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不朽伟人”刘伯温与杭州

2010-08-15陈守文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刘基儒学杭州

陈守文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刘基文化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3)

“三不朽伟人”刘伯温与杭州

陈守文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刘基文化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3)

“三不朽伟人”①刘基刘伯温在杭州前后达六年,在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行省考试官任上,发展教育,倡导兴办义学。刘基对教育的主张,对明初的文治政策及朱元璋的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刘基为官清正,刚直不阿,不避强御,扬善抑恶,德、才誉满杭城。在寓居杭州六年时间里,他吟诗作文, 领袖群贤,孕育于杭州的不朽散文名篇《卖柑者言》足以垂世。他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刘伯温在杭州为登上元明之交的政治舞台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刘基的道德、功业、文章和杭州西湖的湖光山色一同不朽。

倡导兴办义学; 吟诗作文;领袖群贤;不避强御;扬善抑恶

前言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犁眉,元武宗至大四年出生于南田武阳村(今归文成县管辖),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是朱元璋的军师。他树开国之勋业——“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著传世之文章——《诚意伯文集》二十卷。民间亦颇多出神入化的传说,尊之为“刘国师”。人称中国历史上“三大军师”和“十大谋略家”之一,他一代文宗,被有识之士列为明清散文八大家之首。

刘基是元末明初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略定中原,大封功臣,封御史中丞兼弘文馆学士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诚意伯。朱元璋称赞刘基“学贯天下,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1]明天顺二年(1458年)于文成县南田“敕建诚意伯庙”,明正德九年(1514年)追赠太师,谥文成,诰文说刘基“才称王佐,学为帝师”、“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②。明嘉靖十年(1531年)刘基配享太庙。现存文成县的刘伯温庙、墓完好,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伯温传说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伯温也已经以“大明第一谋臣”暨“我(浙江)省首位历史文化名人”的身份走进了央视《百家讲坛》。

明代李时勉曾盛赞刘基说:“非惟其勋业冠绝前古,而文章也足以垂世,而莫之与并也。”杨守陈认为“汉以降,佐命元勋,多崛起草莽甲兵间,谙文墨者殊鲜。子房之策,不见辞章;玄龄之文,仅办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公可谓千古之人豪矣!”[2]高度评价了刘基的道德、功业、文章。就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刘基刘伯温,他的盛年,曾在杭州为士为官六年之久,与杭州结有不解之缘,成为西湖文化名人,并载入了杭州的史册。

