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焦化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2010-06-13王红霞

山西建筑 2010年13期
关键词:源点稳定度焦化

王红霞

环境风险评价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对环境存在的潜在危险和有害因素,针对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本文以邯郸市某大型集团公司80万t/年干熄焦项目为例,评估焦化生产中可能突发性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并制定适宜采取的措施和应急预案[1]。

1 风险识别

1)风险事故识别。焦化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炼焦炉炉体的荒煤气泄露;煤气柜、管道在发生事故时容易引起爆炸、燃烧;洗苯塔、脱苯塔以及输送管道发生事故时容易引起苯泄漏;氨水贮槽、蒸氨塔发生事故时容易引起氨泄漏;脱硫塔发生事故时容易引起硫化氢泄漏[2]。

2)风险因子识别。荒煤气是易燃易爆又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其主要成分为粉尘、二氧化硫、硫化氢和苯并(a)芘等,其中以苯并(a)芘污染最为严重,对周围的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长期接触苯并(a)芘可能诱发皮肤癌、肺癌等疾病。

2 事故源强及污染分析

1)荒煤气。荒煤气放散事故有两种状态,即荒煤气未经燃烧直接放散和荒煤气经燃烧后放散。一般来说,停电事故出现的几率较大,造成的污染也较重。据统计停电事故发生的概率一般每10年不超过3次,事故持续时间每次不超过10min。在正常情况下,事故排放的荒煤气经点火后放散,燃烧后的荒煤气所含的主要污染物都转化成CO2,H2O,SO2等,污染物均排至大气。

2)苯、氨、硫化氢、煤气等污染物。针对可能出现的污染事故,估算可能性较大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事故状态下的苯、氨、硫化氢、煤气等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按10min进行计算。

3 事故风险评价

3.1 计算模式

事故状态下有毒有害气体的泄漏往往具有瞬间排放量大,作用于环境时间短的特点。焦化工程荒煤气放散事故风险分析中,事故时间每次不超过10min,因此采用烟团模式[3]。

3.2 预测结果与评价

1)洗苯塔、脱苯塔等塔体泄漏。

洗苯塔、脱苯塔、粗苯贮槽泄漏情况下,发生小风条件下、D稳定度条件下外排苯对周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见表1。

由表1预测结果可知,粗苯贮槽泄漏苯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大,影响距离达到下风向13820m,影响时间达123 min。

2)荒煤气直接放散。

荒煤气放散未经点燃时B稳定度影响范围最小,E稳定度影响范围最大;H2S在B,C,D,E四个稳定度下超标区域分别为距源点5800m,11300m,21200m,56100m以内区域;尘在B,C,D,E四个稳定度下超标区域分别为距源点1000m,1600m,2100m,2300m内;B(a)P在B,C,D,E四个稳定度下超标区域分别为距源点5500m,10600m,19100m,50800m内。

表1 苯泄漏最大落地浓度预测结果一览表

3)荒煤气点燃后放散。

在正常情况下,事故排放的荒煤气经点火后放散,燃烧后的污染物为SO2和尘。点燃放散荒煤气外排污染物SO2最大落地浓度在B,C,D,E四个稳定度下超标区域分别为距源点750m,1200m,1550m,2350m以内区域;尘在B,C,D,E四个稳定度下超标区域分别为距源点700m,1100m,1400m,2400m以内区域。

建设单位应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尽量减少荒煤气放散,在不得已情况下应对荒煤气点燃放散。

4)氨泄漏。

蒸氨塔泄漏氨、氨水贮槽泄漏氨,发生小风条件下、D稳定度条件下对周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为:氨泄漏对周围环境影响时间较短,影响距离较小。

3.3 事故对人体和环境损害发生率

本项目位于该市东北方向,虽然东北风发生事故风险概率小于其他季节,但事故一旦发生就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项目营运期,应当尽量杜绝事故的发生,严控事故排放,尽量减小事故排放源强和缩短排放时间,并加强事故应急处理和防范措施。

4 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4.1 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1)工程防范措施。a.采取双回路电源,减少停电事故;b.安装荒煤气自动放散点火装置,同时设手动点火装置;c.鼓风机和循环氨水泵做到一用一备一检查,发生事故时保证及时启动;d.管道、设备的制造、安装严格进行气密实验;e.煤气设施均考虑防静电接地装置;f.加强设备设施检查和维修,减少事故,提高应急能力。

2)管理防范措施。a.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管理。b.建立事故预防、监测、检验、报警系统,设置厂内医疗急救站;采取技术、工艺、设备、管理等综合预防措施。c.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减少生产系统的操作偏差,确保拟建项目的生产安全。

4.2 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1)风险事故处理措施。a.设立报警、通讯系统以及事故处置领导体系;b.制定有效处理事故的应急行动方案,并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能与有关部门有效配合;明确职责,并落实到单位和有关人员;制定控制和减少事故影响范围、程度以及补救行动的实施计划;c.对事故现场管理以及事故处置全过程的监督,应由富有事故处置经验的人员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承担;d.为提高事故处置队伍的协同救援水平和实战能力,检验救援体系的应急综合运作状态,提高其实战水平,应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2)风险事故应急计划。拟建项目必须在平时拟定事故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应急危害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即可以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对事故进行紧急处理。

5 结语

我们对焦化行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时,以风险因子识别、事故源强分析、风险预测评价、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为重点,旨在分析生产工艺过程中可能发生危险的环节及其影响范围和后果,增加了安全生产的重点部位和监督要点的论述,并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使之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有利于焦化项目建设全过程风险管理。

[1]胡二邦.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7.

[2]于昌欣.焦化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之我见[J].北方环境,2003(6):31-35.

[3]HJ/T 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S].

猜你喜欢

源点稳定度焦化
高稳晶振短期频率稳定度的仿真分析
一种O-A-A-O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绿豆军团”成长记
高炉喷吹焦化除尘灰生产实践
焦化HPF脱硫液提盐系统介绍
隐喻的语篇衔接模式
首届“丝路源点·青年学者研讨会”主题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多MOSFET并联均流的高稳定度恒流源研究
工艺参数对橡胶球铰径向刚度稳定度的影响
旱涝不稳定度的定量化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