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城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2010-07-25王春莲

山西水利 2010年2期
关键词:交城县节水用水

王春莲

(交城县水利水保局,山西 交城 030500)

1 概况

交城县位于太原盆地西部边缘,吕梁山东侧,全县总耕地面积1.47万hm2,其中水地面积0.77万hm2,多年平均降水量545.8 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9 157.1万m3,水资源可利用量11 972.6万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10 274.6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4 403.8万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20 m3,占全省人均381 m3的84%、全国人均2 241 m3的14%,属严重缺水县份之一。目前,水资源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交城县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的瓶颈。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2008年底,交城县共有蓄水工程水库4座,总库容360万m3,引水工程136处,塘坝8处,配套机电井706眼,按用途分:农业用井591眼,工业用井110眼,城镇用井5眼;按含水层位分:浅井269眼,深井437眼。

根据交城县用水统计年报,2008年全县总取水量为5 950万m3,其中地下水取水量3 422万m3,占总取水量的60%,地表水取水量2 528万m3。农业取水4 840万m3,工业取水 914万m3,城镇和农业生活取水196万m3。农业取水占取水总量的81%;地表水开发利用量为可利用量的24.6%,表明农业灌溉节水和地表水仍有潜力可挖。由于地下水分布和开采的不均匀性,平川地区地下水超采比较严重。

3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水资源与用水户空间分布不协调

交城县特殊的地理、地形决定了水资源分布使用的不一致性。全县90%以上的地表水资源分布于文峪河流域山区,而平原区人口占总人口的70%多,较大的工业企业集中分布于夏家营工业园区和天宁镇平原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县的75%左右。平原区又是水浇地和菜田集中分布区,年用水量占全县总用水量的73%。水资源与用水户空间分布的不协调,一方面造成文峪河流域丰富的水资源绝大部分流入文水县等下游县市,另一方面使平原区水资源更加紧缺,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3.2 地下水过量开采

由于平川区人口和企业相对密集,致使区内地下水超采严重,除文峪河洪积扇区未超采外,以县城为中心的磁、瓦窑河洪积扇区,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以3~5 m的速度持续下降,极点处累计下降达130 m,凿井深度达300~500 m,动水位埋深已达200 m以上。地下水长期超采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严重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 地表水资源衰减和水库工程老化

由于长期持续干旱,大部分河流来水量大幅减少,磁窑河、火山河等河道基流衰减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3~1/4,大部分小泉小水接近干涸。县属4座小水库老化失修,调蓄功能降低,已成为病险水库。来水量锐减、工程老化失修和配套设施不完善,是造成供水能力逐步降低的主要原因。

3.4 水污染日益严重

交城县北部山区长期采煤,使地面塌陷、地表出现裂缝,地下水储水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降水及地表水直接下渗到煤系地层,污染了水资源,而采煤矿坑排水直接排入河道,又成为地表水的重要污染源。西冶河流域分布有众多的铁矿选冶企业,生产工艺落后,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严重污染了地表水。交城县平原区城镇生活污水、部分企业生产污水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部分单位自备井浅层、中深层水混合开采,使浅层、中深层水相互连通,水质较差的浅层水对水质较好的中深层水造成污染。

3.5 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管理

长期以来,水资源管理存在水利、城建、环保、矿管等多部门共管的现象,严重违背了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规律,使水资源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地表水、地下水难以实现优化配置,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缺乏统筹规划,合理的水价运行机制尚未建立,水质管理和水量管理没有协调到位,水源保护和管理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使用,不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4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及措施

4.1 加大水法规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环境保护法》、《防洪法》、《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使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到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让广大群众认识到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对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和节水意识,使全社会都来保护水、珍惜水和节约水。

4.2 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

水务管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必须尽快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组建一个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机构——水务局,建立符合交城本地实际,适应全县经济发展的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制定统一的县域水务管理政策,把水资源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实行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合理配置。

4.3 增强水资源优化配置

为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应对县境水资源和过境河流的水资源、雨水资源进行整体优化配置。争取“引汾入交”的白石南河水库蓄水工程尽快投入使用,以保障夏家营生态工业园区内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逐步减少和停止园区地下水的开采量。随着柏叶口水库的开工建设,文峪河的水资源将得到更合理调蓄。尽快完成龙门渠(文峪河)引水工程和魏家沟水库蓄水(磁窑河)工程的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力争三年内列项开工建设并竣工投入使用,以有效缓解平川区地下水严重超采的现状。利用雨水资源是改善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是山区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措施。在县城北部土石山区实行“旱井集雨工程”,力争使边山土石山区群众实现“雨水集蓄利用”,最终实现水资源的综合优化配置。

4.4 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根据地表水功能区划及河道纳污能力,在西冶河流域关闭或技术改造污染水资源的企业,或建设污水处理厂,确保下游文峪河水库水质优良。在县城附近和夏家营生态工业园区分别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在2万~3万m3的污水处理厂,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回收处理以重复利用,这样就相当于新增开辟了一座日供水规模1万~2万m3的自来水厂。同时要制止污水的超量排放,加大对企业的污水处理和“循环用水”的要求力度,对现有和新建水源地划分“三分”保护区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地下水不被污染。

4.5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针对交城县水资源贫乏和分布不均的现状,必须把节约用水作为交城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加大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节水力度。农业节水要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井灌区要提高管灌和微灌技术水平,河灌区要努力发展管道输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工业节水要以计划用水、定额用水、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为手段,按照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原则,促使企业采用节水新工艺,逐步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生活节水要从提高每个公民的节水意识入手,推广节水新技术,积极做好中水回用工作。

5 结语

水是人类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必须高度重视、控制开采、节约用水、强化防治措施,同时要把开源节流并重的工程措施和统一规划、优化配置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等非工程措施统筹结合,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和谐用水的可持续用水目标。

猜你喜欢

交城县节水用水
坚持节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影响中小学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北宋大通监研究
交城县春夏季蔓生菜豆2+X肥效试验
山西交通技师学院:与山西省交城县职业中学成功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