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89-2010年我国甜菜夜蛾文献计量分析

2010-04-23魏娟陈浩涛崔璟辉周生海

长江蔬菜 2010年18期
关键词:词频甜菜夜蛾

魏娟,陈浩涛,崔璟辉,周生海

(1.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长沙,410125;2.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3.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989-2010年我国甜菜夜蛾文献计量分析

魏娟1,陈浩涛1,崔璟辉2,周生海3

(1.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长沙,410125;2.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3.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采用关键词词频分析法,利用维普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我国甜菜夜蛾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对关键词词频分析发现,我国甜菜夜蛾的研究热点依然是抗药性研究和杀虫剂的利用与筛选,而甜菜夜蛾的基因克隆、表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利用、不同药剂的复配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甜菜夜蛾;研究现状;发展趋势;词频分析

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异名 Laphygma exiguaHubner)又名贪夜蛾,菜褐夜蛾,玉米夜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之一。甜菜夜蛾源于南亚地区,常年发生于亚热带地区,并经常在温带地区大发生。甜菜夜蛾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除农作物外,还为害果树如葡萄、苹果、梨树以及药用植物(板蓝根)等,在农作物中,以豆类、花生、蔬菜、棉花、玉米等受害最重。甜菜夜蛾在1880年左右迁入美国的夏威夷,以后相继在美国各州发现,在此后不到50 a的时间内,逐步扩散到了从俄勒冈到佛罗里达的整个美国,并向南从墨西哥扩展到中美洲,进入加勒比海诸国。英国CAB(1972)描述了甜菜夜蛾的世界分布图。经过20多 a的扩散,广泛调查发现甜菜夜蛾的分布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已覆盖了欧洲、亚洲和北美的北纬57°以南广大地区和整个非洲、澳大利亚,但很少有在南美的分布报道。目前甜菜夜蛾的为害尤以在北纬20°~35°为重,但在各地主要为害的作物不尽相同。20世纪80年代以前,甜菜夜蛾在中国仅是一种偶发性害虫,很少造成为害,但自1986年以来,甜菜夜蛾在中国发生为害范围逐渐扩大,目前已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成灾频率高,为害日趋严重[1]。

本文采用词频分析法,利用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为检索源,对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并对所检索到的文章中记述的甜菜夜蛾的分布状况、研究地域分布情况、研究热点、发展脉络进行分析,旨在全面揭示我国甜菜夜蛾的研究历史、现状、研究热点,为科研人员对我国甜菜夜蛾研究状况的了解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途径

词频分析法是利用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方法。由于一篇文献的关键词或主题词是文章核心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因此,如果某一关键词或主题词在其所在领域的文献中反复出现,则可反映出该关键词或主题词所表征的研究主题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3]。

国内已有运用词频分析法对相关领域进行的研究,如对肿瘤学、中药学、水产养殖、草业科学、基因工程学等领域进行了分析[4~8]。

甜菜夜蛾有关文献是于2010年4月以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来源,以“甜菜夜蛾”为题目和关键词对1989-2010年1月中国农业科学领域的全部期刊进行检索分析,得到相关记录756篇,将检索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剔除重复数据及无关数据,经过统计,共收集到关于甜菜夜蛾的研究文献652篇。

2 结果与分析

2.1 1989-2010年我国甜菜夜蛾研究的发展历程

本次共得到1989-2010年1月间发表的甜菜夜蛾文献652篇,其中核心期刊有323篇,占到总篇数的49.5%;被EI收录的有6篇。其中文献的研究单位,大学占27.6%,科研院所占63.7%。1989-1999年86篇,其中核心期刊有41篇,EI收录1篇;2000-2010年有566篇,其中核心期刊281篇,EI收录5篇(图1)。

检索的结果显示,我国有关甜菜夜蛾研究的文章数量及质量在逐年上升,2000-2010年论文的数量为1989-1999年的6.59倍,2000-2010核心期刊及EI收录篇数分别是1989-1999年的6.85倍和5倍。

甜菜夜蛾文献年发表数量变化曲线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甜菜夜蛾文献量在1989-2010年呈波浪式上升。