一、寓杭6年,德、才誉满杭城

第一次到杭州省试中举。元至顺三年(1332年)的秋天,22岁的刘基从处州青田南田(今属文成)家中来到省城杭州(时为杭州行省杭州路)应省试,走进了省城杭州贡院,参加了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省试。这应该是刘基第一次到杭州。八月二十日、二十三日、二十八日,连考三天;刘基家学渊源,自幼刻苦自励,博览群书,此次来杭州应试,可谓是踌躇满志,厚积薄发,果然一举中举,中了第14名举人(椐《元统元年进士录》)。当时江浙行省的举人名额为25名,青田跟刘基同时中举的还有叶岘(十一都富川人)和徐祖德(十八都石矾人)两人④。次年春,刘基在大都参加京试, 榜揭,高中进士。不久即赴江西高安任县丞,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有人将人分成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作为南人,作为“九儒”,刘基中进士了,刘基将跃升“一官、二吏”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他虽然在左榜50名进士中是第26名(三甲第20名),当时知识界名流对他仍是刮目相视。可见刘基首次杭州之行,不仅使其开了眼界,更重要的是为登上元明之交的政治舞台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西湖望云,立志辅明。《诚意伯刘公行状》[3]载:“(刘基)尝游西湖,有异云起西北,光映湖水中。时鲁道原、宇文公谅诸同游者,皆以为庆云,将分韵赋诗。公独纵饮不顾,乃大言曰:‘此天子气也,应在金陵。十年后有王者起其下,我当辅之。’时杭城犹全盛,诸老大骇,以为狂,且曰:‘欲累我族乎?’悉去之。公独呼门人沈与京,置酒亭上,放歌极醉而罢。时无能知者,惟西蜀赵天泽知公才器,以为诸葛孔明之流。”这就是著名的伯温“西湖望云”。鲁道原,名渊,字道原,淳安人,至正十一年(1351)进士,曾任江浙儒学提举。宇文公谅,字子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元至顺四年(1333)登进士第,也就是说他是与刘基同年中的进士。为江浙儒学提举。这几个人都是进士出身,与刘基一起吟诗作赋也在情理之中。同时,我们也不否认刘基有“观天象”的本事。赵天泽,在他的眼里,刘基是诸葛孔明一类的人物。赵天泽,字鉴渊,新都人,擅画梅竹,与同邑杜圭明《春秋》齐名,弃官薄游江南,与刘基关系很好。赵天泽在《送儒学副提举刘公序》中说,一日,行省大臣论江左人物,天泽待座于侧,他毫不犹豫地说:“以刘基为最!”《明史·刘基传》中也有“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之说。毛泽东也说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刘基在杭州结交了很多同志、诗文朋友,闲暇时泛舟西湖,议论时局,在这纷扰板荡之秋,识士文人无不关注着时局的变幻,静观时变。刘基虽然也韬光敛迹,但仍关注着时局。就当时形势而言,朱元璋在各个军事集团中最具远见卓识、雄才大略。刘基有“择主之哲”③,他这样说是有可能的,可以说,刘基后半生为大明建功立业的志向最早是在杭州萌发和确立的。

寓杭6年,德、才誉满杭城。刘基第二次在杭州是至正八年1348年到至正十三年1353年十月。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刘基38岁时第二次到杭州(刘基《刘显仁墓志铭》:“至正八年,予初寓临安。”),至至正十三年(1353)十月,因建议招捕方国珍事而受免职羁管绍兴而离杭,在杭起迄共6年。刘基始任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行省考试官(《行状》:“后为江浙儒学副提举,为行省考试官”) 。至正十一年辛卯(1351)四十一岁仍为江浙儒学副提举,年底归辞。刘基《送钱士能之建昌知州序》云:“今年十月遇于杭,予以从仕郎为儒学副提举,又以疾谢事。”刘基辞儒学副提举事在至正十二年。此后三年刘基一度辞官闲居杭城。 至正十一年写的《送熊文彦归江西序》也与此相印证:“予居杭三年……比岁暮,予归浙东。”

1351年刘基虑时局有变自杭归里,旋即省檄为浙东元帅府都事,至正十二年壬辰(1351)四十二岁,年初,又自里归杭。1352年曾从杭赴庆元、台州、温州一带参与戎事。至正十三年癸巳(1353)四十三岁,正月自台返杭,由浙东元帅府都事改任江浙行事都事(刘基诗《癸巳(1353年)正月在杭州作》,又《行状》:“及贴里贴木耳左丞招谕方寇,复辟公为行省都事,议收复。”)刘基复起,当与苏天爵复为江浙行省参政有关。《元史·苏天爵传》:“(至正)十二年,妖寇自淮右蔓延及江东,诏仍江浙行省知政事,总兵于饶信。”按,刘基与苏天爵友善,苏天爵曾命刘基作《尚书王师鲁文集序》;至正九年,苏天爵曾除大都路总管,刘基为其作《送苏参政除大都路总管序(并诗)》;又曾作《书(苏伯修御史断狱记)后》,对苏推崇备至。苏真定人,《元史》有传。此时杭城弥漫着战争的气氛,巳非昔日繁华升平的杭州了 。“江城阴气凝,积雨春凄凉。出门何所见,但见瓦砾场。新庐各有前,店舍亦巳张。市人半荷戈,使客尽戎装。回首旧游地,惨淡寒烟黄,怅焉念所思,恻怆心中伤。”[4]当年十月因建议招捕方国珍,为上官所驳,革职“羁管”绍兴。在绍兴前后两年时间里,“放浪,以诗文自娱。”1356年至正十六年省檄复为江浙行省都事(《行状》:“行省复为都事起公” ),故二月赴杭,至三月又离杭赴处州(刘基《唱和集序》:“予至正十六年以承省檄与元帅石抹公谋括寇。” )。至正十八年1358年刘基升任行省郎中,年底,执政者抑基军功,仍以儒学副提举格授处州路总管府判,且不与兵事,乃愤而弃官归里。此后,刘基便再也没有和杭州谋面了。

