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地区联手扩大世博经济效应的探析

2010-08-07王君英

对外经贸实务 2010年6期
关键词:世博世博会长三角

王君英

世界博览会是以展示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从历史上看,举办世博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机遇,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还能对举办城市及周边区域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效应和联动效应。

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将为长三角经济提升、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带来新的机遇。长三角地区加大联手合作力度,实现与上海机遇共抓、主题共演、活动共办、成果共享,共同搭建利用世博,推动世博的平台,将进一步扩大世博经济效应,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世博会给长三角带来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世博会带来的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010年上海世博会,据专家预测约有7000多万人次海内外参观者,相当于上海常住人口的3.5倍,规模将为历届世博会最大。世博会的建设吸引了巨大的资金投入,据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原先估计,主体工程建设需180亿元人民币,运营支出106.8亿人民币,整个上海对世博配套投资高达3000亿左右。另外,国外参展国所建的场馆也是一笔巨大的资金投入。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必将是一次带来技术信息上的大盛会,将集成当今世界上一批最先进的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新的设计、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从历史上看,世博会往往都是创新产品与创新技术向全球推广的有利平台,工业时代创新产品的诞生几乎都是和世博会紧密相连的。从自动链式精纺机、大功率蒸汽机、电话、留声机、感光胶片,从电的发明到电动机、电视机、通讯产品等等,都是通过世博会的展出而推向全世界的。

(二)从历史经验看,世博会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效应

从历史上看,世博会的召开确实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成功的世博会能够为举办城市与区域带来就业促进、技术推动及整合资源等效应。1970 年大阪世博会促进了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经济带的兴起,1992 年塞维利亚世博会发展了西班牙南部落后地区,2000 年汉诺威世博会带动了下萨克森州经济复兴。以1985 年筑波世博会为例,其对日本GDP 的贡献量为6670 亿日元,占当年日本GDP 的0.2%,所产生的 “乘数效应”显著带动了日本全国经济的增长。

世博会基本上是城市的世博会,而举办城市总是有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的腹地区域作为支撑。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六大城市群的不少城市都举办过世博会,这些城市群为世博会的举办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同时,世博会的举办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促进了城市群经济的发展与壮大。

(三)上海世博会将从纵深影响长三角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根据日本“三菱研究所”的测算,1985年日本筑波世博会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世博会的发展对一般服务业、商业和贸易、金融和房地产等服务产业的产值促进作用和就业创造作用最大;同时,服务业也是“世博效应”较容易传递到世博会举办地周边地区的业态。

1.对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的影响。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有约7000多万人次海内外参观者,是历届世博会规模最大的一次。如此庞大的参观人数,将急剧增加对酒店、饭店、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对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提出较高的要求。对此,上海是希望通过建立现代化的区域交通网络,将参观人流分流长三角其它城市。为此,近年来江浙沪三地区域交通建设步伐加快,从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沪崇苏越江通道工程等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落成,将使江苏、浙江、上海一体化进程加快,推动三地人流、资金、信息流的互动发展。

2.旅游业最为受益。上海世博会将历时半年,包含了“五一”、“十一”两个长假和20余个双休日,这将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较充足的旅游时间。长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集中有15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处国家级度假区以及数十个大型主题公园。根据预测,上海世博会将有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其中有35%会顺道去周边一游。所以,长三角地区加强旅游合作,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共同接受巨大人流带来的资金流和信息流。

3.住宿、餐饮等服务业也将受益。鉴于世博会期间客流的短暂性,上海不宜单独为举办世博会建造更多的酒店宾馆,而大部分超出上海接待能力的游客届时将通过长三角异地住宿来解决。按7000万人次的客流量计算,上海市2010年的宾馆床位可能缺口在20万左右。随着长三角城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和3小时交通圈的形成,距上海300公里左右范围的苏州、无锡、杭州、嘉兴等城市的酒店宾馆资源完全可以为世博会分担一部分接待压力。

(四)上海世博会为长三角企业提供一个向全球展示的机会

上海世博会共安排企业馆16个,其中10个为中国企业馆,6个为外国企业馆。上海世博会上为企业展示提供了平台,将有中石油、中国船舶、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人保等多家国有企业参与外,民营企业联合管的设立也将为民营企业提供展示的平台,目前已有复星集团、阿里巴巴、红星美凯龙、大连万达、民生银行、苏宁电器、管线定位仪、美特斯邦威、易居中国、华谊兄弟、新光集团等10家企业为“上海世博会(中国)民企联合馆参展企业,其中有6家为长三角地区的民营企业,据悉还有德力西、奥康等其他一些长三角企业也正在积极洽谈中,都期望能参与到世博会中来。

二、长三角地区联手打造世博平台的分析

1.设立了联络协调机构。长三角各地设立了参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领导小组和组委会办公室。2007年开始,各省都与上海世博办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各省市都设立了各省参与2010年世博会的参展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由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由省内相关厅局参与。并在省内各地市也成立了由副市长担当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了从省到市较为完善的层次较高、配备较为完全的组织、联络体系。并在各省商务厅(省外经贸厅)里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并配备了专职人员进行相关联络和有关活动的组织工作。联络协调机构的建立,为长三角对接世博,提供了官方式的合作交流平台。

2.建立了协调会议制度。为了使长三角15个城市更全面地参与世博,长三角15个城市都与上海世博局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并建立了协调会议制度。至2009年8月底,长三角参与世博工作会议已召开了2次,会议通常由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江苏省参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领导小组、浙江省参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共同召开,长三角15个城市政府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负责人等参与。协调会将全面探讨长三角城市在展示、文化活动、城市最佳实践区、“友谊日”活动、论坛、新闻宣传周、票务推广、园区商业、市场开发、订房、“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等各方面工作。

3.搭建了旅游一体化平台。自2003年开始,长三角城市就开始着手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努力建立“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树立“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整体品牌。经过多年的协作,“无障碍”的目标基本达成。各城市、旅游景区已基本取消旅游壁垒和进入障碍。合作城市之间,已取消国内旅游“地陪制”;旅游车进出景区将不再限制;导游证跨省互认;旅行社在其他城市可开办分支机构,跨城市连锁经营的企业集团或联合体也正在形成。为迎接世博会,沪、苏、浙三地旅游局共同策划推出的这55条精品旅游线路,包括都市风情游、乡村休闲游、美食购物游、会奖游、邮轮游、古镇游、民俗游、体育文化游、历史建筑游、修学游等各类产品,游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主题深度体验。

猜你喜欢

世博世博会长三角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十年磨剑,世博再出发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喜游世博会
难忘世博难说再见
世博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