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0-08-15郭亚红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职业大学生

郭亚红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郑州450007)

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郭亚红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郑州450007)

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手段,开设就业指导课是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从总体上看,该课程的建设还存在诸如高校认识不足、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期待。因此,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要不断推行教学改革,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全面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学科研究等方面的建设。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

就业指导课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从总体上看,该课程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笔者曾对某系毕业班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学生表示就业指导课很有用,很喜欢的占15%,一般的占59%,可有可无的占2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校目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期待。高校就业指导课仍需要不断地补充完善,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尽管近年来各地高校普遍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重视,纷纷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对就业指导课重要性的认识仍然不够。有的高校领导“认为这些技巧与知识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无需专门开设课程来教授,甚至还有个别同志认为这门课程没有完整严谨的知识体系,不能称之为一门课程”[1];有的高校只将其作为“帮助毕业生找工作”的手段,并未认识到它对促进大学生成材的意义,在开课目的上想一蹴而就地解决所有有关择业就业的问题,而“忽略了大学生的职业准备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2]。

2.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创新性

目前,多数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没有科学规范的教学大纲,缺乏系统的、规范的、有针对性的教材,有的高校采用部编教材,有的采用省编教材,还有的高校根本没有教材,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采取的也大多是讲授法、演示法等传统教学方法,缺少实践性和创新性,课程显得枯燥、不切实际。因此,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学生却在下面昏昏欲睡的情况屡见不鲜。就业指导课形同虚设,学校开了课,学生还是一头雾水。

3.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仍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陈旧的内容上,信息量小,针对性差,大而化之的理论多,实用而个性化的关怀少。“全程化”、“全员化”、“个性化”、“多样化”、“信息化”、“市场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还未形成,缺乏职业能力测试、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和择业心理教育等内容,导致这门课在学生实际生活中针对性不强,缺乏实效性。

4.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教师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综合应用型学科,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公共礼仪、信息技术和职业指导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同时,还要对用人单位和人才需求有较深的了解,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就业实践[3]。因此,国家规定必须由取得职业咨询师资格的教师来讲授就业指导课。但是,由于目前在我国,职业咨询师还属于一个新兴职业,每年考取职业咨询师的教师名额有限,所以,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课教师队伍都是由专、兼职人员构成的,其中大多是来自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两课”教师、院(系)副书记和辅导员。他们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仅凭原有的教学和学生工作的经验来指导学生就业,很难保证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效果。

5.忽视了“辅德”功能

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片面强调就业政策、就业技巧的指导和教育,忽视了其“辅德”功能,使之与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割裂开来。因而,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好高骛远,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较为严重,择业目标常偏离社会需求。“到城市去,到沿海去,到经济待遇好的单位去”成了一些毕业生的就业口号,导致了大学生毕业去向分布不合理,就业机制出现结构性失调[4]。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改革的思路

1.充分认识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

各个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科学、规范、系统地开设就业指导课,是学生成长、成才和顺利踏入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成功地把毕业生推荐给用人单位、实现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校要在就业指导理论研究和人、财、物供给等方面给于充分的支持和保障;要组建专门的工作队伍,从机构设置、师资队伍、工作的实效性、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结构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要加强就业指导的专业与学科建设,丰富就业指导理论与方法,完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尽快建立符合国情、校情的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理论框架,及时调整与完善就业指导模式和方案,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2.构建全程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是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其就业意向的确定和就业能力的储备是在不断积累中形成的。因此,就业指导必须从新生入学开始,实施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这既是由就业指导课教学目标所决定的,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第一年,重点引导学生认知自我,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在大一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测评,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社会需求,从专业、就业、职业等方面,按照“自我认知、职业环境认知、职业规划设计”三大步骤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第二年,主要引导学生认知专业,了解行业形势。第三年,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状况修订职业生涯规划,选定职业目标,熟悉职业道德,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及对自主创业、考研、出国等就业方式的指导。第四年,主要注重就业政策的宣传、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信息的搜集,加强对求职准备、择业技巧、心理调适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和实用战术的训练。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不同阶段,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只有扎实做好每个环节的教学工作,才能实现真正的全程化指导,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求职竞争力。正如一位学生在上课心得中写的那样,“这门课虽不像其他课那样有具体的知识可学,但对我的意义却远胜于具体的知识,这就像灯塔之于航船在关键时远胜一点动力能源,因为如果航向不对或不明确,能源再多也只是徒劳,甚至越行越远。”

