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有效教学理念推进高校“两课”互动式教学改革

2010-08-15周鑫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2期
关键词:互动式师生有效性

◆周鑫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用有效教学理念推进高校“两课”互动式教学改革

◆周鑫

(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用有效教学理念推进“两课”互动式教学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需要,提升教学有效性是深化“两课”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有效教学是“两课”互动式教学的直接目的,互动式教学是增强“两课”教学的有效性的主要模式。“两课”课堂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个两难困境就是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能够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以增强教学实效。

有效教学理念互动式教学改革策略

用有效教学理念推进高校“两课”互动式教学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深化“两课”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强。这些变化既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自强、成才、创新、创业等意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意识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有很多深层次的矛盾需要正视、分析和解决。我们必须通过深化“两课”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完成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任务,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

一、有效教学与“两课”互动式教学的内在统一关系

(一)有效教学是“两课”互动式教学的直接目的

有效教学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理论的核心就是教学效益,也可以称为教学实效。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主要理念表现为:①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和实现教学实效的前提条件,这要求教师要有“对象”意识,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②关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师生间的课堂互动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双方良好的互动。③关注系统科学的教学策略。从教学准备到教学实施,再到教学评价,教学流程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对应的策略设计。④关注多媒体课堂教学。

近年来的有效教学研究越来越突出沟通、合作、交流对教与学的影响。教学被看作是一种互动、合作的建构过程,互动永远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核心。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有效与互动,有效是目的或标准,互动是方法或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两课”互动式教学的直接目的。

(二)互动式教学是增强“两课”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模式

互动式教学是民主、自由、平等的开放式教学,在以学生科学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包含有师生的互动、学生与课程资源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和学生与教学环境间的互动等要素构成的,且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教学结构和程序。与传统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不同,互动式教学强调师生间双向沟通与交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学统一、教学相长的交互活动过程。互动式教学是“两课”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突破口,是增强“两课”教学吸引力和有效性的主要模式。其优点体现在:①发挥双主体能动作用。在双主体教育理论中,师生关系的本质是对象化活动的交往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互为主体的关系。互动是以差异性为基础,以承认两个主体为前提,以自由、平等为条件,以积极主动参与为关键的师生交往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是两个主体间精神交往的过程,是生命对话的过程,是共同提升的过程。②体现双主导积极效应。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在于主导设计教学、发动教学、组织教学、引导教学,维持教学活动的延续。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在于主导自己的学习活动发动、选择、维持和发展而非外界强加。教师与学习内容是学生学习和作用的对象。教师是学生模仿、学习、批判、吸纳的对象,教师因势利导,传道授业,谋篇布局等“先导”往往会被学生的“超前认知”打破,主导地位在课堂上不时被切换,教学的积极效应即时产生。③提高双创新发展能力。互动式教学将教科书和参考资料上的知识、学生原有的知识、教师的知识三者“投放”到特定课堂情境中,通过激烈的碰撞促成知识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修正、再生发展,形成新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交接,而是知识与知识碰撞中的粘附与衍生。教师眼中要有学生,在与学生交流中形成心灵的撞击与融合,观念的趋同;要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倾听学生对问题的想法,发现其闪光点,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思考、共同协作,真正产生心理共鸣、观点共振、思维共享、影响共有,共同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二、高校“两课”互动式教学实践中有效性缺失分析

我们在“两课”互动式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使课堂教学活动偏离教学内容乃至教学主线,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机械主观地割裂开来,直接影响到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降低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互动点单一、理论与实际脱离

一些高校的“两课”教学仍然以“满堂灌”、“一言堂”为基本模式,在教学中,教师一直把理论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的互动点,对情、意、信、行的互动开发较少,只注重脱离实际的理论知识讲解,没有将教材内容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成才要求与综合素质提高有效结合起来,忽略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结果是学生情绪低落,对学习缺乏兴趣,自然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互动。这种纯粹以知识为纽带的互动,使得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乃至政治观诸多方面形成了“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的认知态度,理论学习与社会现实明显脱离,教学过程与实际效果明显背离。

(二)互动表层化、三维目标割裂

即互动程度不够,多数停留在表面上。互动的程度包括深度、广度、频度三个维度。由于大众传媒和网络的普及,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大大拓宽,教师对年轻一代不再构成知识上、心理上的权威,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间利益关联不大,使得师生在互动的深度、广度和频度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足。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两课”教学基本上是大班教学,这种班级设置也是导致师生间课堂互动甚少、降低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三)多媒体使用频繁、降低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的核心特征是“辅助”,即辅助教师,而不是取代教师,不坚持这一原则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就会与现代教育思想的人文精神背离,就可能失败,或者是价值有限。借助多媒体人为地割裂师生间的有机联系,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大忌。一些教师课前要花费大量时间制作课件,课堂上过度使用多媒体,过分依赖课件,被机器所控制;教学课件过分强调形式,忽视内容,无关信息提供的较多,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由人灌走向机灌;而且,有很多课件,不是教师本人制作的,课堂教学只能是按部就班的操作,在多媒体教学中普遍缺少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其结果是学生学而不实,教师授而不深。

