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与思考

2010-08-15

文教资料 2010年1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班级理论

陈 天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 镇江 212018)

一、激励理论的含义及其发展

激励理论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先后经历了早期的激励理论和现代激励理论两个阶段。早期的激励理论侧重于对“需要”的研究,探寻以什么为基础,如何才能激发调动起积极性的问题,主要有需要层次理论、X理论和Y理论及双因素理论等。经过数十年发展,它已成为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1],较为成熟的现代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

二、激励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日常管理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摇篮,被寄予了社会厚望,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尤其是对学生工作管理者的定位正在悄然转变,逐渐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化,使得新形势下如何调动学生自身的主动性成为必然的趋势。而当代大学生所具备的某些新的特征也启示我们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应当适时引入激励理论。

1.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应用的群体特殊性

虽然这些年对于大学生素质整体下滑的指责屡见不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仍然是社会中具备较高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群体,他们不仅作为一类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而存在,而且将成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当代大学生不仅在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方面具备优势,而且其道德品质不断提升和思维方式日趋成熟,使得如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不断增强。借鉴与应用激励理论,能够克服传统学生工作的硬性、刚性,克服管理方法上的公式化和简单化。由于激励理论表现出平等性、启发性、情感的感染性等特点,强调人性化教育和柔性管理,注重个性和情感因素的充分发挥,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点,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手段。通过运用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之以最大的热情和最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最大潜能,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

2.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应用的时效特殊性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很多人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同时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然而在这一阶段学生也面临着诸多来自于自身和周围环境的诱惑与困扰,例如部分大学生注重物质享受,缺乏理想追求,随之产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使得在校生过早、过分地追求金钱、地位、名誉,此外社会上各种物欲横流、精神缺失、道德沦丧的事例也在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大学生极易迷失自我,表现出与其年龄和身份不相称的焦躁与浮躁。因而培养并帮助大学生在这一人生特定阶段形成正确与崇高的人生目标和精神追求,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的长期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激励理论的应用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全面塑造良好的人格,增强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获得个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3.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应用的空间特殊性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基地,同时也是各种教学创新改革的阵地。相对于在公司和企业员工管理中的使用,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有其独特的空间优势。首先是高校人员结构完整,人员素质较高,专业结构齐备,工作机制健全,并且高校有一支专门从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队伍,具备了良好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德育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再次,高校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和其所倡导的灵活、人性化的工作氛围,实现了在宣传教育过程中的媒介渠道多样化、方式手段新颖化、效果影响力的纵深化。例如我校举办的向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通过网络、报纸、宣传栏、广播、电视主流宣传媒体,以及召开主题班会和演讲报告等校园文化活动,全方位、立体式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除此之外,高校的社会影响力使得高校具有扩大自身知名度和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促使高校在很多方面走在全社会前列,成为全社会精神风貌的标杆,这就为榜样和典型的存在提供了土壤,使得激励理论引入校园成为一种必然。与此同时,社会对高校的关注,社会舆论对高校的监督,并以高校作为透视特定文化群体的着眼点,也将进一步保障并提升高校的激励制度。

三、激励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日常管理的主要措施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有效构建激励机制,正确运用激励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对搞好班级管理意义重大。激励是一种激发人的动机和行为的心理过程,按其产生的主、客体可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

1.内在激励

人是社会性动物,其所具备的一些社会属性成为内在激励产生的基础。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等因素是内在激励,它对人具有根本性的激励作用[2]。例如人的归属感,使得集体中的个人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一旦产生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学生身处学校、学院和班级中,当他们与所在集体的价值观统一时,会自动、自觉地结合班级管理的需要,参与到集体生活中。因而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尽量让广大学生有机会参与班级重大决策和学习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个人工作学习激发出内在原动力,而且可以在集体内部创造相互信任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管理工作跃上新的台阶。要发挥内在激励的作用,即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性引导,强调高层次需要,激发大学生的成就需要。让学生从心底里把学习、工作当成一种享受,从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激励对象从这种源自学习、工作本身的内激励能较长久地维持,使其受激励水平总是保持在较高的层次上,并将这种内在的、更强更持久的积极性转化为更加积极勤奋的学习和工作,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工作的实效。

2.外在激励

人身处社会之中,势必与周围环境和人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必然受到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影响,而这正是外在激励产生的来源。例如,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激励就是利用模范人物的优秀思想和良好行为来教育学生,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法。在班级管理中,既要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周恩来、焦裕禄、孔繁森等前辈们的光辉榜样,又要恰如其分地宣传公众性的、校内的、班内的先进人物及先进事迹。

四、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1.激励客体和对象趋向集中于对学生干部的激励

学生干部是班级日常工作的决策和管理群体,其工作表现将直接影响班级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学生干部的努力程度和潜能激发程度将极大影响班级的活力和管理效果。而班级事务和学生会工作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也常会给学生干部造成压力。有些学生干部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心理调节的知识和技巧,加之有时老师未能及时发现和疏导,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因而对学生干部进行适时适度的激励不仅能确保工作成果,而且能使激励效果得到延伸和放大,激励资源得到合理导向和配置。

2.激励手段和方法趋向于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设置

人的心理需求难以加以观察、评估和衡量,属于内涉变量;同时心理特征必然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各种激励方法实施的可重复性差,由此而难以把握;随着学生对于激励条件的适应,任何激励因素都会变成保障措施,使得管理激励难以持久,甚至成为一纸空文。因而目前推崇的激励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学生的激励问题。也正是这个原因,需要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以系统、健全、完整和适宜的激励机制主动、有效地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群体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

3.激励理论的归宿趋向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真正回归

我们目前在探讨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应用时更多的是将学生放在了一个集体范畴中去探讨,例如班级、社团、学院、学校,只把学生看成是一种受激励的客体,丧失了其在激励中的主体性地位,从而也忽视了他们自身的发展问题。人在其本质上应该是动态的,即人本质上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只有在人的动态本质基础上,当把人看作是一种发展目的和实现发展目的手段的统一体时,才可实现激励中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真正回归。也正是如此,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应用中才更应该向学生的主体性地位[3]回归的方向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人才。在人才培养上,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走上一条科学化且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需要我们将激励理论及时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充分发挥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研究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激励原则,探索在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实施激励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形成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生动局面。

[1][美]托马斯·S·贝特曼.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4.

[2]王润玲.现代管理激励理论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教育与现代化,2006,(2).

[3]刘长龙.高校学生管理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J].理论月刊,2002,(5).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班级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班级“四小怪”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不称心的新班级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