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0-08-15关艳蓉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2期
关键词:教员探析教学效果

◆关艳蓉

(第四军医大学社科部)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关艳蓉

(第四军医大学社科部)

教学创新是“两课”教员不懈的追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提升,有赖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从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员 教学改革

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下简称当代)课程教学中,为了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和寻求好的教学改革方式方法,始终紧盯创新理论发展,紧盯学员特点变化,紧盯教学改革前沿。根据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教研室多年来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经验,对本课程改革有以下几点探析。

一、梳理整合难易点,实现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改革创新

正确处理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精心梳理整合各个章节间的理论脉络。将每章的内容分解为“知识点的识记模块”,“理论知识的分析应用模块”,和“背景资料及国际热点的深化拓展模块”,在讲每一章前,将每一模块下的内容要点先交代清楚,然后按模块来进行讲解。精心设计每一模块的内容取舍和教学方法,如“知识点的识记模块”应为本章重要的事件、外交战略名称、国际组织等,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教员讲授为主;“理论知识的分析应用模块”,涉及本章的最基本理论、观点、一国外交战略的内容等,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教员讲授和学员讨论、分析相结合;“背景资料及国际热点的深化拓展模块”主要涉及本章重大事件、人物的背景资料,以及与本章内容相联系的最新国际热点信息资料,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员应引导启发学员自己去搜集,拿到课堂讨论,最后教师再总结深化。

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当代课教学效果的提升,有赖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针对学员中学偏重理科知识的学习,对于政治和历史知识掌握不是很扎实,对于国际关系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的现状,促进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积极探索完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有以下教学方式的实践可以作为参考:

1.课堂讨论式教学法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引导学员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学员在亲自参与中感受本门课程的时代性。教员以有争议的重大问题以及国际热点问题为材料提供讨论主题,比如,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是单极化还是多极化?美国为什么发动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等。然后指导学员课后找资料,并作好准备,写成小论文或发言材料,按照观点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辩论,各抒己见,交流思想。最后由教员在学员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观点。实践证明,学员对于讨论课还是比较欢迎的,因为通过积极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对于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员的思考能力,提高学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把生动鲜活的事例带入课堂,把理论和实际、抽象与具体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一是在讲授每个章节时,把有些重点问题作为案例来讲解,或在讲解某个原理或理论时引用实际案例来帮助教学。比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尼克松主义”等重大知识点,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更能突出重要性,并且可以更深入系统地分析问题。二是在讲授之前,选择与所讲内容相关的案例,将案例以及围绕案例需要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交给学员,让学员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通过对具体案例素材的分析、对比、归纳、总结,撰写分析报告,由教员进行评分。事实证明,案例分析法有助于增强课堂吸引力和教学效果,加深学员对重大问题的理解,也受到学员的欢迎。

3.实践教学法

社会实践是思想理论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我们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好社会实践的主题,组织好实践教学,认真指导学员写社会实践报告,并制定了相关的考核、评分的方式与标准。通过知识竞赛、模拟联合国等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员设计、动手能力;通过撰写学习体会论文、发表对于重大国际热点问题的看法等活动,培养学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破除传统观念,改革考试模式

传统的考试理念主要是检测学员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对学员能力的考查,这种考试扼杀了学员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讲授当代课的目的是通过教员、学员的双边互动,使学员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养成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因此从各个考试模式入手。创新考试制度,具体分析各章节的具体特征,寻找出适合的考试方式方法,加强阶段性抽查和小考这种教学过程中的考试,及时给师生双方提供教学效果信息;变革考试形式,初步构建起了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考试为辅,增加社会实践报告的科学考试模式,期末考试考查学员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能力,平时抽测以主观题为主,以小组辩论、热点问题研究、小论文、社会实践报告等形式完成;变革计分形式,理论成绩的综合评价,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实践课考评,为全面反映学员的创新意识、动脑动手能力和治学态度,将学员的实践成绩分成三部分:课堂表现、参与讨论、读书报告成绩、体会文章等考核成绩,成绩可占总评成绩的 40%~50%。使学员不再为分数而学习,而是为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而学习。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大了知识量、信息量,充分调动学员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有利于学员主体性角色的转换。本门课是“两课”中最便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课程之一,因为它涉及的内容大多发生在战后,历史性与时效性都很强。例如,讲到联合国成立、中国入世等重大历史事件,可以播放相关简短影像资料,使学员更为直观、生动地了解历史事实。在讲到多极化格局时,可以利用一些图表、数据资料增强说服力。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这门课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一种有效手段。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是配合多媒体教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网络不仅能够提供资源,而且可以多方面地跟学员进行交流和对话。比如,创建BBS或者教员个人主页,讨论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非常有利于本门课程的开展和建设。可以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做出有效而及时的回答,也为师生的感情交流搭起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猜你喜欢

教员探析教学效果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月山八极拳传承探析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VR阅读探析
校长问题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晚安,教员先生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