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物品的分类管理

2010-04-12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含氯消毒液手套

杜 娟

(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部手术室,四川 成都 610072)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是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间必须保持良好的无菌操作环境。在手术室管理过程中,某一环节稍有疏忽,如接触传播或空气中细菌数上升都会导致手术患者感染的发生[1]。只有尽量减少手术护理各环节物品的污染,才能把手术感染降至最低限度[2]。

1 物品管理现存的问题

手术人员院感知识薄弱;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徒手处理各类物品;洗手习惯不好,操作前不洗手操作后洗;盲目戴手套,一双手套处理所有物品。

2 手术室物品分类管理

按使用情况、保管目的及要求将手术室物品分为四类:①A类:无菌物品。有包装的无菌物品应保持干燥,用洁净的手拿取;已开包的无菌物品应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或戴无菌手套整理。此类物品未被患者使用过。②B类:清洁物品。如各种仪器、记录单、无影灯、圆凳、托手板、体位支架、手术床、手术车、托盘、踏脚凳等,可直接用手拿取不需戴手套。但此类物品一经沾染患者分泌物、血迹即降为 C类物品甚至 D类物品,须经消毒处理。③C类:污染物品。一般手术患者(无传染性疾病)用过,被其分泌物、血迹污染的物品。此类物品处理时应戴手套。④D类:严重污染物品。手术患者未查或已查出有特殊感染及传染性疾病,被其分泌物及血液污染的物品。此类物品处理时必须戴手套,需回收的应采用双消毒,即 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 1小时后再清洗打包消毒。吸引器瓶、污物桶均用 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 1小时后倾倒于专用池内,用清洗剂刷洗干净,再用 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 30分钟。手术间地面、墙壁、手术床等,2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三氧消毒机空气消毒 2小时。不需回收的应焚烧处理。在此类物品处理过程中注意保护未被污染的 A、B、C类物品及医务人员自己和其他患者。特别注意 C、D类物品在术中,对于该手术患者是无菌或清洁物品,应注意保持其无菌或清洁状态,但对于其他患者及医务人员是污染物品,应注意防护。

3 分类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除了相对无菌或清洁物品(术中的 C、D类物品),应注意:①接触 D类物品的手戴的手套不可接触处理A、B、C类物品;接触 C类物品的手戴的手套不可接触A、B类物品,应更换手套操作,以此类推。如果接触或被污染,此物品即降为该污染等级,应及时处理以免遗忘,防止污染扩散。②处理 A类物品后不用更换手套即可处理 B、C、D类物品;处理 B类物品后不用更换手套即可处理 C、D类物品;处理 C类物品后不用更换手套即可处理 D类物品。③将 C类 D类物品打包或装入容器时,注意保持包或容器外层不被污染,一旦污染应及时重复打包,以免污染扩散。④部分物品既涉及 B类又涉及 C或 D类,如手术结束后,在褪内窥镜光纤及摄像头外的内窥镜套时,光纤及镜头属B类,而内镜套外属C或D类。处理时最好两人配合,由戴手套的工作人员牵住内窥镜套外层(接触手术患者部分),另一人可徒手牵出套内镜头或光纤。此方法可保持镜头和光纤的清洁,延长其使用寿命。许多无菌套都可如此操作。

医院感染途径主要为接触(血液和体液)与空气[3]。手术室物品分类管理可使手术间保持良好的无菌操作环境,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增强自身防护的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手术室内的医源性感染,保障了工作人员和手术患者的安全。医护人员在诊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指南”,不能减少洗手的步骤和时间[4]。在各项操作前后都应洗手,接触不同患者之间也应洗手。手术室工作人员应该注重细节,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慎独的品质。在手术物品的管理和使用中,既要保护自己也要保护他人,更要保护环境。

[1]徐荣佳 .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和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717-718.

[2]刘翠月,洪瑞乔,张小玉.手术室管理与预防切口感染[J].广东医学,2005,26(2):277.

[3]谭春琼 .手术室护理各环节物品污染及对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1999,19(3):56.

[4]费波.医院感染高危科室人员防护知识掌握与运用情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120.

猜你喜欢

含氯消毒液手套
2022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B卷参考答案
合理施用含氯化肥可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
棉手套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84消毒液
做只手套好过冬
神秘的白手套
棉手套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新型含氯(氟)的A2B型咔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