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与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

2010-08-15刘桂华高旭晖金哲

中国茶叶加工 2010年3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茶文化校园

刘桂华高旭晖金哲

(1.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安徽合肥230061;2.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安徽合肥230036)

茶文化与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

刘桂华1高旭晖2*金哲2

(1.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安徽合肥230061;2.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安徽合肥230036)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精髓就是“和”。“和谐”不仅是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追求的目标,更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的精神旗帜。在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的形势下,和谐校园便是当代大学生茁壮成长的理想环境。“和谐”二字已深入人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建设和谐校园环境作为自己追求的阶段性目标。本文着重讨论了茶文化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对和谐理念的培养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围绕茶文化对社会和校园的和谐作用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茶文化 助人为乐 艰苦朴素 诚信为本 宽以待人 和谐校园

中国是茶的故乡,栽茶、制茶、饮茶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陆羽的《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集天地之精华,形成了一种“苦涩、甘甜、清香、中正、平和”的特殊品味,国人特别青睐。悠久的栽茶、制茶和品茶历史形成了灿烂的茶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沉淀积累,融合了儒、道、佛诸家优秀思想精华,负载着各家文化之内涵,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道德情操之风范。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就是“和”,其意味着天和、地和及人和,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集中反映了和谐之美。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汇集了大量当代和未来的精英。近年来,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很多高校先后开设了茶文化课程,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茶文化已深深地影响着大学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对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 茶文化蕴含的助人为乐精神与和谐校园

1.1 茶中蕴含着助人为乐的精神

茶,作为一种谦和、中庸和优雅的饮品,已衍生出一种其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的茶文化,这种文化已升华为一种教化的方法,一种陶冶育化的意识形态,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在有关茶的传说中,就有很多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故事,如 “神农尝百草”“太平猴魁”“龙井茶”“碧螺春”等。这些民间故事都在告诉人们:为人要善良、正直、诚信,要乐于助人、扶正抑邪。神农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试尝百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猴魁老汉勤劳勇敢、助人为乐、心地善良。这些品格正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所要倡导的。

1.2 “助人为乐”是营造和谐校园环境的构成要素

历史已进入21世纪,中国大学校园内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精神焕发的年轻人。湖北省长江大学2009级新生在一次集体活动中突然发现两个少年落水于滚滚长江,说时迟,那时快,10多位大学生用他们稚嫩的肩膀连接成一条生命的长梯,前仆后继,终于救出了2位落水少年,而3名年轻的大学生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英雄壮举、年轻生命谱写了一曲当代大学生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壮丽凯歌!这便是中国茶道通过茶传承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弘扬的具体表现。这种精神只有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东方中国才能发扬光大。茶作为这种精神文明的载体,岂不令国人骄傲!茶作为国人喜闻乐见的饮料也从一个侧面栩栩如生地体现了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东方文明!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为贵”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它有力地维护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和谐统一。茶文化中所蕴涵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所必需的。在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中,一些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可以说,助人为乐是实现校园和谐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学校园中的师生们希望通过互助、互帮、互爱来实现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来建立一个和谐校园环境。 “先人后己”“自我牺牲”“大公无私”都应该成为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环境条件下的时代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处处以身作则,时刻铭记“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这一优良传统,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世界才会充满爱!

2 茶文化倡导的艰苦朴素与和谐校园

2.1 茶文化载荷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明确提出“茶之为饮,性淡,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他给茶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即以茶示廉、以茶示俭。《中兴书》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吴兴太守陆纳廉政为民,接待各类政客一律清茶一杯。一次,其侄违规,遭其四十军棍毒打。齐武帝临终时的遗嘱要求他的灵柩上仅摆茶水、干饭作为祭品,等等。据此可以看出:此时,茶已作为“节俭”和“廉洁”的象征。在中国茶道的演进过程中,后又逐渐地溶入了琴、棋、书、画等艺术内容,更注重一种文化的氛围和情趣,一种人文精神。提倡节俭、淡泊和宁静的人生。茶人们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没有噪音的喧哗,没有人世的纷争,只有鸟语花香、溪水流云和悠扬的古琴声,享受着大自然的和谐之美,通过品茶把自己融入大自然,自己的精神也会在品茶中得到升华。所以,茶人们往往把“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作为追求的人生目标。茶道常被文人们视为一种陶冶情操、体悟人生、抒发情怀的一种艺术手段。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勤俭、朴素的美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在当今社会中,“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更是我们大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

