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源管理体系魅力何在

2010-05-26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谢伟

中国船检 2010年6期
关键词:能源管理证书管理体系

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 谢伟

能源管理体系魅力何在

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 谢伟

资源节约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仅是国家政策要求,也是组织实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减少排放、降低排污支出的实际需要。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至2020年,碳减排40%~45%。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能源管理入手,抓节能减排工作。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为提高能源管理水平,促进管理节能,国家制定并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鼓励各类组织采用,以指导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切实改进能源管理绩效。同时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使组织可以借助第三方力量,规范体系运作,更迅速更有效地改进能源管理工作。

GB/T 23331要求组织识别能源因素,建立能源管理基准和标杆,从产品和过程设计、能源选用、系统设施设备的匹配和使用、节能技术采用等多方面进行控制,实施监测,以确保节能管理绩效,实现能源管理目标指标。

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有相同的管理框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GB/T 23331适用于各行业致力于节能降耗的组织,尤其是高耗能组织。

建立并运行能源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全员节能意识,更好地挖掘节能潜力,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指标,争取国家各种优惠政策,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一般包括组建队伍、体系策划、编制体系文件、体系实施、监测评价、评审和改进六个阶段。

组建队伍:最高管理者应授权一名管理者代表,组建一个机构或工作小组进行体系建立工作。管理者代表应当是高管层的成员,他代表最高管理者去管理体系相关事务,无论他是否还有其它方面的工作,做为管理者代表,他要负责组织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及持续改进,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体系工作进展。体系工作机构或小组要安排足够的人力和时间,以保证工作可以有效完成。管理体系的职责在于管理层,最高管理者必须参与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最高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往往决定体系运行的成败。

体系策划:体系策划是体系建立的重要步骤,属于基础性工作。体系能否成功建立、实施并取得明显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策划工作的质量。

该阶段的工作包括制定能源方针,实施培训,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进行能源现状调查,运用能量平衡、能源审计等技术手段,识别能源因素,寻求节能机会,识别法规标准要求,建立能源基准和标杆,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等。

在进行能源现状调查、识别能源因素等工作时,要调动各部门车间、各岗位人员,全员参与,仅靠体系工作小组是无法有效完成的。

要在能源统计的基础上,合理选用识别方法,准确充分识别组织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所有用能过程中存在的能源因素。可以运用的技术方法包括专家评价、能耗计量、节能统计、工艺流程分析、过程分析、能量平衡分析、能源审计等方法。

组织要有计划、有层次地实施多种内容培训,包括体系标准、法律法规、能源技术方法等,全员分层培训,使员工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意识,是体系成功建立和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中,要注意吸收环境管理、清洁生产、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相关工作的成果,这些成果有些与能源管理体系是相容相关的,或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编制体系文件:能源管理体系是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体系文件是体系运行的依据,能够沟通意图,统一行动。应建立三层次的体系文件。管理手册是高级别文件,它列出体系管理的要点。建立程序文件以支持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列出完成一项工作的要点。建立运行准则、操作规程、作业文件、管理制度等第三层次文件以支持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规定完成一项工作的详细要求。体系文件既应满足认证标准的要求,又应从企业实际出发,适宜企业具体情况,讲求实效,不走形式。文件和记录不是越多越好,要在适用、够用、好用的前提下,尽量避免繁琐臃肿。

体系实施:组织要配置资源,确定人员能力并进行培训,对用能活动全过程,包括产品过程设计、能源采购、设备、生产过程等实施有效控制,并为潜在的紧急事故做好应急准备。体系实施的关键是沟通和培训。在实施阶段,所有执行程序的人都应做到:规定的做到了,做的要符合规定。为了有效实施,组织应提供为实现方针、目标和指标所需的能力和保障机制。

监测评价:组织要对体系运行进行日常和定期的监视测量,尤其是要对能源管理绩效进行测量评价。组织应确定实施监视的项目、内容、频次、方法,确定实施监测评价的人员,按规定要求进行监测评价。

评审和改进:组织应定期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对体系运行进行全面评审,寻求改进机会,促进体系的保持和不断完善。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过程

目前,国家已经批准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具备条件的组织可以向指定认证机构申请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在决定采用GB/T 23331标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时,组织即可与认证机构建立联系,共同开展体系研究,以保证能源管理体系正确高效地建立和运行。认证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申请和受理阶段:申请组织向认证机构提出书面认证申请,并提交申请资料。认证机构对认证申请进行评审,符合受理条件的,认证机构受理认证申请并与申请组织签定认证合同。提交认证申请的组织应具备法人资格或是其组成部分,适用时,组织应已取得相关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文件,已按GB/T 23331标准建立和实施了文件化的能源管理体系,并且正常运行6个月以上。

初次认证阶段:能源管理体系的初次审核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审核都在受审核方的现场进行。审核由认证机构委派的具备相应能力的审核组按照双方协商的审核方案实施。

初次审核将对受审核方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及体系运行的符合性、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遵守情况、受审核方能源管理的绩效等进行全面评价,做出是否批准认证注册的决定。

对于批准认证注册的组织,认证机构颁发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试点期间,认证证书有效期为2年。

保持认证阶段:经批准认证注册后,获证组织应保持运行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在证书有效期内,获证组织需定期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审核,以保持认证证书的有效性。监督审核需在获证组织现场进行。

再认证阶段:认证证书到期前3个月,获证组织可向认证机构提出再认证申请,经评审后签定再认证合同,现场审核后,经认证决定批准予以换发新证书。再认证的现场审核、不符合整改关闭及认证决定均需在认证证书到期日之前完成。

国家认监委已批准在10个高耗能行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未被批准作为试点认证机构的不能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活动,已被批准的认证机构只能颁发指定行业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因此试点期间,申请组织应根据所属行业,向已被国家认监委批准该行业试点的认证机构申请认证。

猜你喜欢

能源管理证书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强化“两能制度”建设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保障
收录证书
城市更新背景下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收录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