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市社区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其生存质量评估

2010-07-16徐青松王宏志陶兴永方炎福李迎春胡传来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腰围高尿酸患病率

徐青松,胡 映,王宏志,阮 亮,陶兴永,方炎福,李迎春,胡传来

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MS)首先是以 “X综合征”提出的,随后在 1999年被 WHO正式命名为 “代谢综合征”[1],它是以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IR)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2]。MS作为 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3-4]。MS在我国的患病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同时也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5-7]。为了解合肥市 MS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讨 MS人群的生存质量,为预防 MS提供依据,本研究对合肥市董铺社区≥40岁的居民进行了 MS流行病学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市董铺社区≥40岁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排除孕妇、手术恢复期患者、瘫痪卧床者以及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于 2008年 7—9月进行,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完成。调查内容:(1)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2)健康相关状况,包括:①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睡眠习惯等;②个人疾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等;③家族疾病史;(3)生存质量调查:采用 WHO制定的生存质量量表 (WHOQOL-BREF)[8]进行调查,此量表共有26个题目,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整体感受 5项。量表评分越高,表示相应的生存质量越好。

1.2.2 体格检查 对所有入选的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质量、血压、腰围、臀围等。

1.2.3 实验室检查 采用日立 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液中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血糖、低密度脂蛋白 (LDL)、高密度脂蛋白 (HDL)、血尿酸、肌酐等生化指标,以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

1.3 标准

1.3.1 MS 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建议诊断标准(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标准)[9]诊断 MS,具备以下 4项组成成分中 3项或全部者即可诊断为 MS:(1)超重和(或)肥胖:体质指数 (BMI)≥25.0 kg/m2;(2)高血糖:空腹血糖 (FPG)≥6.1 mmol/L及 (或)餐后 2 h血糖 (2 hPG)≥7.8 mmol/L,及 (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3)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 (SBP/DBP)≥140/90 mm Hg(1 mm Hg=0.133 k Pa),及 (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4)血脂紊乱:空腹血 TG≥1.7 mmol/L,及 (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0.9 mmol/L(男)或 <1.0 mmol/L(女 )。

1.3.2 高尿酸血症 男性血尿酸≥417μmol/L(≥7 mg/dl)、女性血尿酸≥357μmol/L(≥6 mg/dl)即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10]。

1.4 统计学方法 用 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予以核对和纠错,所有数据统计处理都在 SPSS11.0软件下进行。MS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 Logistic回归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MS患者与非 MS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和中、老年人生存质量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 721人,其中男 416人,女 305人。男性平均年龄为 (60.8±10.8)岁,女性为 (59.5±9.7)岁,男女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680,P>0.05)。本研究共发现 88例 MS患者,总患病率为 12.21%;其中男性 MS患者 53例,患病率为 12.74%;女性 MS患者 35例,患病率为 11.48%,男女 MS患病率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χ2=0.263,P>0.05)。MS症候群数量为 0、1、2、3、4的人数分别为 255、244、134、73、15例,分别占 35.37%、33.84%、18.59%、10.12%和2.08%。其中具有至少 1项 MS异常项目的占 64.63%。

2.2 MS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 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罹患MS为因变量,以除 MS诊断标准的 4个组分外的其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 P<0.10的自变量有年龄 (连续性变量)、腰围 (连续性变量)、血尿酸水平 (1=有高尿酸血症,2=无高尿酸血症)、血肌酐水平 (连续性变量)、TC水平 (连续性变量)、糖尿病家族史 (1=有,2=无)、睡眠习惯 (1=有,2=无)。采用逐步向前引入法,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腰围、TC水平、糖尿病家族史和高尿酸血症最终进入了方程 (见表 1)。

2.3 MS患者与非 MS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MS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生理领域和整体感受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非 M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4 中、老年人生存质量比较 中年人 (40~59岁)的生存质量在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老年人 (≥60岁),而其社会关系领域的评分显著高于老年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 1 MS影响因素的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1 The multivariable logistic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MS′influencing factors

表 2 MS患者与非 MS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x±s,分)Table 2 The comparison of the life quality between MS patients and patients without MS

表 3 中、老年人生存质量比较 (x±s,分)Table 3 The comparison of the life quality between the middle aged people and the elders

