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小康社会的幸福指数构成探讨

2010-05-30严翅君

唯实 2010年5期
关键词:主观小康社会幸福感

严翅君

(江苏省行政学院 社会学教研部,江苏 南京 210004)

全面小康社会的幸福指数构成探讨

严翅君

(江苏省行政学院 社会学教研部,江苏 南京 210004)

幸福感是主客观统一前提下的主观感受。根据这一理论视角,考察全面小康社会提供的幸福前提和生成机制,全面小康社会幸福指数应由物质丰裕感、精神充实感、政治清明感、社会和谐感和生态舒适感5个维度15个方面构成。

全面小康;幸福指数;研究视角;幸福前提;生成机制;构成维度

中国在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中,不断克服经济功利过分冲动的局限性,“幸福快乐”正在变为国民的自觉追求,“国民幸福”正在上升为一种执政理念。相应的,“幸福指数”测量正在成为考量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但是,幸福如何测量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首先涉及到幸福指数的构成。研究的理论视角不同,对幸福指数构成会产生不同界定和得出非常不同的结论,从而导致大相径庭的测量结果。因此,科学地界定全面小康社会的幸福指数构成,对于准确地测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公众的幸福度至关重要。

一、需要整合的理论:有关幸福指数研究视角辨析

(一)关于界定幸福指数构成的几个理论视角

幸福指数是表征幸福的数字工具。这种数字工具由于构成要素的不同,情况大不一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三种理论视角。

主观性视角。主观性视角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社会学、心理学专家研究幸福指数的主流。他们认为幸福感是一种高度的或极其强烈的主观满意状态,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他们所界定的幸福指数构成包括:被视为生活质量指标的总体生活满意感、具体生活领域满意感,以及作为心理健康指标的情感反应,如正性情感、负性情感;认为主观幸福感指数构成包括力量感、自主意识、愉悦感、自信心等。与此相联系,运用实证的方法测量主观幸福感进入探索和实践的高峰。这一时期形成的测量工具尤其体现在一批量表上。如生活满足感量表(Neugarten,Havighurst&Tobin.1961)、情感量表(Bradbunm,1961)、PGC士气量表(Lawton, 1975)、整体情感与幸福指数量表(Campbell,et al.,1976)、生活服务量表(Andrews&Withey, 1976)、整体幸福状况表(Fazio,1977)、MUNSH—快乐感量表(Kozma&Stones,1980)、情感量表2(Kammann&Flett,1983)、PSYCHAP调查量表(Fordyce,1986)等。

中国学者邢占军强调:“幸福……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但他认为,幸福说到底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主观幸福感的十个维度:充裕感、公平感、安定感、自主感、宁静感、和融感、舒适感、愉悦感、充实感和现代感,并围绕这十个方面,形成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测量指标体系,作为测量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工具。[1]

客观性视角。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认识到国民幸福指数比国民生产总值更重要。进而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国民幸福指数,作为对增进人们幸福的客观条件的考量。这样,幸福指数走出了主观视角,走进了客观观察视角。最典型的就是不丹的国民幸福指数是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组成。美国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所称的“幸福指数”,英国所说的“国民发展指数”,日本所谓的“国民生活快乐指数”,都是衡量能给国民带来福祉的客观条件的,因而,都是从客观视角来说明幸福指数的构成。

中国学者蔺丰奇则认为,“GNH(国民幸福总值)所核算的是社会幸福总值,而幸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很难用一个像衡量产出水平那样的 GDP来对其加以度量,但是我们可以用一种传递和替代的办法,从社会健康、福利、文明和环保的角度定义幸福,通过设置一些相关的社会指标对幸福加以间接的计量”。蔺丰奇所界定的幸福指数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健康、社会福利、社会文明、生态环境五个方面。据此,蔺丰奇给出了这样的测算方法:GN H=生产总值指数×a%+社会健康指数×b%+社会福利指数×c%+社会文明指数× d%+生态环境指数×e%。其中a、b、c、d、e分别表示生产总值指数、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所占的权数,具体权重的大小取决于各政府所要实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2]

主客观结合视角。有研究者认为,人们的幸福感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来源于社会存在,与社会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测量人们幸福程度如何的幸福指数,其构成应该囊括引起人们幸福感的客观因素和人们对这些因素的主观感受两个方面。

