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大建设拓展四川经济强市新空间

2010-08-15罗新礼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乐山614000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乐山经济带建设

罗新礼(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乐山614000)

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大建设拓展四川经济强市新空间

罗新礼
(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乐山614000)

立足乐山建设“增长极、次枢纽、南中心、目的地”的发展定位,提出了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突破点,提升城市地位、建设经济强市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提供思路和参考。

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强市发展新空间

中共四川省委九届四次会议提出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交通枢纽,变“蜀道难”为“蜀道通”,把四川省建设成为西部发展高地。大力发展通道经济,依托交通干线形成若干经济发展轴,建设“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已成为全省的共识。

一、典范

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可以说交通枢纽建设是反映和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潜能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全世界35个国际大都市有31个是依托港口枢纽发展起来的,全球财富一半集中在沿海港口发达城市。集铁、公、水运、航运及管道运输等综合交通方式的出现使城市的形象,城市的结构产生变化。城市与城市之间,需要枢纽来凝聚不同的功能,枢纽不仅仅是一个交通的功能,而应该有城市所有的功能,比如说文化、餐饮、购物、商业、会议等。依托交通枢纽建设,随之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枢纽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动力。

(一)国外枢纽发展典型案例

美国旧金山的港湾枢纽:是21世纪现代化的集轨道交通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通勤铁路以及长途汽车客运、城市道路交通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于2007年建成。该枢纽面积76645m2。其中55742m2用作各种交通之间改换乘空间,20903m2用作综合开发空间,含各类住宅、宾馆、办公、零售用房。工程总投资8.8亿美元,年综合开发收入为3.25亿美元。该枢纽分为6层,其中地下2层,地面及其以上有4层。乘客可自由乘座出租、公交、地铁等交通方式到目的地。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之间的换乘能力达到30万人次/日。

英国考文垂市交通枢纽:考文垂市位于英国中部距伦敦90英里,面积96.54平方公里,人口为30.6万。考市交通便利,是英国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枢纽。是英国的制造业中心之一,服务业和高科技非常发达。便捷的交通引进外国独资公司120多家,人均出口额高于英国其他城市。交通枢纽建设为促进城市扩展和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品位及功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启示:一是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设计应实现一体化布置,平面和立面高度综合,换乘距离要短;二是在保证客流集散便捷的前提下对车站周围空间进行综合开发商业、旅游、居住,充分发挥商业价值。三是在有条件的区域完善工业园区功能,以便捷的枢纽交通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吸纳大集团、大企业入驻。四是以枢纽形成城市与城市对接互动、城市联动乡镇发展,最终实现以人为本、城乡互动持续良性发展态势。

(二)国内苏州相城枢纽发展案例

苏州相城交通优势得天独厚,从相城到上海只需20分钟,到南京只需40分钟,到杭州只需1个小时。现代大交通正在改写苏州乃至整个长三角、京沪走廊的版图,也给相城区带来了提升城市功能的空前机遇。相城区加紧实施城市、产业、生态三大战略,努力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

城市战略:根据苏州市的总体规划,加速城市战略“坐标”升级。根据“苏州城市消费副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相城区全力打造专业市场群、中心商贸城、高铁新城三大商圈,逐步形成苏州城北新的繁华商圈。产业战略:“抢占服务业新高地,用产业来留住人”的城市发展新战略在相城人的心中逐步成型。望亭镇是中国物流协会授予的“中国物流名镇”,沪宁高速、绕城高速、沪宁铁路、312国道和京杭大运河、望虞河两条黄金水道,再加上紧贴的无锡机场,在这里织就了一张快捷的水陆空交通网。相城人放大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开建望亭国际物流园,打造长三角“黄金中转站”,先后吸引了盛丰物流、通联物流、普洛斯、点通物流、大田物流、海联物流等企业进驻。生态战略:依托交通枢纽建设,全区先后建起了78座生态公园、113个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从建区前的7.4%提高到2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4%,森林覆盖率20.03%。“天然氧吧”增强环境竞争力。春暖花开时,6000多亩的三角嘴杜鹃花湿地公园将开门迎客;10000多亩水面的漕湖经过清淤、堆岛、6.5公里环湖路、名树园等环境建设和改造,正在成为苏州城北的又一方人居胜地。

