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冰在前进

2010-04-23王洪丰

军营文化天地 2010年8期

文/图 王洪丰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盛夏冰雪之中,认识了谢冰冰,这听起来好像有些不可思议。那是2009年的9月初,北京的天气仍然像往常一样燥热,在这钢筋和混凝土构筑的城市中,到处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汽车长龙和摩肩接踵的人流,找不到一丝的清凉。话剧《风雪漫过那座山》在国家大剧院的上演,似乎为这个城市带来了一丝凉意。

穿越那时空隧道,狂风怒号,雪花飞舞,哀鸿遍野,在一阵阵枪炮轰鸣的厮杀声中,一个惨烈的东北抗日战场呈现在眼前。这时,幽暗的舞台灯光骤亮,一个柔弱的女性躯体在厚厚的积雪中挣扎着站起,此刻,风停了,雪止了,全世界似乎只剩下这位抗联女战士,她像一位神女一样顶天立地,一双清澈的大眼睛仿佛能洞察世界,不可亵渎。也就在这一瞬间,我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她就是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的青年演员谢冰冰。

机缘巧合 迈入了艺术的大门

谢冰冰出身于军人世家,她的爷爷是一位老红军,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她的父亲也当过兵,血管中流淌着军人血液的她,始终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像先辈们那样穿上绿色的军装。

1997年,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话剧团面向东北三省招收学员。谢冰冰得知这一消息后,兴奋得好几宿都没睡着觉。因为前进话剧团在东北三省可是声名远播,其前身为成立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抗敌剧社”,后被人习惯地称为“老抗敌”,是全军历史上最悠久的专业文艺团体,曾培养出了田华、王心刚等一大批表演艺术家。

可是,相对于其他学习表演专业的女孩来说,谢冰冰的自身条件差得太多了。她学习的是钢琴专业,对表演的认知只是停留在喜欢看相声、小品及影视剧上,至于什么是台词、形体,则是一窍不通。而此时,距离考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本着试试看的想法,谢冰冰的母亲带着她敲开了老一辈戏剧导演吕冰老师家的大门。当时,吕老只给谢冰冰半天时间,说如果他感觉到她有培养价值,就辅导,如果没有,就扫地出门,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也许是谢冰冰的确有表演天赋,居然通过了吕老的考查,被留了下来。在接下来的两个月的时间里,谢冰冰经历了人生当中最为痛苦的“历练”,每天都沉寂在无休止的训练之中。虽然时间很短,但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表演技艺倒也是有几分专业的味道。

或许名字中有两个“冰”字,谢冰冰注定与冰雪有缘,冰雪也为她带来好运。在1997年的寒冷冬天,谢冰冰与上百名考生一起,参加了话剧团组织的考试。至今回忆起来,谢冰冰还有些难为情。她说,吕老给她定的“战术”是少说话。因为毕竟培训的时间短,而且内容纯粹是为了应试,话说多了,一定会露馅的。用吕老的话讲,自己除了台词训练的内容外,满口的“东北味”。谢冰冰记得很清楚,共考了三项内容,台词、即兴表演和形体。她的台词表演的是寓言故事《月亮和太阳》,即兴表演的是一个小品《悲喜交加》,形体表演的是舞蹈《元宵夜》。这是谢冰冰人生当中第一次登上舞台,所以印象极为深刻。也许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数,谢冰冰仅凭借两个月的辅导,不可思议地在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考入了“抗敌”话剧团。

天道酬勤 冰凌之花初绽放

成功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相对其他考生而言,谢冰冰是幸运的,她迈入了艺术的大门,可是距离艺术殿堂的却是一条充满了荆棘的坎坷之路。在报到的第一天,谢冰冰就被上了她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课。一名和她一样刚刚入团的女学员来到了她的宿舍,带着挑衅的口吻说:“听说有个叫谢冰冰的长得挺漂亮,哪位是呀!站出来让我看看!”谢冰冰当时就懵了,年仅17岁不谙世事的她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吓得“哇”的一声大哭起来。那个女孩也愣住,本来在她看来,这很正常,况且还带有几分玩笑的意味在里面,没想到会造成那样尴尬的局面。后来,谢冰冰理解了,作为演员,首先就是要“破脸”,假做真时真亦假,真做假时假亦真,没有这样的功夫,根本就当不了演员。

而这样的理解是基于她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付出才得来的。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中,谢冰冰与其他学员的差距马上就显示出来了。别的学员全部是科班出身,都经过了多年的专业训练,有的已经是专业演员了。而谢冰冰仅仅经过了两个月的速成培训,所掌握的表演技巧仅仅是皮毛而已。在入团后的第一年,谢冰冰感到每天的时间过得都很长,都很慢,挨的训最多,受的累最多。别的学员在业余时间,三人一组,五人一群地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享受着青春的时光,而她必须自己给自己加码,在空旷的排练场里对着大镜子,练形体,练台词。在身心疲惫,受到委屈的时候,她都会悄悄地把眼泪流到心里,在内心深处用她那柔弱的双肩为自己撑起一片晴空。谢冰冰的母亲看着女儿日渐消瘦的脸庞,心疼地劝她说,要是坚持不住,就算了,干什么还不混口饭吃。可是,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谢冰冰却硬是坚持了下来,表演技艺得到了很大提升。

