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好品德课 育好接班人

2010-08-15杨立荣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2期
关键词:本课品德权利

◆杨立荣

(甘肃省嘉峪关市五一路小学)

上好品德课 育好接班人

◆杨立荣

(甘肃省嘉峪关市五一路小学)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品德与社会》课程囊括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只要我们教育者深入钻研,精心准备,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就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培育出符合祖国需要的合格的接班人。

品德 育人 实践 合作

一、按需施教,适时育人

“噢噢……”学生们一边跟着我俩跑,一边兴奋地叫着,一时间弄得我俩好像成了外星人。

事情是这样的,课间操后,我正在整队给学生们小结,一班班主任 (女)跑过来一把挽起我的胳膊,说:“快走,快走,有事儿,有事儿。”我真以为有什么急事儿,在她的拖拽下随着她就往楼上走,一时她竟忘了放开挽着我的手臂,所以才有了刚开始的一幕。

事后,我询问了许多同学,为什么觉得那么好笑。学生说:“男教师和女教师又不是夫妻,不应该那样儿的。”说时还显得羞答答的。在办公室说起这件事来,还有个别老师说,就你俩“不捡点的行为”,还有脸在这儿说,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影响呀。一时,我又觉得这个问题是不是真严重了。

针对这个现象,我觉得很有必要跟学生讲点儿什么,一时我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课本中第二单元《男女同学的交往》中有两课《成长中的变化》《男女同学怎样交往》,我就以此为契机,结合本课内容查阅有关的书籍,上网搜寻相关的资料,精心准备了一课《男女同学怎样交往》。在课上,我给他们讲解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生理发育的基本特点:六年级的孩子已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中间阶段,有人把它称为“人生历程的十字路口”,它既与儿童有别,又与成人不同。由于在整个青春期中,青年人的情绪多动摇不定,容易变化,如果不注意及时引导,常可使某些青年滋长不健康的性心理,以致早恋早婚、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触犯刑法,走上犯罪的道路。课堂上,我也让学生观看了由于不能正确对待男女生交往这一过程而导致悲剧发生的视频片断,中间设计了男女同学拍手游戏,鼓励学生大胆说出他们心中想说的但又认为难为情的话。这一过程,打破了男女同学交往的神秘感,使学生认识到了社会本来就是由男女两性组成的,任何人都无法同社会隔绝,两性间的交往和感情关系不应该被理解得那么狭窄,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和睦相处这不仅无可非议,而且是值得提倡的,我们应当相信这种友谊的纯真,并珍惜和维护这种友谊。学生们如释重负,开心的笑了。

二、化难为易,激趣育人

作为品德课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景,教学中我就利用生活事件、运用生活问题,去引导孩子听一听与他们生活相关,甚至就是他们自己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引他们认真去思考,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建议,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又进一步“学会生活”。转换我们的脑筋,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展示自己的道德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在心灵上有那么一点触动,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点体验。

未来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上册《我有上学的权利》一课,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简单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的内容标准设计安排的。本课以接受教育的权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少年儿童的基本权利。本课教学我是这样设计:

“我想上学”这一主题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情景再现形式,了解失学儿童的情况,分析失学原因,体会他们内心的感受,从而感受到自己是多么幸福,要更加珍惜学习机会。活动一:“我想上学”情景展现与分析。播放《二泉映月》营造气氛,学生上台表演课本第 22页图文所描绘的情景,其它学生观看。

“法律给我们上学的权利”这一主题,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对法律常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家长和教师违反了法律中的哪些规定,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学会应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活动二:“爸爸妈妈错在哪里”情景展现与分析。学生模拟第 27页图中描述的两例故事,其它学生观看。

“爱心小分队活动”意在深化“儿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一主题。让学生明白法律规定了儿童享有的诸多权利,但由于我国地广人多,有些地方确实存在着一些特殊性,所以,一方面,我们确实要依靠法律的强制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帮助那些有实际困难的适龄儿童能及时入学。少年儿童从小就应树立帮困助学的观念。活动三:以“小法官”身份宣讲法律条文。

课后,我也进行了反思:认为本课内容与学生关系十分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很接近,学生对“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限制,对受教育权利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这方面的法律意识还较为淡薄,这一现状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角度看,本课教学宜采用现身说法、情景再现、以例说法等多种活动方式进行,紧密联系国家或本地区的教育发展实际和小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分析探究。

三、关注国事,时事育人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但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邓小平,《春天的故事》的渊源,改革开放它的伟大意义究竟在哪里。对于 90后是陌生的,怎么办,六十周年国庆刚刚过去,有些学生可能关注过,但也有部分学生根本不关心。我就想以此为资料引领学生“走进新时代”。

由于本课的重点时走进新时代,感受祖国的强大,增强爱国热情,所以结合国庆六十周年庆典,我找到了庆典的全程视频资料,并且找到了邓小平原话录音,让学生更亲身体验到了伟人的音容笑貌。结合国庆盛大场面,学生更是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生活的幸福,少年儿童的拳拳报国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通过搜集到的西部风光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西部,增强了他们热爱西部,扎根西部,将来建设西部,建设祖国的决心。

四、自主探索,实践育人

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探索情趣,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引发儿童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儿童对他们所接触到的生活内容、周围的环境、眼中的世界认真观察、发现、探究感悟,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达到在做中悟、做中学的目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多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作为教师,我们要勇敢地承担起世纪重托,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祖国、时代、人类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发扬创新精神,掌握实践能力,努力培养一代具有良好品德的接班人,使他们个个成为合格的新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猜你喜欢

本课品德权利
我们的权利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权利套装
品德
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