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旬阳县水能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0-07-12鲁延涛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0年10期
关键词:旬阳县水能水电

鲁延涛

(陕西旬阳县小水电管理工作站,旬阳 725700)

水资源是基础性、战略性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水能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能资源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清洁、可再生等优点。陕西省旬阳县属水能资源较为富集的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该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全县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1.1 水能资源概况

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面积3554平方公里,辖区28个乡镇,45万人。境内河网密布,沟壑纵横,水资源较为丰富。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800mm以上,年降水总量达28.61亿立方。全县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01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7条,且多数河流比降较大,境内地表水年产径流量11.67亿立方,年过境客水为228.68亿立方,总计出境水量为240.35亿立方,是全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水平最高的县区之一,具有水能资源开发的基础条件和自然优势。

据测算,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2.3万千瓦(不含江汉干流),主要分布以旬河流域为主,其理论蕴藏量12.9万千瓦,其它主要有坝河蕴藏量为1.4万千瓦,吕河蕴藏量为1.0万千瓦,仙河蕴藏量0.99万千瓦。全县技术可开发量10.3万千瓦,其中旬河技术可开发量为8.83万千瓦,占全县总量的86%。

1.2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旬阳县水能资源开发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上世纪末全县建成小水电站24座,总装机2726千瓦,电站单站装机规模较小,主要分布于汉江的二、三级支流上。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该县被国家列为“十五”、“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水能开发的优惠政策,全县水能开发步入了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的小水电装机总量已达4.53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4亿千瓦时,桂花(12000千瓦)、大岭电站(18900千瓦)、钟家坪 (7500千瓦)已建成投产。在建的七里峡水电站(1890千瓦)可望在2010年底建成发电。旬河干流上规划的沙沟口、赵湾、季家坪等电站均已签约并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总之,在外地民间资本的有力支撑下,全县的水能资源将进入规模化开发利用的高峰期。

2 水能资源开发管理的基本经验

进入“十一五”,旬阳县小水电速度开发明显加快,县水利局根据形势及时建立了水电管理机构,并主要在规划、生态保护、资源统管等方面全面加强了管理,实现了县内水能资源科学有序开发。主要经验主要有:

2.1 坚持规划先行

该县在开发水能资源前,首先对各河流的水能利用进行了系统规划,先后编制了旬河、吕河等河流的水能开发利用规划,使水能开发有据可依。2005年,陕西省水利厅以“陕水电发[2005]23号文”对旬河干流梯级开发规划做出批复,其他各河流按管理权限进行了批复。

2.2 注重生态保护

2006年,委托陕西省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境内主要河流水电开发规划的环评报告,每个项目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保方案,并报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水行政主管审查批准。在工程实施中,严格按照环评、水保批复的要求实施了相应的工程。

2.3 强化资源统管

县境内水能资源开发统一由县水利局下设的旬阳县小水电管理工作站管理,实现了从水能评价及规划、出让、前期工作、建设管理、运行等全程管理。并将县境内已经建成的蜀河水电站、大岭水电站、桂花水电站、钟家坪电站形成的水库水面收归水利部门统一管理,并采取了养殖经营权招标。

表1 旬河干流旬阳段水电规划及开发情况表

2.4 加强机构建设

旬阳县为加强水能资源管理,专门设立了旬阳县小水电管理工作站,是全省设立水电专管机构为数不多的几个县之一,对规范水能资源开发及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水能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问题

近年来,通过完善规划、加强水能资源管理及加强机构建设等工作,使全县水能资源开发与管理基本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3.1 缺乏水能资源管理方面的法规

截止目前,该县尚未出台有关规范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水电站开发利用监管难度很大。开发权的有偿转让操作,拍卖价格如何确定,拍卖收入如何使用,当地群众的正当权益在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如何保护等,都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依据。

3.2 水能资源开发管理不够到位,缺乏对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违规行为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处罚手段

由于与行业管理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尚不完备,加之目前本县水电大多数由民营资本开发,行业管理缺乏必要的法律政策支撑和处罚手段,难以对违规行为采取有效的规范措施。

