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依恋模式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2010-04-12杨青

关键词:成人个体儿童

杨青

(深圳大学法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人类为了在一个“进化的适应性环境”中求得生存,生来就具有一种与最初的照顾者保持亲近的倾向,并拥有与照顾者保持亲密的行为系统。每个个体都可能和抚育者之间形成某种程度的依恋关系,但个体间所形成的依恋关系的亲密程度和类型却存在着差异性。不同质量、不同类型的依恋关系又被称为依恋模式。

一、依恋的作用机制

Bowbly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重要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认为依恋有四个决定性的特征:趋近行为、分离痛苦、避风港、安全基地,并以“内部工作模式”[1]解释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依恋内部工作模式是婴儿的依恋情感经验和照顾者对婴儿依恋需求回应的一种潜在表征,反映出婴儿在与照顾者互动中的内心安全与否。儿童早期时与父母交往的经历使个体形成了对成人的预期,这种预期渐渐发展成为一种无意识、自动化的运作,最终转变成“内部工作模式”。早期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对个体一系列亲密关系的建立起着主导作用。工作模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与父母交往的框架:儿童对照顾者的情感效用性和反应性做出期待,同时为了诱发出照顾者对他的更多的照顾行为,儿童也会积极调节自身的行为。依恋对象的情感和反应行为给婴儿一种强烈的“安全感”,婴儿可以把依恋对象作为一个“进行探索活动的安全基地”。因此,“内部工作模式”是一种关于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及自我与他人人际关系的稳定认知模式,儿童在该模型的指导下处理各种社会刺激,决定自身的反应方式。随着“内部活动模式”逐渐被整合到个性结构中,成为个性结构的组成部分,依恋的这种工作模型又会继续影响到个体将来为人父母时对孩子的行为。依恋的工作模型较为稳定,对儿童早期的行为反应产生直接影响,还会影响到个体将来的行为反应方式。

二、依恋模式的形成和传递

依恋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依恋模式对人格发展、人际关系发展、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体现出来。

(一)依恋模式的研究方法

依恋模式的研究主要依赖于依恋模式测量方法的制定。测量方法的重要突破来自于 Ainthworth(1978)设计的“陌生情景测验”法[2]。自此依恋模式的分类有了可以操作的方法。该测验可将儿童与母亲的依恋模式归为安全型(B)、回避型或称焦虑—回避不安全型(A)、矛盾型或称焦虑—反抗不安全型(C)等3种依恋主模式,以及在依恋主模式之下的 A l,A2,B1,B2,B3,B4,C1,C2共 8种依恋亚模式。之后Main、Solman等人认为,有些儿童的依恋风格无法归入上述3种依恋主模式中,因此又补充了第四种主模式:不安全—解体型,也称絮乱型。被归为不安全—解体型的儿童,其依恋行为缺乏一致性或可被理解的策略结构,属于这一类型的人数不是很多。除上述分类外,Bartholomew将依恋模式划分为安全型,恐惧型、冷漠型、迷恋型等4种类型[3]。其中迷恋型相当于Ainthworth分类中的矛盾型,而恐惧型和冷漠型则是对回避型的进一步细分。恐惧型、冷漠型和迷恋型都属于非安全型依恋模式,Bartholomew的分类模式也得到了后续研究的证实。

在Ainsworth等人对婴儿依恋类型研究的基础上,Hazan和Shave制定了用于测量恋人间依恋关系的自陈量表,研究发现在成人亲密关系中也存在与婴儿类似的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Brennan等人分析了大量依恋自我报告测量方法 (14种测量工具,60个依恋分量表,323个题项),并通过因素分析法研究了被试对依恋问卷反应的潜在因素结构。一系列分析表明,成人依恋模式存在两个基本的正交维度: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依恋焦虑被定义为对拒绝和抛弃的恐惧,依恋回避的特征是对亲密关系的恐惧以及对亲近和依赖的不适。stein等人(2002)对多个依恋问卷进行主成份分析,同样得出了依恋维度的两轴:焦虑和回避,并据此解释Barthofomew的依恋模型。安全型依恋代表低水平的焦虑和回避,恐惧型依恋代表高焦虑和高回避,专注型依恋代表高焦虑和低回避,冷漠型依恋代表低焦虑和高回避。

早期形成的依恋模式不仅对人生早期产生影响,而且在后续发展中,由于个体总是需要用已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去理解和消化新信息,因此个体早期形成的依恋模式经验对个体日后的发展也产生着持久的影响作用。作为一种内在机制,儿童期的依恋模式还会进一步转变为成人期的依恋模式,进而贯穿于个体一生的发展过程中。

