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120例临床观察

2010-05-21章一强浙江临安市昌化人民医院儿科临安市311321

中国药房 2010年8期
关键词:红霉素阿奇支原体

章一强(浙江临安市昌化人民医院儿科,临安市 311321)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近年来,MP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1]。传统的MP治疗方法是采用静脉滴注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但该药疗程长,胃肠反应重,且易引起穿刺部位疼痛和静脉炎,从而影响该药的使用。2002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MP,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门诊共治疗240例MP患儿,均符合MP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38例,女性102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4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气喘,伴有胸闷、胸痛,肺部可闻干湿性音及发热,发热时间2~9 d。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儿入院前无肺外表现等严重并发症;无肝脏疾病,用药前肝功能均正常;治疗前1周均未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2 MP诊断标准[2]

小儿MP诊断标准参考《实用儿科学》(第7版):有发热,热型不定,热程1~3周,持续剧烈咳嗽,X线见肺部体征显著;白细胞大多正常或稍增高;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血清冷凝集试验≥1∶32;血清特异性MP-IgM抗体检测阳性、咽拭子分泌物MP-PCR检测阳性。

1.3 方法

2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相同的止咳、化痰、湿化气道、退热等常规对症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按照每天l0mg·kg-1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按照每天30mg·kg-1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给药直至患儿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肺部X线征象提示病灶基本完全吸收后,继续用药2~3 d,2组疗程均不超过14 d。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情况(临床疗效,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用药时注射部位疼痛、胃肠道反应、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1.4 疗效评价标准[3]

痊愈:治疗7 d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10~14 d肺部体征和胸部X线恢复正常;有效:治疗7 d后临床症状减轻,10~14 d肺部体征和胸部X线好转;无效:治疗7 d后临床症状仍存在,10~14 d肺部体征和胸部X线无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儿经阿奇霉素治疗后其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18,P<0.05)。由此可见,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总有效率高于红霉素,详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Tab 1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2 groups(n)

2.2 2组患儿的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低,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儿的退热、咳嗽消失、住院时间比较(d,)Tab 2 Comparison of defervescence time,cough disappearing time,hospital stay between 2 groups(d,)

表2 2组患儿的退热、咳嗽消失、住院时间比较(d,)Tab 2 Comparison of defervescence time,cough disappearing time,hospital stay between 2 groups(d,)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P退热时间3.1±0.71.7±0.5<0.05咳嗽消失时间13.4±3.458.1±2.01<0.05住院时间14.3±2.110.2±1.9<0.05

2.3 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Tab 3 Comparison of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2 groups of children(n)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无细胞壁的微生物,患儿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咳嗽,胸片提示单侧实变影,尤以右下肺为主,血象及C反应蛋白(CRP)正常或略增高。既往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MP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该类药物主要通过与细菌核糖体形成可逆性结合后阻止转运RNA的正常移位,从而阻断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抗菌机制[4]。以往首选红霉素,但该药副作用大,易产生注射部位疼痛、胃肠道反应及皮疹,甚至肝肾功能损害,患儿通常难以承受。而且,随着耐药性的不断上升,红霉素的临床效果也受到了影响。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与红霉素比较,阿奇霉素抗菌谱更广,化学结构更加稳定,抗菌力更强,血药浓度高,体内分布广,组织渗透力强,在组织和细胞内远远超过它的最小抑菌浓度,而且不良反应轻微,胃肠道反应轻,患儿能耐受而较好完成治疗。特别是阿奇霉素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在药物应用3 d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抑菌浓度,大大减小了药品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5]。本研究资料中,治疗组120例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MP,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红霉素(81.67%);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低,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0%。综上所述,阿奇霉素治疗小儿MP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疗程短。

[1]王慕逖主编.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4.

[2]马红秋,辛德莉.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5):622.

[3]赵顺英.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肺外并发症[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4):249.

[4]戴宪国,方洪兴,莫纯坚.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6例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2):42.

[5]王伟娟,魏海霞.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32例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5):569.

猜你喜欢

红霉素阿奇支原体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阿奇,出发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