启示:一是通过岷江航电开发,使目前Ⅳ级航道变为Ⅲ级航道,丰水期3000吨船舶和全年1000吨船舶可直到长江南京、武汉、上海;二是通过成贵铁路建设,2小时到贵阳,再通过贵广高速铁路到达广州,形成8小时经济圈;三是借鉴苏州相城发展经验,通过交通枢纽建设改变城市业态,加快城市化进程。

二、地位

乐山市幅员面积1.2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3.5万,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成都、绵阳形成绵成经济轴线,北与眉山市接壤,东与自贡市毗邻,东南和西南面分别与宜宾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相连,地处成都、川南、攀西经济区结合部,是连接三大经济圈的重要纽带。

(一)交通建设概况

航运:岷江大件航道总长162公里,乐山境内长81公里。内河航运可直达宜宾、重庆,乐山大件码头可装卸大型货物和集装箱,是四川大型设备出川的唯一通道。公路:乐山公路网由三纵(国道213线、省道103线、104线)、二横(省道305线、省道306线)和其他县乡公路组成,成乐高速公路在乐山境内31.8公里。截止2009年底,公路总里程达7996公里。铁路:乐山目前仅有一条成昆铁路由北向南穿越市境,经夹江、峨眉山、沙湾、峨边、金口河等五个区、市、县,总长154公里,乐山市境内设站点19个。机场:夹江机场是我市唯一的机场,属于军用教练类机场,目前已停飞。管道:乐山市管道运输由天然气、石油、盐卤管道组成,以天然气为主。现有天然气管道400.8公里。

总体上看,乐山交通由于投入不足、规划滞后、体制机制不活等因素影响,基础薄弱、建设滞后、功能不完善,不能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交通问题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一大瓶颈。

(二)交通枢纽规划确立新地位

根据《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四川综合运输通道将由南北东西四个方向的进出川运输大通道构成。通过突出南向、加强东向、扩大北向、畅通西向逐步建成18条铁路、21条高速公路、2条水运航道、民用机场实现85个直接通航国内城市、36个国际城市及地区,形成全方位开放的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将形成以成都枢纽为中心,以区域性12个次级枢纽和8个节点城市为支撑,以出川大通道为纽带,完善枢纽功能优化网络布局,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率,建成安全、方便、快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乐山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实施总投资1500亿元的“千亿交通工程”,将构建“两航、四铁、八高速、一枢纽”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乐山市作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在西部综合交通规划确定的南向通道中有成贵客专、成昆复线、仁沐高速、乐汉高速;北向通道有成绵乐客专、国道213线;东向通道有乐自高速、岷江航道整治;西向通道有乐雅高速;航空运输通道有乐山机场;大件运输通道有德成乐大件公路、航电开发。奇葆书记在调研乐山市综合交通规划时强调:“岷江航道是大件出川运输主通道,也是成都经济区的唯一港口”。巨峰省长要求把泸、宜、乐港口群作为推进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规划,抓紧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宏图中,乐山具有“四个唯一”的显著优势:乐山是《四川省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中确定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唯一次极枢纽;乐山港是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唯一港口;岷江航道和乐山港综合枢纽是成都、攀西、康藏三大经济区通江达海的唯一水上运输大通道和水运物流中心;乐山是成都平原经济区集公、铁、水、空、港于一体的唯一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我市将以此为契机,结合乐山交通发展现状和规划确定的目标加快交通枢纽建设,构筑起乐山在西部区域发展中的新地位。

(三)经济强市新定位

乐山位于四川省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两条重要经济带的交汇处,区位条件独特,战略地位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使乐山发挥“主动脉、副中心、次枢纽”的重要作用。

1.主动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连通成绵乐和泸宜乐两条经济带,形成交通主动脉和经济主动脉,依托乐山港和岷江航电开发构筑内地通向沿海的经济拓展通道。