尽管依恋模式的稳定性特征已得到普遍认可,但也不能否认,依恋模式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动态模型。正如依恋理论所预测的那样,消极生活事件往往是促使依恋模式产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关于消极生活事件是如何改变个体的依恋工作模型的,目前仍缺乏有说服力的研究证据。

(二)对“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解释

有大量研究将父母的心理状态和养育行为与儿童的依恋模式联系起来,其中一些研究发现,母亲自身的早期依恋体验会影响到其照料子女时的敏感性程度,进而对子女的依恋安全性产生影响。有研究者认为,通过主要照料者(通常是父母)的依恋状态可预测婴儿与特殊照料者之间的依恋安全性程度。即父母的依恋模式和婴儿的依恋模式有一定的关联性,父代的依恋模式对子代的依恋模式有一定的预测性。Van Ijzendoorn就提出了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这一观点,他认为,依恋模式在父代和子代之间进行传递,婴儿往往会和父母有着类似或相同的依恋模式[4]。

George、Kap lan、Main[5]在Bow lby内部工作模型的基础上,于1985年设计了成人依恋的测量工具—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该访谈法是关于个体依恋关系和意义的半结构访谈,由20个项目组成,要求被试用一些具体事例来描述他们的父母及与父母的关系,通过被试对自己早期依恋经历的描述,通过内容分析来划分他们的依恋类型。AAI基于两个基本的理论假设:(1)自传体记忆是个体依照新经验对自身过去经历的不断重建:(2)自传体记忆的描述方式与内容的一致性程度反映了早期经验的当前表征。有关依恋模式的代际一致性研究表明[6],父母在AAI测试中所获得的依恋模式与子女在陌生情景测试中所获得的依恋模式有较高的一致性;对祖母、母亲和婴儿三代人依恋模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当AAI依恋分类采用三类型模式时,祖母和母亲的分类一致性达到75%,采用四类型模式时一致性为49%;祖母与婴儿依恋的一致性程度,会受到母亲依恋模式的调节。有关依恋研究的分析进一步表明[7],父母的心理状态和依恋模式与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有密切关系;父母的依恋类型与对待孩子的敏感性程度、支持性以及热情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母亲养护行为的敏感性程度与婴儿对她们依恋程度有中等强度的相关。

对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内在机制存在几种不同的解释,“共用基因特质说”将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解释为儿童与父母在基因特性上的相同性,这显然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有研究者对此持有疑问:通过寄养母亲的依恋心理状态也可以预测出寄养婴儿依恋的安全性,这一研究结果显然和“共有基因特质说”相矛盾。

经典的依恋理论模型认为,抚养者对儿童反应的敏感性是依恋模式代际传递的内在机制:照料者(通常是母亲)的心理状态影响着他们对孩子反应的敏感性,而敏感性又进一步影响到婴儿依恋类型的形成。研究表明,成人的“心理状态”或“依恋表征”由成人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回顾、早期依恋经验对当前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影响,以及成人对影响的评价综合而成。所以说,“心理状态”或“依恋表征”强调成人个体在当前状态下对其早期依恋经验的态度和评价,是成人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再现和重构,而非其真实的依恋史,它与成人的早期依恋经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父母的心理状态,通过对孩子需要的理解和反应的敏感性而影响养育行为,安全型依恋的父母会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也会以父母为安全基地,进行积极的探索活动。非安全型依恋的父母可能经常误解孩子的需要,或对孩子的需要只做出有选择的回应。回避型父母容易忽视、打消或拒绝孩子寻求亲近的需要,这将大大减少孩子的探索行为,同时也削弱了父母自身对依恋的感受性。

近年来,有研究者认为,仅以父母的“心理状态”或者养育行为的敏感性还不能非常清晰地解释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由Meins提出的“将心比心”概念将能进一步深化上述解释。Meins将父母的“将心比心”定义为:“父母倾向于把孩子看作有独立心理的个体,父母使用心理特征性语言描述孩子的行为倾向。”他认为敏感的父母不仅能够正确感知儿童发出的信号,而且能够正确地解释它们。因此“将心比心”主要指父母能够站在儿童的角度敏感地对儿童心理状态进行感知、理解和解释。父母对婴儿的“将心比心”是养育行为敏感性的一个必要条件。通过Ainsworth的“敏感性”概念和Meins的“将心比心”概念能够使人们对一般意义上的敏感性 (母亲对儿童身体和情感需要的敏感性)和特殊的敏感性(母亲对儿童心理状态和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的敏感性)加以区分。父母一般是先具有理解儿童身体和情感所需的能力之后,才开始具有理解儿童行为后面的心理状态的能力,具有高水平的“将心比心”的父母将更可能成为一个安全型依恋的父母[8]。通过“将心比心”的程度能够预测儿童依恋的安全性程度。

