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前馈控制预防产后乳房胀痛的研究

2010-06-22余桂珍李炳娣

护理研究 2010年4期
关键词:母乳喂养乳房产后

余桂珍,彭 政,李炳娣

应用前馈控制预防产后乳房胀痛的研究

余桂珍,彭 政,李炳娣

前馈控制是指在管理工作开始以前对管理工作所产生的后果进行预测,并采取预防措施,使可出现的偏差在事前预防,是一种能有效降低损失而带有预防性的控制方式[1]。产后乳房胀痛是产褥期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产后3 d~5 d,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有硬块、胀痛、怕触摸,甚至出现全身不适、体温升高,引起产妇及家属高度紧张、忧虑,从而影响新生儿的正常母乳喂养,会给产妇及家属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为了减少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增加产妇的舒适度,提高母乳喂养率,2008年3月—2009年3月我院将前馈控制理论与方法应用到产后产妇预防乳房胀痛中,取得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2008年3月—2009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孕足月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 183例。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征得产妇及家属同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条件:①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②无并发症;③无乳腺炎及其他乳房疾患;④有判断能力及语言交流正常;⑤新生儿具有吸吮能力。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应用前馈控制方法。前馈控制方法如下。

1.2.1.1 成立产后乳房胀痛前馈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小组成员根据乳房胀痛发生的原因,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制订预防产后乳房胀痛前馈控制表,确定自产妇入院至出院应采取的预防乳房胀痛的护理措施,并将其细化到每个班次及每个人,确保每项护理措施能得到落实。

1.2.1.2 对科室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 培训方法: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有关预防乳房胀痛的相关理论及操作的培训,培训后进行考试,并将考试成绩记录到个人技术档案。

培训内容:如何评估母乳喂养;乳汁的产生与分泌;如何评估乳房,乳房检查的技巧;产妇母乳喂养信心的树立与支持策略;产前、产时及产后不同阶段预防乳房胀痛的重点、难点与应对措施;排空乳房的重要性及技巧;疼痛、乳房硬度及乳房充盈度的评估方法;产前、产时及产后预防乳房肿痛的具体方法及实施步骤;如何协调母乳喂养中出现的产妇、家属及婴儿出现的问题;乳房胀痛的应对方法等。

培训方式:为了提高培训的效果,在整个培训过程均采用多媒体授课、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培训,突出重点与难点,在培训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等方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发了护理人员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对每次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及时改进培训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培训效果。

1.2.1.3 实施三级监控 在实施预防产后乳房胀痛的过程中实施三级监控,即责任护士、责任组长及护士长三级监控,责任护士根据“预防产后乳房胀痛护理记录单”的要求3 h~4 h评估1次,根据评估情况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组长则每天对预防产妇乳房胀痛的情况至少评估及监控1次,并根据评估情况指导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护理;护士长有重点每日进行评估与监控,及时指导或纠偏。

1.2.2 观察指标

1.2.2.1 乳房胀痛程度分级 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2],由病人在10分制的尺上根据疼痛自评,0级为无痛,1级~3级为轻度疼痛,4级~6级为中度疼痛,7级~10级为重度疼痛。

1.2.2.2 乳房肿胀的硬度分度 乳房肿胀硬度分为3度:Ⅰ度触之如嘴唇,为正常或轻度肿胀;Ⅱ度触之如鼻尖,为中度肿胀;Ⅲ度触之如额头,为重度肿胀[3]。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产后1 d~4 d乳房硬度比较(见表1)

2.2 产后1 d~4 d乳房胀痛程度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产后1 d~4 d乳房硬度比较例

表2 两组产妇产后1 d~4 d乳房胀痛程度比较(±s) 级

表2 两组产妇产后1 d~4 d乳房胀痛程度比较(±s) 级

组别 例数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实验组 591 0.130±0.015 0.667±0.057 2.340±0.860 0.567±0.045对照组 592 0.140±0.017 1.972±1.032 2.820±0.920 2.633±1.221 t值 -1.760 -5.050 -3.754 -6.760 P >0.05 <0.01 <0.01 <0.01