“幸福江阴”课题组就是持的这种观点。他们将幸福指数分成主、客观两部分。客观部分,标示人的重大需求和生存发展不断走向完美的客观条件,也是幸福所具有的客观内容,即他们所说的“五个有”:以民生为本,个个都有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处处都有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天天都有好心情;以民强为重,人人都有好身体。主观方面,表现幸福所具有的高度快乐的心理体验,是幸福所具有的主观形式,即应对五个客观因素所表现的满意度,包括工作满意度、收入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心情愉快度、身体健康度。

(二)本文界定幸福指数构成的理论视角

本文研究认为,以上三种理论视角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一定偏颇。科学界定幸福指数构成,则需要对这三种视角进行辨析和合理整合。

其一,主观性视角强调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有些学者并不排斥“幸福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这种认识是正确的。但是,客观是变动不居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客观;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也有其时代的特征,并由特定的幸福生成机制所规定。但是,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主观幸福论者,还是当代中国的主观幸福论者,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的时代条件和生成机制的考察都是欠缺的。比如,邢占军的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构成确定,有两个重要依据,一是西方测量主观幸福的各种量表,二是对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的访谈,遵循的研究路线仍然是从主观到主观,缺乏对影响人们幸福感受的现实条件的具体分析和对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幸福生成机制的考察。事实上,笼统地强调“幸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不对影响人们幸福感的特定时代条件和生成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的方法路径和理论结论总是给人一种似乎可以适合一切时代的模糊感觉。

其二,客观性视角的一个基本的立足点:“幸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很难用一个像衡量产出水平那样的GDP指标来对其加以度量”,因此强调“用一种传递和替代的办法,从社会健康、福利、文明和环保的角度定义幸福,通过设置一些相关的社会指标对幸福加以间接的计量”。本文研究认为,幸福永远是主体本身的一种真切感受,客观条件是主体产生幸福感的前提,但不能代替主观的幸福感受。同时,从主客观的关系来说,客观作用于主观,主观对客观又有反作用。如果没有哺育幸福的客观条件,主观幸福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不知道主体的幸福感受究竟如何,也难以判断客观的条件是否真正能导致人们的幸福感产生。毋庸置疑,客观论的说明力是不够的。

其三,主客观结合视角注意了客观社会条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创造出一定的客观社会条件,才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幸福。这是正确的。但是这一研究视角的进一步的结论是:幸福指数构成既包括客观社会进步的方方面面,也包括人们对客观社会进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这两者测量后的综合加权计算,最后得到幸福总值。这样,与其说是考量幸福,不如说是考量整个社会的进步。毋庸置疑的是,人们的幸福感受只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方面,幸福指数只是社会进步指数中的核心指数。主客观结合视角的研究出现的偏颇在于它在幸福指数与社会进步指数间打了等号。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研究者经过整合,认为,幸福指数构成的界定:(1)坚持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2)幸福感受既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后天凭空产生的,而是客观社会条件作用的结果。不否认主体本身的生理、心理条件对幸福的感受有很大作用,但从普遍幸福的意义说,不同的客观社会条件,会导致整个社会人们的普遍幸福的不同感觉;(3)对客观社会条件的反映所形成的普遍幸福感,是通过某种机制实现的,这种机制反映客观社会条件如何作用于主体本身,主体对这种作用的反应,以及主体和客体的互动,最终产生主体的幸福感受。在此基础上,确定幸福指数的构成,才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靠性。

二、全面小康社会的幸福前提与幸福生成机制

(一)全面小康社会的幸福前提考察

根据本文研究幸福指数的理论视角,界定全面小康社会幸福指数构成,首先必须考察全面小康社会所提供的人们感受幸福的客观条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新三步走”的第一步。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从这里可以看到,全面小康社会所提供的幸福前提主要有:

经济前提。“伊斯特林悖论”指出: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的相关性不一致。但是,许多中西方学者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主观幸福感在一定限度(如人均 GDP5000美元)内与快乐增长还是正相关,超过一定限度以后,正相关性便显著减弱乃至快乐无增长、负增长。从中国目前情况看,大体仍处正相关阶段。经济发展仍然是国民幸福感生成的重要条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强调“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最根本的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群众普遍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政治前提。马斯洛关于“基于金钱的不同质需要的弱通约、不通约性”原理说明,当人们的收入上升到基本需要满足这一层次以上的层次时,金钱很难通约其他层次的满足,公平与尊重、交往与友谊乃至自我实现对于幸福感的产生变得更加重要。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有较大的发展,人民的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依法治国水平全面提高,法制规章进一步完备,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得到进一步体现;基层民主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程度明显提高,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更加健全”为幸福生成奠定了政治前提。

文化前提。全面小康社会强调“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强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提高公众的现代文化素质,增强人们自我实现的能力。这就为人们幸福感的生成提供了文化前提。

