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伐竹翁”作为日本竹文化象征的考证

2010-05-30任敬军

世界竹藤通讯 2010年1期
关键词:竹类物语竹编

任敬军

(浙江林学院外语学院 浙江临安 311300)

《竹取物语》成书于公元9世纪上半叶至10世纪中叶,是日本最早的一部 “物语文学”作品,是日本第一部用假名写作的古代小说。《竹取物语》是物语小说的鼻祖,它开辟了新的文学主题及新的“物语文学”处女地。在《竹取物语》中,日本竹文化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

小说以日本竹文化为背景,鲜明体现了日本竹文化的内容与内涵。这种表现,主要通过小说主人公之一的伐竹翁表现出来。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悠久的竹文化、伐竹翁的社会背景、日本竹编工艺文化、伐竹翁竹子般的品质,论证了伐竹翁业已成为日本竹文化的象征。

1 悠久的日本竹文化

全世界约有竹类150属,1200余种。亚洲约占世界竹林总面积的70%。日本是亚洲竹文化圈的主要国家之一,是世界主要的竹类分布、种植、生产国[1],早在公元3世纪就广布竹林。《三国志•东夷传》有“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方可三百里,多竹木丛林…”[2]的记载。日本现有竹类13属237种[3]。

自古以来,日本就有着对竹(笹)的民族信仰。日本人惊奇于竹子的神奇、迅捷生长,秆直中通,视之为顽强、旺盛生命力的代表,并将其融入日本文化,作为大和文化的象征[4]。自古以来,日本人视竹为神圣之物、神灵寄居之所[5]。早在史前时期,竹就以重要的身份出现于日本神话中,并深深扎根于日本文化。据说,躲进天之岩的天照大神被天钿女命取叶引出来,即为神乐的开始。有着向人类传达神意的魔力,作为神的附体之物,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其神圣的地位延续至今[6]。

下面,通过《竹取物语》主人公之一的伐竹翁,探究日本竹文化的丰富内涵。

2 伐竹翁的社会背景考证

“从前有个伐竹翁,他常到山野里伐竹,拿来制成各种竹器。”[7]此处描写可知,当时已经出现了靠竹编谋生的人群。通过故事中的两方——伐竹翁及辉夜姬,贵族——可以勾勒出当时的社会背景。

绳纹•弥生时代(BC10000-AD300),日本就已经有了竹制品,如“縄文時代末期の藍胎漆器”、“弥生―古墳時代の笊”等。古坟奈良时代已经出现了手工竹编劳动者—隼人,这些拥有独特竹编工艺的隼人处于王朝统治的边沿和社会的底层,过着贫困的生活。隼人的工艺品被征收入宫可谓是日本竹文化的开端[8]。奈良时代(710-794),朝廷开拓边境,征服西南隼人,镇压九州南部隼人,置大隅国,加强该地区统治,并移去内地人,使隼人服属于天皇政府,强迫其向朝廷贡献方物[9]。如今在鹿儿岛坂元町,每年举行源于奈良时代的传统节日“隼人舞”,人们射竹箭,击竹太鼓,年轻女子双手持竹勺子优雅舞蹈[10]。

可以推断,《竹取物语》正是产生于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伐竹翁是日本古代竹编劳动者隼人的典型代表。小说是对劳动者的歌唱,对当时统治阶级的鞭挞。

3 伐竹翁—日本竹编工艺文化的象征

“从前有个伐竹翁,他常到山野里伐竹,拿来制成各种竹器。”伐竹翁以伐竹、编制竹工艺品为生,他是当时日本竹编工艺者隼人—日本竹文化的开创者[11]—的代表,同时也是传承至今的日本悠久竹编工艺文化的象征。

竹林“间伐”易于竹林成长,是竹林保全的有益行为;竹的生长速度快,周期短,是重要的经济用木,甚至被誉为“绿色黄金”。日本竹子的多种类与广面积分布为竹编工艺文化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日本的竹编不但起源早而且使用广泛。从考古发现的“縄文時代末期の胎漆器”、“弥生―古墳時代の笊”、古坟时代的“籠目土器”、1200年前的“竹の排水施設”,到珍藏至今的“法隆寺のタケ製厨子”、“正倉院の華籠”,以及“八世紀の竹箸”、第十四代仲哀天皇时期“竹の皮の草履”等,无不说明日本古代竹编工艺文化之发达。

20世纪50-70年代前,日本竹编工艺文化一直处于繁荣状态。经过统计,日本竹编工艺品种类多达562种,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如表1所示。

可见,日本竹编工艺文化产生早、应用广、作用大,有其独特、鲜明的特征,更因其实用性、普遍性、工艺性特征,在日本竹文化乃至日本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伐竹翁业已成为日本悠久竹编工艺文化的象征。

