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酮干乳剂的稳定性研究

2010-05-26李苑新甘柯林

中成药 2010年4期
关键词:乳剂丹参酮溶解度

聂 阳, 李苑新, 刘 燕, 甘柯林

(1.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剂教研室,广东 肇庆 526020;2.广东药学院中药开发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06)

丹参酮(Tanshinone,TAN)是丹参药材的脂溶性成分,难溶于水,口服吸收差。乳剂作为一种药物传递系统,口服可以改善难溶性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作为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乳剂易发生分层、絮凝甚至破乳等物理不稳定现象,极大的限制了乳剂的生产和应用,国外学者将液态乳剂转变为干乳剂成为改善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丹参酮干乳剂由丹参酮原料制成的O/W型乳剂与支撑剂制备而成,试验表明,丹参酮干乳化后其溶解度提高53倍,120 min累计溶出74.16%[1]。难溶性药物制成干乳剂,可直接或经过处理后灌制胶囊或压片[2],为适应丹参酮干乳剂在制剂开发中应用,作者对其稳定性进行探讨。本文采用HPLC测定干乳剂中丹参酮IIA的含量,据质量检查项目考察TAN干乳剂的稳定性,通过初匀速法预测其有效期。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100 HPLC(美国安捷伦公司);LHS-100CL恒温恒湿箱、LHH-150GP药品强光稳定性试验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BP211D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丹参酮干乳剂(广东药学院中药开发研究所提供,批号:20070621);丹参酮原料(广州美晨药业有限公司提供);丹参酮ⅡA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66-200011);甲醇(美国费希尔公司,色谱纯);水(自制三重蒸馏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丹参酮干乳剂中丹参酮IIA的含量测定

2.1.1 色谱条件 Eclipse XDB-C18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80 ∶20),流速 1.0 mL/min,柱温 30℃,检测波长268 nm。

2.1.2 溶液的制备

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丹参酮IIA对照品适量,加甲醇配制成0.085 3 mg/mL的溶液,冰箱4℃保存,即得丹参酮IIA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 准确称取干乳剂0.1 g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超声处理15 min,静置冷却,以甲醇补足损失体积,离心(3 000 r/min)15 min。取上清液以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供试品溶液。

阴性对照品溶液 按处方工艺制备不含丹参酮的干乳剂,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处理,即得阴性对照品溶液。

2.1.3 专属性考察 分别取阴性对照品、丹参酮IIA对照品、供试品溶液置自动进样器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见图1。结果表明,阴性对照品在与对照品丹参酮IIA相同保留时间的位置上,无相应的色谱峰出现,说明干乳剂中其他成分不干扰丹参酮IIA的测定。

2.1.4 线性关系考察 以微量自动进样器吸取丹参酮IIA对照品溶液 1、3、5、7、10、15、2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以峰面积(Y)对进样量(X)进行回归,得回归方程:Y=4.67×104X-104.89,r=0.999 6。结果表明,丹参酮IIA对照品进样量在0.085 3 μg~1.70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1.5 精密度试验 吸取供试品溶液5 μL进样测定,重复进样6次,记录每次进样的峰面积。结果丹参酮IIA峰面积的RSD=2.72%,表明精密度良好。

2.1.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的丹参酮干乳剂6份,按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处理。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5 μL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结果丹参酮IIA峰面积的RSD=1.63%,表明重复性良好。

2.1.7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室温下放置0、4、8、12、16、24 h,分别吸取5 μL进样,记录峰面积。结果丹参酮IIA峰面积的RSD=1.37%,表明供试品溶液室温放置24 h稳定性良好。

2.1.8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丹参酮干乳剂供试品,每份0.1 g,精密称定,分别加入丹参酮IIA对照品溶液(C=0.853 mg/mL)1、5、10 mL,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处理并测定,结果测得丹参酮IIA的平均回收率=99.83%,RSD=2.79%(n=6)。

图1HPLC色谱图

2.2 稳定性考察 取丹参酮干乳剂进行稳定性试验,重点考察外观质量、复溶效果、丹参酮的溶解度,并对前两个考察指标进行评分。根据干乳剂的外观质量的干爽程度、分散性、渗油性,按5分制进行外观评分。取丹参酮干乳剂适量,加相当于原丹参酮乳剂10倍量的水,振摇使干乳剂复溶,根据干乳剂复溶的快慢、显微观察复溶乳剂乳滴的均匀度,按5分制进行复溶评分。在10 mL水中加入过量丹参酮干乳剂,25℃恒温水浴磁力搅拌48 h,3 000 r/min离心15 min,上清液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以无水乙醇稀释,268 nm波长测定,计算干乳剂中丹参酮的溶解度。

2.2.1 影响因素试验 高温试验:精密称取丹参酮干乳剂每份约2.0 g,置恒温恒湿箱中,设定为温度60℃,放置10 d,于第 0、1、3、5、10 天取样检测,同时准确称量样品实验前后的重量,结果见表1。样品为桔红色粉末,高温实验过程中,干乳剂的重量、外观、复溶、丹参酮溶解度较放置前未见明显变化,丹参酮IIA含量变化不明显。

高湿试验:精密称取丹参酮干乳剂每份约2.0 g,置恒温恒湿箱中,设定为温度25℃、相对湿度90%,放置10 d,于第0、1、3、5、10 天取样检测,同时准确称量样品实验前后的重量,结果见表2。样品各考察项目与放置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干乳剂保持干爽,计算吸湿率为0.79%,吸湿增重不明显。