岁值不惑之年的刘基此番寓杭6年间,倡办义学,扬善抑恶,德、才誉满杭城。其脍炙人口的《卖柑者言》及一批诗、文均著于杭州。另需顺提及的是,刘基二子刘琏、刘璟均出生杭州。以下条分再作论述。

二、倡导兴办义学

至正八年1348年刘基再登仕途,赴省任儒学副提举、行省考试官,寓居杭州。行省儒学提举司的职责是“统诸路、府、州、县学校祭祀教养钱粮之事,及考校呈进著述文字。每司提举一员,从五品;副提举一员,从七品;吏目一人,司吏两人(《元史》卷九一)”。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刘基以敕授(中书署牒)文教官从事郎阶任行省儒学副提举,主要分管“考校呈进著述文字”,并无实权,但从奖掖提拔儒学后进为国选材角度,倒也十分重要。因而刘基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为各地贡生及落第举子披阅文章,不时到杭州各儒学为学子讲经论策,并大力倡导兴办义学,让更多的人有就读机会。据记载,单刘基直接支持或表彰过的新建义塾就有两所:海宁州贾希贤义塾、青田季氏湖山义塾。另外,刘基曾积极鼓励杭州的沙班子中兴办义塾。刘基对郡县学也很关注。至正十年,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新其庐”,并收回为豪民侵占的学田280余亩,使“岁有恒产而学事无可堕。”时刘基虽已辞去儒学副提举职务,仍当仁不让,为之作记。刘基任儒学副提举是教育行政长官,他没有直接教书,但有不少青年拜刘基为师,向他请教。他的入室弟子至少有三个,即徐一夔、沈与京、褚奂。沈与京常随刘基游览名胜、褚奂曾帮助刘基在试院中校改文稿,而徐一夔极为崇拜刘基,后来曾为刘基《郁离子》作序,谓“公学足以探三才之奥,识足以达万物之情,气足以夺三军之帅。”刘基任儒学副提举三年,其业绩可圈可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5]