三、依恋模式对人格及人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依恋模式从认知及情感两方面对个体发展产生综合性影响。有关依恋模式对人格发展影响的各种研究假设被研究者们提了出来,他们认为,依恋模式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对待自我与他人的工作模式均可能与人格特质有关,人格特征差异往往对应着个体依恋模式的差异,或者说,可以将人格特征差异归因为依恋模式的差异。随后的一些研究从不同方面证实了这些假设。研究者们发现,成人的依恋模式的确能够对人格发展产生影响,例如,安全依恋类型的个体比矛盾和回避依恋类型的个体表现出较少的神经质,而表现出更多的外倾性,具体表现为对他人热情,与他人有较好的互动;而回避型依恋的人则较少卷入他人的关系中,因此安全依恋与外倾性和宜人性的人格特质有关;而矛盾依恋类型与神经质有正相关,回避依恋类型与外倾性和宜人性有负相关;安全依恋类型的成人比焦虑一矛盾依恋类型的个体有更高的自尊和表现得更直率,较少孤独,安全依恋的人主要表现为外倾性。这些研究结果部分地证实了人格发展受依恋模式影响这一理论假设。

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判断正性感情、负性感情和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来源。一些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人际互动中会体验到更多的正性感情、更少的负性感情,拥有更高的关系满意度和更高的幸福感。依恋回避型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安全感,怀疑他人的动机,回避情感的卷入,会更多地回忆起人际互动中的消极事件,更倾向于做出敌意归因。这一消极的人际互动模式,导致了个体无法与他人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因而导致更多的人际问题出现,使个体处于更为孤立的境地。而人际问题和孤立又进一步导致个体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感情,更少的正性感情,以及更低的生活满意度。大多数的人际关系(非特定关系)都与依恋模式有关,人们很容易建立起符合他们自身依恋模式的人际关系,可以说依恋模式就是人际关系的产物。一般来说,依恋对象的特征会影响依恋的安全性程度,个体的安全性与对象的特征通过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人际关系的性质。依恋及依恋工作模式是一套有关认知的结构模式,依恋工作模式一旦形成和固定下来,在个体一生中通常不再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不仅能够调整个体自身的情绪及对他人情绪的反应,而且还能够影响个体对各种人际关系的判断和看法,从而进一步对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情绪、认知和行为起到指导作用。依恋理论不仅能解释内部工作模式如何影响人际关系,同时也能说明人际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

近年来,研究者从社会认知的角度考察了人际关系与依恋模式的相互关系。他们认为,人际关系期望以及人际关系背景差异是影响依恋模式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些与此相关的研究发现,在一般性依恋关系测量中所得到的依恋模式与在具体依恋关系测量中所得到的依恋模式会有不一致的现象,如从人际关系这一视角再一次探讨依恋模式的分类方法,可能会补充和完善以往的结果。

四、依恋模式对心理适应性的影响

依恋模式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人格发展以及人际关系发展方面,而且也表现在心理适应方面。非安全性依恋类型的个体对心理疾病有更高比例的易感性,就像敏感体质的人更容易伤风感冒一样,许多实证研究支持了心理病理与非安全依恋之间相关性。研究者在对心理障碍患者样本的研究中发现,自主型依恋(即安全依恋)所占的比例较低,例如,在13—19岁精神疾病患者中仅有16%为自主型依恋,而在正常群体样本中,自主型依恋的比例为50%。研究者们还发现,非安全依恋和抑郁、情绪障碍、饮食障碍、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都存在相当高的相关,研究表明,78%的精神病患者、75%的抑郁症患者、84%的焦虑症患者、84%的物质成瘾患者、93%的饮食障碍患者以及92%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在AAI中被评定为非安全依恋类型。在精神疾病患者中,76%被评定为混乱型依恋,65%的人报告曾遭受严重的虐待,心理疾病患者非安全依恋的比例远高于正常人群,心理障碍患者一般经历了更多的负面依恋体验,如经历了丧失、虐待或冲突等。

