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分作文的四字诀

2010-08-15安云进

中学语文 2010年21期
关键词:文采题记寓言

安云进

对于高考,作文都是语文考试的重要部分。常言说得好:“得作文者得天下。”事实上的确如此。一个考生作文分数的高低完全可以左右考生语文成绩的高低。既然语文考试中作文这样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作文分数呢?笔者认为:要在语文考试中有一个好的作文分数,作文就要做到四个字:“深”、“新”、“美”、“洁”。

一、“深”,是指作文的立意要深,不能泛泛而谈,要善于根据作文要求挖掘出深刻的主题

所谓立意求深,就是要以小见大,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发掘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的主题,做到“借一叶而知秋”,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收到“一滴水反射整个太阳”的艺术效果。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为儿子买橘这事可谓小,但作者却能从中道出“父爱”这一感人的主题。

二、“新”,是指除了作文的立意要有创新外,作文的形式要新颖

“新”,就是要求学生作文不要总是“三段论”。要多运用自己的发散性思维,特别是逆向思维,写别人“不会写”和“不敢写”的内容和形式。近几年,作文对文体的要求已降到了最低限度,这给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于是,童话、寓言、戏剧、诗歌、文言文……各种文体的佳作在中考试卷中频频亮相,异彩纷呈。那么,如何在考试作文中做到形式新颖,写出高分作文呢?

1.运用日记、书信体,收放自如

日记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写作体裁。它短小灵活,是心灵的记录,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是自我鞭策的警钟,是人生长跑的轨迹。其可写的内容非常丰富,凡是觉得有意义的人、事、物、情、理都可入文。结构形式也比较灵活,可以是单篇日记,也可以由几则日记组合来表达一个主题。同时,表达也比较自由,叙述、描写、议论都可以随意穿插,便于表情达意。

书信是一种常用的实用文体。因为书信一般用来与别人交流沟通,所以便于抒发感情。正文部分谋篇布局相对灵活,表达方式也可多样化。但要注意,书信体作文一定要符合书信格式。这种文体最适合表露深情的文章。

2.运用片段组合,条理清晰

这种形式,文学中又叫“蒙太奇手法”,就像拍电影一样,将围绕主题的材料进行多方位的甚至是随意的抓拍,然后,使整个事件由孤立到联系,从片面到全面,形成一个整体。各个镜头用小标题或者序号排列,能给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感觉,又能避免单调的过渡。

3.运用童话寓言,嬉笑怒骂

寓言和童话,都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其结构简单,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它总是通过比喻使简单的故事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给人们以智慧和启发,给丑恶事物以无情的嘲讽。它篇幅短小,内容往往是虚构的、荒诞的,而主题往往是深刻的、富有哲理性的。作文时如果要表现较深刻、带有劝诫性的主题,我们就可以采用寓言和童话这种体裁。

4.运用“题记”,展示才情

对于写作功底较好的同学,考试中写题记作文不失为一种得高分的手段。因为题记既可以交待写作缘由,亦可以创设情境,通过优美的描述,为全文创设浓浓的氛围。还可以体现和揭示文章的主旨、情感。它或意蕴丰厚,情味绵长;或开宗明旨、简洁明了;或语言精美,富有文采。它能让读者透视到文章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搏动,展示作者的才情。

题记既可引用歌词、格言警句、睿智心语等,也可自行雕琢。但要注意,题记贵在简洁,绝不能太长,也不能晦涩难懂。

5.运用戏剧,阐释见解

围绕一个主题,采用戏剧的表现形式,用场景揭示事件发生的背景,用舞台提示展示细节,用人物的台词阐释事件的发展情况或表明作者对生活的见解,构思独特新颖。把富有感染力的内容寓于简约紧凑的结构中。

另外还可以采用故事新编式、实验报告式、几何证明式等等。

三、“美”是指作文的语言要优美。语言亮丽生辉,要有文采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考试作文的语言,我们应该善用修辞,多一点“形象”;锤炼字词,多一点“感情”;巧用诗文,多一点“诗意”;借用歌词,多一些亮点。这样,作文语言才有文采。才会博取评卷老师的高分。值得一提的是,考试作文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语言“美”:1.一个文采浓郁的标题2.一个靓丽的开头3.一个美丽的背影

四、“洁”是指考试作文一定要注意书写的工整和文面的整洁

文面是作文的门面。一篇作文倘能做到文面整洁规范,它就能先入为主地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能心情舒畅地评阅试卷。更何况,文面整洁规范,本身也是作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那么,考试作文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要书写规范。最忌结体松散,字迹潦草,大小迥异,风格不一。

二要卷面整洁。最忌乱涂乱画,卷面不洁,字迹难辨。

三要用好标点。最忌一逗到底,或信笔乱点。

四要少写错字。最忌错字满纸,别字连篇。

猜你喜欢

文采题记寓言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寓言
张釜隶书《药洲九曜石题记》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
芷兰斋藏批校本题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