成绵乐沿路经济带基本成型并正向南延伸。成绵乐经济带是以宝成铁路、成昆铁路、成绵高速、成乐高速为依托,连接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五市而形成的经济带。成绵乐经济带是四川省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最强的经济带。2009年五个节点城市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11.96%;总人口2733万,占四川省的31%;地区生产总值近6000亿元,占四川省53%;工业增加值2300亿,占四川省的5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0亿元,占四川省的46%。

泸宜乐沿线经济带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及支流岷江,连接乐山、宜宾、泸州三城市而形成。泸州与宜宾处于长江黄金水道主轴上,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乐山处于长江黄金水道主要辅道岷江的支流上,是成都经济区唯一的水运港口。这条经济带位于四川南部,是四川的资源富集区。煤、硫、磷、气、盐、水组合良好,匹配天成,是我国经济主动脉——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份。2009年,该经济带三个节点城市总人口1369万人,占四川省的15.53%;工业增加值680亿,占四川省的17%。严格地讲,这条经济带该包括毗邻地区自贡市。如果将自贡包括进去,这条经济带上四个城市人口1692万人,占四川省的19.8%;工业增加值860亿元,占四川省19.8%。

2.副中心。乐山位于成都、川南、攀西三大经济区结合部,是成渝经济区核心圈层的重要枢纽城市,是南向出川、连接南贵昆经济区、走向东南亚、贯通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是成都经济区最近的出海口。乐山港距成都仅131公里,比成都至宜宾港、泸州港分别近150和200公里。

乐山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融入长江沿岸经济带,依托铁路南通道扩大南向开放,实施“水陆并进”战略,形成四川融入长江沿岸经济带和扩大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在长江沿岸和铁路沿线展开工业布局,建设成渝经济区的南部腹地,形成以高新技术、重化工及生态产业为特色的沿江和沿路产业带。

3.次枢纽。以交通枢纽建设为基础,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物流集散地建设,从而构筑综合性枢纽,增强区域经济集聚和辐射能力。通过强力推进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实施,抓住四川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有利时机,构筑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电开发、港口码头、航空机场建设为主的现代交通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高效、有序、完善物流系统为目标,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把乐山建设成为成都、川南和攀西三大经济区交汇处重要的区域物流枢纽城市和中心。

三、对策

(一)形成“一极、二带、三区、四园”新布局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会对交通干线和周边的产业集聚和扩散产生重要影响,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拓展出一片广阔的新空间。按照省上提出“一极一轴一区块”战略布局,着力加快乐山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相应形成“强化一极,壮大二带,三区带动,四园推进”思路。

1.一极,把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峨眉山市、夹江县建成成都都市圈次增长极。以绕城高速,成绵乐城际和成贵铁路等综合交通网为依托,进一步修编完善乐山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扩大城市发展空间;按照5个县(市)区组团式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理念建设,推动市县一体化发展,构建城市联盟。强化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产业、商贸、物流、科技、社会事业发展最具活力经济区,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力;加快嘉峨大道建设,以嘉峨大道主骨架实现嘉州区和峨眉山市城市连接,推进嘉峨“田园风光城市带”建设,构筑“乐—峨城市联盟”,推动城市大发展。

2.二带,沿江沿河经济带。乐山“三江”汇聚,沿江岸线资源丰富,以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次级枢纽为契机,推动岷江经济带和大渡河经济带建设。在沿江重点打造嘉州港区、沙湾港区、五通桥港区和犍为港区四个港口,港为市用、市以港兴,港城互动、协调发展;沿河以大渡河经济带金口河、峨边、沙湾、市中区为发展主轴,加快沿河城市建设和集镇建设。根据沿江、沿河的地理环境等特点,优化城镇空间布局,调整城市功能分区、完善城市功能。要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发展。要把城镇体系建设作为沿江、沿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强化和谐社会建设,将两大经济带建设成为社会事业繁荣、人民生活宽裕、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地带。

3.三区,成都、川南、攀西经济区。乐山是连接三大经济区的重要纽带,区位优势明显。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乐山优势产业融入三大经济区,大力发展硅材料为主的科技经济,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为主的旅游经济,以林竹、茶叶等为主的生态经济,以乐山港建设打造临港经济、以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理念建设打造商务经济。

