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甜菜夜蛾性引诱剂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2010-04-23周利琳司升云司越

长江蔬菜 2010年18期
关键词:引诱剂水区斜纹

周利琳,司升云,司越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430065)

甜菜夜蛾性引诱剂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周利琳,司升云,司越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430065)

研究了甜菜夜蛾性引诱剂田间不同使用方法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密度(0.72个/667 m2)的诱捕效果好于高密度(1.60个/667 m2)的诱捕效果;干式诱捕器的诱集瓶有水无水差异不大;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诱芯同时使用对各自的诱捕效果均有一定程度的干扰,成虫高发期差异显著,但在成虫虫口密度低的情况下差异不明显。

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性引诱剂;诱捕效果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是一种生态适应性很强的重要农业害虫,具有迁飞性、抗药性、多食性、暴食性、世代重叠性、为害隐蔽性等特点。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干旱加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设施农业的大量推广,造成甜菜夜蛾暴发成灾。但目前对该虫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过分依赖化学农药已严重威胁到农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以及生命安全。

随着昆虫化学生态学的发展,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害虫防治已在生产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2]。采用性信息素技术监测和防治甜菜夜蛾具有灵敏度高、专一性强、兼容性强、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这对有性生殖、利用化学药剂难以控制的害虫的防治具有深远的意义[3]。性诱剂对害虫种群的控制效果及其反映的种群消长动态的精确程度,除与不同品种间的性能差异有关外,还与田间虫口密度、诱捕器类型、设置方法(如密度、排列方式等)、气象因子、防治水平等因素有关[4~6]。本试验对田间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不同厂家生产的性引诱剂设置密度问题、干式诱捕器有水与否对诱捕效果的影响、与混发害虫性诱剂同时使用时相互间的干扰问题等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芦笋 (Asparagus officina1isL.),品种为泽西骑士,露地栽培。试验期间芦笋已进入地上部生长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诱芯及诱捕器为PVC毛细管缓释诱芯及干式通用型诱捕器,均为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试验在武汉市黄陂区三里镇湖北丰华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芦笋基地进行,该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均一,土质为中性壤土,排灌水方便,管理良好。该基地芦笋种植面积100 hm2,选取中部两地块作为试验区 (代号分别为C7、C8),面积分别为1.666 7 hm2,1.660 0 hm2。 芦笋采用深沟高畦栽培,株距0.3 m,行距1.4 m。各处理种植品种、栽培期、生长期、密度一致,中耕除草、水肥等均按常规管理。9月3日到10月10日(共37 d)进行性引诱剂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试验。

1.2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低密度区(有水区):在C7试验区进行,占该试验区面积的1/2。将甜菜夜蛾诱芯1枚放入诱捕器中,共安装9个,即按0.72个/667 m2安装。棋盘式布点,采用5点取样法进行调查,该5点诱集瓶中均装有肥皂水。

高密度区(有水区)和高密度区(无水区):在C7试验区进行,占该试验区面积的1/2。将甜菜夜蛾诱芯1枚放入诱捕器中,共安装20个,即按1.60个/667 m2安装。棋盘式布点,结合布点实际情况采用5点取样法进行调查,其中,诱集瓶中装有肥皂水的5点为高密度区(有水区);诱集瓶中不装肥皂水的5点为高密度区(无水区)。

甜菜夜蛾性诱单控区:在C8试验区进行,占该试验区面积的1/3。将甜菜夜蛾诱芯1枚放入诱捕器中,采用5点取样法进行布点安装并调查,共安装5个,即按0.60个/667 m2安装。

斜纹夜蛾性诱单控区:在C8试验区进行,占该试验区面积的1/3。将斜纹夜蛾诱芯1枚放入诱捕器中,安装及调查同甜菜夜蛾性诱单控区。

双控区:即甜菜夜蛾性诱和斜纹夜蛾性诱联合防控区。在C8试验区进行,占该试验区面积的1/3。将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诱芯各1枚分别放入各自诱捕器中,两诱捕器悬挂于同一竹竿上。安装及调查同甜菜夜蛾性诱单控区。

1.3 数据分析

试验期间各调查点每5~6 d调查一次,记录诱虫种类及其数量,比较不同条件下各处理的诱蛾量及最高诱捕量,采用新复极差法对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分析软件DPS v7.05版,数据不作任何转换)。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诱捕器对甜菜夜蛾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表1),低密度区(有水区)4个时间段累计平均诱蛾量均显著高于高密度区(有水区),其中6~16 d和17~26 d两个时间段差异极显著,前者平均诱蛾量分别是后者的4.54倍和6.97倍;37 d累计诱蛾结果也表明,低密度区(有水区)平均诱蛾量比高密度区(有水区)多343.84%。从单位面积诱蛾量结果来看,低密度区(有水区)是高密度区(有水区)的1.51~3.14倍,两者37 d累计单位面积诱蛾量差异显著。说明低密度(0.72个/667 m2)安装诱捕效果好于高密度安装(1.60个/667 m2)。

2.2 诱集瓶有水无水对甜菜夜蛾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

高密度区内设有水区和无水区两个处理。由表1可知,4个时间段中,除试验初期(1~5 d)外,有水区平均诱蛾量、单位面积诱蛾量均稍低于无水区,但各时间段两者差异均不明显。说明干式诱捕器的诱集瓶有水无水差异不大,即雄虫被诱捕至诱捕器后不易逃逸。

