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位胎膜早破孕妇临产后体位护理体会

2010-06-04潘敏零恒莉雪丽霜

护士进修杂志 2010年20期
关键词:坐骨头位胎头

潘敏 零恒莉 雪丽霜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产科病房,广西 南宁 530021)

头位胎膜早破孕妇临产后体位护理体会

潘敏 零恒莉 雪丽霜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产科病房,广西 南宁 530021)

胎膜早破 体位 护理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10%[1]。胎膜早破的体位护理,目前临床上大多采取保守方法,即绝对卧床休息,胎先露平坐骨棘后才予下床活动。笔者临床观察发现过于保守的护理措施致孕妇活动受限,且产程长,容易出现尿潴留,增加导尿操作。本文探讨头位胎膜早破孕妇胎先露在坐骨棘上一横指或二横指,下床活动的安全性及改变传统体位护理对产程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1~8月在我院住院的胎膜早破孕妇100例,排除早产、臀位、经产妇,结合头位评分法排除骨盆性难产,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中位数年龄均为29岁,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39);观察组孕周(38.68±1.15)周,对照组孕周(38.82±1.45)周,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5)。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孕妇经肛查或阴查胎先露达坐骨棘上二横指以下,不能上推胎头且排除脐带先露,即予以下床活动。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绝对卧床休息,只有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才予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分娩三个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例数、需要导尿例数、脐带脱垂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tata 10.0,用秩和检验、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中位数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产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的比较 (min)

2.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和需要导尿人数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需要导尿人数多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n)

2.3 两组均无新生儿窒息和脐带脱垂发生。

3 讨论

3.1 头位胎膜早破孕妇临产后改变传统体位护理能促进产程进展及减少导尿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按照传统方法,对照组孕妇卧床休息时间相对观察组长,导致一部分孕妇出现床上排尿困难,膀胱过度充盈,影响子宫收缩及胎头下降。观察组孕妇能在第一产程采取自由体位,减少仰卧位待产不利于胎头下降的因素。同时自由体位可以增加产妇的舒适度,并且促进有效子宫收缩。产妇取坐位或半卧位时,由于加大骨盆倾斜角,使胎头更适应骨盆入口平面,有利于胎头下降入盆。同时保持直立的姿势,可利用重力原理促进宫颈扩张,而步行时关节的轻微运动可促使胎儿在产道中转动,加快产程进展。产程中孕妇下床活动,能自行排尿 ,减少导尿操作,缩短产程。

3.2 头位胎膜早破孕妇临产后改变传统体位护理能有效促进自然分娩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X线检查表明,由仰卧位改为坐位时,可使坐骨棘间距平均增加0.76 cm,骨盆出口前后径增加1~2 cm,骨盆出口面积平均增加28%[2]269。坐位能减少骨盆的倾斜度,有利于胎头入盆和分娩机制顺利完成。本文对照组采取保守的体位护理,11例剖宫产指征均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可见孕妇体位受限时间长,胎头下降阻力增加,不利于胎头旋转。此外,早下床活动除可增加待产妇的舒适度外,也可分散对分娩疼痛的注意力,能配合医务人员为促进产程进展所实施的一些放松技巧,使情绪更稳定,减少心理紧张引起的宫缩乏力或肌肉痉挛引起的宫颈水肿,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

3.3 头位胎膜早破孕妇临产后下床活动的安全时期 脐带脱垂的发生与胎先露与骨盆是否衔接相关。胎位异常(臀位、横位)是脐带脱垂的主要高危因素[3]。胎膜早破的脐带脱垂发生率远较胎膜完整者高,主要是早产合并胎膜早破者脐带脱垂发生率增高明显,这主要与臀位有关[3]380。临床观察发现,部分孕妇即使胎先露在坐骨棘上一横指或棘上两横指,也不会有一阵一阵的羊水涌出,或羊水流量很少,不会随产妇的体位改变而涌出来。阴查或肛查不能上推胎头,说明胎先露部分已经固定。本观察组孕妇就是在对产妇的具体情况分析下而做出下床活动的决定,无脐带脱垂发生。按照传统方法,只要破水就要绝对卧床休息,只有胎先露平坐骨棘后才予下床活动,甚至有些产妇只出现一过性的阴道流液后也必须长时间抬高臀部卧床休息,最后才发现还有羊膜囊,不利于产程进展。因此对于头位胎膜早破孕妇是否可以下床活动,结合临床对每一位待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后分析,做出一个充分的评估很重要。要判断并排除是否合并相对头盆不称、羊水过多、脐带绕颈、是否为早产儿、低体重儿等脐带脱垂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体位护理,而不是因为担心脐带脱垂,就要求所有的孕妇都要抬高臀部或绝对卧床休息至胎先露平坐骨棘才下床活动。

综上所述,头位胎膜早破孕妇,经肛查或阴查胎先露达坐骨棘上二横指以下,不能上推胎头且排除脐带先露,予下床活动,能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减少导尿操作,未增加脐带脱垂的发生率。鉴于样本量少,需要今后继续加大观察样本量进行临床观察和研究。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1.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9,380.

[3]钱志大,杨小福,翁玥.脐带脱垂30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7):445.

Premature rupture of fetal membrane Posture Nursing

潘敏(1978-),女,广西武鸣,本科,护师,从事产房助产及产科护理工作

R473.71

B

1002-6975(2010)20-1881-02

2010-05-28)

猜你喜欢

坐骨头位胎头
常坐硬物当心坐骨结节囊肿“光临”
常坐硬物当心坐骨结节囊肿“光临”
谨防坐骨结节囊肿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用于头位难产的临床价值
臀大肌肌瓣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区褥疮
头位难产产妇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
胎头高直位的诊断与治疗
胎头位置异常临床分析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