从局部来看,在1997年以前,文献量呈缓慢起伏增长,这是由于人们对甜菜夜蛾的认识还在起步阶段,对甜菜夜蛾为害性的意识不高,人力物力资源不足,所以研究文献较少,主要研究甜菜夜蛾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生理生化、迁飞及测报等。1997-2000年,甜菜夜蛾的研究文献量增大,其增长速度较快,这是由于甜菜夜蛾在这一时期在黄淮、江淮流域地区暴发[9],国家加大治理力度,所以这个阶段研究的内容大部分是抗药性研究、药效试验、防治技术等。从2000年开始甜菜夜蛾研究论文数量急剧上升,2000-2006年,其文献量几乎呈直线上升,说明甜菜夜蛾获得更为深入的研究,这一阶段主要加强了甜菜夜蛾的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与利用,从普通的生态学领域上升到分子领域,研究内容更加深刻与具体,如对甜菜夜蛾羧酸酯酶基因cDNA、促前胸腺激素基因cDNA的克隆、表达等。究其原因,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也加大了,甜菜夜蛾的为害从黄淮、江淮逐步扩散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从而促进了甜菜夜蛾的深入研究,因此文献量剧增。从2006年至今,文献量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但相对于2000年之前还是呈现增长趋势,主要是由于前几年加大了对甜菜夜蛾的研究力度,对甜菜夜蛾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防治方法、抗药性等方面的研究也比较透彻了,现在更趋向于对甜菜夜蛾体内解毒酶基因等与抗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这些研究还是处于探索阶段,研究的过程相对较缓,因此论文量增长速度较慢,但总体趋势还是呈增长状态。从甜菜夜蛾文献增长趋势及发展前景来看,未来几年人们对甜菜夜蛾的研究会保持稳定状态,文献质量越来越高,其文献量也会稳定增长。

图1 我国甜菜夜蛾研究论文的发展

表1 作者单位的地域分布分析

图2 1989-2010年我国甜菜夜蛾研究论文的年发表变化

2.2 作者单位的地域分布

从表1可知,作者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和南部城市,如江苏、山东、湖北、河南、广东、福建、安徽、上海等省区,其中江苏最多,占19.48%,其次是山东、湖北、河南、广东、福建。这主要与甜菜夜蛾的生活习性有关,这些地区都属于温带湿润的气候环境,大部分是沿海城市,也属于蔬菜大省,种植业发达,这样的地理环境有利于甜菜夜蛾的生长与繁殖,甜菜夜蛾造成的为害也就更严重。江苏、山东、湖北、广东一直是各种蔬菜害虫研究比较活跃的地区,这与地方的经济水平、重视程度和科研基础有关,使得深入的研究可以顺利进行并得到大量的成果。从表1也基本可以看出甜菜夜蛾在我国主要的为害范围,为科研人员对甜菜夜蛾为害范围、迁飞空间、大发生预测等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数据。

表2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1999年关键词频次分析

表3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0-2010年关键词频次分析

2.3 1989-2010年我国甜菜夜蛾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分析

首先检索到甜菜夜蛾论文的关键词全部输入到Exce1表中,按照1989-1999年、2000-2010年2个时间段把论文的关键词分成2个部分。对每个部分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排序,使相同或相似的关键词都聚集在一起;然后对关键词进行规范,分类汇总,统计各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再按照频次的高低进行排列分析。

从表2,3可以看出,2000-2010年甜菜夜蛾研究的关键词总词频比1989-1999年极大幅度攀升,研究内容在不断的丰富与深入。根据关键词词频的绝对增减状况,将关键词分为4类:第1类词的词频逐年迅速增长,如甜菜夜蛾、杀虫剂、药效试验、抗药性等;第2类词各年度词频相对稳定或增幅不大,如研究进展、饲养方法、抽样技术等;第3类词的词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增反降,如米满、繁殖力等;第4类词是最典型的从无到有,例如无公害、性信息素、复配、原核表达、基因表达等。