社会前提。社会和谐是影响人的幸福的关键因素。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致力于“社会更加和谐”,始终坚持“教育是民生之始,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管理是民生之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极大地、快速地、持续地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这就为人民的幸福安康提供了社会前提。

生态前提。全面小康社会强调建设生态文明,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节能减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子孙万代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这是惠及千秋万代的福祉。

(二)全面小康社会的幸福生成机制

在对幸福前提考察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分析使我们看到,中国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正在努力形成幸福生成的社会哺育机制、个体激发机制,以及社会与个体的互动机制,体现了幸福生成中的主客观统一。

社会哺育机制。“珍珠只能在贝壳里面形成,在外面是绝对不可能形成的。如果没有贝壳,就不可能有珍珠。只要贝壳健康,任何一个微小的萌动都可能变成珍珠。”[3]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社会形态所造就的环境条件是人们不幸的根源。而社会要成为哺育普遍幸福的“贝壳”,必须适应民众的普遍需要,一切以人为本。这就是幸福的社会哺育机制。全面小康建设力求从多个方面构建普遍幸福的社会哺育机制:一是坚持富民优先,夯实民生幸福之基础。二是促进充分就业,强固民生幸福之根本。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抓住民生幸福之关键。四是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民生幸福之家园。五是丰富精神生活,铸造民生幸福之灵魂。六是加快民主进程,开启民生幸福之动能。社会哺育幸福的“贝壳效应”十分明显。

个体激发机制。主体幸福感的生成需要社会的哺育,还需要个体的激发。个体激发机制是个体生成幸福感的动能。如何获得这种动能?心理学认为,关键在于使个体获得一种“心理所有权”意识。所谓心理所有权,是个体感觉正式所有权的目标是“他们的”的状态(即它是“我的”或“我们的”)。[4]正式所有权并不直接地或独立地对拥有所有权的个体产生态度、动机和行为上的影响,而是由正式所有权形成心理所有权,间接对个体的态度、动机和行为产生影响。个体只有感知到心理所有权的获得,才能对正式所有权的目标物产生认同感、责任心,导致心理的快乐和幸福。个体心理所有权获得的途径:一是社会组织通过宣传和组织学习,使个体认识并认同正式所有权;二是让个体真实地行使社会组织承诺的正式所有权,如果社会组织通过法律、政策赋予个体的正式所有权,个体无从行使,那么这种正式所有权只是海市蜃楼,个体的心理所有权无从产生;三是个体从内心感到,个人有能力把握机会运用好正式所有权。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大政方针明确了公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权利,并在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中使这些正式所有权得以实现。但是,公众能否对此有很高的满意度并产生幸福感受,必须建立他们的心理所有权意识,即个体从心理上认同小康社会建设中所赋予的正式所有权就是其获得的或正在获得的所有权,从而,产生为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小康目标的实现中切切实实地感到快乐和幸福。为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一方面,注重宣传,使人民群众懂得党和国家对公民权利的承诺,使社会个体认同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各项目标,认识社会赋予自身的正式权利;另一方面,强调推进民主化建设,让公众有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参与管理的权利,使他们在权利的行使中成长出真实的心理所有权;第三,加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健康心理的培养、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个体在成长中增强自信,强化心理所有权意识,有效提升幸福感。

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机制。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机制,是指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使社会顺应个体幸福的需求进行改造,从而不断增强个体幸福体验的机制。个体的幸福感是在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中产生的。客观世界按照人本的要求进行改变,会带来个体的普遍幸福;反之,就会带来个体的普遍不幸。同时,个体幸福感的程度高低,又是客观世界是否适应人的需要进行改变的重要尺度。

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按照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要求,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必然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普遍幸福。但是,必须认识的是,小康社会建设是一个过程。面对着阶段性问题、困难、矛盾,群众的真切感受是什么,群众是不是满意,能否感觉到幸福,这是衡量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具体政策、措施和做法是否正确有效的试金石。因此,必须从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中,把握小康实践的方向性、政策措施的合理性、具体做法的科学性;同时对偏离小康社会本质要求的政策措施和做法及时修正,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幸福感不断增强。这就体现了幸福生成的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机制。

三、全面小康社会中的幸福指数构成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幸福指数测量的实践探索,本文认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幸福指数构成,应充分体现在全面小康社会特定的幸福前提和幸福生成机制下人们的幸福内涵。它应该由以下5个维度15个方面构成:

(一)物质丰裕感

坚持发展经济和造福百姓相统一,把富民作为小康社会的最重要的目标,让人民从经济增长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切实感受到安康富足,才能从根本上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精神。所以,物质丰裕感是小康社会幸福指数内涵的基本要素。但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会使人感到生命的无意义和无价值。真正体现幸福的物质丰裕感,必然包括人们想获知“资源如何分配”、“如何谋生”以及“有没有这些钱”[5]1。因此,物质丰裕感包括:

对机遇的感知度。这是物质充裕感最重要的感觉,因为机遇是个体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满足自身利益需要的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遇常常是不平等的,这就造成了利益获取的不平等。因此,小康社会建设中,充分提供教育机遇、就业机遇、财产性收入的机遇,努力营造机遇平等的机制,显得特别重要。

对工作的满意度。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利益获得,是通过在就业过程中的工作、辛劳、创造实现的。毫无疑问,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就业,就难有充分的利益获得;没有满意的工作,就难有幸福的感觉。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千方百计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就是为了实现大多数人充分就业,“使人人都有好工作”,提高人们工作的满意度。

对收入、住房、消费和社会保障的满意度。收入、住房、消费和社会保障是物质丰裕的体现。但物质丰裕不一定带来幸福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尽管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但是,到20世纪50年代,已清楚地表明,它并不是一种衡量公民福祉的完善办法。”[5]76Morawetz等人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分配越不平等,个人自我评价的幸福就越低的假设。[6]因此,个体产生物质丰裕感,不仅是个人收入要增多,而且分配要公平。否则,即使收入年年涨,满足感仍然不足。住房的改善也与公平相联系。房价太高,区隔性①布迪厄在《区隔》一书中着重强调,由于有着相似收入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因此造成一个特定社会阶级间区隔的重要因素常常并不在于个体所占有的经济资本,而在于他所拥有的文化资本。(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出版)。这里所说的住房的区隔性,是指按照不同阶层分成高档住区、中档住区、低档住区,无论是是房屋的规格,文化的氛围,还是周边的环境,都出现明显的差异。太明显,也会使满足感打折扣。消费水平是一种生活质量的体现,人的幸福感与高品位的生活质量相关联。但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与收入有关,更与社会保障有关。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维护公平正义,推进共同富裕,才能使人民群众产生真切的物质丰裕感。

(二)精神充实感

精神充实感是小康社会幸福指数内涵的核心要素。生活质量研究学家强调无形的精神生活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认为精神“使生命(生活)变得更有价值,从而使包含着这种生命(生活)的世界成为更加美好的世界”[5]196。精神充实感包括:

对时代精神的认同感。不同时代具有各不相同的时代精神。建设小康社会,正处于中国从自然经济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时代,是中国融入全球化并走向信息化的时代,也是知识经济在中国初露端倪的时代。处于这样一个丰富多彩且具有挑战性的时代,创业、创新、创优已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精神。毫无疑问,认同这些精神,就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就能展示自我的价值,从而感到人生的幸福。

向善的人生价值观的认知感。康德认为:德性是“使人配享受幸福的一种价值”,它是“对在我们面前能显得是可欲求的因而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的至上条件,因而也是我们每逢追逐幸福时所当实现的至上条件,结果也就是至上的善”[7]。小康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团结互助的社会,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是小康社会倡导的社会主义伦理观,一种向善的道德取向。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个体越是热衷于对他人的帮助、关爱,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其道德情操越完善,精神充实感越强,越感到幸福。

文化活动的丰富程度。一种积极的精神气质的养成,不仅需要实践的磨砺,也需要通过文化活动来培养。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一个文化、娱乐、体育不断发展的社会,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将蓬勃兴起。人民群众作为小康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不仅要用实际行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更要在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的薰陶下,修炼自己的思想品位,提升自身的精神气质,使自己时时处于精神充实的状态。精神充实感是幸福的重要标志,也是幸福最重要的精神源泉。

(三)政治清明感

“政治资源”、“选举投票,协会和政党的成员资格,申诉能力”,都明确无疑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5]77民主自由的政治氛围,人民群众能够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使人们能够直接感受到自身主体地位的实现,从而产生一种政治清明感,即对清明的政治生活、政治环境满意的感觉。政治清明感包括:

民主权利实现的满足感。法律赋予人民群众有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权利。公众能够充分使用这些权利,就会有较高的政治生活的满足感,并认为这是一种福祉象征。反之,公众感觉政务不透明,诉求无渠道,监督形同虚设,参与管理沦为空谈,就会有政治生活中的巨大失落感或挫折感,就会不满、不安、焦虑,感到生活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是不幸福的。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坚定不移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才能不断强化公众民主权利实现的满足感。