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拓展教学形式

就业指导课的性质决定了其自身要有很强的实践性、参与性和针对性,必须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必须以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来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仅要有常用的讲授法、启发法,还应有案例法、情景体验法等。如针对面试这个重点主题,除了用案例法讲解面试典型过程与技巧外,还应设计针对不同行业要求的模拟竞聘演讲、模拟面试、常见面试题问答等,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还应尝试多种形式组合使用,追求倍增效应,如为了激发学生渴望成才的积极性,可以将成功校友的访谈录等作为教学辅助资料在课堂上宣讲;为了开阔学生就业的视野,可以在教学中穿插播放人才现场招募挑战节目。教师还应积极利用网络这个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就业处的网页上开辟各种各样的就业专栏,如大学生生涯设计、求职环境、求职策略、职场技能、就业信息等多个内容板块,为学生课余自学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在把握学生总体状况和需求的前提下,教师还应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在做好班级教学的基础上利用辅导员助理、学生班主任等力量对一些性格内向甚至有些抑郁、自闭的学生和没有求职自信心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设个体咨询、心理辅导。

4.建立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一直以来,制约大学就业指导课发展的瓶颈因素应该说就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就业指导课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教师掌握或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了解经济发展的趋势,掌握最新的行业动向,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战经验。因此,就业指导课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热爱教学、知识全面、感染力强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由课程带头人负责经常开展教学培训活动,并通过教师沙龙、参观调研、申报课题等方式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和要求专职任课教师参加并通过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逐步推行校内就业指导课专任教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另外,也可以采取校内外师资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师资问题。目前,很多专业的人力资源顾问公司、人才中介公司的职员,由于长期与招聘单位和应聘人员接触,熟知HR业内的很多成功案例以及各行业对于人才选聘方面的要求,再加之其大部分都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专业的职业指导能力,会对学生就业视野的拓展、务实就业心态的树立以及社会阅历的积累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可以邀请校外各层面专业人士、成功人士、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等作为客座教师或顾问,给学生作专题讲座和经验推介。这种教学合作模式,既遵循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规律,又能起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现实效果[5],值得借鉴。

5.坚持求职技巧指导与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相结合

职业道德体现在每一个具体职业中,任何一个具体职业都有本行业的规范,这些规范是人们对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正所谓“正心,正行,方能正天下”。因此,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从业者必须对社会承担必要的职责,遵守职业道德,敬业、勤业。在就业指导课中应加大对学生远大理想的树立和强烈事业心的培养等方面的力度,通过案例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农村地区以及中小型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等急需人才的地方和部门去。加强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同时,要求大学生在求职过程或从业过程中要讲求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必备的思想素质。教育大学生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前途,公正公平地参与竞争,踏踏实实地工作。

总之,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全面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学科研究等方面的建设,要统筹好各项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唯有如此,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才能取得成效,就业指导课的作用也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1]陆平.“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认识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4,(1).

[2]吕卫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前沿,2007,(2).

[3]陈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延边党校学报,2009,(8).

[4]王辉.浅谈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创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5]韦香竹.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有效形式[J].河池学院学报,2008,(8).

(责任编辑 玫西)

book=14,ebook=197

G423.07

B

1008-6382(2010)04-0014-04

10.3969/j.issn.1008-6382.2010.04.004

2010-07-09

郭亚红(1978-),女,河南禹州人,中原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职业大学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