4.四园,打造陶瓷产业园、不锈钢产业园、多晶硅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现有夹江和高新区2个省级园区的基础上,应积极申报国家级工业(科技)园区。同时加快沙湾特种钢园区发展,力争2010年实现100亿目标,加快推进五通桥循环经济园区发展,建成省内一流的循环经济园区,实现循环发展。

(二)整合优化培育新产业

根据我市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基础,考虑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给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乐山今后可选择整合升级传统产业,优化旅游产业,培育轨道经济、发展临港经济带来的新产业。

1.整合升级传统产业。整合升级传统产业要打好科技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要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盐磷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发展精细磷化工、钒钛低微合金钢、纯净钢等产品。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多晶硅及太阳能光伏产业和水电产业,配套发展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抓好核电、生物质能发电的规划布局工作。冶金建材:着重整合升级抓好钢铁及不锈钢、铝业、陶瓷、水泥等产业发展。盐磷化工:着重抓好犍为县、井研县盐卤资源开发,着力开发马边远景储量24亿吨磷矿资源,依托犍为、井研、五通化工园区延伸产业链条。生态产业:着重抓好林竹、茶叶、畜牧、蔬菜、中药材基地建设,培育发展生态产业龙头企业,加快林浆纸、茶叶、畜牧、中药材等一批生态产业项目建设。

2.优化旅游产业。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使乐山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得到凸现,结合乐山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和优化,“建设中国一流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景城、山城”一体建设。以乐山大佛—峨眉山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为中心统领乐山旅游整体发展,大力开发周边的旅游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拓展和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打造遗产旅游、朝圣旅游、休闲度假游、体验旅游、会议旅游,通过综合交通枢纽使旅游资源有条件开发利用,促进全市旅游产业大发展。

3.培育轨道经济。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都市的交通命脉,不仅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同时更有力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形成一种特殊的经济体系——“轨道经济”。轨道交通快速、准时的优势将给商务、房地产、广告、旅游、商业等产业带来新的商机,甚至能让一座城市的方方面面都发生根本性改变。

4.发展临港经济。集合水运港口和航空港建设,规划发展临港新城。临港新城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以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沿江(河)经济带。临港新城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成为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综合性试验区。坚持以港兴城、以港兴业、以城促园、以城带乡,“港、城、园”一体发展;集工业区、港口区、物流区、商贸区、保税区、城镇生活区于一体,一区多园,整体崛起,打造乐山南部新城。

(三)实施一批新项目

以项目为载体,实施项目带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交通项目,形成枢纽;抓工业项目、提升工业;抓农业项目、做特农业;抓三产项目,搞活三产。

1.抓交通项目,形成枢纽。高速公路:2010年乐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快乐雅高速,乐自高速,乐山绕城高速建设,十二五期间建成通车;同时,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动工建设仁沐高速、乐汉高速公路。铁路项目:“十二五”期间建成成绵乐城际铁路,成贵铁路、成昆铁路成峨线并延伸至嘉州港区。同时开工建设成昆铁路客运专线。乐山港综合交通枢纽:2010年启动岷江老木孔、东风岩、犍为、龙溪口航电工程和乐山港建设。乐山机场:要加快乐山机场的各项前期工作。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航空港的城市,无论如何也算不上现代化城市。现阶段,没有必要去争论乐山机场的效益、空中噪声等问题,这种无谓的争论只会耽误发展的时机。乐山机场历经13年时间获得国家批准,项目来之不易,必须加快与军方的沟通,最终确定乐山机场选址,确定开工时间。加快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建设。力争5-10年的时间乐山十一个区市县通高速公路,平均每个区(市)县增加两条干线通道,各个乡镇均通等级公路,村村通公路。

2.抓工业项目,提升工业。具体地讲,夹江突出建陶铝型材项目;市中区突出高新技术项目、食品深加工项目、沙湾区突出冶金建材项目、峨眉山市突出高新技术和生态项目、五通桥区突出盐磷化工、机械制造项目;犍为县、沐川县突出以林浆纸为主的生态项目;井研突出盐化工项目,马边、峨边、金口河突出能源就地转化的项目。

