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城市小型水库防洪安全问题及对策

2010-07-25朱晓霞

山西水利 2010年2期
关键词:病险运城市溢洪道

朱晓霞

(运城市水务局,山西 运城 044000)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区内地形比较复杂,属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72.5 mm,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汛期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5%左右,7—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比重大都在40%左右。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制约,区内河流兼具山地型和夏雨型的双重特征。这些河流年径流集中于汛期,具有枯水径流小而不稳的特点。为保障全市工农业生产及人畜生活用水,运城市兴建了许多小型水库进行蓄清拦洪,其在提供优质水源和防洪保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水库防洪标准低,超期服役,淤积严重,带病运行,不仅难以发挥其应有效益,而且给下游防洪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1 水库现状

1.1 小型水库分布及管理

运城市共有小型水库123座,其中小(一)型35座,小(二)型88座,分布在中条山区的103座,分布在涑水盆地的4座,分布在峨嵋岭台垣沟壑中的7座,分布在汾河二级阶地的7座,分布在吕梁山南麓土石山区的2座。

1.2 小型水库规模及防洪能力

全市小型水库大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建,工程质量低,设防标准不高,经多年运行,淤积严重,调蓄功能大为衰减,病险严重,现状防洪能力普遍偏低。全市123座小型水库中,现状防洪标准小于20年一遇的有39座,20~50年一遇的有74座,大于50年一遇的有10座。全市小型水库的现状防洪能力均达不到《防洪标准》。

1.3 小型水库淤积情况

全市小型水库库区淤积严重,有效库容大大减少,防洪能力降低。123座水库设计总库容11 727.18万m3,现有库容9 062.19万m3,淤积量2 664.99万m3,占总库容的22.7%。

1.4 小型水库效益及下游情况

全市123座小型水库中,有灌溉作用的89座,承担工业生产及人畜生活供水任务的49座,年供水总量2 318万m3,灌溉面积1.8万hm2。

由于运城市地处三大构造体系复合部位,区内主要构造形迹表现为三高三低,全市的小型水库几乎全部建在三大隆起带的沟道里,水库下游正好是汾河谷地、涑水盆地、黄河谷地。这些地区城镇、村庄密集,人口稠密,工厂企业林立,干线公路、铁路遍布,属经济发达地区。

1.5 水库调度运用情况

第一,全市35座小(一)型水库自建成运行以来,每年大都能按照水库的实际情况,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及水库汛期控制运行计划,储备必要的防汛抢险物资,组织抢险队伍。但这些水库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坝体渗漏、泄水涵洞堵塞、闸门及起闭机毁损等病险,给汛期水库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威胁。

第二,全市现有的88座小(二)型水库大多没有溢洪道或溢洪道没有衬砌,有的溢洪道原衬砌已被毁坏,不能正常泄洪,还有的泄洪洞被堵死不能正常运行。由于这些水库溢洪道及泄洪洞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一旦有持续降雨,入库洪量将急剧加大,库水位迅速抬高,水库大坝、溢洪道安全就面临严重问题。如平陆县王沟水库溢洪道工程由于年久失修,墙体砌石倒塌,勾缝脱落,在2007年7·29特大暴雨洪水中,溢洪道下泄流量达260 m3/s,溢洪道遭到严重水毁。垣曲县长涧水库的溢洪道在此次特大暴雨洪水中也被冲毁。

第三,全市所有的小型水库都没有雨情、水情测报设施,对水库所在区域的降雨、洪水不能及时测报,无法给防汛部门及时提供决策依据,也不可能及时组织抢险队伍进行防洪抢险和及时疏散下游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对水库下游防洪极为不利。

第四,现有的26座村级管理的小(二)型水库由于部分水库无水可蓄、没有效益,有的水库已失去防洪、供水功能。如垣曲县的洼里水库,淤积严重,上游来多少水,从溢洪道泄多少水,完全失去拦洪作用。

