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核心技术提升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

2010-04-13淳于江辉

中国煤炭工业 2010年4期
关键词:核心技术煤炭企业竞争力

文/淳于江辉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体现为核心技术和技术转化创新能力,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此,加快科技进步,培育核心技术,是推动煤炭工业不断迈上新台阶、达到新水平的迫切任务,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

建立开放式技术研发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煤炭企业要进一步发挥企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主体作用,加强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自主创新的持续推动力。

建立技术创新研发体系。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科技研发机构,围绕企业产业规划及安全生产技术需求,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逐步建立由决策层、咨询层、管理层、研发层组成的技术研发体系,形成融技术研发、科技管理、成果转化为一体,开放式、跨地域、跨学科的技术创新平台,配备专(兼)职研发人员,加快形成为煤炭产业服务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产业孵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

完善技术创新研发机制。要实行研发项目和资金合同管理制、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科技创新奖励制度,着力构建企业化经营的技术创新机制、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机制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投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机制。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是核心竞争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丰富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决胜未来的最大财富。煤炭企业要充分尊重和发挥技术专家、高技能人才、职工群众在决策中的作用,采取脱产培训与业余自学相结合,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岗位练兵与技能比武相结合等形式,提高人才队伍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技能,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选拔、使用、激励机制,增强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促进煤炭企业核心技术研发。

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要加大科技奖励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力度,调动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推行科研课题目标责任制,课题按计划完成后,对主要完成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建立绩效优先的分配和评价机制,实行科技人员收入与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科技人员的报酬和待遇。进一步做好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根据项目产生的效益,适当提高奖励金额。

以煤炭安全高效和深加工为方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煤炭企业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紧紧围绕煤炭安全高效和深加工,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培育和转化一批核心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坚持“重装备、高可靠性、自动化、用人少、安全好、素质高”的方向,大力培育煤炭生产核心技术。重装备、高可靠性、自动化、用人少、安全好、素质高是西方发达产煤国家煤炭开采技术的成功经验,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要坚持重装备、高可靠性、自动化方向,不断创新以综采放顶煤为核心的煤炭生产技术,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从根本上解决煤炭生产用人多、效率低、安全状况差等问题。

大力培育煤化工核心技术,探索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煤炭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寻求接续替代产业。煤炭企业要着眼于解决资源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和石油紧缺的新情况,转变对资源型企业比较优势的认识,转变对煤炭由普通燃料到重要化工原料的认识,以煤炭气化、液化、焦化等关键技术研发为重点,发挥产学研联合优势,努力研发水煤浆气化、粉煤气化、煤炭间接液化、低热值流化床燃烧发电等核心技术。此外,要着眼于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积极推进煤炭间接液化制油技术研发和转化,为推动煤炭产品深加工、发展煤炭接续主导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煤炭企业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制度、市场、战略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尤其是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以此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煤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综合机械化掘进技术和开采技术。同时,以煤炭产业优势为依托,实施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煤电铝一体化、煤电建材一体化,延长企业的价值链,增加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煤炭及其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适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以技术创新作支撑,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煤炭企业要坚持以研发带项目,以项目促研发,加快推进核心技术的工业化,努力做强做大煤炭产业。

探索规模经济之路。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煤炭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发展战略上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战略的管理能力和规模扩张能力。目前,我国最大的几家煤炭企业,包括神华集团、兖矿集团等企业,与世界十大煤炭企业相比,在资本规模、经济实力、市场控制能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煤炭企业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通过实施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优化组合,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从而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全面提升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探索循环经济之路。煤炭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形成以煤为主导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一是以“大项目—多联产—产业基地”为方向,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核心技术为依托,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煤炭焦化、气化、液化为重点,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二是以低热值燃料发电技术为依托,发展煤建材、煤电铝产业。建设煤泥、煤矸石等低热值电厂、IGCC联合循环发电装置,形成以发电为龙头,热、电、气联供,余热养殖、建材生产并举的综合利用产业链,并利用煤电优势,发展煤电铝产业链。三是强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建设绿色生态矿区。对污水、矸石、废气、塌陷地等进行综合治理,实现污染物的去污化、去毒化、再利用,改善生态环境。

探索产学研结合之路。煤炭企业要广泛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与具有一定优势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稳定友好的战略伙伴关系,广泛开展高水平、深层次的科技合作,探索双方共同出资、共同研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型合作模式,实现产学研共赢。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学习、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总之,在产学研之间构建战略层次的合作,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煤炭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核心技术煤炭企业竞争力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提升变电站一次检修核心技术的研究
影响规模化猪场收益的核心技术探讨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休养
煤炭企业开发成本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