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及对策建议

2010-08-07西安石油大学

对外经贸实务 2010年6期
关键词:天水市天水旅游

王 彬 西安石油大学

胡 滨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合作由天水市旅游局主动发起,经西安市旅游局、咸阳市旅游局、宝鸡市旅游局、渭南市旅游局、铜川市旅游局和天水市旅游局共同协商,于2008年8月就关中——天水经济区六市间建立旅游友好合作关系事宜达成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六城市间成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同体联合组织”,西安市旅游局为常设执行主席方:以六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实现区域无障碍旅游,共同推出黄金旅游线路产品;联合组织参加对外宣传推介活动,打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在各自城市对旅游共同体内的成员城市提供旅游宣传、展示的平台;积极协调当地政府或旅游接待单位,对旅游共同体内的旅行社组织包机、专列和大型旅游团队到经济区城市旅游进行奖励或提供优惠政策;对区域内旅游游客的投诉受理和处理实行联动机制等。

一、凭借西安成熟的旅游业拉动天水旅游业的发展

(一)紧抓合作机会,加大营销力度

西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最久的古都。西安作为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旅游城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游客。天水市应利用与西安合作的机会,加大关中地区进行旅游市场营销的力度,继续保持和扩大关中地区游客在本地旅游市场的份额,吸引更多西安客源来天水旅游。天水市应抓住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合作的机遇,拓宽合作渠道,积极争取通过旅游局来推广自己的旅游产品,与西安联手推出双方协作的旅游品牌,在西安及全国各地进行宣传、推介,使之不断扩大知名度。

(二)加强双方的信息合作

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科技、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资讯发达,信息畅通,既方便获取各类信息,也便于发布有关信息使其迅速传往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另外赴西安旅游的外国游客数量较多,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天水市历史文化内涵深厚,有伏羲文化,麦积山文化的等优等级旅游资源。因此,天水是可以借助西安丰富的有关海外游客的调查资料,来制定灵活而切合实际的旅游策略。同时,天水市也要注重搜集关中地区游客在天水旅游的感受及体会,为进一步制定准确而实际的旅游策划打下基础。

(三)吸取西安市旅游业发展经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在旅游服务方面,西安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旅游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建设和服务意识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天水市可借助西安在旅游服务质量,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到西安学习培训等方法来改善提升天水市旅游业服务水平,为促进天水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二、整合旅游资源,开展经济区内旅游资源产品整体开发

(一)开发建设秦岭北麓休闲旅游度假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南侧以秦岭北麓为界,秦岭北麓旅游资源丰富,并且生态环境优美,主要山脉有华山、终南山、太白山以及天水市的小陇山,其中天水市小陇山称为“陇上江南”,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适合发展旅游度假。而历史上秦岭北麓的西安市附近一直是皇家休闲、度假、狩猎、观光的地方,是西安居民作为首选的近郊休闲地。西安秦岭北麓旅游休闲度假带从分布地域来看,主要集中于环山旅游路线两侧,并以该路线为中心,向两侧渐次由密集而至于稀疏,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其开发建设以“点一轴”系统开发模式为主。因此,可运用西安市附近秦岭北麓旅游休闲度假带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借助关中环线南线,310国道、天宝高速为主要发展轴线,以108国道、210国道、312国道为次级发展轴线,重点开发建设太白山、天台山、关山国家森林公园、小陇山等旅游休闲度假区。

(二)搞好寻根祭祖、追远怀古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

伏羲文化、三国文化和早期秦文华是天水市主要旅游文化资源,主要景区有伏羲庙、卦台山、李广墓、街亭古战场等文化遗迹。其中,伏羲庙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大典。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文化内涵厚重。黄帝陵(黄帝陵与关中地区的联系性较强,因此把黄帝陵划归到“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旅游合作中)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园,每年清明节时举办祭祀大典,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来此祭祀。另外,还有宝鸡市的炎帝陵,咸阳的乾陵等建筑遗迹及陕西汉中的三国文化。可以考虑把宝鸡炎帝陵、黄帝陵与天水市伏羲庙等旅游资源进行对接;把汉中与天水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对接,整合三国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天水伏羲庙——宝鸡炎帝陵——延安黄帝陵祭祖旅游线路,秦先祖——秦汉皇陵秦汉文化旅游线路,汉中——天水“三国文化”旅游线路。共同打造寻根祭祖、追远怀古历史文化体验旅游线路。

(三)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优势景区的对接与整合

“关中——天水经济区”内要真正实现旅游经济合作,首先是要做到区内的优势旅游景区能够实现对接,经济区内的优势景区主要有华山、秦始皇兵马俑、大唐芙蓉园、法门寺和麦积山石窟等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区。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是我国的四大石窟之一,位于秦岭西段小陇山,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在我国著名的石窟中,自然景观以麦积山石窟周围景观最为优美,周围还有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等景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内这些品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各具特色,华山以其险峻为名,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法门寺是我国佛教圣地,而麦积山石窟是我国的四大石窟之一,各具特色的核心景区,为对接提供了基础条件,因此可以把华山、秦始皇兵马俑、法门寺和麦积山石窟进行打包促销宣传,打造成贯穿“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旅游线路。