3.抓农业项目、做特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在巩固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整合农业发展项目,通过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犍为玖龙林纸业、蓝雁食品、仙芝竹尖、竹叶青和峨眉中华药博园等一批项目建设,培育一批产业主导性明显,实力雄厚、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抓三产项目、搞活三产。加快整合和实施一批区域性物流、商贸、旅游项目,不断完善流通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支持峨眉山温泉度假区、大佛禅院、沃尔玛、苏宁电器、家乐福、食品冷链物流园、化工物流园等旅游商业物流项目建设。在培育三产,搞活三产的过程中,以乐宜高速、乐雅高速、乐自高速、成贵铁路建设,不断加强与周边旅游合作,通过大佛、峨眉山、宜宾竹海、雅安碧峰峡、自贡恐龙博物馆、贵州黄果树瀑布等实现旅游联动三产发展。同时,要研发创新旅游商品,解决旅游纪念品单一这一短腿问题

(四)构建新平台

经济社会发展往往是通过一定平台来实现的,乐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能够促使乐山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平台。

1.融资平台。开放融资平台,走市场化融资的方式,积极开动脑筋最大限度地调动工商资本和民间资金投入交通事业和经济发展,全方位开放公路、桥梁、车站、港口码头、航空物流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引入新机制,积极探索BOT、BT等模式加快项目建设,同时要努力争取上级投、银行贷、民间筹等方式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的瓶颈问题。

2.通道平台。综合交通枢使交通沿线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条件,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交通沿线这一战略平台。根据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对位于乐雅、乐自高速公路、成绵乐、成贵、成昆铁路等交通干线的工业园区、专业园区,重点集镇等进行再规划,将这些板块作为联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信息平台。要建设物流和商务信息平台,与发达地区物流信息网络链接。目前我们的联运信息还在起步阶段,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长此下去必然出现信息化的落后制约经济的发展。港口经营管理要立足市场化经营,用好的政策吸引业主投资,要让业主赚钱,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宜宾、泸州已有几十年港口经营管理经验,现在他们分别与上海港、重庆港建立一种共建共管的经营新模式,即可以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又可以互通物流信息,还可资源共享,减少经营成本。

4.创新平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对科技产生积极影响,必须继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产学研。进一步开发新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积极筹建国家半导体材料(多晶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五)树立新观念

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中加快乐山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交通枢纽建设的重大影响,强化枢纽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为乐山作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重要增长极,主动脉作用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强化综合交通枢纽意识,转变思想观念。一是确定和增强全局意识。如乐山港和岷江航电开发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经济发展批准建设的重点项目,全市上下应根据发展大局,把各项工作融入到这个大局中去审视和谋划、齐心协力加快推进。二是确立和增强沿江观念。随着岷江航电、乐山港、成贵铁路建设,应彻底摒弃交通瓶颈的思想观念,全方位对接沿江、融入沿海,推动区域经济向沿江、沿海对接,向内地延伸,并接沿江、沿海产业转移。突出产业招商,区域招商和感情招商。三是加强领导,统筹协调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2.增强抢抓机遇意识。强化综合交通枢纽意识,还要增强抢抓机遇意识,充分利用交通枢纽建设带来的各种机遇为乐山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是抢抓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和“512”灾后振兴提高的机遇,认真研究区域特色经济与成绵乐、泸宜乐经济带上的结合点,寻找产业布局与国家政策的对接点,积极争取支持,拓展发展空间。二是抢抓西部交通枢纽建设的机遇,进一步谋划好项目布局,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园区经济等重要工作事项,努力在西部发展高地重要增长极建设中走出一条具有乐山特色的发展之路。三是制定加快交通、城建和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总之,乐山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对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全面的,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给乐山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审时度势,科学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并采取有力措施使这些战略构想得以实施,从而尽快把乐山建设成为西部发展高地的重要增长极,实现四川经济强市、旅游大市、重要工业基地、生态产业高地的目标。

责任编辑:秦利民

U11

A

10.3969/j.issn.1009-6922.2010.02.15

1009-6922(2010)02-53-05

2010-05-06

罗新礼,男,四川洪雅人,工商管理硕士,现任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猜你喜欢

乐山经济带建设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以标准化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乐山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彰显乐山旅游的文化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