3 讨论

3.1 前馈控制能有效地预防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 乳房胀痛是指乳房过度充盈,乳房内血液、体液和乳汁积聚形成[4]。在实施前馈控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造成产后乳房胀痛常见原因:一是产妇及家属缺乏足够的母乳喂养信心;二是产妇缺乏母乳喂养知识,不能做到及时、频繁与有效的哺乳;三是产妇未能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喂养姿势不对;四是产后最初几天由于乳汁分泌少,未能及时让婴儿吸吮或由于产妇疲倦,彻夜未进行哺乳或挤奶;五是部分产妇扁平乳头及凹陷乳头未能得到及时纠正;六是母婴分离未能定期挤奶排空乳房;七是产后最初几天营养增加过度,而婴儿在最初几天吃的相对较少,导致乳汁淤积在乳房。针对以上发生产后乳房胀痛的原因,应用前馈控制的方法,制订了预防措施,将预防产后乳房胀痛的实施计划分成了几个阶段,既产前、产时及产后甚至细化到产后每一天及每个时间段,并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制订了每个阶段的评估、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的具体内容,并将具体实施措施分解到每个班次及责任人,确保预防产后乳房胀痛的各项护理措施落到实处。在实施过程中特别关注了几个环节,一是严格交接班制度,根据产后乳房胀痛最常发生在产后3 d~5 d的规律,把产后乳房胀痛情况作为交接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责任到人;二是产后最初几天做好产妇的饮食指导,告知产妇及家属勿过多补充营养;三是强调对产妇实施母乳喂养技巧的指导,帮助及支持产妇建立母乳喂养信心,并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与方法,并让婴儿频繁吸吮,并要求详细记录;四是对扁平乳头及凹陷乳头制订了纠正指引;五是特别重视产后2 d内对产妇的指导与协助。通过实施前馈控制,有效地控制了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产后乳房硬度还是产后乳房疼痛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实施前馈质量控制能有效地降低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

3.2 进行专业培训是预防产后乳房胀痛的保障 临床实践证明,质量是靠有素质的人做出来的,而有素质的人是靠训练出来的。因此,在实施前馈控制在预防产后乳房胀痛过程中,对产科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培训教材选用郑修霞主编的《妇产科护理学》、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主编的《母乳喂养咨询培训教材》、有关乳房硬度的分度标准及疼痛分级标准的等书籍。规定了培训课程、培训目标,每个护理人员完成培训课程后由考核小组对其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要重新进行培训,所有的考核成绩记录到个人档案。通过规范化专业培训,护理人员基本能掌握培训内容,并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用培训的内容及技术对产妇实施预防乳房胀痛的护理。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还能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订相关预防产后乳房胀痛的工作指引、如交接班指引、乳房胀痛检查指引、挤奶指引、母乳喂养正确姿势指引、夜晚预防乳房胀痛指引、纠正乳头凹陷指引、帮助有困难母亲哺乳指引等。护理人员通过培训不仅能掌握预防乳房胀痛的知识及技能,还能将一些实施计划细化到可操作性、适应性及个体化,从而真正达到了预防乳房胀痛的预期效果。

3.3 三级质量控制、责任到人是预防产后乳房胀痛的关键 在实施本研究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将所有工作流程细化,将各项护理措施责任到每个人,并要求将乳房胀痛作为班班交接的内容之一,并且每个月统计乳房胀痛出现的例数,还将发生乳房胀痛产妇发生的时间及班次进行公布。通过实施有效措施,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护理人员均能把预防乳房胀痛的工作作为本部工作的职责,达到了较好的预防效果。据江安[5]报道,三级质量控制对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护理质量,使各项护理质控指标达标率明显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充分发挥三级护理质量控制的作用,将预防乳房胀痛的效果列入三级质量控制的内容之一,规定了三级质量控制的时间与内容及要求,强化各级护理人员在预防乳房胀痛的职责,做到层层把关,使得本研究达到了明显效果,观察组的乳房硬度及乳房胀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总之,通过应用前馈控制能有效地预防乳房胀痛,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信心及母乳喂养率。

[1]张玲玲,朱建英,叶文琴.前馈控制在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1):11-12.

[2]郁淑惠,何春琴,庄红仙.产后乳胀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1):5.

[3]赵俊,李树人,宋文阁,等.疼痛诊断与治疗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01.

[4]陈玲,袁静.产后乳房胀痛的早期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杂志,2008,12(4):370-371.

[5]江安.护理质量控制的体会[J].当代护士,2004(11):108.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feedforward control to prevent parturient from postpartum breast pain

Yu Guizhen,Peng Zheng,Li Bingdi
(Shilong Boai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Guangdong 523325 China)

[目的]探讨降低产后乳房肿痛的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在我院住院的孕足月经阴道分娩的1 183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91例,对照组592例。实验组应用前馈控制的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的专业培训,制订预防产后乳房胀痛实施计划,将具体措施细化到每个时间段及班次,并对实施过程进行三级监控及进行严格的交接班;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乳房胀痛程度、乳房硬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前馈质量控制的方法能有效地降低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前馈控制;产后;乳房胀痛;母乳喂养

R473.71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04.016

1009-6493(2010)2A-0319-02

余桂珍(1958—),女,江西省樟树人,主任,主任护师,本科,从事妇产科护理研究,工作单位:523325,广东省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彭政、李炳娣工作单位:523325,广东省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

2009-05-26;

2010-01-17)

(本文编辑 孙玉梅)

猜你喜欢

母乳喂养乳房产后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