一是呼吁关心、重视教育。刘基认为当国者要实行“王政”,关键在于吏治和人才,“夫教,政之本也;知本,斯知教矣”。( 刘基《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刘基认为地方学校的功能除了为国家培养人才之外,还承担着“教民明人伦”的重要职责,他认为元朝“立官设教,以作成贤能”( 刘基《诸暨州重修州学记》);“国家以武定九有而守以文(刘基《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故兴办学校,责在守令,“学校兴替,居考绩之一,为守令者可不夙夜钦承之哉?(刘基《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二是鼓励兴办义学。所谓义学,是地方绅士慷慨解囊,振兴教育之义举。刘基作为提举儒学的行省官员,振兴教育,兴办学校,他自然认为是责无旁贷。每当地方上出现兴办学校之义举,总是感到由衷欣慰,并予以鼓励和表彰。至正九年(1349),海宁州(今浙江海宁)地方绅士贾希贤,兴贾氏义塾。刘基作《海宁州贾希贤义塾诗序》,认为贾氏此举“不惟有功于其州之人,而为之司牧者,亦有赖焉,其为利岂不博哉?使人人效之而不见三代之化,吾不信也”。至正十年(1350)夏五月,青田湖山(今青田县高湖镇),也兴办了一所义学。刘基格外高兴,遂应洪氏之请,作《季氏湖山义塾记》(注:《季氏湖山义塾记》之元末碑刻,至今尚保存在今浙江省青田县高湖镇季氏祠堂之内。)予以表彰,并感慨系之:“呜呼!若季氏者,真知爱其子孙哉!由是达于一乡一邑,以播于天下,使人人闻而效其所为,则将见比屋皆为贤士大夫,而愚不肖者寡矣”。至正十一年(1351)三月,杭州沙班子中来找刘基商量兴办义学之事。他所要办的是“学成而以措诸用”,“德成而不失其则”,能使学生品学兼优的学校。刘基闻而壮之,书其言而为《沙班子中义塾诗序》。序文结语云:“予闻江浙之间多富而好礼者,有与子中同志,尚能为子中成之。”刘基认为教育是政治的核心内容,曰:“教,政之本也。知本始知政矣(刘基《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他任儒学副提举期间,兴学重教,以期黎庶子弟能够“襟佩衣裳,萧萧有容,弦诵之音,蔼蔼旁达。”“教铎长鸣,风清俗淳(刘基《季氏湖山义塾记》)” 教人成贤成圣、以孔子为范则。“学校以教民明人伦,以先代圣人为师”。“微孔子,师不知所以教,弟子不知所以学(刘基《诸暨重修州学记》)”,学习的内容是“为圣人之道” 学习的目的是“学成而措诸用(刘基《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

刘基对教育的重视,对明初的文治政策及朱元璋的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朱元璋“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与刘基“教为政本”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6]在弘文馆学士位上,刘基辅佐朱元璋恢复了科举制度,洪武三年(1370)八月刘基为京师乡试的主考官。《明史》曰“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盖太祖与刘基所定。”

三、刚直不阿,揭发监察御史失职

至正十一年辛卯(1351)四十一岁仍为江浙儒学副提举,年底归辞,刘基雇了船,离开杭州,返回家乡。《行状》谓刘基辞职的原因是:“建言监察御史失职事,为台宪所沮,遂移文决去。”刘基重登仕途,已二次做官了,可是仍旧刚直不阿,不避强御,一如既往。他了解到一个监察御史的几件失职的事,明知不属自己职责之内的事,仍不顾利害,大胆揭发。行台御史有权监察弹劾行省百官,而刘基这位从七品的儒学副提举竟敢反过来弹劾比他职级高的行台御史,这本身就触犯了御史们的尊严。他揭发的是一个人,触犯的却是众怒。高官难撼,刘基坚不认错,便只有移文辞职了。这是至正九年秋天的事,刘基只当了一年多的儒学副提举,全家便从儒学提举司官署中迁出,搬到钱塘江畔白塔山下寓居。杭州城南十里为凤凰山,再往南一里为龙山,龙山之东即白塔岭。

四、吟诗作文,领袖群贤

刘基迁居钱塘江畔的白塔岭之后,仍与外界保持接触。西湖美景,杭州处处是景观,迁客骚人,莫不留恋忘返。如刘基《望江亭》一诗即作于辞官之后:“柳拂江亭旧画栏,望潮人去地应闲。寝园寂寞秋风里,行殿荒凉野草间。白塔尽销龙虎气,荒城空锁凤凰山。兴亡莫问前朝事,江水东流去不还。”当时的杭城“左江右湖”,左滨钱塘江,右临西湖。刘基在杭州的几年,游山玩水的时候并不多,他直接吟咏西湖及名胜古迹的诗作有《钱塘怀古得吴字》、《望孤山作》、《晨诣祥符寺》、《白塔寺》、《望江亭》等。在这期间,他结交了很多诗文朋友,除葛元哲、高则诚(高明字则诚,他结撰的《琵琶记》影响尤大,被推为“南戏之祖”。高明为温州瑞安人,与刘基故里相距不远,两人相交甚笃,当高明隐居著述时,刘基曾与其唱和赠答)、月忽难、陶凯、刘显仁等结成知己。元至正九年(1349)前后,陶凯与刘基等交往频繁。刘基《寄陶中立、郭秉心叙旧言怀》诗云:“忆昔相逢俱壮年,钱塘柳绿花含烟”。陶凯与宋濂等同修《元史》,《明史》有传。刘显仁,曾任嵩山书院山长。郑士亨、熊文彦、王文明等,与刘基诗文来往最多。在杭期间,刘基还与柯上人、物外上人、竹川、照玄上人、别灯等人结成方外之契,谈诗论韵。至正九年秋,刘基辞儒学副提举后移家白塔山下,因而得与寿宁寺住持照玄上人相识,刘基很赞赏上人的诗,上人诗的忧时感世之情尤其引起了刘基的共鸣。

