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教育的思考

2010-08-15刘富华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2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科学素养素质教育

◆刘富华

(镇原县南川初级中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教育的思考

◆刘富华

(镇原县南川初级中学)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和条例,旨在加强中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开展。中学化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载体,也就成为了国家和学校推广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将科学素质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结合在一起,成为广大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素质教育能否很好地在中学教育中推广的重要一环。本文就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教育展开讨论,希望能给广大师生一点有益的提示和参考价值。

初中化学 科学素养 结合

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也是国家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十分重要的一个团体。早在上个世纪 90年代,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就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转变,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里素质,使得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化学是一门及其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热爱我们的祖国,立志现身科学事业,培养科学态度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爱自然,对社会和家庭有责任感且能力出众又有创新意识的 21世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这些的形成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进行的科学素养教育,由此可见,科学素养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就中学化学教育中实施科学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和措施进行讨论。

一、中学化学开展科学素养教育的目的

我们以前的教学是以适应升学需要为目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升学考试而展开的。教师在传播知识的时候,往往只是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以及书面成绩,急功近利,追求效应。它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要求,过度对书本知识的依赖也使得学生在动手能力和实践上存在巨大的缺陷,同时学生的学习完全脱离社会,导致学生个个“高分低能”,不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

科学素养教育则是以适应社会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人才的素养为目的。科学的素养是一种观念,它是学生在认识和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在品质和能力,比如科学情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实践意识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它是一个德育与智育相互兼顾,知识、能力协同培养,智力与外界因素综合考虑的系统工程。科学素养教育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了一批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全的身心素质,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健康个性的新一代人才。科学素养教育的实施是立足于未来的长期教育行为,应该在广大学校和师生中推行开来。

二、中学化学开展科学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随着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中学化学教学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不再是以前仅仅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且单调的评价方式与机制。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采取“降低要求,删除难点,分散融合”的方法,并同时增加相关联的探究性学习,较好的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而且新的课程标准更注重关注社会现实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环境与学科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由封闭走向开放,不再是简单的介绍书本知识。例如,在介绍水的性质的时候,老师可以带 2个煮熟的红薯来,一个是从地里挖出来不久的,一个是已经放置了一段时间的,然后分给学生们吃。学生会发现放置了一段时间的红薯较新挖出来不久的要甜一些,然后针对这个问题里包含的化学知识展开讨论。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红薯中的水分与红薯里的淀粉会产生水解反应,使得淀粉转化为糖,所以吃起来比新挖出来的甜。又如,在介绍碱金属的时候,就可以重点提及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他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成功的发明了著名的侯式制碱法,从而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这些改变使得学科知识不再枯燥无味,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又让学生牢固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符合科学素养教育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

其次,在教学方式上由教师单向传授向师生合作互动式发展。例如,在教授二氧化碳制取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第一节课我把原理和整个过程演示给学生看,并在课后布置任务,让每个学生课后自己设计一个发生装置来完成这个实验。到了第二天,令人惊喜的是每个学生都带来了自己的实验,并且大部分学生的发生装置都是成功的,而且有许多发生装置是我都不曾想到的。又如,在讲解溶解过程中吸热与放热过程这个知识点时,在演示完这个课堂实验以后,通过讲解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其中的化学知识和反应原理,并提出问题来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要求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温度计,我们该如何判断这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有的学生就提出用一个薄玻璃片放在发生装置的上面,看是否有水珠出现。这样互动的方式把教学重心从“教”变成了“学”,增强了学习的研讨性。做到了既突出化学学科特征,又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实现了科学素养教育中要求的重视化学科学方法和科学能力。

再次,在教师角色上由课程任务执行者向课程实践研究者转变。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科学素养教育中涉及的良好科学品质就要靠教师来培养。科学品质包括科学道德,精神以及态度。而科学素养教育主要是要使得学生建立科学道德要求,树立科学责任感,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道德意识和品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好这个领路人的角色,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实现教学相长。

未来的社会是属于年轻人的社会,在社会发展如此快速的时代,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个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中学化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了解科学过程,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中学化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实施科学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1]张家登.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6.

[2]基础教育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N].中学生化学报,1998.

[3]唐建华.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J].中学教材教学,2001.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科学素养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