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市新农村建设规划路径探讨

2010-04-17张杏丽

山西建筑 2010年30期
关键词:规划师村庄规划

张杏丽

0 引言

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受规划的制约和引导,太原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还限于省、市政府重点推进村和试点村的范围内。现阶段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是影响和阻碍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有效推进的主要障碍。

1 现阶段太原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及规划缺乏认知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中接触到的村民代表常常对本村庄的规划一知半解,也有的完全委托区、镇相关职能部门全权代理村庄建设规划事宜。从这些现象看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普遍存在对新农村政策认识不到位,导致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淡薄。

1.2 规划师对新农村规划的重视程度弱,不能充分发挥专业才能

从已编制完成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成果,可以看出有的规划师对新农村涵义存在认识的偏差。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村庄建设,规划内容限于村庄建设用地的安排部署,规划方法套用城市规划的一贯手法,忽视农村本土文化及空间特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和民主建设等软件的规划部署不予重视。

1.3 新农村建设规划缺乏上位规划的指导

太原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目前局限于单个行政村的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有:部分需迁移合并的村庄找不到落实的空间,缺乏村庄之间基础设施、公共设施衔接和集中设置等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规划部署安排等需上位规划确定的内容。

1.4 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不明确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和不断提升的过程,现阶段太原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缺乏有效的具体政策指导,新农村建设蓄势待发却找不到落脚点,不同区域村庄规划编制趋于同一标准,缺乏灵活和创新。制定符合现阶段工作的规划考核指标,确定不同区域村庄建设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成为下一步继续深化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有效途径。

2 应对方法与策略

2.1 锻造新农村建设主体的规划设计参与意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民自己建自己的家园,我们要吸取过去的大包大揽搞运动的教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而不能以政府主导作用取代农民主体作用。要以农民为本,研究农民的现实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着眼农村的发展远景,立足当地的具体条件,在积极、科学的引导下,通过规划引导、政策引导、典型示范的方式,引导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让农民看得到,感受得到新农村建设的益处。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诸多内容,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部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与政府职能部门有一定关系。但是单靠哪一级政府、哪一个部门、哪一项政策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验表明,只有政府补贴、投入和保护,而没有制度创新和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任何新农村建设都不可能见到实效。

对于规划工作,参与是实现农民主体意识的落脚点,没有参与意识,就无法使农民完成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的衔接;没有参与意识,就无法使农民的聪明才智转化到新农村建设之中去;没有参与意识,就无法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规划建设主体参与的规划主要思想是:普通的农村居民也应该参与到规划的过程中,普通居民与规划设计师一起共同完成规划内容,普通村民的意见将得到充分的尊重。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规划的过程是开放的,村民有充分发挥意见的渠道。因为村民是村庄居住的主体,他们更明白自己生活生产的需求。规划师与村民、村干部之间只有通过广泛的交流,才能做出更符合乡村文化及持续发展的新农村规划方案(见图1)。

2.2 尊重农村特色,发挥规划师专业才能

2.2.1 规划师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规划师利用专业技能与村民共同编制的规划蓝图,很容易被村民接受并深入人心,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规划师对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认知和规划设计成果将在村庄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规划是蓝图的比喻就名副其实多了,规划设计者对于村庄建设的影响远远超出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以农民为本,研究农民的现实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立足当地的具体条件,关注农村的发展远景,实事求是,高瞻远瞩的规划方案一定能为村庄的新农村建设点亮一盏明灯,引导村庄找到潜在的优势,发掘自身潜力,激发农村“思变”的热情,引导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战略产生自下而上的实践热情。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规划师从城市走向广阔的农村,应持有与规划城市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运用到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城市是高密度的、人工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乡村是以自然环境为主,住宅建筑密度很小,人工化程度很低的区域。城市与乡村的居民点在交通组织方式、公共交往空间、庭院内部绿化环境等方面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有些新农村规划忽略了这些差别,在新农村规划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合适的规划建设理论时,在还没有找到有效的保护乡村文化和肌理的路径时,许多用来规划城市的方式应用到了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很普遍的就是将新农村规划简单的做成城市的小区规划,用小区规划的理论来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许多新农村规划,变成了传统乡村的现代美化运动。在不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中,新农村规划只是为了追求房屋的规整排列,道路的直线通达,而无视乡村肌理特征的存在,对新农村可以说是一种建设性的破坏。乡村的整体物质形象得到了提高,而村民进行下棋、聊天、交流的场所不见了,村庄标志性的街巷、牌楼、大树等遭受了破坏。只重视物质空间的建设,而忽略精神场所的延续和塑造,乡村文化与肌理的保护与更新在这种城市规划的方式中被忽略了。

2.2.2 规划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理解至关重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作为规划师必须全面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战略意义,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远性的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培养生长过程,决不可能靠建设一个新村或整治一个旧村的工程建设而一蹴而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它既包括了路、电、水、气等生活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也包括了以农田、水利、科技等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产业能力建设;既包括了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也包括了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还包括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和谐农村为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就要求规划师在规划好村庄建设部署的同时,提出村庄制度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内容,落实空间,并与村庄建设的时序安排相结合,建立考核保证体系。制度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目标。

3 结语

当前,中央重视和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也在基层得到了比较好的贯彻执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农村社会政治稳定,广大农民群众心平气顺。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工作职能正在发生重大转变,这为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解决长期以来农村积压的一些问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新农村建设活动为契机,注意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巩固和发展当前农业和农村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把当前农村的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中,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建设新农村,缩小城乡差别,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从太原市已完成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情况出发,对太原市新农村建设模式探寻中规划涉及到的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规划设计者、规划管理者如何发挥各方的能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太原市新农村建设规划朝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张孝德.新农村建设要避免三个误区[N].学习时报,2006-03-20.

[3]金高峰.建设新农村的模式与启示[J].新农村建设,2007(1):28-29.

[4]吕 斌,杜姗姗.公众参与架构下的新农村规划决策[J].新农村建设,2006(3):24-27.

[5]黄 宁,薛 爽,程明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探索——以武汉市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为例[J].规划师,2007(4):12-14.

[6]朱 霞,谢小玲.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肌理保护与更新研究[J].建筑学报,2007(7):58-59.

[7]乔 飞.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研究及实践[J].山西建筑,2009,35(31):20-21.

猜你喜欢

规划师村庄规划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Why I'll never switch to Google Calendar 生活的“规划师”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城市规划师告诉你,路权的定义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村庄在哪里
迎接“十三五”规划
青年规划师眼中的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