了具体完善的阐述,关于人的发展学说才有了全新的基础,才找到了理解人的问题的钥匙,为今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全面发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调——“现实的人”

马克思批评了从“抽象的人”出发对历史所做的唯心主义解释。不管是作为绝对理念外化的人,还是作为抽象的生物本体,都不是现实的人。因而,无论是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都没有达到对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马克思在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浓重影响之时,也曾用这种方法来解释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他用理想化了的人的本性来批判现实的社会关系。后来他对“人”作出了正确的理解之后,就抛弃了之前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不是从抽象的人的本性出发,而是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把决定现实社会关系的生产力当作历史发展的基础。所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中所说的“现实的人”并不是与世隔绝的人,而是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现实的人”这一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包含着三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即“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现实的人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是现实的人形成的自然基础;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的必要条件;“现实的人的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等,但其中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生产活动。在这三者之中,现实的人的存在以及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又是与他们的活动密切相关的。

二、不同社会形态下人的发展的不同状态

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标准是不同的,这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限。只有到了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正是从人们从事的生产劳动出发,从劳动的历史发展中,引出和展示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美好的理想。他立足于劳动发展史,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

(一)人对人的依赖阶段

每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应该是一种相互的依赖,但是,在人的发展的第一阶段的“依赖”却是一种单向度的依赖,而且是一种多方位的人身依赖,主要是指个人对血缘共同体的人身依赖。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存在这样的依赖。例如在原始社会,人们要结成部落联盟或氏族共同体才能抵御自然灾害或者野兽的袭击,如果单个人脱离了集体,别说全面发展,连生存都成问题。这种个人依附于集体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剩余价值的出现,也就嬗变为等级依附的关系。例如奴隶依附于奴隶主,农民依赖于地主。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农民不仅人身被束缚在土地上,或者说,他们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发展着,而且,他们的思想也被封建儒家的“三纲五常”奴役着,也就是说“人的头脑也被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所以说,在这样一种阶段上,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不可能实现自由自觉的发展。

(二)人对物的依赖阶段

与第一阶段简单的自然经济不同,这一阶段实行的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带来的生产力发展,摆脱了血缘关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创造了一批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使人具有了按自由意志行事的可能性。这时候人们不再单向度地对人依赖,但同时却又形成了对物的依赖关系。因为,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们所进行的生产不是为了发展自身,而是为了最大化地追逐利益和金钱,货币一跃成为人们心中的信仰,成为世界的统治者和上帝,这就使得人们对它产生了依赖或者说人们被重新束缚了。另一方面,在商品经济下人被束缚在生产流水线上,每天做着同样的工作,重复同样的动作,人的其他才能和兴趣就被埋没了,这也是人与自身劳动的异化。社会依然存在的分工和私人占有严重地阻碍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但是生产力相比以前的社会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人追求全面发展的意识和要求更加强烈,现实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因此,马克思是很看重这一阶段的。因为,他认为这是实现“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更高历史阶段的必经之路。他说“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关系,也是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控制的——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到达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别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生产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以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培育出了人的独立人格主体精神与自主能力,要逾越这一历史阶段实现共产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阶段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是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绝不意味着用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求每一个个体,而是指在德智体要求基础上,人的个性的独特而自由的发展,使人的个性和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体现。这也是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会实现的人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具备了一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根本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人的发展无疑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的,而人的存在的现实前提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不仅可以给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更重要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人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个性丰富和发展的过程。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人们就可以从劳动中腾出更多的时间发展自身,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可能。

(二)重要条件——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他们的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隶属于阶级,这同单个人隶属于分工是同类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劳动本身才能消除。”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为少数人占有,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因为没有生产资料而难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一旦消灭私有制后,个人才能联合起来,全面占有生产力。