《竹川上人集韵序》、《全婴堂序》、《双清诗序》、《照玄上人诗集序》、《送谢教授序》、《晨诣祥符寺》等皆至正八年至十一年居杭时期作。《竹川》序说:“予初来杭时,识竹川上人于祥符戒坛寺……”《全婴序》说:“武林忻生,儒者也,而工为医。”《双清》序说:“双清轩者,东山寿圣寺物外上人之所营也。……寺在城东四十里。”《照玄序》云:“予初来杭时,求士于郑希道先生,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熊俊俏拔……是不宜以诗闻于杭之人矣!”《送谢教授序》云:“谢君仲连教授于杭,期末及三年,计余月无所用,即飞书趣代。”均说明诗作于杭州。[7]

刘基交了不少诗文朋友,“著书以为乐”,“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刘基诗文的名声,更是遐迩皆知,领袖群贤。故而,专程造访为文者,或托友人转请为文者日见增多。因而刘基写了不少应酬文章,如《养志斋记》、《书善后堂卷后》、《送海宁尹知州之官序》等。难能可贵的是,刘基即使在应酬文章中,仍能见其思想怀抱,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这时,刘基还为人写过不少墓志铭。友人四明刘显仁病危时,除遗嘱请刘基为他写墓志铭外,还请刘基代为他的朋友应和聊写墓志铭。他说:“先生知予心,信予言,且无妄许可其人。其为言必当垂于后”。又说:“先生当不我遗,以不朽我友,我其无憾矣。”这正说明,刘基在当时已相当出名,朋友也认为他所为文章必将流传后世,他写墓志铭可使死者不朽。

这里还可以举一个具体例子。杭州属县仁和县北三十里有一福严寺,建于宋代,元代陆续扩建,至正十一年时,佛阁、僧堂、大殿、通殿、库院、山门、钟楼、轩厅、丈室等均已构筑或修缮一新,很是宏伟。住持僧实庵和尚为郑重起见,特拜托一认识刘基的杭州人恳请刘基撰写碑记。当时不巧,刘基正卧病在床,这位杭州人请别人用刘基的名义写了一篇带回去,实庵和尚一见文章并不见出色,很感奇怪,正好被刘基的学生褚奂看到,他肯定此文绝非老师所写。褚奂同实庵和尚一道来见刘基,请他亲自写一篇碑文。这时已是岁暮,徐寿辉军队已直指饶、信,刘基急于赶回家乡,且已备好舟船,无法停留,所以碑记未能写成。实庵和尚于心不甘,虚位以待,直至次年刘基回杭时,终于如愿以偿。刘基对这件事,很是感动,他说:呜呼!予之言何足为世重轻,之有为伪之者?而师之求必于予,旷岁月以俟之,愈久而志愈固。使余不幸死于道路,又未知斯石树耶否耶?[8]

