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感80例疗效观察

2010-04-2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8期
关键词:奥司氨酸流行性

江苏省射阳县阜余镇卫生院,江苏 射阳 224300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症状重,起病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严重影响公众的健康生活,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早期诊断、早期应用特效抗病毒药物是临床治疗流感的关键。我科近两年在流感高发期应用磷酸奥司他韦(达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3月~2008年3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患者80例,男36例,女44例,平均年龄32.5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2年推荐的《流行感冒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流感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均具有以下特点:就诊于流感高发期,发热病人有符合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发热≥37.8℃以上;至少以下两个症状:咳嗽、肌痛、乏力、头痛、寒战或出汗、咽喉痛、鼻卡塞/鼻塞;出现上述症状后不超过48h。

1.2 排除标准 (1)出现上述症状后>48h;(2)根据体征、症状或实验室检查有细菌感染的高度可能性,如WBC>10.0×109/L或分类中性粒细胞≥80%;(3)有可能干扰受试者评估流行性感冒症状能力的痴呆或其他精神科疾病;(4)怀孕或哺乳妇女;(5)有相对明确的证据表明是其他非流感病毒感染;(6)已经发现肺部出现阴影或感染体征。

1.3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1d内体温降至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1~2d体温降至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无效:治疗2d后发热等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软件,两组疗效比较采用t检验。

2 治疗

所有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间在年龄、性别、症状上无差异。治疗组给与磷酸奥司他韦(达菲)75mg口服,2次/d,观察组给与普通抗感冒药,白加黑、感冒冲剂等,5d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后1d、2d及疗程结束时复诊,记录体温、全身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

3 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平均退热时间1.40±1.22d;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0.0%,平均退热时间3.12±1.08d,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仅有2例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具体结果见表一

表一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对比

4 讨论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病毒变异能力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人群普遍易感等特征,常引起局部或大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染上流感后,如不经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常可使人失去工作学习能力,要求临床医师予以迅速识别处理。流感由两种A型和一种B型流感病毒及其变异株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抗流感药物有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磷酸奥司他韦与扎那米韦[2]。磷酸奥司他韦为前体药物,活性代谢产物是强效选择性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药。神经氨酸酶存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表面,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被抑制,病毒则黏附到宿主细胞表面,相互凝集,不能感染新的靶细胞,不能在体内播散复制,病毒也不能透过呼吸道的黏膜层,无法感染黏膜层下的靶细胞[3]。磷酸奥司他韦经胃吸收后迅速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羧酸奥司他韦,在体外,浓度很低时即可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体内可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性。磷酸奥司他韦呈高度特异性,对其他病毒、细菌或人类的神经氨酸酶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口服给药后,磷酸奥司他韦很容易被胃肠道吸收,大部分被肝、肠酯酶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羧酸奥司他韦,至少75%的口服剂量以活性代谢产物的形式进入体循环,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

国外报道,在人体给予磷酸奥司他韦具有很好的耐受性[4]。磷酸奥司他韦主要不良反应是首次用药后的胃肠道症状,本组仅2例患者出现,未特殊处理,1d后自然缓解。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流行性感冒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66-68.

[2]苏楠,林江涛.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的应用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2):108-111.

[3]李怡,张令强,贺福初.病毒入胞机制及其作为抗病毒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J].国际病毒学杂志,2006,13(1):19-22.

[4]朱加加.流行感冒早期拟诊及奥司他韦疗效观察[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2,8(4):252.

猜你喜欢

奥司氨酸流行性
加味葛根汤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轻症乙型流感(风寒束表证)的疗效观察
一种优化的茶氨酸化学合成方法简报
蒜氨酸抗菌机制研究
奥司他韦还能安全用吗
普通感冒吃奥司他韦无效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黄连-厚朴药对9个配伍比例对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