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事新规与产业升级

2010-05-26

中国船检 2010年6期
关键词:造船公约海事

博 陵

海事新规与产业升级

博 陵

近年来,国际海事标准、公约制定、修订、更新节奏不断加快,目标型新船建造标准(GBS)、共同结构规范(CSR)、涂层新标准(PSPC)、油船货油舱耐蚀钢标准、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以及压载水公约等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密集出台,汇聚成一股声势浩大的力量,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推动着船舶产业的升级。

产业升级,实际上是技术领先者推动下的又一轮产业格局调整,调整意味着洗牌,洗牌则意味着重新排定座次。而标准历来被视为产业竞争的最高境界。得标准者得天下,准确表达了标准在企业竞争、产业竞争甚至国家竞争中的地位。一项标准一旦升级为国际标准,倡导该项标准的企业或政府就占据了市场制高点,不符合该项标准的产品将被挡在市场之外。同时,高标准还意味着对本国市场更好的保护,尤其对那些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技术壁垒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

多年来,国际海事界对安全环保与经济发展不同理解的冲突一直主导着技术标准的走向。各国都在从自己的角度权衡航运、造船业给本国贸易、金融、重大装备业等带来的收益,与对国土安全和环境负面影响所产生的外部成本的大小。而不同立场各方对成本和收益的不同理解,则直接导致了标准采用上的分歧。针对共同结构规范的博弈就是很好的例子,日韩当初反对油船规范体现了对其既得利益的维护,而希腊船东对共同结构规范的反对则显示了其对船舶维护成本及新船价格增加的担忧。

透过不断翻新的海事标准、公约、规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减排这条主线。绿色之所以成为海事标准变革祭出的大旗,一是绿色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可以凭借其在绿色造船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继续主导产业格局调整的方向。正如CCS总裁李科浚所言,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政策调整,试图重建以环保为核心的制造业,策划用“绿色制造”替换“传统制造”,重振以往的制造大国和贸易大国地位,重获领先优势。日本极力在全球推行节能减排措施,欧洲则在“绿色领域”遥遥领先,美国也开始调整能源政策,将环保节能作为建立全球新秩序的重要基点。

那么,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能始终掌握海事标准变革的主导权和制高点呢?显然,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以及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使他们具备了预研判断、引导引领、驾驭利用趋势的能力,这是掌控标准话语权的关键所在。因此,确保我国船舶产业在国际竞争格局重塑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由航运大国、造船大国向航运强国、造船强国的转变,必须强化我国在海事标准领域的话语权,而强化话语权就必须有对安全和环保理念的深刻理解,对海事产业发展趋势的高瞻远瞩,对船舶技术的创新思维。现阶段,一方面应高度重视国际海事标准、公约、规范的研究,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占领技术制高点,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引领的角色转换。唯如此,航运强国、造船强国、海事强国的梦想才能照进现实。

猜你喜欢

造船公约海事
图书借阅公约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不惧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