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刀松解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0-06-06李绍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小针刀病证

李绍军,徐 麒,李 军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四川巴中 636001)

笔者运用针刀松解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收到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64例,均为巴中市中医院针灸理疗科和骨科门诊患者,符合腰三横突综合征诊断标准,按分层随机方法随机分为两组。组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有突然弯腰扭伤,长期慢性劳损或腰部受凉史。②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③一侧或双侧慢性腰痛,晨起或弯腰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难,有时可向下肢放射至膝部。④第3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⑤X线摄片可示有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左右不对称。

纳入标准为符合诊断标准,知情同意,就诊前 1周未给予药物、针灸理疗等相关治疗。

排除标准为不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高度过敏体质或有糖皮质激素、利多卡因等药物禁忌症,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臭氧发生器采用德国赫尔曼高压臭氧治疗系统,医用纯氧为四川达州自立气体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小针刀为北京华夏针刀医疗器械厂生产的Ⅰ型针刀。

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用龙胆紫液于第 3腰椎横突对应压痛处定点,常规消毒铺巾,施术时刀口线与人体纵轴线平行,针刀体与腰背部皮面垂直刺入,当刀锋达横突骨面后,将针刀稍提起,调整针刀达横突尖端,在横突尖端的上、外、下骨端与软组织交界处行切开剥离。切开剥离完成后,再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待刀下有松动感时出针刀[2]。针刀术毕,将7号无菌注射长针刺入达横突尖端骨面后,观察组用 1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 35μg/mL的臭氧注射于横突尖部,注射量为 20mL。对照组给予神经阻滞液(2%利多卡因 5mL,曲安奈德 25mg,注射用水 2.5mL)5mL注射于横突尖部。施术完成后,创口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两组均治疗 1次,7天后评定疗效,统计学处理采用 χ2检验。

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腰痛消失,功能恢复。好转:腰痛减轻,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劳累后仍觉疼痛不适。未愈:腰痛无明显减轻,活动受限。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第 3腰椎位于腰椎生理前凸的顶点,为 5个腰椎的活动中心,是腰椎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时的枢纽。第 3腰椎横突在所有腰椎横突中最长,横突处有众多大小不等的肌肉附着,腰部活动时第3腰椎横突所承受的杠杆作用力最大,从而导致其附着于该处的肌肉、韧带、肌腱、筋膜等软组织损伤机会最多。软组织损伤后便会有出血、渗出、水肿等病理改变,从而刺激周围神经而引起局部肌肉、血管痉挛,病变组织缺血、缺氧,大量致痛介质释放,引起腰部疼痛。同时,由于机体组织在损伤后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在自我制动的情况下一部分病理产物被吸收,另一部分则产生粘连、挛缩、结疤等改变。肌肉、肌腱、筋膜等组织在粘连、挛缩、结疤后,其纤维的舒展功能则会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破坏上下椎体间生物力学的动态平衡,从而可出现腰椎失稳、腰曲变直、侧弯等,脊神经后外侧支受到刺激或压迫,故一些患者除腰痛外,还可沿大腿向下放射至膝平面以上,极少数病例疼痛可延及小腿外侧。

本病的治疗,目前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大类,由于需手术治疗者较少,因此非手术治疗乃是其首选方案。常用的非手术方法有口服药物、封闭疗法、推拿按摩、针灸、物理治疗、小针刀松解术等。中西药物和封闭疗法虽然起效较快但作用不持久,且副作用多。针灸、推拿按摩、物理治疗等常需按疗程治疗,耗费时间长且疗效不太理想。针刀疗法虽然比其它非手术方法疗效更加满意,但多数患者需作 2~3次方能治愈。

臭氧治疗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针刀松解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治疗作用与几个因素有关:一是通过针刀对横突处粘连、疤痕的松解,解除了上下椎体间生物力学的失衡,恢复了脊柱的生物力学动态平衡。二是针刀与毫针相比针身较粗,在腰三横突处施术相当于对阿是穴行粗针刺激,起到了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三是臭氧的局部注射起到了“化学针灸”[5]作用。臭氧对多种骨关节病、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因为臭氧能抑制病变部位前列腺素、缓激肽及致痛复合物的合成与释放而产生镇痛作用,还能刺激机体释放内啡肽等物质阻断有害信号向丘脑和皮质传递从而达到镇痛作用。另外,臭氧还可通过拮抗炎症反应中的免疫因子释放,扩张血管、改善静脉回流,以减轻局部的渗出、水肿及粘连,从而达到抗炎作用。并且,臭氧安全可靠的,在安全性方面,德国医学界曾组织了600余位专家对5579238例次医用臭氧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副作用率只为十万分之七,未有伤残、死亡报道[3]。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6.

[2]朱汉章.小针刀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92-196.

[3]Bocci Velio.OZONE-A New Medical Drug[M].Netherlands:Springer,2005,20-28,75-83,198-208.

猜你喜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小针刀病证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小针刀联合九步八分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filiform fire-needling plus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therapy for frozen shoulder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 Lower He-Sea points including Yanglingquan (GB 34) on nuclear factor-κB and interleukin-1β in guinea pig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Shu-acupuncture method in Nei Jing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for shoulder and arm pain
西藏自治区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共建西藏藏医学院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