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足口病 373例临床特点分析

2010-04-13西安市第八医院西安710061罗春英程小岩李青春

陕西医学杂志 2010年6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疱疹口病

西安市第八医院(西安 710061) 罗春英 程小岩 李青春

手足口病(HFMD)是病毒经多种途径传播而引起的以发热皮疹为临床特征的儿童传染病,重症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循环衰竭[1]。我院 2009年 3~ 5月共收治 373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我院 2009年 3月至 2009年 5月底共收治的手足口患者 373例中,男 220例 ,女 153例 ,男 女比 1.48∶ 1。其中最小年龄 3个月,最大年龄 8岁。住院患者 331例,留观 42例,其中重症 3例。235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诊断标准符合卫生部制定的《肠道病毒感染指南》2008版。

2 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 ①发病年龄:1岁以内 10例(2.7%),1~ 2岁 155例 (41.6%),2~ 3岁 103例 (27.6%),3~4岁 58例 (15.5%),4~ 5岁 27例(7.2%),5岁以上 20例 (5.4%)。 其发病年龄以 3岁以下为主,占 71.9%,特别是 1~ 2岁儿童较多占 41.6%。②人群分布:城镇 96例(26.3%),农村277例(74.30%),以农村儿童较多。③患病次数:初次患病 371例(99.5%),再次患病 2例 (0.5%)。④发病时间:3月份 16例(4.2%),4月份 221例(59.3%),5月份 136例 (36.5%),4月份发病率高。⑤症状:发热 246例(65.9%),其中 37.5~ 38度79例 ,38.1~ 39度 115例 ,39.1度以上 52例。多数病人均有发热,多为中度发热。其他症状:咳嗽 78例 (20.9%),恶心、呕吐45例(12.1%),易惊 5例(1.3%)。⑥皮疹特征:皮疹以手掌,足底,口腔,臀部为多,可出现在下肢及膝关节 ,皮疹大部分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疱疹,泡皮较厚,疱液较少,混浊,疱疹周围有红晕,疹间皮肤正常,不痛、不痒,消退后无色素沉着。少数为深红色点状斑疹。口腔粘膜的疱疹疼痛明显。 373例患者口腔疱疹及溃疡 261例(69.9%),手皮疹 302例 (81.0%),足皮疹 156例 (41.8%),肛周皮疹 111例(29.8%)。本组病例患者均有皮疹,以手部皮疹多见,常伴有口腔粘膜损害。⑦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升高 216例 (57.9%),降低 1例 (0.2%),谷丙转氨酶升高 46例 (12.3%),心肌酶升高 328例(87.9%),血糖升高 0例。⑧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少数病例肺纹理增多。⑨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 29例,余未见异常。

3 治疗及转归 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白细胞升高者采用头孢曲松钠抗炎,心肌酶异常者应用果糖二磷酸钠营养心肌,根据病情给予补液对症等治疗,平均住院 7.35d,体温正常,皮疹消退,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接近正常为临床治愈。除 3例重症患者转西安市儿童医院治疗,37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讨 论

手足口病(HFM D)是一种由 EV71和 CA16等多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能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 20多种,柯萨奇病毒 A组的 16,4,5,9,10,B组的 2,5型以及肠道病毒 71型均为手足口病常见病原体,近年来我国台湾和东南亚地区不断有HFM D爆发流行,并在 5岁以下儿童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而我国大陆尚无爆发性死亡的报道[2]。本病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通过唾液,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由手及污染物经口传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夏秋季发病率最高[3],近年来因全球热效应导致自然环境恶化,提前进入炎夏,故 HFM D发病高峰提前[4,5],2008~ 2009年两年西安地区发病高峰均在 3~ 5月 ,其他时间病例极少。本组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农村多于城市,3岁以下儿童多见,可能与个人卫生习惯及卫生环境有关,也可能随年龄增长对本病的易感性降低。所有病例均有皮肤粘膜损害,以手及口腔明显,多数在出疹前 1~ 2d开始发热 ,少数患者有咳嗽及消化道症状,外周血象半数以上升高,绝大多数患者有心肌酶 (CK,CK-MB,AST,LDH)特别是 CK-MB升高,提示心肌损害,在心肌酶谱中 CK-MB是心肌特异性同工酶,在心肌含量最多,血清含量很少,当心肌损害时释放入血,该酶的检测对心肌损害有高度特异性;少数患者有谷丙转氨酶(ALT),转肽酶(γ-GT)升高,提示肝脏损害;3例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确诊为重症,说明 HFMD为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全身性疾病。本组病例有 2例为二次感染 HFMD者,可能与 HFMD的病原体并非唯一,而是多种病毒有关,HFM D感染后能否获得持久免疫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皮肤粘膜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既有轻型感染病例,也有重症病例,并且有二次重复感染的可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细心照料儿童,流行季节对托儿所等公共场所特别是日常用品、玩具、食具等及时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并实行晨检措施,以及时诊治和控制病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重症病例,可减少发病率和病死率。

[1] 杨秀慧,严彦生.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研究进展 [J].传染病信息,2008,21(3):129-130.

[2] 杨智宏,朱启铭,李秀珠,等.2002年上海手足口病例中肠道病毒 71型和柯萨奇病毒 A组 16型的调查 [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652.

[3] 杨绍基.肠道病毒 71型感染 [J].新医学,2008,39(6):354-356.

[4] 虞瑞尧.手足口病的皮肤表现与治疗[J].传染病信息,2008,21(3):131-133.

[5] 沙唉龙,刘 颖.手足口病的研究概况[J].生命科学仪器杂志,2007,5(11):13-15.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疱疹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改良Trizol-SiO2法在咽拭子及疱疹液EV71-RNA提取中的应用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