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水县林下经济调查研究

2010-08-07刘吉刘治红李光辉王建勇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3期
关键词:沂水沂水县双孢菇

刘吉,刘治红,李光辉,王建勇

(1.山东省沂水县林业局,山东 沂水 276400;2.沂水县院东头乡林业站;3.沂水县诸葛镇林业站;4.沂水县沙沟镇林业站)

山东省沂水县利用杨树林下土地和空间,选择适宜的食用菌、禽(畜)、昆虫进行种植、养殖,调整了林业生产结构,培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了国土增绿、农民增收。为进一步引导群众搞好林下经济开发,使其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于2009年12月对发展模式、养殖技术、经济效益和服务机制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为推动林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双赢提供借鉴。

1 自然概况

沂水位于 N35°36′~36°12′,E118°11′~119°03′,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区,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3℃,极端最低气温-20.2℃,年平均降水量792.1mm,无霜期206d,土壤主要为棕壤和褐土,自然条件适宜。

2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林下开发地块,食用菌选取林地面积667m2的标准地,实际生产面积400m2;禽(畜)、虫根据养殖棚面积实地调查,记录结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下经济模式及规模

经调查,沂水主要有林菌、林禽(畜)、林虫3种模式。

3.1.1 林菌模式。主要有平菇、香菇、双孢菇、黑木耳4种,另有大球盖菇、杏鲍菇、灵芝等。全县发展总面积40万m2,其中黑木耳集中在四十里、黄山铺、姚店子3乡镇,面积12万m2;平菇集中在道托、富官庄、高庄、诸葛、许家湖 5乡镇,面积 18.5万 m2;香菇、双孢菇集中在沂水、道托、许家湖、院东头4乡镇,面积6.5万m2。

3.1.2 林禽(畜)模式。林下养禽以沙沟、马站、崔家峪3乡镇居多,主要养殖肉鸭、肉鸡、本地鸡。林下畜类主要有奶牛、肉牛、猪、肉兔、狐、貂等,其中四十里、沂水镇的养猪,道托的獭兔,高桥、许家湖的养牛渐成规模。禽(畜)总面积60万m2。

3.1.3 林虫模式。主要是金蝉、蚂蚱,集中在杨庄、泉庄 、马站 、高桥 4乡镇,面积 4000m2。

3.2 经济效益分析

3.2.1 林菌种植。平菇林下反季节种植于3月下旬装袋、接种、发菌。树行间制畦,墙式摆放,3层一组,密度27只/m2,种植一季,可采收3~4潮菇。香菇反季节种植在5月上旬采收,至10月上旬结束,不搞秋菇。双孢菇对林荫条件要求较高,可林下建拱棚,覆薄膜,盖草苫,于8月下旬播种,9月上旬覆土,11月下旬收完秋菇,翌年3~5月收获春菇。黑木耳12月下旬温室装料、接种、发菌,翌年 4月上旬移至林下催蕾,15d后均匀直立摆开,密度12只/m2。8月培育秋耳。(见表1)

表1 林下食用菌种植投资、产量、效益表

从表中看出,平菇每袋投资2.8元,1季纯收入29.4元/m2;香菇投资60元/m2,产菇12.5 kg,纯收入15.0元/m2;双孢菇投入低于香菇,为40.0元/m2,春菇产量为秋菇的2倍,2季纯收入50.0元/m2。调查结果表明,黑木耳每袋装干料1.0kg,收获干耳0.1kg,每袋投资3.1元,2季耳纯收入为最高,达70.8元/m2,效益显著。

3.2.2 林禽(畜)养殖。林下禽(畜)建有养殖棚,以小麦、玉米、花生壳、麦麸、豆粕为饲料,苗期、生长期、催肥期各喂养节点,伴以“六合”牌饲料1、2、3号,加强禽畜防疫。(见表2)。

表2 林下禽(畜)养殖投资、效益表

本地鸡散养省建棚费用,饲养成本3.0元/只,肉鸡棚养成本为4.5元/只。从表中看出,猪饲养成本最高,为73.5元/只;单位面积增收亦最高,为137.7元/m2,是本地鸡的2.4倍。兔饲养的低成本和1年4茬都提高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

3.2.3 林虫养殖。金蝉种枝在暖棚孵化后,植于林下大田,注意观察,收获蝉虫。蚂蚱种籽植于塑料网拱棚畦内,出虫后喂养较为粗放。可见,林下昆虫养殖技术简单,管理省心,但效益显著。(见表3)

从表中看出,金蝉经济效益最高,为196元/m2。蚂蚱由 1年2茬变为3茬增收明显,从37.9增至107.6元/m2,增长了1.8倍。

4 结论与讨论

4.1 沂水县林下经济3种模式是生态、循环、高效经济。杨树为菌、禽、虫养殖提供“树荫”,菌棒废料、禽虫粪便还地肥田,生产设备重复使用,食用菌保湿措施加快杨树生长速度,实现了集约化经营,是循环经济。在农村,食用菌、禽畜林下养殖,解决了人、畜混杂问题;减少了污水、垃圾数量,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实现了“绿化、美化”,是典型的生态农业。在经济效益方面,林下经济不新增占用土地,种植户每667 m2增收6000元以上,拉长了杨树产业链,实现了“调结构、保增长”目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高效经济。

表3 林下特种昆虫养殖投资、效益表

4.2 引导农户学习掌握开发技术,杜绝“照着别人做、一做就出错”现象。农户平时注意收集材料,妥善保管设备,降低种植成本,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年内养殖茬数,增加经济效益。

4.3 充分利用市场,与批发市场、超市、酒店等建立长久稳定的销售网络。组织成立行业协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4 搞好产品加工如食用菌的保鲜、速冻、罐头等,还可开发为大饼、饺子、蜜饯,来进一步开拓市场,将林下经济产业化建设推向深入。

[1]李勇编著.怎样提高蘑菇种植效益[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88-97.

[2]张水旺,康源春,苗长海,等.食用菌生产新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77-84.

[3]郑焕春,张春凤,郭文学,等.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09(1):98-100.

猜你喜欢

沂水沂水县双孢菇
双孢菇饼干的生产工艺
浅析沂水油顶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暮春郊游
沂水殡改,沉疴需猛药更需调理
风味双孢菇酱加工工艺及配方研究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沂水公路“一心为公 一路当先”
山东省沂水县东土沟钛铁矿矿床成因浅析
赶着时间卖的双孢菇
多措并举依法履职 不断提高档案依法行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