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加速推进时期的标志性年份―
——“中国社会保障十大事件”评选揭晓

2010-08-15

中国医疗保险 2010年3期
关键词: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减灾

□ 本刊记者/晓 前

2009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加速推进时期的标志性年份―
——“中国社会保障十大事件”评选揭晓

□ 本刊记者/晓 前

2010年2月27日,在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举行的“2010年中国社会保障重大问题研讨会”上,论坛总干事郑功成教授发布了由论坛成员评选出的2009年中国社会保障十大事件。郑功成教授指出,2009年是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在多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的年份,也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开始进入加速推进时期的标志性年份。根据30位知名社会保障专家学者的投票结果,入选的2009年中国社会保障十大事件顺序如下:

一 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试行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2009年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300多个县开展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论坛成员认为,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出台并试点,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向“全民老有所养”目标迈出的关键一步,它将逐步消除农民养老后顾之忧,改变农民世世代代只能依靠家庭养老的传统,从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发布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上述两个改革文件,明确了未来3年的阶段性工作目标,为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提高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实践路径,国家计划三年内投入8500亿元资金推进医药卫生改革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论坛成员认为,新医改方案明确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目标、步骤与政策措施,提出了疾病医疗保障的安全预期,方案的发布是我国医药卫生与医疗保障事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

三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出台

2009年1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同时禁止参保者退保。论坛成员认为,它在维护养老保险制度严肃性、增强养老保险制度便携性、维护劳动者流动过程中的养老保险权益方面迈进了一大步,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国统筹的方向。

四 2009年财政性社会保障开支大幅度增长,社会保障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为9.1%,同期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幅度为16.6%,与社会保障直接相关的卫生、教育、就业支出均有较大幅度上升,同年行政经费却压缩了5%。与此同时,城乡低保待遇普遍提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持续增长,新农合报销比率从2008年不足30%上升到2009年的40%以上。论坛成员认为,这表明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开始由以往的“增量调整”向“存量调整”转变,国家财政的公共性与福利性增强,并将不可逆转。

五 《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发布,巨额投入促使保障性住房建设跨上新台阶

2009年6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明确从2009年起到2011年基本解决747万户现有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进一步健全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相结合的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相关的土地、财税和信贷支持政策等,国家为此将投入9000亿元资金。论坛成员认为,这表明城乡居民最基本的居住条件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并将迈出实质性步伐。

六 全国将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分别纳入2010年预算编制范围,其他依法建立的社会保险基金待条件成熟时也将尽快纳入基金预算管理。论坛成员认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建立有利于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并接受立法机构的监督,这是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七 陕西省神木县建立“全民免费医疗”模式

2009年3月1日,陕西省神木县出台并实施《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对具有当地户口并参加医疗保障制度的干部职工和城乡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实行门诊医疗卡和住院报销制度,从根本上缓解了城乡居民的疾病后顾之忧。论坛成员认为,虽然神木县的方案引起了争议,但该政策的出台确实为城乡医疗待遇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均等化发展作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重要尝试。

八 《中国减灾行动》白皮书发布,被动救灾向主动防灾减灾转化

2009年5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发布《中国减灾行动》白皮书,对中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和发生频率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明确提出了中国减灾战略目标、任务以及减灾法制和体制机制的建设,首次将防灾减灾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成员认为,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从传统的被动救灾体制开始向主动防灾减灾体制转变。

九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社会保险法(草案)》

2009年12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社会保险法草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在三审稿中增加了关于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门槛、社会保险费统一征收、医保基金先行支付、全国社保基金定期公布收支情况等内容,并强化立法机关对社保基金的监督。论坛成员认为,三审稿虽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确实有了明显的进步,向《社会保险法》的正式出台迈进了一大步。

十 全国工伤预防试点工作启动

2009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开展工伤预防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开展工伤预防试点,探索工伤预防费的提取、使用与管理监督机制,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机制等。

论坛成员认为,它标志着中国工伤保险制度开始由事后补偿机制向积极的事前预防保险制度转变,有效地减少工伤事故将成为工伤保险的重要目标,这一取向值得肯定并应在其他有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加以重视。

背景链接

关于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

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是由中国社会保障学界的有识之士,在人民网的支持下,于2009年4月酝酿,于2009年9月在北京正式共同发起组成的、独立的学术群体。论坛聚集具有国内一流水准、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并且致力于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一批著名专家学者。论坛以公益性、纯学术性为原则,组织论坛年会、专题研讨会、民生与社会保障讲坛等学术交流活动。论坛宗旨:为国家社会建设、民生建设和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献策献力,共同推进中国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的科学发展。论坛定位:秉持学术讨论与政策研究并重,既致力于澄清社会保障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发出社会保障学界理性的主流的声音;又集中于国内社会保障政策选择、制度设计、立法规划方面的研究,用论坛成员研究的思想精华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及制度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减灾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医疗保障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渐进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的通知
深化军队医疗保障改革新举措的探讨
从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迈进
贵州:三重医疗保障网精准扶贫
2015 年度全国财政系统职工基本情况统计表(一)
2015年度全国财政系统职工基本情况统计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