表1 日本竹编工艺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4 伐竹翁竹子般的品格

竹子的秆直、中通、不屈不挠等品性为日本人民所喜爱,并自喻之。日本竹文化反映了日本人民正直、善良、勤劳而坚强的民族特性,伐竹翁是其典型代表。

“伐竹翁自从发现了这孩子,每次去伐竹,都不断地发现竹筒里藏有黄金,于是伐竹翁就逐渐地变成了富翁。”“此后,伐竹翁每天依旧去伐竹,不断获得竹节里藏有的黄金,伐竹翁成了腰缠万贯的长者。”“伐竹翁为庆祝女儿取名……不分男女,都被邀请来参加。”伐竹翁收养了辉夜姬后,不断在竹中发现黄金而变富之后,他并没有因此停止艰苦的伐竹、竹编,而是“每天依旧去伐竹”,并成为大富翁,其院落之大可供“千人在陆地上,千人在屋顶上,再加上伐竹翁家的众多家丁,分别把守各个角落……”,富之程度可见一斑。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傲富或霸道,而是在庆祝宴会时,不分贫富贵贱全都邀请。在天上要来人带走其爱女时,伐竹翁毫不畏惧:“等月宫里的人前来迎接,我就用我的长指甲剜出他们的眼球,揪住他们的头发,让他们倒栽葱,然后扒下他们的裤子,让他们当众出丑。”伐竹翁竹子般正直之品质与无畏之勇气可见一斑。

5 伐竹翁已成为日本竹文化的象征

日本学者认为,竹是日本文化的象征,孕育了感性丰富的日本文化[12]。

《竹取物语》的优美故事历经千余载而不衰,犹如日本文学圣殿中的启明星,照耀着一代又一代学士文人的心扉。其文学价值与地位并非仅仅因为它是日本物语文学的鼻祖,更是因为它依托凝重沉厚的日本竹文化而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与丰富的表现力,使《竹取物语》这部千古竹之传奇拥有了永恒之魅力。

伐竹翁有名字,叫做赞岐造麻吕(ばさぬきの造),但是其名在文中仅出现5次,其他自始至终都以“伐竹翁”称呼。“伐竹翁”已经成为日本竹文化的象征,象征着日本人民爱竹、敬竹、崇拜竹,以及日本劳动人民具有的竹子般正直、高洁、不屈不挠的品质。

20世纪中期以来,日本提倡恢复传统文化,兴起竹文化,各种形式的竹类协会群起。影响较大的有:竹文化振兴协会,2006年已有会员7400余名[13];日本竹协会(日本竹笹の会),拥有日本最大、唯一竹类植物园——富士竹类植物园;世界竹研究所。曾经风光无限的日本竹文化在越来越多的“现代伐竹翁”者的努力下,正日益显现复苏昔日辉煌的曙光。

如上所述,《竹取物语》依托日本悠久的竹文化,以竹文化为背景,通过伐竹翁的社会背景、竹编工艺文化、伐竹翁的品质,展现了日本竹文化的内容及内涵,并藉此巩固、同时也提升了其本身的文学价值与地位。《竹取物语》的文化含义在于日本竹文化,小说主人公“伐竹翁”业成为日本竹文化的象征和典型代表。

1 方伟.竹子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6-7.

2 陈寿.三国志魏书东夷[M].湖南:岳麓书社,2005:574.

3 方伟.竹子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6.

4 川大作.境や人に優しい素材―竹―[J].竹,2008(105):3;桝本頼兼.竹―我が国『和の文化』の象徴―[J].竹,2000(73):2.

5 内村悦三.「竹」への招待[M].研成社,1994:163.

6 室井綽.竹[M].法政大学出版局,1973.转自http://www2u.biglobe.ne.jp/~gln/35/3501.htm.

7 文中的《竹取物语》译文内容全部引自唐月梅.《竹取物语图典》[M].上海三联书店,2005.

8 渡政俊.竹取物語の世界(一)成立の背景[J].竹, 2001(75):14.

9 吴廷璆.日本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70-72.

10 浜田甫.鹿児島県下の伝統行事に使われた竹製品[J].富士竹類植物園報告,1994(38):156.

11 青木尊重.日本産主要竹類の研究[M].葦書房,1987:176.

12 立石孝雄.竹の加工の工夫と用途の大に期待[J].竹, 2008(105): 4;桝本兼.竹我が国『和の文化』の象徴―[J].竹,2000(73):2.

13 千玄室.創立三十周年を迎えて[J].竹,2006(96):1.

猜你喜欢

竹类物语竹编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冬日物语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萌虫物语
星月物语系列
竹类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中国竹类研究成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