三、增强“两课”互动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

目前“两课”课堂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个两难困境就是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能够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结合工作实际,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优选互动节点,提升知识处理的有效性,这是教学准备策略实施的具体体现

知识处理的有效性是指知识的选择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根据知识类型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根据学生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知识补充,补充知识要遵循“适用、必要、科学”等原则,要注重知识的社会适用性。学生始终是社会个体,最后还是要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优选互动节点,提升知识处理的有效性,是增强“两课”互动式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为确保教学顺利实施,教师课前必须依据课程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立足教学内容精心选择互动问题或材料。选择互动节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需具有辩论性、启发性、思考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探讨热情,贴近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是把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关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的生成,教师必须吃透大纲和教材,使选择的互动节点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可以设计准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生成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结合教学重难点选择大部分学生熟悉,最好是接近现实社会热点、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或材料进行互动,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观点。互动问题还可以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提前自我准备与认知。最后,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疑点,教学准备可以抓住学生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节点;对于疑点,学生往往比较敏感,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换来学生心态的开放和创造力的激活。

(二)搭建交流平台,提高教学互动的有效性,这是主要教学行为策略的集中体现

教学互动的有效性是指师生与生生之间通过有效的交流,促使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达成,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有效知识量。教学是师生双边或多边的互动式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交流的空间和平台。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动口动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把课堂变为学堂,把学生从一言堂中解放出来。可以借助教室、学校课程网络、互联网等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采取案例研讨、课堂讲授、习题考核、情境模拟、思维训练、影像放映等多元的教学方式,增进师生互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教学过程是一个全息的过程,要促使每个学生和教师积极参与其中,而决不能只局限于教师与个别优秀学生之间。只有课堂教学的全员性、广泛性,才能实现教学互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拓展。从心理学角度考查,教学互动的有效性要求注意学生的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通过讲解重难点、疑点去强化注意,克服困难排除干扰;从教育社会学角度考查,教学互动的有效性与教师教学风格有关,不同的教学互动风格具有不同的功能,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交往环境和学生个性特征运用相应的教学互动风格,以提高教学互动的有效性。

(三)营造和谐环境,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各种要素及相互关系的管理,行为类别包括营造课堂氛围、设计课堂规则、问题行为管理、课堂时间管理等。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要求在合理吸收课堂管理技巧的科学因素外,还要加强对课堂管理的人文思考。关注课堂教学管理的人文性,关注师生共同和谐发展的课堂管理策略已经成为高校“两课”教学改革新的价值取向,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有效吸收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使师生的人格得以健全发展。营造和谐环境,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是实施课堂管理行为策略的基本要求。互动式教学的课堂氛围不是压抑、沉闷而是宽松、民主、和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首先要关注课堂中的情感氛围,可以运用丰富的情感语言,会心的神情表达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多地使用鼓励、导向性语言,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互动节点上,充分调动双方思维、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产生互动效应,使教者乐教、学者善学。其次,教师要积极倡导民主教学,民主平等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根本要求。通过创设轻松的民主环境,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对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作封闭式回答,不给出唯一结论,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适当将各种观点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独立思考得出结论,让学生充分了解各种不同观点,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在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中自觉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优化教学手段,提高互动方式的有效性。

互动式教学不是单纯指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包括多种教学方式或手段在内的方法体系。这些方式及其有效性体现在:①专题式。专题式是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其有效性主要表现为内容设置不重复、主题明确、逻辑严密。“两课”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育人”这一中心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精选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必需的内容,牢牢抓住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灵魂;从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和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出发,挑选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事实素材,保证专题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创新性。②问题式。它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其有效性表现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善于引导学生提问,而不是要回答所有问题。这种互动方式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提高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③讨论式。“两课”教学中,师生可以选择围绕某一理论、实际问题或社会现象展开辩论、各抒己见、相互学习,其有效性体现在能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达到认知上的深化和扩展。④案例式。它是指教师要按照“两课”内容要求精选案例,将个案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案例解说——方案剖析——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的流程,以求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提出解决的方案,选择正确方案,然后抓住重难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⑤多媒体式。“两课”互动式教学要达到预期效果还可以借助必要的教学媒体。成功而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应该进行周密的设计,遵循一定的步骤,要避免多媒体使用频繁导致教学实效降低的情况发生。

[1] 陈厚德.有效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孔祥云.关于开设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思路与措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3] 张志泉.师生的反思互动——教学持续发展的动力[J].上海教育科研,2005,(11).

[4] 程玮.论互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5] 方正松.互动式教学: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6] 吴云艳.“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大学教学中的运用[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猜你喜欢

互动式师生有效性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Prezi云存储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数据分析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