2.2 艰苦朴素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作风

目前,在大学校园中,铺张浪费的现象相当严重。有些学生在过生日时,大摆宴席,显摆阔气;有些学生穿衣是非名牌不穿;还有一些同学在食堂吃饭时,随意将剩下的饭菜乱倒,这些学生中有的还是来自农村,看了真叫人心寒。所以,笔者认为: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能在单纯的享受安逸中耗费青春。结合茶文化学习,树立艰苦朴素的文化理念,当代大学生应该懂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也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一种作风、一种象征,进而形成了一种可以遗传的文化基因。随着时代的发展,它还要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节俭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内涵已发生了变化,如珍惜时间、尊重劳动、物尽其用、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等等。在新的世纪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有其新的特点,它已不单纯指物质财富的节俭,一双袜子缝缝补补十几年未免显得十分必要。在现代生活中,这种理念应该上升为一种精神境界,如对时间的珍惜。新时期的大学生要学会如何珍惜时间,并有效地利用时间,这实质上也是一种节约的表现。当代大学生数量很多,是一个文化和生活消费的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高消费群体,但他们的大部分费用都是来自父母,特别是对于那些来自贫困地区或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要顺利完成学业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大学生要厉行节约,不要盲目攀比,跟潮流,赶时尚。要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树立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弘扬埋头苦干、知难而进的进取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素质。同时,这也是加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建设的客观要求。

3 茶文化承载的优秀品格与和谐校园

3.1 刚毅不屈

茶树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在几千年的栽培实践中逐渐传播开来,现已在世界很多国家种植和栽培,适应着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无论是赤热炎炎的盛夏,还是大雪纷飞的寒冬,茶树总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始终是郁郁葱葱。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存于逆境,它们都相互依赖,相互牵挂,战胜困难,茁壮生长。这种不畏严寒和酷暑的精神值得弘扬。今天,在大学校园中成长的大学生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有来自学习的,有来自生活的,包括来自年轻人爱情生活的,对于这些烦恼,少数同学不能正确地处理,甚至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导致了不应出现的严重后果,出现了与大学校园不和谐的现象。当然,受害的还是我们大学生自身。所以,大学生在学习茶文化时,要自觉吸收其精神营养,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刚毅不屈的品格,这也是建立和谐校园环境不可缺少的环节。

3.2 诚信为本

茶被人品尝之后,给品茶者的感受就是“真”,即先苦而后甘。是苦,或是甘,品茶者都喜欢,因为茶一点也不乔装打扮,给人以“真味”。真诚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一个人能够做到内心诚而无欺,方可自信,信人并取信于人。一旦答应别人做某件事情,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并且要尽可能地做好。“真诚相处”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秀的品格。我们大学生与人相处要敢于直言,不隐瞒自己的观点,那种世故圆滑、诡诈欺骗的处世方法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是找不到市场的,它与大学和谐校园建设是格格不入的。师生们生活在校园环境中,目的是追求“真理”,而追求真理的前提就是追求者的诚信为人、实事求是。近几年来,在大学校园中出现了一些不应该出现的现象。极个别同志不能正确地对待个人的名誉和地位,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在学术上造假,玷污了学术殿堂的圣洁,也损害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形象。还有极少数同学在考试中出现作弊的现象。我们这些文化人要像茶一样给别人一种“真诚”的形象,特别是大学校园中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们更应该如此,在科学的道路上坚持诚信为本,不断探索。

3.3 宽以待人

有人说:茶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男女老少,达官贵人,平民百姓,人人皆宜。宽以待人就是宽人、容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容人包括容人之过、容人之错、容人之短。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都有各自的性格、兴趣,各自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处世方法,这就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学会相互包容、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否则,大学校园就会变得无序混乱、一盘散沙。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先天性的智商差距已变得越来越小。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非智力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有人断言,未来优秀人才的成功率与其协作精神成正比。协作,其中就包括宽以待人。我们常常见到:有些同学看上去并不显得十分突出,但能容人,善于与不同的人相处,容易与别人合作,协调能力强,那么他们的成功机会就比较多。所以说,“宽以待人”是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应成为师生们在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努力遵守的行为规范。

结束语

茶是健康之饮,文明之饮。茶树虽无艳丽的花朵和高大魁梧的身躯,但她面对严寒酷暑,傲然屹立,不失本色,默默地为人类作出无私的奉献。她的“淡泊、清纯、朴实、自然”的品格与文明社会倡导的 “助人为乐”“勤俭节约”“诚信为本”“宽以待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等高尚精神是一致的。这种精神也正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需的。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更需要这种精神。大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校园生活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完善自我、改造自我的环境。茶所象征的精神、品格都告诉大学生应该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学习,怎样去生活。当代大学生应不断进取,努力攀登,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建立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中国茶叶加工 2010,(3):46~48

2010-09-21

刘桂华(1955-),女,安徽淮南人,副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古代汉语等方向的研究。

*通讯作者:teacher.gao@163.com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茶文化校园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创新路径研究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