关键词词频分析从成果数量的角度反映出我国甜菜夜蛾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第一,我国甜菜夜蛾持续不变的研究热点依然是抗药性研究和杀虫剂的利用与筛选,关于甜菜夜蛾的基因克隆、表达与寄主植物的协同进化、不同药剂的复配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无公害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第二,相比而言,对于甜菜夜蛾的迁飞、越冬能力、解剖学特征的研究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第三,总体来看,与室内人工饲养、室内种群的建立相关的关键词词频较低,增速很慢。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文献计量学与词频分析法分析了我国甜菜夜蛾的研究动向与趋势,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1989-2010年我国对甜菜夜蛾的研究呈现逐年增强的趋势;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②我国甜菜夜蛾的为害与研究区域主要在我国的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尤为严重。③关键词词频随时间呈现4种变化趋势:迅速增长、稳定或增幅不大、下降、新增。④我国甜菜夜蛾的研究热点依然是抗药性研究和杀虫剂的利用与筛选。⑤甜菜夜蛾的基因克隆、表达、与寄主植物的协同进化、不同药剂的复配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选择甜菜夜蛾作为关键词词频分析,展示我国甜菜夜蛾的研究热点与研究弱项,是希望能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为我国甜菜夜蛾研究的发展与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进行大量的数据检索和处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可能增加研究结论的可信度。但是,任何文献计量研究都不是绝对全面的,本项工作也存在不足,本文仅以维普数据库为检索源,研究代表性可能不够,加上有些关键词的写法不统一,人为聚类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倚。在之后的研究将扩大检索源,对关键词的汇总也将采用多人汇总后得出的结果,将在最大程度上加大科学性。

采用词频分析法对我国甜菜夜蛾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仅仅是第一步,后继工作将更加深入,笔者将对国际上甜菜夜蛾的研究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以便为我国进行甜菜夜蛾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1]张彬,刘怀,王进军,等.甜菜夜蛾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427-428.

[2]http://www.cqvip.com/xueke/402/

[3]王芳.我国2005-2006年物流学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J].经济论坛,2007(13):85-88.

[4]张菊,钟均行.1992-2001年7种肿瘤学期刊发表论文关键词分析[J].中国肿瘤,2002,11(12):728-730

[5]肖卫雯,王平南.2003年我国中药学研究动向回顾分析[J].中国药房,2005,16(6):475-477

[6]秦艳,那日苏,王育青,等.用词频分析法分析我国温带草原荒漠化研究动向[J].草业科学,2009,26(9):227-230.

[7]董民强,刘金立.我国主要海水养殖鱼类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11):64-66.

[8]郑敬业.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7):462-467.

[9]罗礼智,曹雅忠,江幸福.甜菜夜蛾发生危害特点及其趋势分析[J].植物保护,2000,26(3):37-39.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the Study ofSpodoptera exiguafrom 1989 to 2010 in China

WEI Juan1,CHEN Haotao1,CUI Jinghui2,ZHOU Shenghai3
(1.Institute of P1ant Protection,Hunan Academy of Agricu1tura1 Sciences,Changsha 410125;2.Co11ege of Bio-safety Sciences and Techno1ogy,Hunan Agricu1tura1 University,Changsha;3.Huaihua Hecheng District Agro-techno1ogy Extension Center)

By using frequency ana1ysis of key words,the deve1opment tendency and research status ofSpodoptera exiguain China on weipu's Chinese Techno1ogica11y Journa1 Database were ana1yzed.Studying on the resistance,using and screening of new insecticides sti11 was the research focus ofS.exiguain China,gene c1oning,expression,using of nuc1ear po1yhedrosis virus and mixing different insecticides gradua11y become the new research focus.

Spodoptera exigua;Research status;Deve1opment tendency;Ana1ysis of word frequency

10.3865/j.issn.1001-3547.2010.18.040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0803007)

魏娟(1982-),女,硕士,主要从事农业害虫防治方面的研究,E-mai1:yuanheng_sma11@163.com

2010-06-02

猜你喜欢

词频甜菜夜蛾
基于词频分析法的社区公园归属感营建要素研究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辣椒甜菜,各有所爱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新疆产区有机甜菜栽培技术探讨
专用肥与种植密度对甜菜的影响
词频,一部隐秘的历史
云存储中支持词频和用户喜好的密文模糊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