1998年,团里拍摄大型话剧《炮震》,像谢冰冰这样的学员根本没有登台的机会。不过,她有幸被导演雷雨选为场记。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谢冰冰非常珍惜,工作兢兢业业,每天晚上按导演的要求整理排练日志,并打印出来,第二天早上到排练场,发放给每位演员。《炮震》排了大约3个月时间,而在这3个月当中,她每天都要工作到后半夜,其中有5天,每天只睡4个小时。谢冰冰执著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雷导。在工作之余,雷导也对她这个勤奋的小女孩关爱有加,时不时地点拨她。聪慧的谢冰冰像谦虚的小学生一样,不懂就问。舞台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逐渐进入了她的思想,融入了她的内心世界,她对角色的理解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她找到了自己和角色之间的结合点,在这一刻,她也完成了自身的蜕变……

三年的学员生活很快过去了,2000年底,团里为谢冰冰这批学员量身打造了一部大型话剧《绿荫下的红塑料桶》,作为他们的毕业大戏。谢冰冰在剧中出演了一个叫蒋晓红的班长,这与她内敛沉稳的性格,却又不失张扬的作风很像。她把蒋晓红这个角色塑造得活灵活现,一个青春灵动的女孩形象在观众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绿荫下的红塑料桶》共演出40余场,收到观众来信上百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信都对蒋晓红这个角色给予了很高评价。最令谢冰冰哭笑不得的是,居然有观众向她抛来了“绣球”,表达爱慕之情。

三年磨一剑,一朝放光芒。谢冰冰的身影开始频频出现在各种演出和赛事的舞台上,出演小品《三爷兵》、《九班全体》、《军嫂情》、《星光》、《接受》等数十部,担任女一号的话剧《放飞》,获得了全国人口文化奖金奖。2009年是五年一届的全军文艺会演之年,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文工团排演了三幕话剧《风雪漫过那座山》,这部作品获得了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优秀剧目奖,并专程进京,参加了全军优秀剧目节展演。谢冰冰凭借在剧中饰演的小白角色获得了个人表演三等奖,这在全军“大腕”、“明星”云集,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得到这一殊荣,实属不易。

闪亮荧屏 百花丛中放异彩

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在国家电视剧市场空前繁荣的情况下,谢冰冰也开始向影视界进军。1998年,团里与地方联合拍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谢冰冰她们这些学员有幸参加,不过当然是作为群众演员。这是谢冰冰第一次参加电视剧的拍摄,也是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到孙海英、吕丽萍等“大腕”。这年的冬天出奇的冷,气温降至零下35℃,开始时,大家在冰天雪地里拍戏还带着一丝新奇和刺激,觉得很“好玩”。可两天一过,新鲜感没了,因为没有台词也拍不到正脸,大部分学员没戏的时候就躲到大客车里避寒。可是,有心的谢冰冰却始终跟在拍摄现场,认真地听导演讲戏,仔细揣摩演员的表演。虽然天气很冷,有时冻得眼泪会不知不觉地顺着眼角往下淌,但是她的内心却是火热的,充满了激情。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在镜头前表演,有摄影师、录音师、灯光师等那么多人为她服务,她深深地陶醉其中,这时,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里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逐渐得到业内导演们的认可后,谢冰冰的戏份慢慢地多了起来,角色的分量也从排不上号,到六号、五号、四号越来越重了。2000年,谢冰冰参加了八集电视连续剧《不能没有你》的拍摄。剧中,她扮演女二号韩护士长。现在看来,八集电视剧自然不能与三五十集的电视剧相比,播出之后,也不可能产生什么反响,但是对谢冰冰来讲,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谢冰冰又先后塑造了20多个人物形象,如《新英雄虎胆》中的周之慧、《新虎口脱险》中的玄弘、《美丽的田野》中的郑佳妮等等。每一部戏的拍摄,对她的心灵都是一次历练;每一个角色的塑造,对她的演技都是一次提升。其间,有欢笑,自然也有泪水。拍戏很苦,一部剧的拍摄周期都是两三个月,每天早出晚归,吃盒饭。后来,谢冰冰一看见盒饭,就恶心。但是,时间一长,她也就习惯了,因为剧组全部都是这样。对她而言,这种苦,远远比不上拍戏时身体受到的伤害。在拍摄电视剧《陆军特战队》时,她扮演的记者到犯罪集团采访,遭绑架殴打。尽管是“假打”,可还是有拳脚落在她的身上,在坚硬的水泥地上翻滚时,裸露在衣服外面的胳膊多处擦伤,渗出了斑斑血迹。从小到大,连父母都没碰过她一根手指,如今却被“群殴”。事后,她悄悄地把眼泪擦干,转身又出现在镜头前。

外表柔弱的冰冰内心却很坚强

谢冰冰已先后塑造了20多个艺术形象

曾在全国热播的谍战大戏《天字一号》中,谢冰冰扮演的岳雨晨是一位侦察科的副科长,与青梅竹马的恋人仲华(黄志中饰)结婚后的第二天,仲华就打入了敌人的内部。两人一明一暗,岳雨晨在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同时,还要忍受着相思之苦,即使两人在街上相遇,也不能相认。后来,岳雨晨被敌人抓住,受尽非人折磨,依然没有屈服。最终,为了革命大义,岳雨晨倒在了丈夫的枪下。谢冰冰认为,岳雨晨这个角色的塑造是她出道以来,挑战最大的一次。导演于立清给予谢冰冰的评价很高:“对于岳雨晨这个人物,谢冰冰把握得恰到好处,减一分过弱,长一分过强,把人物的灵魂演出来了,为整部剧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