(四)推动“杨凌——天水农业示范区”联合开发

杨凌农业示范区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杨凌示范区己成为陕西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和西部大开发的亮点,已被国家批准成为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十大工业园区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一和全国六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近年来,杨凌区依靠其雄厚的科技力量大力发展其农业旅游,开设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馆、农业科技示范园、人工模拟降雨大厅、动物克隆基地、芦荟基地、特种养殖场、花卉苗木基地等旅游景点。农业旅游景点科技含量高,各具特色,改变了传统的旅游形式,在杨凌,游客能真正体会到高新技术的巨大作用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远意义。全国各地来杨凌参观、学习、旅游、度假的人员络绎不绝,人数逐年猛增,2007年接待人数达185万多人次,旅游收入约3.1亿元。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是我国西部第一个航天育种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依托天水市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化基础,重点发展以花牛苹果、秦安蜜桃、下曲葡萄、秦州双抱菇、甘谷辣椒、花卉、食用菌、甜玉米、核桃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生产,打造休闲观光、绿化美化和生态涵养基地。可以把杨凌区和天水市两地对农业高科技旅游项目联合包装,共同树立现代高科技观光农业旅游形象,联合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观光旅游。

(五)发掘新旧石器时代遗址旅游资源的价值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有6000年左右,遗址上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展现了 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西安市蓝田县的蓝田人遗址属旧石器时代遗迹,遗存猿人化石和打制石器,挖掘出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的许多生产工具,蓝田猿人遗址对于探索和考察人类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地湾遗址是目前发现较完好的一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存,其中距今8000年的一期文化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挖掘出土的旱作农作物标本,最早的宫殿式建筑等文物对研究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明乃至华夏文明的起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蓝田猿人遗址、大地湾遗址和半坡遗址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因此,可考虑几个遗址时代、遗址保留现状以及历史价值差异的基础上,对遗址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发掘,打造怀古体验旅游线路。

三、构筑关中——天水无障碍旅游区

(一)建立协调统一的政策制定机制

无障碍旅游区的构建需要实现政策的统一协调,一方面要求在无障碍旅游区的各个地区设立专管机构,负责无障碍旅游区的运行事宜,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设立大的机构,总体负责无障碍旅游区相关行业政策的拟定及运行,及时与各地的分支专管机构协调,促进地区政策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针对无障碍旅游区的运行情况及时向政府相关旅游部门汇报,由政府出面协商制定适宜的法规政策,逐步破除行政区划形成的障碍因素。无障碍旅游区的构建要以企业合作为主体。企业的合作需要平等、畅通的合作环境,这要求清除政策壁垒,减少由于行政区划产生的交通、企业运行等方面的政策、法规阻碍。区域内各地的旅游相关政策要尽可能统一,特别是在行业规则方面,需要保持统一的标准,如景点(区)、餐饮、住宿、交通等的收费体系,以利于地区之间企业合作的顺利进行。当然,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在政策的制定方面可以有些许的不同。另外,还要对企业在区域内其他地区进行拓展,建立分支机构、进行兼并及收购等业务计划扫清障碍。通过统一协调的政策、法规进行鼓励和支持,消除异地歧视行为,为企业跨地区扩展提供便利。

(二)实现旅游行为链条无障碍链接

整个旅游行业链条上的无障碍合作是旅游产业本身的发展特点决定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本身是依靠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实现的,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业的六大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基本的旅游产品,大部分旅游活动均围绕这六大要素进行。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日益成熟,旅游者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旅游金融、旅游保险、旅游商品构成了行业链条的延伸部分。旅游产品的销售可以通过批发商、零售商、中介等来实现,这是整个行为链条得以实现的前提,但这并不是必要的,可以灵活变动。总之,无障碍旅游区内,要实现旅游行为链条的各个环节衔接的无障碍。

(三)实现旅游交通无障碍

由于旅游消费必须在当地进行,异地旅游合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交通,顺利到达目的地是实现整个旅游活动的前提。目前,无障碍旅游区构建过程中的交通问题主要集中在公路交通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高速公路的重重收费关卡。各个地区、省市均设有自己的收费站,且收费政策因地区而异。实现“一卡通”服务是一体化的重要要求,这也是众多旅行社和自驾车旅游者的急切呼吁。此外,交通方面的畅通还表现在硬件方面的完善,实现区域内主要景点、景区之间的高可达性。

(四)实现旅游信息交流的无障碍

信息阻隔是区域合作的最大障碍之一。实现区域旅游信息交流无障碍,需要各地加快建设区域信息化交流网,加强与国家以及国际相一致的电子商务规则标准和法规等方面的建设。建立区域信息交流协作机制,加强区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内公共主干信息传送网、卫星传送网、信息应用系统的联通。联合出台电子政务信息和信用体系信息的共享方案,尽快建立跨省区,覆盖整个区域的旅游信息平台。保证游客在异地可直接了解到区域内任何一地的住宿、旅游产品等方面的信息。各地可以互相为游客提供必要的旅游信息。▲

猜你喜欢

天水市天水旅游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走进天水市秦安县王窑初级中学——大山上最美是坚守
《天水之镜像》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