3.3 水能资源未实行有偿出让和使用制度

前些年,为了招商引资,大部分水能资源多以无偿的方式交给了开发商,存在使用年限不明确,个别项目存在长期占而不开等问题。一方面是开发商无偿占有国家资源,另一方面却是群众、政府承担移民、环境影响等带来的社会成本,当地群众无法从水能开发中获益。

3.4 水能开发管理单位运转困难

旬阳县小水电管理站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由于收入没有保障,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影响水能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由于缺乏前期资金,本应由政府部门开展的规划工作,如旬河规划、规划环评,却均由开发商投资进行,加重了企业负担。

3.5 较大规模的梯级电站之间缺乏统筹调度

近年来,旬河、坝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程度迅速提高,水库电站也不断增多,执行防汛联合调度方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流域行洪安全。但各电站属于不同的业主单位,各梯级电站之间在防汛、调度、发电等方面统筹协调不够。有的水电站独善其身,为了多发电不及时泄洪,实在不行了才泄洪,给下游水电站造成了很大的防洪压力。

3.6 库区移民安置任务繁重,水能开发难度加大

旬河及坝河水电开发以坝后式为主,水电站水库多为中型及以上,淹没范围大。以大岭电站为例,库区淹没范围内需安置总人口393人,淹没房屋15245.72m2,以及电力、通讯、交通等专项设施,淹没耕地102.13亩、林地151.55亩、荒山(坡)地552.12亩。移民及淹没补偿总投资达2900多万元,占到了总投资的21%。且旬阳县人多耕地少,沿河居住的群众较多,土地及居住条件较好,移民安置大多采取后靠安置,移民从河谷搬到了山上,交通等生活条件不如从前,移民有抵触情绪,移民安置及政策处理十分困难。

4 加强水能资源开发管理的几点建议

新时期,水能资源开发出现了很多新问题,需要从制度、体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4.1 尽快制定水能资源管理方面的地方性规范文件

对以往制定的各类有关水能开发的政策文件及优惠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修订完善,以地方人大或政府的名义出台较为全面规范的政策文件,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水电开发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4.2 积极推行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借鉴水能资源有偿使用转让工作开展较好地区的成熟经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水能资源开发权拍卖、转让办法,杜绝抢占、强占水电开发权的现象。

4.3 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全过程的管理

从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到单个电源点的设计审查把关以及建设、运行、安全分类年检等实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水电开发市场的规范有序,从根源上避免生态基流无法保证等社会矛盾的产生。

4.4 强化小水电管理单位职能,提高经费保障水平

对水能资源管理单位应实行财政全额预算,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安排专项经费,以保证水能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编制等基础性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投入的电气化县等项目资金,对于动辄投资数千万元甚至过亿元的水电站来说,是锦上添花,也是杯水车薪,但如果将其用于水能资源管理等基础工作,则是雪中送炭,对于水能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具有重要意义。

4.5 强化梯级电站在建设、防汛、联合调度等方面的协调工作

梯级水电站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应统筹考虑,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运行中应加强防洪、生态流量下泄的联合调度,共同维护河流生态及保障防洪安全。统筹兼顾流域梯级上下游,统筹兼顾水量、水头,科学利用水能资源,提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防洪联合调度系统和运行制度,加快防洪、发电联合调度信息平台系统建设,全面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确保流域安全度汛,并提高发电效益。

4.6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做好移民安置、淹没补偿及环境保护工作,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积极探索库区移民以土地入股、发展水库旅游、安排有条件的移民到电站就业等方式,建立库区移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对中型以上水库移民,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大中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范畴,对小型水库移民,积极争取陕西省库区移民扶持项目。同时引导电站投资者,力所能及的反哺库区移民,改善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努力建设生态友好型的绿色大坝、花园式电站。水电站枢纽、厂房等建筑外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尽量减少破坏自然景观和损害自然美学价值。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水电站,旅游开发应与水电建设同时规划,统筹考虑,工程设计及建设应充分考虑旅游景观需要。

[1]陕西省水能资源调查评价报告2008.

[2]旬阳县“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报告 2006.

猜你喜欢

旬阳县水能水电
第三章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
第三章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水能
第三章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水能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水电的“百万单机时代”
水能生火
长江水电之歌
缠访者入县志
陕西省旬阳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及预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