2.3 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诱芯同时使用对各自诱捕效果的影响

由于田间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常混合发生,为了明确一个安装点同时安装两种诱捕装置相互间是否会产生干扰,进行了此项试验,结果发现: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性诱剂单用效果优于两者同时使用,单控区平均诱蛾量均高于双控区。甜菜夜蛾性诱剂单用时,6~16 d、17~26 d平均诱蛾量与双控区相比差异极显著,27~37 d单控区与双控区差异显著,最高可达2.36倍;斜纹夜蛾性诱剂单用时,5个时间段平均诱蛾量较双控区增幅在20.45%~55.33%,但两者差异均不太显著(图1,2)。

试验期间第6~26天正值甜菜夜蛾成虫羽化高峰期,田间虫口密度较大,至37 d成虫种群数量仍高于试验初期 (1~5 d),6~26 d单控区与双控区平均诱蛾量差异极显著,后(27~37 d)随虫口数量的降低差异逐渐减小;而试验期间斜纹夜蛾成虫种群数量较低,且基本呈递减趋势,其单控区与双控区平均诱蛾量差异不明显。这说明在成虫高发期同时使用两种诱芯时,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诱捕效果相互间受干扰明显,但在成虫虫口密度较低的条件下则相互间受影响不明显。

表1 不同安装密度、诱集瓶有水无水对甜菜夜蛾诱捕效果的影响 头/器

图1 单控区与双控区甜菜夜蛾诱捕效果比较

图2 单控区与双控区斜纹夜蛾诱捕效果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根据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关于甜菜夜蛾性信息素使用的说明,防治甜菜夜蛾推荐用量为3~5 个/667 m2。 本试验结果表明,低密度(0.72个/667 m2)的诱捕效果好于高密度(1.60 个/667 m2),防治甜菜夜蛾推荐用量为0.5~1个/667 m2即可,既保证了防治效果,又节约了防治成本。

由于武汉地区8~10月高温干旱天气时间长,使得诱集瓶中水量蒸发较快,但菜田大面积采用性引诱剂进行防治过程中添加肥皂水费时费工。根据本试验结果,诱集瓶中有水无水对诱捕效果影响不大,说明雄虫被诱捕至诱捕器后不易逃逸(但雄虫在被引诱至诱捕器时未能及时找到诱集孔钻入会有逃逸现象),故实际生产防治中在外界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诱集瓶亦可不盛装肥皂水。

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在田间经常混合发生,生产防治中也将两者一并防治。但采用性引诱剂进行防治时,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诱芯同时使用对各自的诱捕效果均有一定程度的干扰,特别是在成虫高发期同时使用时差异显著,建议2种诱芯不在同一诱捕器中或同一诱捕点安装,分开、交叉布点安装效果更好。

甜菜夜蛾性引诱剂对甜菜夜蛾种群的控制作用与田间种群密度及所诱捕雄成虫占田间雄成虫比例有关,因此除对性引诱剂在田间的诱捕效果进行试验外,还须对其种群的防控效果进行深入评价。

[1]张岩,刘敬泽.昆虫的性信息素及其应用[J].生物学通报,2003,38(12):7-10.

[2]蔡双虎,程立生.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2,8(1):47-53.

[3]许国庆.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的应用及其激活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7.

[4]郑永利,董涛海,徐国军,等.昆虫性信息素监测斜纹夜蛾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4,16(S0):49-51.

[5]苏建伟,肖能文,戈峰.昆虫雌性信息素在害虫种群监测和大田诱捕中的应用与讨论[J].植物保护,2005,31(5):78-82.

[6]杜家纬.昆虫信息素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133-200.

Study on Field Applications of Sex Attractant on Male Moths ofSpodoptera exiguaHübner

ZHOU Li1in,SI Shengyun,SI Yue
(Wuhan Institute of Vegetab1e Science,Wuhan 430065)

Trapping effect with the different use of the sex attractant ofSpodoptera exiguain the fie1d was experimented.The resu1ts showed that the trapping effect of 1ow density insta11ation (0.72 units/acre)was better than high density insta11ation(1.60 units/acre).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at trap bott1e had water or not.Combining theS.exigua1ure andProdenia 1itura1ure had some extent interference to their trapping effects for each other,especia11y in the high incidence of adu1t popu1ation,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condition that adu1t popu1ation density was 1ow.

Spodoptera exigua;Prodenia 1itura;Sex attractant;Trapping effect

10.3865/j.issn.1001-3547.2010.18.011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3007)

周利琳(1980-),女,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害虫抗药性研究,电话:13437145630,E-mai1:ice_z11@yahoo.com.cn

司升云(1970-),男,通信作者,高级农艺师,学士,主要从事蔬菜害虫综合治理及新农药剂开发研究,电话:13237178121,E-mai1:sishengyun@126.com

2010-07-19

猜你喜欢

引诱剂水区斜纹
新衣软又暖
四种草地贪夜蛾测报型性引诱剂的诱捕效果对比
瓶瓶罐罐大世界之沙水区玩具
英国城市更新研究——以克莱德滨水区为例
F2型和APF-1持久型引诱剂对松墨天牛的林间诱捕效果比较
后申遗时代杭州段运河滨水区可持续保护利用思路探讨
两种新型松褐天牛引诱剂不同空间位置诱捕效果比较
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生殖行为的干扰胁迫
EcR-RNAi和印楝素处理斜纹夜蛾幼虫诱导腹足发育受阻表型
反-2-己烯醛对褐梗天牛成虫引诱剂的作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