至正十三年(1353)初,刘基又北上杭州,此前徐寿辉曾攻入杭州城,杭州城才历兵燹未久,官军收复时又“举火焚城,残伤怠尽(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之三《天完徐寿辉》)”,昔日繁华绮丽的杭城,一片兵荒马乱的景象,刘基《癸巳正月在杭州作》:“江城阴气凝,积雨春凄凉。出门何所见?但见瓦砾场。……怅焉念所思,恻怆心中伤。”只见“市人半荷戈,使客尽戎装。”刘基有感于平氏遭遘灾 ,“悲来怛中怀,泣涕纵横流。”又如《悲杭城》:“忆昔江南十五州,钱塘富庶称第一。高门画戟拥雄藩,艳舞清歌乐终日。……一朝奔迸各东西,玉斝金杯散蓬荜。……长夜风吹血腥入,吴山浙河惨萧瑟。城上阵云凝不飞,独客无声泪交溢。”写下了一些格调凄苍沉郁的诗篇。

刘基在文坛上声名鹊起,诗朋文侣请其赐文者就接踵而至。在刘基文集当中,刘基在江浙儒学副提举的任职期间,不少序跋是为名不见经传的晚生后学而作,这体现了刘基奖掖后进的长者风范。如《送高生序》、《章秀才观海集序》、为郭子明诗集作序、为医者王养蒙诗卷提拔,等等。

刘基除了诗文朋友外,他还结识了很多艺林棋苑中的名士以及三教九流中的代表人物。刘基在杭期间,结交了一位具有仙风道骨的音乐家,他就是冷谦。刘基对他的音乐天赋和精湛绝伦的弹奏技巧非常佩服。他在《旧在杭时为冷起敬赋〈泉石歌〉》中写道:“君不见吴山削成三百尺,上有流泉发苍石。冷卿以之调七弦,龙出太阴风动天。”刘基在杭期间,与方外人士接触也很频繁。关系最好的当数前面已经提及的张雨。张雨有很高的文学修养,诗写得相当不错。刘基批评元时文坛缛丽之风盛行,曰:“夫诗何为而作哉?情发于中而形于言,国风二雅立于六经,美刺风戒莫不有裨世教……今天下不闻有禁言之津,而目见耳闻之习未变,故为诗者莫不以哦风月、弄花草为能事,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定轻重于众人而不辩其为玉为石,惛惛怓怓,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抵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刘基《照玄上人诗集序》)”。

“明清八大家文选丛书” 主编钱仲联在丛书总序中说:“刘基政治、道德、文章,在明初首屈一指,较之同时之宋镰,实为过之;故取以冠明代。”[9]后人评价刘基的诗歌,往往喜欢将其与高启作一比较,《四库全书总目·诚意伯文集提要》的评价比较公允:“其(刘基)诗沉郁顿挫,自成一家,足与高启相抗。”事实上,刘基诗与高启诗各有特点,刘诗为志士之诗,更关注现实,重在言志,沉郁雄壮,以气胜;高启则以才情见长,多性灵抒写,隽逸清丽,重在缘情,以才情胜,二人各秉言志、抒情之一方面,以创作实践扫荡了元季纤弱浮靡的诗风,为明初新诗风的出现起了骅骝开道的作用。沈德潜在《明诗别裁》中说:“元季诗都尚辞华,文成独怀高格,时欲追逐韩杜。” 沈德潜说他的诗“允为明代之冠”。近人钱基博在《明代文学》中则概括为:“(刘基)锐意摹古,独怀高格,力追杜韩,而出以沉郁顿挫,遂开明三百年风气。”明代翰林侍读学士兼修国史李时勉在《犁眉公集序》中写道:“予尝观于先生,非惟其勋业冠绝前古,而文章亦足以垂世,而莫之与并也。……其气壮,故其辞雄浑而敦厚;其学博,故其辞深宏而奥密;其志忠,故其辞感激而切直;其行廉,故其辞蠲洁而清劲。吁!古今之能以勋业、文章并显于当时而垂耀于后世若先生者,几何人哉?……” 杨守陈认为“汉以降,佐命元勋,多崛起草莽甲兵间,谙文墨者殊鲜。子房之策,不见辞章;玄龄之文,仅办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公可谓千古之人豪矣!” (杨守陈《重锓〈诚意伯刘先生文集〉序》),高度评价了刘基的道德、功业、文章。