3 讨论

由于目前关于 MS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不同研究报道的MS患病率存在一定的差异[4-5]。本研究采用 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建议诊断标准 (CDS标准),调查发现合肥市社区中老年居民 MS总患病率为 12.2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 12.74%,女性患病率为 11.48%,MS患病率与脑卒中、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进一步研究协作组在全国 11个省市的调查报道结果类似[1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男女 MS患病率无显著差异,但也有研究报道 MS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5,12]。

MS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除与其 4个组分 (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紊乱)有关外,腰围、TC水平、糖尿病家族史和高尿酸血症也是 MS独立影响因素。脑卒中、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进一步研究协作组在全国 11个省市的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腰围和有糖尿病家族史是 MS主要的危险因素[11]。BMI代表了总的体脂水平,腰围侧重于反映腹部脂肪堆积。大多数国外不同人群研究结果提示,与 MS关系密切的是内脏或者腹腔内脂肪积聚 (高腰围)。王敬瀚等[13]研究报道,腰围是 MS最主要的危险成分,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此肥胖人群尤其是高腰围人群,应更加注重控制自身的腰围。

MS患者与非 MS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发现,MS患者在生理领域和整体感受方面的生存质量显著低于非 MS患者,这与沈蔷等[14]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MS包括 4个组分,尤其高血压和糖尿病需要终生治疗,加重了人们的疾病负担。同时糖尿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 MS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差。对中年人和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发现,中年人在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的生存质量显著低于老年人,这可能与老年人退休后没有工作压力有关,而中年人不仅受到工作压力还受到抚养子女和赡养父母的生活压力影响。老年人由于压力小,心情较为愉悦,所以在心理和环境方面可能较中年人生活质量好。而中年人在社会关系领域的生存质量显著好于老年人,这可能是由于中年人仍在工作岗位上,同事朋友联系较多,所得到的支持和帮助也较多的缘故。

MS是多种疾病的聚集状态,是以糖耐量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MS不仅加重了人们的疾病负担,同时还会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变差。本调查发现,中老年人 MS患病率较高,因此预防中老年人 MS刻不容缓[15]。对于腰围较大的人群,应更加注意自身腰围的增加。通过增加体育锻炼和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从而控制自身腰围的增加,对预防 MS具有重要意义[16-18]。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Department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surveillance[R].Geneva,Switzerland,1999.

2 戚平,董静,于桂娜.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疑难病杂志,2006,5(3):233.

3 Malik S,Wong ND,Frankin SS,et al.Impact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on mortality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cardiovascular disease,and all causes in United States adults[J].Circulation,2004,110(10):1245-1250.

4 吴桂贤,吴兆苏,刘静,等 .11省市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队列研究 [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7):551-553.

5 Gu DF,Reynolds K,Wu XG,et al.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overweight among adults in China[J].Lancet,2005,365:1398-1405.

6 Liu J,Scott MG,Wang W,etal.Ethnic specific criteria for the metabolic syndrome:evidence from China[J].Diabetes Care,2006,29(6):1414-1416.

7 Sheu WH,Chuang SY,Lee WJ,et al.Predictors of incident diabetes,metabolic syndrome in middle-aged adults:a 10-year followup study from Kinmen,Taiwan[J].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06,45(1):7-11.

8 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其使用说明 [J].现代康复,2000,4(8):1127-1129.

9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 [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10 贝正平 .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M].4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

11 脑卒中、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进一步研究协作组.11省市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2,36(5):298-300.

12 任振勇,黄磊,庞星火,等.北京市成人代谢综合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8):981-982.

13 王敬瀚,苏丽,王中心,等.腰围是代谢综合征最主要的危险成分 [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11):896-899.

14 沈蔷,金海杰 .北京城区中年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评估[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7):568-569,574.

15 陈汉诗.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分析 [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1999.

16 张仁汉,向小平,宁心惠,等 .北京市城区中老年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2):2276.

17 胡海鹰,赵砚池,戴勤芳,等 .北京市月坛社区自我评价健康的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4):334.

18 王海燕,李素清,刘占安,等 .多因素干预对代谢综合征治疗前后的影响观察 [J].河北医药,2008,30(9):1326.

猜你喜欢

腰围高尿酸患病率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