强光照射试验:精密称取丹参酮干乳剂每份约2.0 g,置强光稳定实验箱中,设定为照度4500 lx,放置10 d,于第0、1、3、5、10天取样检测,同时记录样品的外观变化,结果见表3。强光照射下,样品桔红色逐渐变深,但保持干爽、未见渗油;丹参酮的溶解度略有变化,减小3.32%;丹参酮IIA含量下降12.47%。实验结果说明,光照对干乳剂的稳定性影响显著,应该避光贮存。

表1 高温试验结果

表2 高湿试验结果

表3 强光照射试验结果

2.2.2 有效期考察[3,4]采用初匀速法考察丹参酮干乳剂的有效期,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处理样品,分别置60℃、65℃、70℃、75℃、80℃、85℃、90℃恒温水浴中,各加热10、9、8、7、6、5、4 h,取出并迅速冷却,吸取溶液进 HPLC 测定。根据公式Vo=(100-Ci%)/ti求得初匀速,其中Co为药物初始浓度,Ci为ti时段加热后的药物浓度,ti为加热时间,结果见表4。

表4 有效期考察实验结果

以lgVo对1/T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lgVo=13.952-5 070.6×1/T,r=0.997 7,计算活化能 E= -2.303×1.987×(-5 070.6)=23.203 Kcal/mol,推算室温(25℃)贮存期t0.9≈2年。

2.2.3 留样观察 精密称取丹参酮干乳剂每份约2.0 g,以棕色玻璃瓶密封,室温放置1年,每隔3个月取样检测。同时以丹参酮原料作对照,同法操作,考察丹参酮溶解度和丹参酮IIA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5。

表5留样观察结果

3 讨论

3.1 丹参酮IIA是丹参药材脂溶性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也是《中国药典》收载的丹参制剂中大多数品种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因此确定为丹参酮干乳剂含量控制的成分。

影响因素试验的3个试验结果,表明丹参酮干乳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稳定,在强光照射下不稳定。有研究认为:丹参酮IIA在空气及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化降解反应[5]。因此,丹参酮干乳剂需要避光密封贮存。

3.2 初匀速法热稳定性试验是不同于经典恒温法的一种热稳定性试验方法,与后者相比具有取样点少,在每个温度段只需测定一次含量,大大减轻分析工作量的优点。测定丹参酮干乳剂溶液在不同温度的7个时间点的样品,可求得有效期。本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预测的丹参酮干乳剂有效期约为2年。

3.3 丹参酮干乳剂留样观察1年后,颜色为桔红色,外观为干爽、无渗油的粉末,全部能够通过200目筛;加水后振摇约1 min得到复溶乳剂,显微镜观察到的乳剂乳滴大小均匀;水中丹参酮的溶解度为1.291 mg/mL;丹参酮IIA的含量为98.95%。

与试验初始的丹参酮干乳剂相比,外观质量、复溶效果和TAN溶解度无显著变化,丹参酮IIA的含量减少1.05%。说明以棕色玻璃瓶密封,室温条件下,丹参酮干乳剂的稳定性较好。

与丹参酮原料相比,干乳剂中丹参酮的溶解度提高55倍,丹参酮IIA降解的百分率明显小于原料的4.77%。说明将丹参酮制备成干乳剂,在有效期内,能够保持对丹参酮的增溶效果。干乳剂中丹参酮IIA降解的百分率比原料中丹参酮IIA降解百分率要小,是因为HPMC、乳糖、乳酸钙等辅料对丹参酮的包埋作用,从而减弱了丹参酮与光、空气、热等外界因素的作用。这个原理与储茂泉等[6]制备丹参酮的PVP固体分散物,PVP对丹参酮包埋使丹参酮降解速度降低一致。

丹参酮干乳剂的研制,提高了丹参酮的溶解度,并改善了丹参酮IIA的稳定性。在丹参酮干乳剂的有效期内,作者将继续观察,为丹参酮干乳剂的贮存与制剂开发提供依据。

[1]聂 阳,李苑新,刘 波,等.丹参酮干乳剂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的研究[J].中成药,2008,30(6):831-835.

[2]Hansen T,Holm P,Rohde M,et al.In vivo evaluation of tablets and capsules containing spray-dried o/w-emulsions for oral delivery of poorly soluble drugs[J].Int J Pharm,2005,293(1-2):203-211.

[3]杨 征,陈 雅,舒凌玲,等.初匀速法预测雾灵鼻通喷雾剂有效期[J].中国药业,2006,15(11):35.

[4]李枝端.介绍一种初匀速法热稳定性试验的估算方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5):318.

[5]卢文彪,曾元儿,钟镜金,等.丹参制剂中丹参酮IIA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考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7-9.

[6]储茂泉,古宏晨,刘国杰.丹参酮固体分散物的稳定性[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28(1):107-109.

猜你喜欢

乳剂丹参酮溶解度
原油破乳剂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南苏丹1区原油破乳剂和反相破乳剂筛选评价及应用
应用UPLC-MS/MS观测6种中药对尿酸盐体外溶解度的影响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KXDS破乳剂在车510原油处理站的开发与应用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例析溶解度试题的解法
溶解度曲线的理解与应用例析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