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头低脚高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010-06-07杜曼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2期
关键词:手术床石位小腿

杜曼莉

随着医学的日益快速发展,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愈合瘢痕不明显、术后粘连少、切口疼痛轻、住院时间短、避免开腹等优点,成为妇科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为了预防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笔者应用改良头低脚高截石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 不孕症100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7.5岁,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手术时间 62min,按照患者住院号的单双号,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单号对照组50例,双号观察组50例 ,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奥林巴斯腹腔镜,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经统计学检测P>0.05,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用传统头低脚高截石位摆置,患者气管插管全麻后,将托腿板支托患者大腿,托腿板关节端置于腘窝处,双上肢外展位,腓总神经后股二头肌内侧缘向下斜行,绕过腓骨小头后过腘窝,此处基本没有皮下组织,上述体位很容易损伤腓总神经[1],双上肢外展,双肩用肩托固定,头低30 °。

1.2.2 观察组

用改良头低脚高截石位摆置,在气管插管全麻前,让患者积极参与。按改良头低脚高截石位摆放方法,先将腿架安装固定在手术床,患者的臀部以手术床下折部为准,应略超过手术床板的下沿,腿架托小腿,脚架以手术床水平45°,使小腿处于水平位或稍向上,低于心脏平面。托小腿时,要两人同时进行,将两侧小腿缓慢外展,抬高放于脚架上,软垫保护,两侧大腿稍外展。腘窝处垫软垫,绷带轻轻固定,以减少腘窝部的受压,防止腓总神经损伤,左上肢用约束带固定身体一侧,连接血压袖带,监测生命体征,右上肢外展,不超过90°放在托手架上,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避免损伤臂丛神经,(手术中主刀医师站在左侧,一助手站在右侧)同时肩部,垫软垫;头低15°~20°,询问患者并调整最舒适的位置,然后进行管插管全麻。

1.3 观察内容

观察两组患者体位的舒适度,重点观察患者;麻醉清醒后及术后住院期间,24、48、72h随访,有无下肢疼痛、肿胀、麻木、肩部疼痛等。

1.4 患者舒适度评定指标

以患者麻醉清醒后及术后,腰背部、腿部、肩部酸痛,及内收肌拉痛,作为评价的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

2 结 果

观察组,无1例出现下肢疼痛、麻木、肿胀,患者舒适度良好(表1)。

3 讨 论

手术体位是患者为适应医疗治疗的需要所采取一种强迫体位,而充分的术野暴露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体位摆放的总体要求:是患者舒适、安全无并发症,充分暴露术野,便于医师操作,固定牢固,不易移动,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2]。各种输液管道妥善固定,方便观察操作。改良头低脚高截石位,使小腿由下垂变为水平位或稍高位,改善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局部静脉内的压力,避免对ā窝的直接压迫,降低血管压力,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和小腿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让患者全程参与手术体位摆放,体现现代护理的人性化护理,尊重患者的权利与尊严,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舒适度。同时正确的体位摆放,有利于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摆放手术体位时,医务人员动作要轻柔、协调、细致,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注意负重点和支点是否正确,以减轻局部受压。手术结束后,应充分吸尽腹腔残留CO2气体后,再恢复平卧,可有效减小术后肩部疼痛的发生,术后常规用弹力袜,弹力绷带,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表1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比较表

[1] 夏燕平,张钢.膀胱截石位手术中观察手术体位意义[J].交通医学,2003,17(5):588.

[2] 李美清,社合英,马育璇等.手术患者截石位摆置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04,3(4):58.

猜你喜欢

手术床石位小腿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下肢水平位与单腿截石位对老年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MAQUET 1131型手术床维修故障3例
SM SMRAT P2000C 电动手术床故障分析与维护
特制交替充气式床垫预防颅脑术中压力性损伤的优势研究
石氏三色膏治疗小腿腓肠肌损伤60例
野战便携式可折叠急救手术床的研制*
我的朋友
优化阴道入路手术截石位安置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改良截石位再改良用于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