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东坡与乐山大佛寺

2010-08-15魏奕雄乐山市社科院四川乐山614000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大佛寺何绍基清音

魏奕雄(乐山市社科院四川乐山614000)

苏东坡与乐山大佛寺

魏奕雄
(乐山市社科院四川乐山614000)

苏东坡是嘉州人民的骄傲,在大佛寺内有多处与东坡有关的古迹,无一不显现后人对这一代文宗的敬爱之情。

苏东坡乐山大佛寺

进大佛寺北门,沿着红砂石凿成的台阶拾级而上,一座檐角高翘的四柱小亭映入眼帘。亭上挂着乐山著名书画家李琼久书写的“载酒亭”横匾。进亭小憩,俯览岷江,烟波浩渺,江鸥竞飞;远眺峨眉山,青山含黛,若隐若现,令人心旷神怡。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苏东坡与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来游,对这里的秀丽风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于多年后在杭州当太守,老远地寄来《送张嘉州》一诗,头四句是“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汉嘉是宁人对嘉州(乐山古名)的别称。这诗够真挚的了,洋溢着苏东坡深爱凌云山水的强烈情感。于是,后来就有了这座载酒亭。南宋范成大《吴船录》中记有这亭子。

与亭面对的石壁上,明代嘉州知事郭卫宸手书的“苏东坡载酒时游处”八个楷字赫然在目。还有一米见方的楷书“仰苏”二字,不知出于何人手笔。郭卫宸的八个字,巧妙地将苏东坡原诗的意思改变了。苏东坡终其一生,只游过一次凌云山,他的诗句原意,是说很希望能到嘉州当太守,那样就可以经常载酒来游凌云山水了。而郭卫宸的题刻,却是以肯定的语气,指出这里是苏东坡经常来游的地方。他是借助名人作广告。看来,古人也颇懂得名人的广告效应。

位于大佛寺内栖鸾峰上的东坡楼,本是明末权臣魏忠贤强迫地方官为他修的生祠,祠未成而魏诛,因原址南宋时曾建过纪念苏东坡的载酒堂,后毁,遂将祠改祀苏东坡,称作东坡读书楼。或是东坡读书台。横匾“东坡楼”三字,集自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的手迹。在人民的心目中,权臣是不可能与文坛世匠匹敌的。权臣只能横行一时,而文化巨人千秋万代永受祭祀。

清道光年间,嘉定知府重建东坡楼,将陕西凤翔府刻的东坡所绘梅菊等四物,拓本刻石嵌于侧壁,另刻明人仇英的《东坡笠屐图》,黑色石质,白色线条,格外醒目。1980年,楼底正中新塑东坡斜倚人像一尊,峨冠博带,长髯飘拂,气宇轩昂,雍容大度,令人肃然起敬。塑像背后和两侧墙上,刻着苏东坡的许多墨迹。

实际上,苏东坡并不曾在这里读过书,只因嘉州人民尊崇他,便创作出东坡苦读、东坡教龙王三太子读书、东坡借菜地等传说,就连楼前的冼墨池也有故事,说是东坡常在池中洗笔涮砚,天长日久,池中的鱼儿也被染成墨黑了。郭沫若少年时期求学于乐山城,有诗云“借此扁舟宜载洒,明朝当作凌去游”,直抒他追步苏东坡的崇高目标。1939年,郭沫若返故乡时,也有诗:“苏子楼临大佛寺,壁间犹列东坡字。洗砚池中草离离,墨鱼仍自传珍异。”因为东坡故里眉山县曾属嘉州管辖,现在乐山人都喜欢说“古有苏东坡,今有郭沫若”,旨为自豪。2001年,四川评选省内古今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十位,其中就有苏、郭二人,那是嘉州人民永恒的骄傲。

东坡塑像两旁,挂着现代著名学者湖南道州何绍基题写的楹联:“江上此台高,问坡颍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蜀中游迹遍,信嘉峨特秀,扁舟载酒我重来。”联中“坡”指苏东坡,“颍”指苏辙(晚年号颍滨遗老)。当时四川学政的何绍基对苏氏虽表钦敬,但认为自东坡兄弟后,蜀中没有几个出众的文人了。下联“扁舟载酒我重来”隐含自比东坡之意。民国初年,四川江安学者朱青长不满何绍基此联运,另撰一副:“杰阁瞰双津,锁领源头,略放余波衍江汉;雄才横百代,扫空千古,长留岁月管岷峨。”高屋建瓴,气势更雄豪。下联赞颂苏氏是百代雄才,上联杰阁(东坡楼)“锁领源头,略放余波衍江汉”是针对何绍基的:生长苏轼的蜀地岷江乃是长江源头,你湖南不过居下游而已,“略放余波衍江汉”便可衍流楚地江汉。此联今已不存,我想,很有必要重书重刻重挂之。

东坡楼对面的长亭,挂着苏东坡亲书的“清音亭”匾。南宋著名文士邵博撰有《清音亭记》,其中的千古名言“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州之胜曰凌云寺,寺之南山又其胜也。”乐山人津津乐道,引以为荣,凡是介绍乐山旅游资源时都要引用一番。邵博在文中,对某官员借口苏轼题写的“清音亭”不合其意粗暴地取掉,代之以“横山堂”,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他把此事比作孔子习礼之树被宋国人拔掉了一样不能容忍。所幸旧匾尚存,邵博重新将它挂起来,并且刻石记其事。可惜其石已佚,现今清音亭上所挂的亭名匾,是1986年依东坡遗墨重刻的。

从南宋的载酒堂到明末的东坡楼,从集东坡墨宝“凌云禅院”四大字刻匾作寺名到山门上悬挂“大江东去,佛法西来”对联,从新塑东坡坐像到重刻东坡手迹“清音亭”匾,从明代郭卫宸题刻到现今重修载酒亭,大佛寺里一直徘徊着东坡伟岸而潇洒的身影。这位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正直清廉的一代文宗,永远魂留大佛寺,成为嘉州人民心中高耸云天的永恒丰碑。

责任编辑:秦利民

K82

E

10.3969/j.issn.1009-6922.2010.02.29

1009-6922(2010)02-95-02

2010-03-01

魏奕雄,男,四川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

猜你喜欢

大佛寺何绍基清音
《山水清音》
涵抱万有
——何绍基特展
《园林清音》
图说书法(187)
「寿苏」与「访苏」 何绍基对苏轼影响的接受与容纳
大佛寺
浅析“清音”的发展历程
张掖大佛寺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扉页版画探析
张掖大佛寺相关问题辨析
何绍基书法及其书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