2 水库防洪安全存在问题

2.1 水库工程防洪标准低

据普查,全市123座小型水库防洪标准普遍低,主要原因有四方面:一是部分小型水库在设计时,由于缺乏可依据的长系列水文资料,或所依据的资料系列短、代表性不强,不能客观反映当地水文、气象规律,造成设计的防洪标准偏低。二是大部分水库是在没有设计的情况下开始施工建设的,建设时没有考虑水库的防洪标准,坝高、坝厚也未经计算,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造成防洪标准偏低。三是随着水库运行年代的增加,流域内水文、气象情况发生变化,依据现有长系列的水文、气象资料进行复核,一部分水库工程的现防洪标准达不到规范要求。四是一些水库由于当时的投资或其他原因致使工程缓建或停建,造成半拉子工程,坝高及防洪标准达不到设计要求。

2.2 工程建设质量差、病险多

全市小型水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先天缺陷和工程质量问题:一是一些水库在修建时,无溢洪道和输水渠道,水库不能发挥灌溉效益和安全度汛。绛县、芮城、新绛、垣曲、平陆等县共有11座水库均无溢洪道。二是由于当时施工技术条件限制,大部分水库土坝施工质量差,坝体出现裂缝和陷坑,使水库不能正常拦蓄洪水。全市有26座小(一)水库,49座小(二)型水库坝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坝体裂缝、坝体质量差、坝体渗漏问题。三是施工时未经地质勘察,平地起坝,坝基下及坝肩的透水层未进行处理,造成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四是全市25座水库的溢洪道是未经衬砌的土溢洪道,溢洪道泄水时容易引起坝体跨塌。有9座水库的溢洪道断面小,不能满足泄洪要求。五是全市16座浆砌石拱坝或重力坝有11座水库存在坝体渗漏问题,有3座水库存在坝基和绕坝渗漏问题。

2.3 工程老化失修严重

全市小型水库的大坝、溢洪道、排水卧管、排沙底洞等建筑物,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老化失修,加之平时的维修养护和日常管理跟不上,使小型水库工程病害越积越多,严重影响水库的安全运行。

部分水库的溢洪道和排水卧管、涵洞被毁坏堵塞不能正常运行,致使水库只能进水不能泄水。这类水库若遇强降雨、大洪水,就有可能产生溢流,土坝有可能发生溃坝。

部分水库闸门、启闭机等金结、设备年久失修,不能正常运行。

有的水库无电、无通讯、无抢险道路。如夏县的王峪口水库、崔家河水库、跃进水库、禹王水库等就存在此类问题,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管理。

还有许多小型水库属乡村所有,无人维修管理,水库工程毁坏严重。

3 水库应急度汛除险加固对策

3.1 采取应急处理工程措施

加强水库的泄洪设施,增加泄洪流量。没有溢洪道的水库要新建溢洪设施;溢洪道断面小、溢洪泄量不足的要对现有溢洪道扩宽加深,通过增加下泄流量来提高泄洪能力。

对仍是土溢洪道的水库,要全部进行衬砌加固,确保溢洪泄水时安全运行。

对损毁堵塞的卧管、涵洞、泄水闸要彻底进行维修加固,报废的启闭机、闸门等要彻底更新换旧。

对坝体有裂缝、陷坑、坝体渗漏的,可采用上游坝坡铺设土工布、砌石护坡、水泥土防渗墙、灌浆等措施,确保大坝蓄水安全。同时,要科学确定水库汛限水位,确保度汛安全。

对由于库区淤积失去功能的小水库,要进行报废,同时要采取工程措施恢复河道正常行洪能力。

3.2 加大小型水库应急度汛、除险加固力度

小型水库量大、面广,应急除险任务繁重,各级水利部门要从防汛实际要求出发,积极争取资金进行除险加固,同时要保证勘察、设计、施工质量,真正解决水库存在的病险问题。

猜你喜欢

病险运城市溢洪道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双减双抢”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运城市:有机旱作农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运城市盐湖区:“三抓三消除”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高低堰竖井溢洪道的研究与应用
岸坡弯道式溢洪道优化设计应用
高坝溢洪道挑流消能探讨
基于二维稳定渗流有限元的病险大坝渗流分析
非常溢洪道在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
小型病险水库输水设施加固措施浅析
河南省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