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施肥对掐尖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

2010-06-04宋英博

大豆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根瘤盛花期叶绿素

宋英博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kg大豆籽实及其相应的茎、叶、荚壳等,需要吸收氮5.3~7.2kg、五氧化二磷1.0~1.8kg、氧化钾1.3~4.0kg[1,2]。大豆吸收的氮、磷、钾比稻、麦要多得多。大豆籽实含氮量是小麦的2倍多,是水稻的4倍多;含磷量比小麦多30%,比水稻多40%;含钾量是小麦的2倍多,是水稻的4倍多[3,4]。掐尖是一种大豆增产技术,本研究设6种不同施肥水平与掐尖处理的组合,研究不同施肥量对掐尖大豆植株根瘤、叶绿素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寻找一种较为合理的施肥量,使效果达到最佳。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合丰49(无限结荚习性、无分枝)、合丰50(亚有限结荚习性、无分枝)两个大豆品种,均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08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试验地进行,前茬作物大豆,共设6个处理:

(1)N-P2O5-K2O=18.8-75-66kg/hm2;

(2)N-P2O5-K2O=0-84.8-75kg/hm2;

(3)N-P2O5-K2O=7.5-90-62.3kg/hm2;

(4)N-P2O5-K2O=30-60-69.8kg/hm2;

(5)常规施肥(对照):尿素40kg/hm2、二铵150kg/hm2、氯化钾50kg/hm2;

(6)N-P2O5-K2O=52.5-105-75kg/hm2。

其中每个水平都在植株长出三片复叶时进行了掐尖处理,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试验小区面积15.6m2。土壤的养分含量为:碱解氮180.997mg/kg、有效磷105.05mg/kg、速效钾120.51mg/kg、有机质含量2.4%、pH5.79。

1.3 测定项目

试验选择在大豆的初花期(R1)、盛花期(R2),对合丰49、合丰50的根瘤数,根系鲜重,植株鲜重、干重、叶绿素等生理指标进行调查。在每个处理小区选大豆植株5株,使用SPAD-502叶绿素仪对大豆叶绿素进行测定,取回实验室观察根瘤数,测植株鲜重、干重及根系鲜重。利用Excel对每一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根瘤数的分析

在初花期(R1)、盛花期(R2)对两个大豆品种的根瘤数进行调查,将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如表1所示):不同施肥处理大豆根瘤数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在两个品种中,根瘤数从多到少的顺序略有不同。合丰49在不同时期根瘤数均表现为:3>2>4>5>1>6;而合丰50在初花期(R1)为:1>3>2>6>4>5,盛花期(R2)则为:1>3>2>5>4>6。不同施肥对大豆根瘤数产生了一定影响,施肥量过高根瘤数反而减少,变化趋势如图1、图2。

表1 不同时期不同施肥处理大豆根瘤数的多重比较

2.2 叶绿素含量分析

在盛花期利用SPAD-502对两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量,将测量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如表2所示):两个品种不同施肥处理叶绿素含量的差异不显著。变化趋势两个品种略有不同,合丰49叶绿素值表现为:1>2>4>5>3>6;合丰50则表现为:6>5>1>4>3>2。

表2 不同施肥处理大豆叶绿素含量方差分析

2.3 植株鲜重、干重,根系鲜重的分析

对初花期(R1)、盛花期(R2)两个大豆品种的植株鲜重、干重及根系鲜重进行调查,经方差分析差异均不显著。但三个生理指标的表现趋势一致,图3、图4显示的是植株鲜重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初花期两个品种植株鲜重、干重及根系鲜重均表现为:6>1>5>2>3>4;盛花期合丰49从大到小的顺序为:6>1>2>5>3>4,合丰50植株鲜重、干重及根系鲜重均表现为6>1>5>2>4>3。不同时期两个品种表现的趋势略有不同,但都表现为6(N-P2O5-K2O=52.5-105-75kg/hm2)处理的植株鲜重、干重,根系鲜重最大,其次为1(N-P2O5-K2O=18.8-75-66kg/hm2)处理。

图3 不同施肥处理合丰49植株鲜重的变化趋势

图4 不同施肥处理合丰50植株鲜重的变化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大豆施肥要考虑其需肥特点,大豆根部共生有根瘤固氮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提供本身所需2/3的氮素。因此,氮肥的施用量一般以大豆总需肥量的1/3计算,磷、钾对大豆具有良好的增产作用,所以要根据大豆的这种施肥特点,适时适量施肥[5-7]。

本试验通过将大豆不同施肥与掐尖技术相结合,研究大豆花期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大豆根瘤数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在两个品种中,根瘤数从多到少的顺序略有不同;叶绿素含量,植株鲜重、干重及根系鲜重在不同施肥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本试验没有设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我们认为虽然6(N-P2O5-K2O=52.5-105-75kg/hm2)处理施肥效果较好,但对于不同的地块此施肥量是固定的,而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不同作物所需的营养含量,在不同地块中补充相应的肥量及微量元素,有改善土壤、节省肥料的作用,对于提高大豆产量也许还有更明显的效果。本研究中大豆选在了第三片复叶展开时进行掐尖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对于某些大豆品种掐尖会产生倒伏现象,肥水过于充足也会产生此现象,所以,掐尖技术一定要慎用。关于大豆掐尖与施肥技术的结合,及掐尖时期和品种的选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孙广林,夏永胜,张中原,等.关于大豆配方施肥的研究与应用[J].土壤通报,2007,28(3):527-530.

[2]金耀青,张中原.配方施肥方法及其应用[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3:146-147.

[3]兰金,徐庆祥,徐欣,等.测土配方施肥初探[J].现代农业科,2008,17:180-182.

[4]陈新平,张福锁.通过“3414”试验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J].中国农技推广,2006,(4):28-30.

[5]倪丽,章建新,金加伟,等.氮肥施用对高产大豆根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27(2):36-39.

[6]曾宪坤.磷的农业化学(V)[J].磷肥与复肥,1999(5):55-59.

[7]白由路,杨俐苹.我国农业中的测土配方施肥[J].土壤肥料,2006,(2):3-7.

猜你喜欢

根瘤盛花期叶绿素
丽水市桂花盛花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研究
花海泛波春意浓
花海泛波春意浓
不同时间输液法输液对樱桃根癌病的防控效果研究
不同处理方法对樱桃根瘤病的防控效果
提取叶绿素
果树苗木根瘤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控技术
基于15N 示踪法的双根大豆系统氮素吸收和分配特性研究
桃树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叶绿素家族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