依恋模式与各种心理病症是否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目前尚无定论,但已有的研究已表明,某些依恋模式与某些心理障碍之间确实存在着对应的关系。例如,个体早期混乱型依恋与分离障碍关系的证明,研究发现,婴儿期形成的混乱型依恋与19岁时一般心理病理评估中的分离体验及分离体验的自我报告之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和显著的相关性。专注型依恋与焦虑、抑郁障碍之间的关系也在对成人的调查研究中得到了证明,研究发现成人抑郁患者较多为专注型依恋,有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者通常更多地表现为专注型依恋。而饮食障碍患者67%表现为忽视型依恋,而神经性厌食症和贪食症病人中96%属于焦虑依恋类型。此外,在依恋模式与物质滥用关系的研究中也发现,回避型依恋的人更容易发生物质滥用的现象。对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被确定属于非安全依恋类型,忽视型依恋的青少年患者更多表现为品行障碍、物质滥用、自恋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等,专注型依恋类型的患者更多地表现为情感障碍、强迫、癔症、边缘型或分裂型人格障碍。

依恋模式与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发现,依恋模式是人格结构的重要元素,依恋特质与人格特质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的人多表现出社会退缩与孤独,在强迫自我依赖量表中得分较高;依赖性人格障碍的人其突出的特点是特别需要有人围绕在身边,并受到他人的关注,在强迫寻求照顾型量表中得分较高。对于依恋与心理病理的关系,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来解释不安全依恋导致心理障碍的心理机制。有研究者认为不同形式心理病理的产生是由于对人际关系或自我关注这两条发展路线之一过于强调或夸大,从而牺牲了另一条发展路线造成的。对人际关系的过于夸大和歪曲的强调与依赖型障碍(依赖型抑郁、瘾症、依赖型和边缘性人格障碍)有关。依赖型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过度的人际关系依赖和信任,以及过度的人际关爱和身体亲昵需求等,而且往往用回避型防御机制应对心理冲突和压力。而对自我关注的过于夸大和歪曲的强调则与内投型障碍(内投型抑郁、妄想症和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有关。内投型障碍患者病态地关注和并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过分地关注自主及控制等自我价值问题,往往运用抵抗性防御机制应对心理冲突和压力。此外,“初级行为策略”和“次级行为策略”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依恋 “控制理论”是另一种解释依恋模式与心理症状和人际困难特定关系的理论模式。这一理论提出,当个体体验到抚养者的不敏感(如忽视型依恋模式)后,他们往往会发展出“次级策略”,例如,当个体体验到依恋对象是拒绝的,他们就会发展出“抑制激活策略”,以转移对依恋线索的注意,从而降低心理的紧张和焦虑。采用这一策略的个体往往刻意忽视焦虑的线索,降低对他人的需要。如果个体体验到依恋对象是过分关注的或是照料不一致的类型,他们则会发展出“过度激活策略”。采用“过度激活策略”的个体往往过分关注与依恋有关的信息,他们夸大引起痛苦的依恋线索,而且依恋策略的运用不仅仅局限在对依恋经验的认知加工方面,它们往往也会泛化到其他情境中去。从上述观点来看,症状反映了个体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不同的策略使个体注意特定的经验,他们表现出特异信息加工的偏好和不同的症状。因此,采取不同依恋策略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病理症状表现,如采用抑制激活策略者更多地表现出一些有助于忽视或者减轻其自身痛苦体验和对外界支持需求的症状,如饮食障碍、物质滥用和物质依赖、品行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等。而采用过度激活策略的个体则表现出一些沉溺于自身感觉、有助于获得最大程度安慰和支持的症状,如边缘性人格障碍、分离障碍等。上述情况表明,心理疾病者多为非安全依恋类型的个体。可以确定,心理疾病在非安全依恋类型群体中产生的可能性远高于安全依恋类型群体。

[1]Bow lby J.,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1977,130:201-210.

[2]Ainsworth,M.D.S.W itting,B.A.,Attachment and the Exploratory Behavior of one-year olds in a strange situation,IN:Foss,B.M.,Determ inants of Infant Behavoir[M].London: Methuen,1969,vol4,113-136.

[3]Bartholomew K,Horowitz L M.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re category Mode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1 Psychology,1991,61,(2):226-244.

[4]Bernier A,Dozier M.Bridging the attachment transm ission gap:The role ofmaternalmind-m indedness[J].Internal Jo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3,27,(4):355-365.

[5]吴薇莉,方莉.成人依恋测量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217-220.

[6]Fonagy P.Leight,Steele M et a1.The relation of attachment status psychiatric classification,and response of psychotherapy[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6,64,(1):22-31.

[7]张秋凌,邹泓.成人依恋研究在促进早期亲子关系中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306-308.

[8]Meins E,Fernyhough C,Fradley E,Tuckey M.Rethinking maternal sensitivity:Mothers’comments on infants’mental processes predict security of attachment at 12 months[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1,42:637-648.

猜你喜欢

成人个体儿童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成人不自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Un rite de passage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