《卖柑者言》,不朽名篇,孕育于杭州。对元朝官吏不事朝政,只知盘剥百姓,贪图享乐,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深为不满,刘基在许多诗文当中都予以讥刺。最能代表刘基当时思想与艺术成就的是散文名篇《卖柑者言》。《卖柑者言》“托柑以讽”,是喻人论政之作,刘基文章说杭城有一个卖柑者,所卖的柑,从柑的“外表很好看”“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而“内里”“干若败絮”,然后借卖柑者之囗,一针见血得出“世之为欺者不寡矣”,“甚矣者,为欺也”。一针见血抨击当时社会, 讥刺朝政,脍炙人口的小品文《卖柑者言》就这样在杭州诞生了。

五、“两世三贤”,刘琏刘璟,出生杭州

刘基的两个儿子刘琏刘璟,均出生杭州。长子琏(字孟藻), 至正八年1348年生⑤;次子璟(字仲璟) ,至正十年1350年九月生(椐刘耀东《辞岭记》)。刘琏(1348—1379),字孟藻,诚意伯刘基刘伯温之长子。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六月,年三十二岁。有文行。洪武十年(1377),为考功监丞,历试监察御史。洪武十一年(1378)四月,钦出为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绩阶至中奉大夫,“忠孝具著”的刘琏终以疾薨于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明史》以为:刘琏“为胡惟庸党所胁,堕井死”)。对此,大明皇帝朱元璋于洪武十二年(1379)九月有御祭琏文,遣使祭灵;明翰林国史院编修吴从善有哀辞序文,对刘琏一生功绩及道德文章皆有中肯评价:“家为贤子,国有良臣,保有名爵,正而毙焉,生荣死哀,尚何道哉!”此外,《明史·刘基传》对刘琏“为人敏慧警颖”的生平传记也略有交代。刘琏著有《自怡集》一卷行于世,为哲嗣刘廌所辑,明初已经刊刻。《自怡集》作为刘琏本人的一部诗歌文集,“惟七言律诗颇涉流利圆美,然仅三首”,“至於五言古体,居集中之太半,皆词旨高雅,而运思深挚,殆於驾两宋而上之。以继《犁眉》诸集,可谓不愧其父。”对于刘琏的诗歌艺术成就,明清之际诗文大家王夫之(1619—1692)颇为欣赏,在《眀诗评选》之中辑有四种并进行点评鉴赏。

刘璟(1350—1401),字仲璟,又字孟光,号易斋,诚意伯刘基之次子。幼年沉朴峻厉,弱冠咀嚅经传,喜谈兵,穷极韬略,握奇诸说,旁及释老。洪武十年(1377),师事石楼子,明志式虑,锋棱古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太祖命袭父爵,以让其兄子廌,乃特设閤门使授之,寻为谷王府左长史。燕王称兵,随谷王归京师,令参李景隆军事。兵败,上书不见省,遂归里。燕王即位,召之,称疾不至。逮入京,下狱,自尽死。嘉靖四年(1525),明世宗旌表刘璟为“靖难死节”,并配享钦建诚意伯庙。清乾隆四十一年(1746),赐谥“忠节”( 事迹附见《明史·刘基传》)。此外,明正德吏部尚书夏言有刘仲璟传。刘璟好书史,善书法,著作有《越吟稿》、《无隐集》、《易斋稿》等。尔后,《易斋稿》易名《易斋集》上下二卷收录于《四库全书》。

刘琏、刘璟作为大明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的哲嗣后人,为“继承父志”、“律身以廉”、弘扬家学,竭尽心力,刘琏、刘璟生前既得朱元璋器重与好评:“阿琏明秀,阿璟凝重”,尔后为践行道义,舍身成仁,为人景仰;刘琏、刘璟也配享钦建诚意伯祠庙,并与乃父刘基一并被后人称为“两世三贤”。⑥

从上述可知,刘基与杭州关系之密切,杭州于刘基之重要。刘基在杭州充分展示了他的德、才,因此,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也应有“三不朽伟人”的一席之地。

注释:

①《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见郝兆矩.《增订刘伯温年谱》(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0)序第10页.