(三)有效途径——消灭旧式分工

人的片面发展是由旧式分工造成的。马克思曾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在共产主义以前的社会,分工都不是自愿的。对这个问题,以一个中国下岗工人的心声加以说明。他说:“(市场经济下),一下子变了。天天说你是国家主人,突然对你说:‘你下岗吧’。从来就习惯领导叫干啥就干啥,突然领导反问你:‘你有什么专长?’从来也不进市场买萝卜白菜,老婆买来什么就嚼什么,突然要去找工作,抬头看‘人才市场’四个字,才发现自己也像卖不出去的蔫萝卜……”可见,该工人选择工作从来就不是根据“自愿”原则的,而是“领导叫干啥就干啥”。然而,由这种自发“分工”形成的生产力却是一种“异化”模式。表现为:工人创造了生产力,但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不能为他的发展提供条件,反而使工人成为无用之人而被迫下岗,连生存也成了问题,自然谈不上发展了。而共产主义社会的分工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这样人们就可以把分工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现实基础——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和谐发展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除了脑体、城乡、工农这些阶级和阶级差别,还有其他社会关系不平等的方面。比如中国服务业中目前兴起的“跪式服务”。这种服务作为一种商品交换活动,在某些宾馆饭店方兴未艾。下跪因人格的部分出卖而改变了性质,成为一种商品;人格也因下跪而有了某种使用价值——满足顾客的某种心理需要(虽然顾客未必有这种需要)。由此可见,本来是服务员与顾客交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畸变为物与钱交换的物的关系,在物的关系的统治下,人与人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的。但是共产主义社会彻底消除了这些不平等,彻底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正平等,人们便能够在完全相同的基础上发展自身。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自然环境问题对人类的重要性通过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凸显在世人面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影响整个人类的全球性问题。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反自然的过程,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天然自然的面貌,因而,人类虽在自然中生存,却过着“反自然”的生活。如果人类的这种“反自然”的活动的结果超过了自然整体系统的承载力,就可能打破生态循环系统,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恶化而反过来影响人的生存。人作为实践的主体,以自然界为感性实践对象,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自然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在契合自然规律的意义上服从自然,才能把自然和人的反自然的活动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性的和谐发展。

(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才能逐步克服市场经济对人的局限

市场经济为我们带来了丰裕的物质,同时,它也有消极的一面,即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的两极分化。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提倡的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但是,这并不是说要把我的富裕建立在你的贫穷之上,以牺牲你的发展为代价。而是国家先给与一部分地区发展的机会和政策,让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更不是说对通过合法途径取得财富的人们采取“杀富济贫”的行为,而是通过鼓励他们向社会捐赠和征税等办法,对他们的财富进行再分配。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如社会保障制度、扶贫开发等等,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以此来消除市场经济带来的局限。所以说,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才能逐步克服市场经济对人的局限。

(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消除在人的发展问题上的错误认识

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应当辩证地去理解和把握,它主要是指人的发展的多方面性,而不是指个人能力的平均发展,更不是指所有个人都必须按照统一模式发展,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又受其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政治及其所能利用的资源状况的制约。另外,更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目前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作为基础,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它理解为空想、幻想而难以实现。有些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遥远的可望不可及的理想目标,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提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种思想也是错误的。我们应当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避免片面的、教条式的理解,以防在实践中出现片面化、简单化、教条化的错误,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1] 陈耀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课题[J].河北学刊,2002,(1).

[2] 孙正聿.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J].哲学研究,2007,(3).

[3] 高超峰,燕连福.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月刊,2004,(8).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陶富源.终极关怀论[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Abstract:Marx inthe German ideologyfirst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d the Marxist theory of human'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mainly starts with the keynote of the human'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the meaning of "realistic man", elicits that only in communism society can achieve human'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from three kinds of state of people’s developing and discussed the realization condition of human'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fundamental condition is the high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the important condition is the abolition of private property, and implement social occupancy of productive material. The effective way is eliminating old-fashioned division.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is interdependenc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society.Meanwhile, the article discussed its realistic meaning by combining with realistic society.

Key words:realistic man; human's comprehensive and free development; old-fashioned division

(责任编辑 王 雪)

The German Ideology and the Theory of Human'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GONG Pan-pan
(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

G40-012

A

1673-9639 (2010) 04-0013-03

2010-06-12

宫盼盼(1984-)女,安徽淮南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人学。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生产力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