对政府决策的满意感。对政府决策的满意感是百姓产生政治清明感的重要方面。在现代社会,政府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以及政府依法行政,是国家政治生活清明的重要反映,也是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政治清明的重要内容。政府决策遵循科学的方法、民主的方向、法治的路径,群众对政府决策的认同度就高,满意感就会比较强烈。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注重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通过建立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决策公开和决策问责“四大机制”,规范政府决策权力,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努力使人民群众感到满意。

对政府能力和效能的肯定评价。因此,对政府能力和绩效的肯定性评价,是百姓产生政治清明感的又一重要表现。小康社会建设中,政府能力越高,效能越好,百姓的肯定性评价比例越高。而百姓对政府的能力和效能的肯定性评价,表征着百姓对政府放心。对政府放心,心里踏实,满意感就会油然而生,并不断提高。

(四)社会和谐感

“和谐社会不仅能保证其成员获得幸福,而且有助于普遍增进社会成员的幸福,而不和谐的社会则是大多数成员不幸和痛苦的深渊。”[8]和谐社会是幸福的温床,当人们深切感受到社会是和谐的,就一定会感到特别地幸福安康。换句话说,社会和谐感本身就是幸福感的重要表达。社会和谐感包括:

人际关系的协和感。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在社会,必然形成各种各样的人际间关系。“霍布斯困境”揭示,人对人是“狼”,正是这种“狼”的关系,人和人之间争斗不息,痛苦不堪。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只有施以公正,才能求得人与人之间的协商、妥协、和谐,才能走出“霍布斯困境”,也才能有真正的幸福。人际关系协和感是幸福的重要感受。建设小康社会,正是在强调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的前提下,追求一种协调和均衡,追求社会各成员之间的和平共处、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的状态。

社会安定的放心感。社会安定,百姓放心。社会安定的放心感是社会和谐感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幸福感的重要方面。反之,一个社会处在动荡不安、混乱无序的状态,人民群众不可能安居乐业,也就不可能幸福安康。建设小康社会,强调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不断解决各种矛盾问题中促进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促进社会安定有序。

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满意感。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因此,社会和谐感又包含对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满意感。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只有以人民群众为主人和依靠对象进行社会管理,并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前提下做好社会服务,群众才会满意。只有不断创新服务体制、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整合服务资源、加强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群众才会赞成;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不同形式的社会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群众才会认同。

(五)生态舒适感

人总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生活与工作。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尤其关系到人们的幸福感的生成。“有了好环境才有好心情”。因此,生态舒适感是小康社会幸福指数内涵的又一关键要素。生态舒适感包括:

对自然环境的惬意感。人和自然应该是一体的、和谐的,只有达到高度的一体化和充分的和谐,人生活在自然中才有一种惬意感,这种惬意感是生态舒适感的最重要的方面,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幸福感觉。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提出“生态文明”,首先是保护环境,“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不惜高投入进行环境整治、花本钱进行清洁生产、花代价发展循环经济、重扶持构筑生态平台,努力做到“处处都有好环境,人人都有好心情”。

对食品药品安全的信赖感。“民以食为天”,药“人命关天”。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毫无疑问,对食品药品安全的信赖感是安康幸福的最基本感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尽一切努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机制,保证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实现人们的健康愿望,提升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信赖感。

对公共卫生的满意感。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仅是整个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公共卫生的满意感是幸福感的又一重要方面。在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尤其要强调全面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机制,加快队伍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硬件设施,更有力地防治各种重大疫情的发生,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增强群众对公共卫生的满意感。

[1]邢占军.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5-67.

[2]蔺丰奇.从 GDP到 GNH:经济发展价值坐标的转变[N].人文杂志,2006(6).

[3]周牧之.鼎——托起中国城市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122.

[4]Pierce J L,and Rubenfeld S A,Morgan S.Employee Ownership:A conceptual modelof process and effects[J].Academy ofManagementReview,1991, (16):121-144.

[5]森,努斯鲍姆.生活质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王继平,陈甬军.“幸福悖论”的研究与启示.光明日报(N),2007-4-24.

[7]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655.

[8]孙风.和谐社会与主观幸福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

责任编辑:黄 杰

book=10,ebook=192

D668

A

1004-1605(2010)05-0010-07

严翅君(1950-),女,江苏南通人,江苏省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

猜你喜欢

主观小康社会幸福感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后印象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奋进“十三五” 实现“小康梦”——小康社会在江苏大地的现实写照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