②摘自林家骊点校《刘基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第662页《赠刘基太师谥文成诰》诰文。

③张汝瑚《〈刘文成先生集〉序》曰: “三代而下人才卓荦者莫如子房、孔明……尚论明刘文成,具择主之哲与子房同,怀拨乱之志与孔明同。每遇急难,勇气奋发,计画立就,亦与子房、孔明无异。然愚以为如先生者,人但知其有过人之才与智,不知其有过人之学;但疑其为诞、为神,而不知其皆本乎道也。尝闻高皇帝之称先生也,曰:‘每于闲暇之时,数以孔子之言导[道]予,是以颇知古意。’又曰:‘入则每匡治道。’又曰:‘言非儒造,实已诚之意。’嗟乎!先生之引君当道,勤勤恳恳如此,此又子房、孔明之所未有也。”

④见光绪《青田县志》卷9

⑤刘基至正八年(1348)寓居杭州,同年,喜得儿子刘琏。苏伯衡《故参政刘公墓志铭》却记其卒年为明洪武十二年(1379)六月三十日,年三十二岁,由此推及其生年为元至正八年(1348),兹从苏伯衡之说。又光绪《青田县志·参政刘公墓碑像》。据《刘氏族谱》,刘耀东《刘伯温年谱》引。

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刘基文化研究所张宏敏等,温州文化研究课题:《刘琏、刘璟、刘廌集》文献整理与研究。

[1]刘基.诰诏御史中丞诰[M]//林家骊,点校.刘基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659.

[2]杨守陈.重锓〈诚意伯刘先生文集〉序[M]//郝兆矩.增订刘伯温年谱.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0:7.

[3]黄伯生.故诚意伯刘公行状[M]//林家骊点校.刘基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631

[4]刘基.癸巳正月在杭州作[M]//林家骊点校.刘基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346.

[5]吕立汉.千古人豪——刘基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79.

[6]周群.刘基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43.

[7]周松芳.自负一代文宗——刘基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223.

[8]刘基.杭州实庵和尚福严寺记[M]//林家骊点校.刘基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102.

[9]钱仲联.〈明清八大家文选丛书〉总序[J].苏州大学学报,2001,(3).

LIU Bowen’s Three Perpetual Characters and His relationship with Hangzhou

CHEN Shouwen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Zhejiang 325003)

With three perpetual characters, Liu Bowen stayed in Hangzhou for nearly six years and he advocated developing education and running private schools. Liu Ji’s ideas for education have direct influence on Zhu Yuanzhang’s policy in the Ming dynasty. Liu Bowen was an incorrupt and relentless official and was famous for his integrity to defend powers and straightness in Hangzhou city. Meanwhile, he composed many poems and led all scholars to accomplish the famous works What the Orange Vendor Said. Liu Bowen’s preparation in Hangzhou paved a way for his political career between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 Ming Dynasty. Liu Ji’s morality, achievements and articles will become perpetual with the Western Lake in Hangzhou

advocate running private schools; compose poems; lead scholars; integrity to defend powers; straightness

G633.63

A

1672-0105(2010)02-0089-08

2010-04-28

陈守文(1944—),男,刘基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刘基和刘基文化。

book=96,ebook=59

张苗荧)

猜你喜欢

刘基儒学杭州
刘基隐居考述
杭州
缔造明朝的传奇军师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儒学交流在路上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刘基的隐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