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货列检作业手持机系统的运用探讨

2010-06-20熊明星上海铁路局杭州北车辆段

上海铁道增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手持机值班员工作量

熊明星 上海铁路局杭州北车辆段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先进装备、信息化手段不断在铁路上投入使用,势必激发现有的落后的列检作业方式的变革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宏伟蓝图、铁道部的总体部署和铁路“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必须把列车运行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作为中国铁路应用技术实现快速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规划和实施,强化规范列车行车安全的监控、检修和管理体系,建设具有我国铁路应用特点的货物列车运行安全防范系统。为充分发挥安全防范系统应有的安全防范作用,确保提速安全的持续稳定,必须优化重组列检的作业方式,全面提高货车检修手段,实现列检作业由静态向动态的逐步转变,全面实现人检和机检分工、结合,有效地提高列检的检修效率。根据铁道部《2009年车辆系统重点工作安排》文件关于加快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构建完整的货车信息网络体系的要求,必须加快5T信息和HMIS信息的有效整合,加强5T系统预报信息综合应用,充分发挥5T系统指导货车制造、检修的作用。手持机系统即是基于以上要求,在HMIS基础上研发的能实现列检作业信息的交互共享的系统,它充分利用列检手持机和列检作业生产指挥中心的数据交换功能,指导现场对预警进行重点检查确认和修理质量信息反馈,实现作业信息自动接收和传送,使列检检车员在有限的技检作业时间内,有重点地作业,促进“人机分工”,提高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发挥货车安全防范系统的作用。

1 手持机系统

1.1 系统组成

列检手持机系统由值班室集中控制设施、无线通讯设施(无线网络)、手持机、手持机系统应用软件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组成示意图

1.2 手持机系统应用软件

部署在列检值班室集控设施上,主要功能以嵌入式集成在HMIS运用子系统中,系统应用软件包括“上位机管理软件”、“手持机操控软件”和“共享数据接口”三部分功能模块,是列检作业手持机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组成部分。

1.2.1 上位机管理软件

上位机管理软件具有检车员的分组排班、预报信息、信息定向下发和反馈信息接受处理的功能。管理手持机及基站通讯状态,以图形化方式显示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报警。

1.2.2 手持机操控软件

通过手持机操控软件收集作业信息和故障待确认信息,为检车员提供信息显示和快速反馈的交互操作功能,并将信息转发至HMIS相关表单,生成作业记录。遵循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部署,操作界面简单,支持用按键完成所有功能操作。

1.2.3 共享数据接口

通过该接口实时收集AEI过车信息、HMIS作业计划分组信息、5T系统报警信息及网络扣车系统、运行质量跟踪系统的信息,提供给上位机程序进行处理。

1.3 值班室集中控制设施

由一台PC Server服务器构成,设置在列检作业场值班室机房内,需接入列检作业场局域网,用于部署“系统应用软件”,并为现场的手持机在线应用提供集中控制服务。采用机房电源系统供电,市电故障时可提供8h延时供电能力。服务器配置:CPU双核2.0以上,内存4G以上,硬盘300G以上;操作系统:Win 2003;数据库:Oracle。

1.4 无线通讯设施

无线通讯设施为列检作业手持机提供实时无线宽带信号网络覆盖,允许列检作业手持机接入,并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到网络控制中心。

1.5 手持机

配备给现场检车员,通过无线传输设施,实时访问“手持机操控软件”。实现与室内值班员、动态检车员的作业通讯,与上位机管理软件实现数据交互。

2 手持机运用分析

2.1 作业流程变化

表1应用手持机前后作业流程对比

通过表1可以看出,信息预报由值班员逐一广播变化为每位检车员通过手持机即可详细清楚地查阅各自的作业信息及预报5T信息,无需另外记录;故障反馈由每位检车员上报至值班员变为检车员直接在手持机上确认反馈;数据录入由值班员集中统一录入变为检车员与值班员共同录入。

2.2 作业效率比较

由于作业流程的变化,改变了检车员获取作业信息的方式,使检车员能在作业前通过手持机获知作业信息,作业过程中通过手持机实时动态地对预报的5T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作业后通过手持机及时录入数据,从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使检车员有更多的时间对车辆进行检查,也提高了作业质量。值班员由于不需要再逐一广播,数据也不再集中录入,从而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值班员的作业效率。

2.3 工作量变化

使用手持机系统后值班员和检车员在作业信息、5T信息预报及反馈、数据录入步骤上不用再重复记录,可以实时动态地反馈、录入,减少了大量的记录工作量,减轻了劳动强度,解放了劳动力。

2.4 工作量统计比较

(1)未使用手持机系统时工作量统计只能统计单一的数据,使用手持机系统后工作量统计可以以多种形式的方式进行统计显示。便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如图2所示)。

(2)未使用手持机系统时检车员工作量无法统计,使用手持机系统后每位检车员的工作量均可统计(如图3所示)。

图2

图3

(3)班组工作量统计更加详细,便于月度数据汇总(如图4所示)。

图4 班组工作量统计

3 实施预期效果

列检手持机系统通过将5T信息、AEI信息与HMIS信息、现场作业计划信息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了5T系统预报信息在运用车间作业场级的综合应用,利用信息化手段突出“人机结合”,改善了现场作业方式,提高了作业质量和货车安全防范能力,构建了全面的货车运用车间信息化应用平台,达到以下效果:

(1)通过检车员无线作业手持机程序的开发,建立起配套的闭环信息传递渠道,优化现场作业模式,提高检车员现场作业质量,提高检修效率,提升货车运行安全防范能力。

(2)减少相同信息数据的重复录入,减轻了值班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信息质量,逐步取代纸质台账,初步形成列检运用无纸化作业和管理。

(3)通过本系统与5T系统信息资源的结合,实现检车员现场作业的“人机互控”,通过对5T发现故障信息的确认和反馈,提高5T系统运用工作水平。

(4)实现班组人员考勤管理信息化,自动分组排班、制定技检作业计划,自动统计班组人员的工作量。

(5)通过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深化列检作业技术管理,进而提升运用车间的综合管理水平。

4 建议

结合铁道部对列检作业的最新要求和列检的作业特点,针对手持机系统在列检中的运用提出以下建议:

(1)硬件方面。继续增强手持系统的性能,加强手持机的稳定性、便携性、电池续航能力及在恶劣作业条件下的可靠性,使手持机发挥其功能,使列检检车员在作业过程中不因其发生故障而受到影响。

(2)软件方面。对界面、操作时的反应速度、数据录入时快速便捷录入、功能键的设置进行分析优化,使检车员在操作时更加方便,减少操作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3)继续进行系统整合。目前手持机系统只能读出5T各系统的数据进行检查、反馈,但不能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回写到5T各自的系统内,应通过继续整合从而实现各系统的无缝连接。

(4)使用管理方面。应有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故障维修,达到利用率最大化。在开展列检检车员的学习培训、岗位练兵活动中把手持机系统纳入,做好经验积累、传授,定期举办技术考试、比武,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5 结束语

手持机系统在应用初级阶段虽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装备性能的不断提高,在铁路各部门的长期不懈的努力下,必将成为“人机分工”新型列检作业模式中的重要工具。

猜你喜欢

手持机值班员工作量
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估算LiDAR内业工作量的方法研究
试析如何提高变电站值班员的倒闸操作规范性
基于WIA—PA的无线手持机设计
从拿手机 的姿势看你是怎样的人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北斗高精度手持机在航测外业中的应用
值班员的猴儿子
完善变电站值班员的倒闸操作规范性探讨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