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通道施工中全断面法和CD法的比较

2010-04-17韩玲冲梁子轩

山西建筑 2010年30期
关键词:东直门模拟计算横断面

韩玲冲 王 健 梁子轩

本文采用大型岩土软件Midas-gts,结合北京东直门某地下通道工程实际,针对经过技术、经济综合分析和比较得出的较为适合的地下通道施工备选方法全断面法和CD法,进行了三维仿真分析和比较,对在全断面法和CD法施工条件下引起的地层位移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

1 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位于东直门外大街,主通道断面形式为拱顶直墙,长约64.5 m,高5.65 m,宽 6.4 m,顶板覆土4.57 m,底板埋深10.5 m,采用暗挖法施工。地下通道主通道的横断面见图1。

2 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地表沉降以保证道路及相关设施的正常使用及安全,因此在施工中如何保证地表沉降在3 cm以内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3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1)数值模拟几何参数及本构关系。

根据隧道施工影响区域划分原则,宽度取36.4 m,长度取64 m,高度取17.39 m,土体本构关系采用摩尔—库仑模型。

2)数值模型的建立见图2,图3。

4 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4.1 施工数值模拟结果

全断面法施工模拟共分35个阶段,阶段1为初始应力场的模拟,按施工方法先加固隧道周边围岩,然后进行开挖。断面的开挖遵循“超前支护→隧道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的步序进行,并按不利情况进行处理,即隧道开挖进尺设为2 m,实际情况为0.5 m。

CD法施工模拟共分41个阶段,阶段1为初始应力场模拟,按施工方法先加固隧道周边围岩,然后进行开挖。断面的开挖遵循“超前支护→左洞隧道开挖→初期支护→中间支撑→开挖右洞隧道→施作初支→拆除临时支撑→施作二衬”的步序进行,并按不利情况处理,即隧道开挖进尺设为2 m,实际情况为0.5 m。

1)竖向位移变化特征。隧道开挖引起周围土体应力重分布,在隧道拱顶以上土体产生向下的位移,全断面法施工下,地表最大沉降达到6.03 cm,超出了地表最大沉降为3 cm的限制。在CD法施工条件下,地表最大沉降为1.05 cm,符合地表沉降在3 cm以内的规定。2)横向水平位移变化特征。全断面法施工引起隧道左侧墙中部土体横断面最大水平位移为2.16 cm,方向为向右,右侧墙中部土体横断面最大水平位移为2.11 cm,方向水平向左。CD法施工引起隧道左侧墙中部土体横断面最大水平位移为1.31 cm,方向为向右,右侧墙中部土体横断面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56 cm,方向为向左。

4.2 CD法施工实测资料

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现场实测资料可知:土体最大沉降为0.9 cm。

4.3 分析

1)全断面法施工与CD法施工相比,由于其开挖引起的临空面较大,开挖后支护完成需要的时间长,即施工中的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作用比较明显,全断面法施工对周围土体的扰动较大,因此引起较大的土体沉降值和水平位移值。在工程实践中,对地表土体沉降要求严格的情况下,二者相比,应优先选择CD法施工。2)CD法施工和全断面法施工引起隧道左右两侧土体的横断面水平位移值出现了不对称分布,这和土体本身的非线性和各向异性的特性有关。另外在地下通道施工过程中,侧墙中部和底板受到的弯矩较大,易导致侧墙挤出和地板隆起现象,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在受力不利位置进行科学设计与施工,确保结构安全。3)由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及施工和设计经验综合分析得出,CD法施工与全断面法施工相比,CD法施工能较好地控制地表沉降和土体的水平位移问题。4)从施工实测资料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看,在此种施工方法和地质条件下,采用Midas-gts软件中的摩尔—库仑本构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要比实际监测值略大,计算结果偏保守,原因是在施工数值模拟时有些条件选用的比较保守,例如:开挖进尺为2 m,而实际工程中,开挖进尺为0.5 m。另外在数值模拟时,各个地层分界面之间都假定为水平面,而实际中地层分界面并非水平。

5 结语

1)在此种施工方法和地质条件下,全断面法施工和CD法施工相比,全断面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较大,地表最大沉降达到6.03 cm,超出了施工沉降规定值3 cm,而用CD法施工,地表沉降仅为1.05 cm,符合施工地表沉降控制在3 mm以内的要求。

2)由数值模拟计算和实测资料对比分析可知,在此种施工方法和地质条件下,采用Midas-gts软件中的摩尔—库仑本构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要比实际值略微偏大,计算结果偏保守。这与在数值模拟过程中有些计算条件偏于不利有关。

3)由于全断面法施工引起隧道周围土体的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较大,即工法效应,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工法的改变对隧道周围土体应力和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应根据实际需要,优化施工方法,达到科学施工的目的。

4)在地下施工过程中,应坚持科学监测,即监测要做到实时全面动态,并把监测信息和原设计值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其中的一般规律,为以后的施工和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

[1]东直门外斜街(东直门外大街~新东路)桥梁工程K0+140地下人行通道施工图设计说明书[Z].北京: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008.

[2]东直门外斜街K0+140地下人行通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R].北京: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8.

[3]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

[4]高 攀,马 磊.广州生物岛至大学城隧道地下连续墙施工[J].山西建筑,2009,35(7):347-348.

猜你喜欢

东直门模拟计算横断面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研究
谢亮
专家访谈
——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大内科副主任、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赵进喜教授
广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种植修复情况的横断面研究
挤出发泡片材褶皱分析及模拟计算
历史上的三条东直门外大街
2014年某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中医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王耀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